很難統計在中國的萬千街道上,有多少連鎖門店正在關停,過去的痕跡被留存在緊閉的大門內、褪色的招牌上、停業的公告裡……它們不同於無名小店的悄然退場,只是陷入一種「局部倒閉」。
文 | 曾詩雅
編輯 |楚明
運營 | 肖睿
一些熟悉的店牌不再亮起。
北京鴻坤廣場裡的瑞幸咖啡結束了兩年的營業,標誌性的鹿角logo與英文招牌已被拆下,店內櫃門敞開著,吧檯上空無一物。一百多米外,一家全時便利店已隨公司的決策「撤離北京」,只留下紅白黃的三色店牌等待拆除。
杭州城內,慶春路上的一家店鋪已經空了4個多月。儘管綠底招牌上的大字已被摳下,殘留的印記卻依然呈現著「一茶一坐」的店名。
更南邊,二十幾天前,廣州財富廣場上,經營了15年的一家真功夫貼出了停業公告。
很難統計在中國的萬千街道上,有多少連鎖門店正在關停,過去的痕跡被留存在緊閉的大門內、褪色的招牌上、停業的公告裡……它們不同於無名小店的悄然退場,只是陷入一種「局部倒閉」。
疫情過境,高度依賴人流量的零售業與餐飲業首當其衝。有數據顯示,今年1-2月,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分月同比下降了20.5%。中國飯店協會也有調查數據稱,一半餐飲企業將計劃關閉20%-80%的門店,還有3%的餐飲企業將完全退出行業。
像「完全倒閉」一樣,「局部倒閉」也釋放出一種淘汰信號:它可能是門店地域重組的常態,關掉那些虧損的門店,選擇更合適的新址擴張;它也可能是品牌內部的戰略調整,轉移重心,聚焦更具潛力的門店,斷臂求強;抑或者,它是最終敗退的伏筆,暗示了行業內的品牌迭代……
不過,在壓線之前,一切都還充滿變數。「局部倒閉」,可能意味著退場,也可能昭示更長遠的路。
▲ 5月15日,瑞幸咖啡已在北京地區啟動閉店計劃,目前計劃數字為80家。圖 / 網絡
求生或者求強
餐飲業有句行話「神仙難過二三月」,每年農曆二三月(公曆三四月)是餐飲市場最疲軟的淡季。加之疫情衝擊,餐飲實體店的「局部倒閉」來得格外洶湧——
3月,60歲的許留山因交不上租金,關停了香港的部分門店,而內地門店中有3/4也處於註銷狀態;4月,一茶一坐已經關閉上海近50%的門店,在杭州只留下一家黃龍店;5月,九毛九餐飲發布公告,表示將停止在北京、天津及武漢運營的22家店……
這其中,瑞幸咖啡無疑是最高調的。過去一個月,瑞幸頻頻出現在熱搜裡。
5月15日,「瑞幸咖啡將關停北京80家門店」衝上微博熱搜。然而,僅一天之前,彭博社稱瑞幸咖啡仍在快速開店,截至5月12日的第二季度,瑞幸咖啡在中國平均每天新開10家門店,其門店總數已達6912家。
現實裡,生活在北京五環外的陳羽還不確定,小區邊上那家關著門的瑞幸咖啡是在等待疫情後恢復開業,還是已經成為新聞裡的「將關閉的80家門店」之一。
面對「昨天擴張今天關店」的局面,瑞幸的相關負責人稱,受疫情等相關因素的影響,瑞幸咖啡在進行正常的門店優化,對個別效益不好的或客戶覆蓋重合的門店進行「關停並轉」,同時持續新開門店,這也是公司門店戰略調整的方向。
儘管瑞幸咖啡聲稱自己的」局部倒閉「是一種」門店優化「,瑞幸不久前的業績造假醜聞依然讓人聯想到它的敗局。有網友在新聞下方評論道「要在倒閉前趕緊用完優惠券」。
「一邊關店一邊開業」的還有真功夫。第一代中式快餐巨頭真功夫在廣州迎來了「局部倒閉」,比起瑞幸的不被看好,真功夫的「關」與「開」更貼合「門店優化」。
1990年,真功夫起源於東莞小鎮,歷時30年發展,目前其直營店有近600家。今年5月,界面新聞報導,位於廣州財富廣場上一家真功夫關門停業,相關負責人還透露,由於疫情原因,包括在機場、火車站等交通樞紐的真功夫門店無法繼續承擔高租金,公司不得已也關閉了部分虧損過大的門店。
