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法制報記者 穆黎明 實習記者 劉亞鵬
李曉晨
中共黨員,現任新鄉市公安局犯罪偵查支隊有組織犯罪偵查大隊負責人。從事公安工作32年來,他先後榮獲河南省優秀人民警察,河南省打黑除惡先進個人、河南省掃黃打非先進個人、河南省中原衛士,新鄉市打黑除惡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並榮立個人三等功3次。
「李曉晨身上最明顯的特質,就是業精技熟,敢於擔當。」
「他這個人最大的特點就是綜合能力極強,在異地偵辦中央巡視組交辦的『9·29』涉黑惡案件中,連續奮戰15個月,一舉打掉盤踞鶴壁市多年的大型黑社會性質組織。」
……
這些來自李曉晨的領導、同事的高度評價,將李曉晨忠於使命、勇於擔當的形象勾勒得更加清晰。
臨危受命辦精品鐵案
2003年以來,張某組織利用個別國家工作人員的包庇、縱容,在鶴壁市為非作惡,欺壓殘害群眾,稱霸一方,在當地娛樂服務行業形成重大影響,嚴重破壞了鶴壁市城區的經濟、社會生活秩序。2018年中央巡視組對此案進行督辦。
臨危受命,李曉晨成為該案件專案組具體負責人,分析後發現該案涉案人員多,社會影響惡劣,各級關注度高。為確保高質量完成案件偵辦工作,李曉晨創新運用大數據思維模式,用案件相關性取代案件因果關係,充分利用公安大數據、辦案平臺,搜集與張某組織有關的每一起案件、每一條線索和警情;與張某涉黑組織相關的案件、線索、警情,無論處理與否,能查盡查;相關當事人應見盡見;相關證人能問盡問;相關卷宗應調盡調,繼而挖掘出該組織大量隱案積案,最終案件數量由最初的9起擴展到52起,涉案罪名由5個提高到14個,涉案人員從11人增加至73人。
為高效做好「打傘破網」工作,李曉晨與紀委監察機關主動對接,建立了部門聯動機制,對案件偵辦中發現的立案不查、查而不決、漏人漏罪等涉嫌「保護傘」線索,及時整理分類和匯總移交。在李曉晨牽頭組織下,專案組先後分批向紀委監察機關移交涉嫌「保護傘」線索15條,涉及公職人員30餘人,「打傘破網」成效顯著。
最終,歷經15個月,一舉打掉盤踞鶴壁市多年的大型黑社會性質組織。該案被評為河南省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精品案件。
黨建引領錘鍊過硬作風
由於李曉晨負責的專案組20餘人15個月長期工作在鶴壁市專案組駐地,作為專案具體負責人的他深感責任重大。除將案件辦好外,李曉晨堅持「抓黨建帶隊伍促工作」的工作思路,建立臨時黨支部,每月組織並主持一至兩次集中學習,用先進理論武裝頭腦,引導專案組民警提高政治站位和思想覺悟;紮實開展「紀律作風建設年」活動,教育參戰民警時刻牢記法律紀律底線,錘鍊過硬作風,樹立優良形象。
李曉晨以身作則、依法辦案,專案組全體人員沒有出現任何違法違紀問題,為順利偵辦提供了強有力的思想政治和紀律作風保證。
鶴壁張某涉黑案是中央掃黑除惡督導組交辦、省掃黑辦和省公安廳掛牌督辦的案件,案情重大複雜,各級領導和社會群眾關注度高,為把該案辦成經得起歷史和人民檢驗的鐵案,李曉晨始終堅持精品案件辦案標準,多次組織專案組成員集中學習培訓,增強辦案人員政治意識,提高掃黑除惡業務理論水平,為辦理張某案件提供理論支撐;通過學習培訓,強化了專案組成員的法律意識、證據意識、訴訟意識、程序意識,確保辦案質量和辦案效率高度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