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雕鴞
1986年,加特林機槍(M134)首次在大名鼎鼎的科幻驚悚電影《鐵血戰士》中亮相大熒幕。不久後的《終結者2:審判日》更令它聲名遠揚,和當時如日中天的好萊塢著名硬漢阿諾德 施瓦辛格一道成為了一代「超級硬漢」的標配。
時至今日,「硬漢+加特林機槍」的傳統搭配在好萊塢大片、電子遊戲等領域中仍然層出不窮,例如道恩 強森在速度與激情7中手持加特林掃射,而《俠盜獵車手》、《使命召喚》系列遊戲中也出現了「手持加特林掃射」的情景。
然而,就是這麼一款被譽為硬漢代表的超級武器,在現實中卻過得並不那麼如意,甚至頻繁遭到士兵們的吐槽和抱怨。那麼問題就來了,這款看似兇猛的大殺器,到底有哪些壞毛病呢?
加特林機槍
拿著走?做夢呢
電影中的肌肉猛男扛起這玩意就能開始瘋狂掃射,以摧枯拉朽之勢幹掉敵人。但這樣的場景不可能發生在現實中。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美軍嘗試將M134打造為單兵武器時,一個巨大的困難浮現在他們的面前:這玩意實在太重了。
早期的M134機槍全重達到39公斤,即使經過後期改進、大量採用航空鋁和鈦合金來降低重量的M134D-T,重量也達到了19公斤。看上去,這個重量可以接受。但如果再算上約重16公斤的彈鏈,這個重量就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了。這還沒完,因為M134是由外部電源驅動的轉管機槍,這意味著你還得再帶上一塊約重14公斤的電源,才能把它「拿起來打」。
就算真的有哪個超人解決了重量問題,又一個問題擺在了美軍的面前:這玩意的後坐力太恐怖了。眾所周知,M134機槍的射速最快可達每分鐘6000發,最慢也有每分鐘2000發,而使用7.62mm全威力彈的M134在連續射擊時產生的後坐力是任何人類都無法承受的。
M134機槍
即使美軍通過調整電機將M134的射速降低到每分鐘1000發,其產生的後坐力也重達11公斤。巨大的後坐力帶來的後果,就是射手很可能因為控制不了後坐力的方向而失去平衡和對武器的控制,這門威力巨大的「硬漢神器」分分鐘有可能變成屠戮自己隊友的兇器。
無奈之下,美國陸軍只能放棄「讓M134成為單兵武器」的痴心妄想。但這並不是加特林機槍尷尬軍旅生涯的終點。很快,不甘心放棄M134的美國陸軍就開始盤算著「如果不能讓士兵拿著走,為什麼我們不把它裝到悍馬車上去呢?」
尷尬的車載武器
事實上,把M134裝上悍馬的嘗試倒是挺順利的。只需要稍微改進悍馬的電力控制系統,就能穩定輸出24-28伏的直流電,直接驅動機槍運行而不必再攜帶沉重的電池。
從二十一世紀初期開始,因為特種部隊乃至常規部隊在進入城市時,經常會遭到伊拉克當地武裝分子的襲擊,美國陸軍開始在悍馬上安裝M134機槍以增強火力。但很快,美國大兵們就發現這玩意也就看著嚇人,其實並不那麼好用。
首先,M134使用的是7.62mm口徑全威力彈,而在掩體眾多、環境複雜的城市環境中,它的穿透力和火力壓制能力明顯弱於使用12.7mmBMG機槍彈的「老將」白朗寧M2HB。
M2HB重機槍
曾在費盧傑戰役中使用M134機槍的美國大兵喬治 威爾弗坦言,比起能夠準確擊穿厚牆、打出一連串精確點射進行火力壓制甚至「狙擊」遠距離目標的M2重機槍,M134雖然能夠輕鬆毀滅一些無裝甲敵對目標,但面對一些厚牆、厚金屬大門就無能為力了。他調侃稱,當時他們只能在建築表面打出一連串灰塵,而M2則能夠直接撕碎牆後面的敵人。