在老店沒能抵住營業額斷崖式下跌的同時,5月15日,廣州體育西路上的一家新的真功夫自選店完成改造升級,迎來重新開業。真功夫自選店內,過去固定的套餐點單變成了70款菜色自選,櫃檯的人工結帳也升級成了智能自助結帳,而那句「真功夫——營養還是蒸的好」的slogan則被改為「真功夫——自選小份菜」。
廣州的食客因為真功夫多樣的粵菜對其改觀,北京的食客卻對將來吃不到九毛九的大骨頭感到可惜。
成立於2005年的九毛九餐飲,旗下包括九毛九、太二、2顆雞蛋煎餅、慫、那未大叔是大廚5個品牌,店鋪版圖覆蓋了華東、華南、華中、華北等區域。今年1月初,九毛九在香港交易所成功上市。
關於此次關閉北京、天津、武漢22家門店的舉措,九毛九餐飲集團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從九毛九的整體業績來看,太二品牌已經佔據了重要一塊。這次九毛九的關店「既有主動也有被動」:一方面是主動求變,即有一些店可能是因為租期到期不再運營;另一方面,有一些店可能是拿來重新裝修之後,用太二的這個品牌進行運營。
據財報顯示,2019年太二實現收入12.7億元,對整體營收的貢獻由28.5%上升至47.5%。2020年,九毛九將會把重點放在擴展太二的新市場上及九毛九對於現有市場的滲透上,將會開出80家左右太二門店。
▲ 太二酸菜魚將成為九毛九新的重點發力方向。圖 / 視覺中國
常態或者淘汰
有多少門店新開,就有多少門店關閉。零售業實體店的「局部倒閉」一直都在,它通常被看作門店調整的一種常態。
廣州人許陽見證了家附近超市的更替。二十多年前,該店前身番客隆貨場,後因經營問題被好又多超市所替代。2007年,沃爾瑪收購好又多之後,超市改名為沃爾瑪。直至今年5月19日,這家超市停止營業。
據聯商網零售研究中心不完全統計,包括華潤萬家、永輝超市、物美、盒馬、人人樂、京東7FRESH等品牌在內的27家超市企業在2019年至少關閉門店501家。其中,家樂福中國被蘇寧收購、麥德龍中國業務被物美接盤,兩家企業2019年關店數分別為6家和1家。沃爾瑪則新開了9家門店,關店16家。
相比之下,沃爾瑪成績還算亮眼。到2019年Q3時,沃爾瑪取得了在中國市場五年來最好業績,總銷售額增長6.3%,可比銷售額增長3.7%。今年5月初,沃爾瑪中國迎來了首位女性CEO朱曉靜。換帥同時,過去一個月,沃爾瑪中國關閉了南京秦淮、重慶九龍以及廣州黃石、番禺4家門店。
對於沃爾瑪來說,這些「局部倒閉」再正常不過。但是,兩家外資品牌被收購在前,盒馬、京東7FRESH等新零售品牌又一路狂奔,沃爾瑪作為外國品牌的吸引力正受到挑戰。
▲ 2018年3月7日,沃爾瑪深圳南新店宣布停業,該店是沃爾瑪中國第一家門店,曾服務市民18年。圖 / 網絡
在36氪的報導裡,上海商學院教授、聯商網高級顧問團主任周勇稱,中國消費者將不再迷信國際大型零售品牌,他們將會更喜歡就近便利、有溫度的社區店,這是大趨勢。不管線下還是線上或是社群,也不管全國還是局部地區,以外資品牌主導我國某種零售業態的時代將一去不復返。
便利商超裡,全時在北京的風光已經一去不復返。5月11日,全時便利店公眾號發布通知稱,全時便利店北京門店將於2020年5月20日結束運營。雖然這則通知被隨後刪除,但現實中北京全時的甩賣與關停則充分說明,全時陷入了「局部倒閉」。
全時曾是北京便利店的龍頭,巔峰時期擁有800多家門店。2015年全時的門店數量就達到了150家,並揚言要實現「五年萬店、年內千店」的目標。2017年,全時又推出了「百城百萬」計劃,即耗資百億元,5年進駐100城。
轉折來得很快。2018年11月,全時母公司旗下P2P平臺爆雷,全時便利店在北京關店約90家,陷入「局部倒閉」之中。截至2019年2月13日,全時在北京的店剩餘320家左右。彼時,對手711便利店在北京的門店數大約為250家。