除此之外,因為M134的工作特性,它沒有半自動射擊模式,不能像M2機槍那樣「扣一下扳機就射出一發子彈」,這種瘋狂的戰爭機器只能進行密度極高的掃射。然而前文也提到了,M134的射速最低都有每分鐘1000發,而其出廠標準射速則是4000發每分鐘。
在這種情況下,悍馬車上那點彈藥根本不夠它打個幾秒鐘。一般來說,一輛悍馬上最多可以存放的機槍彈藥為1500發,而這點彈藥甚至不夠M134連續射擊25秒。即使M134的射擊往往只會持續3-5秒,但這對彈藥的消耗仍然是巨大的,而它的持續作戰能力也是非常有限的。
這麼多子彈,M134不到40秒就打完了
更好玩的是,它曾在一段時間內被稱為後勤殺手,幾乎每一個後勤人員都痛恨M134。眾所周知,越複雜和精密的武器,它的平均故障率就會越高。而相比起非常容易就能拆解保養、更換槍管的M2重機槍,M134複雜的維護過程簡直令人抓狂。
後勤人員要把它從車上拆下,卸除六根槍管,拆解電動機進行保養,再調試完成,最終再把它完整地裝回去,如果遇到零部件損壞,還得等上幾周甚至一個月的時間去申請配件。因此,直到現在,美軍的裝甲車上仍然將M2重機槍作為主要武器,而M134?就算是為了後勤人員著想,也還是算了吧。
有點用,但是很昂貴
看上去M134挺沒用的,但真要把M134當作車載武器和單兵武器本就是強「槍」所難,因為這玩意本就不是為了這些任務而開發的。在越南戰爭中,美軍直升機上的M60機槍火力不足還容易過熱卡殼,在對地支援時非常力不從心。
於是,通用電氣公司在M61火神轉管機炮的基礎上,改進出了發射7.62mm彈藥的M134機槍。而它作為直升機的主要火力輸出手段,也的確是不辱使命:在極短的射擊窗口時間內,它能夠靠著自己極高的射速迅速向地面傾瀉數以百計的子彈,其高密度、高強度的對地火力打擊能力讓它成為了機載武器中的「目標收割機」。
M134大部分用在直升機上
有著類似需求的美國海軍,也在二十世紀初期將M134系列機槍搬上了自己的武裝硬殼突擊艇和小型巡邏艇。事實證明,在面對海盜、毒販和武裝分子等無裝甲目標時,M134的表現極為優異。因此時至今日,M134仍然是美軍直升機和快艇、巡邏艇的標配武器之一(其實M2HB也是)。
但是,它還是有一個致命的軟肋,這個軟肋直接導致它的使用面積非常狹窄:這玩意的價格實在是貴得嚇死人。一挺M240機槍的價格是6600美元,一挺M2重機槍的價格是14000美元,而一挺M134機槍全系統的價格已經超過20萬美元了。
比起M134,M240機槍更受美軍歡迎
因此在美軍內部,有大兵調侃它是「只有空軍買得起的大玩具」。而在民用市場上,由於它的流出量極為稀少,因此在2017年的一場網絡拍賣上,一挺二手M134機槍拍出了30萬美元的高價,就連它一套電機轉子零件加上備用槍管的價格,也高達30000美元。
寶貝還是雞肋?
M134到底是美軍的寶貝還是雞肋?不可否認的是,它作為直升機對地火力支援武器來說,其強大威力無與倫比。但是,它並不是完全不能替代,有一部分直升機也使用M2重機槍,畢竟便宜耐用。作為地面載具武器來說,它高價格、易損性、高故障率和艱難的後勤保養過程,都讓它在地面上舉步維艱,難以和老大哥M2重機槍相提並論。
操作M2HB的綠色貝雷帽
作為虛擬作品中的「硬漢神器」和現實中的火力怪物,M134機槍的確很強大,它也有自己的存在價值和意義。只要用對了地方,這把看似雞肋的機槍也能成為戰場上的明星。只是適合它存在的地方,似乎太少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