全時在2019年的首波「局部倒閉」中被拆分為兩半,其中位於北京、天津、廊坊、成都4個城市的500家門店歸於新股東山海藍圖,其餘的則由競爭對手羅森接管。今年5月,北京戰場上全時正式被判淘汰出局。
▲ 2020年5月17日,位於北京西三環北路上的一家全時門店閉門謝客,玻璃上張貼著「店鋪調整 敬請期待」等告示。圖 / 視覺中國
不知歸期
在「局部倒閉」之前,被摘下的店牌都有過閃亮的日子。
2017年10月,第一家瑞幸咖啡在銀河soho開業,「中國最大的連鎖咖啡品牌」之夢正式開啟。資本簇擁下的瑞幸咖啡僅用18個月就成長為獨角獸,並於2019年5月成功登陸納斯達克,成為世界範圍內從公司成立到IPO最快的公司。
然而,一年後,5月15日,瑞幸咖啡收到了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上市資格部門(Listing Qualifications Staff)的書面通知,納斯達克交易所決定將其摘牌。似乎是在對仗瑞幸的極速登頂,屬於它的巔峰正在匆匆收場。
▲ 當地時間2019年5月17日,瑞幸咖啡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從創立後用時僅18個月就登陸納斯達克,創造了中國企業赴美上市最快紀錄。圖 / 視覺中國
更多「局部倒閉」來得很緩,它們是市場瞬息萬變、行業優勝劣汰的不斷累加,讓一些連鎖品牌步步跌下巔峰。
一茶一坐成立於2001年,2002年,創始人陳定宗將品牌引入上海新天地,開始了大陸版圖的第一次嘗試。在程澤的記憶裡,十多年前,杭州的一茶一坐是年輕人的小資聖地,從寸土寸金的西湖天地到學生聚集的文澤路、下沙,一茶一坐的門店在杭城內隨處可見。
2006年,程澤在朋友的帶領下第一次走進一茶一坐。彼時,經濟尚且拮据的兩個男生只點了一份紅豆雪花冰,牛奶冰沙堆得像山一樣,上面綴滿了紅豆。「那時候街上沒有那麼多的哈根達斯和星冰樂,夏天想吃冷飲了,都是麥當勞的新地和肯德基的聖代。但一茶一坐裡,大家能坐下一起聊天,比賽吃紅豆冰,誰先挖塌了就誰買單。」
一茶一坐採用多數直營、少數加盟的形式曾開出過百餘間店。但這樣的擴張模式使得直營店與加盟商間出現糾紛。2009年,4家加盟商以「強行佔有加盟店」為由,將一茶一坐告上法庭,雖然最終加盟商的多項訴求被駁回,但一茶一坐也暴露出假發票問題。2016年,一茶一坐又被曝出武漢加盟商私發未經總部同意的儲值卡後「跑路」。
直到今年,程澤從微博上得知,一茶一坐在滬門店已關閉近50%,杭州也僅剩一家。他猛然想起,已經很久沒有去一茶一坐,也很久沒有和舊友聯繫。
「局部倒閉」之後,那些承載記憶的招牌逐漸淡出街巷,卻少有人過問歸期。「好吃的店雨後春筍般冒出來,選擇多了可能就淡忘了曾經的記憶。」程澤說道。
廣州人許陽得知沃爾瑪番禺店關門後,打算以後就去稍遠一點的大潤發。北京人都知道即使全時關門了,還是可以找到711、便利蜂……
曾經一個月要喝七八回瑞幸咖啡的Iris發現家附近的門店尚在營業,就下單了兩杯果茶,用完優惠券價格為31元,減免了14元。
「如果附近的瑞幸沒有了的話,我就會選擇其他的啊。不會因為他要關店了,我就也不喝了。」點完瑞幸的兩天後,Iris又在朋友圈發出兩杯喜茶的照片。
如今,北京的一家一茶一坐在店門立出廣告牌,上面寫道「進來吃個飯吧,否則我們倆都會餓死」。
▲ 一茶一坐北京某門店的店外廣告。圖 / 網絡
(楊欣怡對本文亦有貢獻,文中陳羽、程澤、許陽、Iris為化名)
文章為每日人物原創,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