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法院工作紀實:不演「獨角戲」 共奏「大合唱」

2020-12-15 中國日報網

不演「獨角戲」 共奏「大合唱」

——湖南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紛工作紀實

社會矛盾糾紛數量繁多,法院人案矛盾日趨嚴峻,出路在哪兒?

整合功能、聚合資源、統合力量……近年來,湖南法院大力推進一站式多元解紛工作,化解矛盾糾紛不演「獨角戲」、共奏「大合唱」,更好地滿足了人民群眾的司法需求。

11月底,記者走訪全省多家基層法院感受到,隨著一站式多元解紛工作取得實效,公平正義與司法便民溫暖百姓心間。

不用打官司,問題解決了

小區垃圾轉運站選址將緊挨居民樓?前不久,長沙市望城區某樓盤數百名業主,將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訴至長沙鐵路運輸法院。

今年11月,為了靠前解決行政爭議,望城區人民法院與長沙鐵路運輸法院聯合設立訴源治理工作站。退休老法官湯智文是工作站的一名調解員,受理此案後,他實地走訪了解到,業主們支持建垃圾轉運站,但呼籲選址要科學合理。「有得談!」湯智文多次組織原被告調解,終於達成協議,由行政機關依照法定程序調整原規劃設計。

「真沒想到,不用打官司,問題就解決了。」業主李鑫笑著說。

「老百姓打官司,不僅是『討說法』,更希望『求解法』。工作站的建立,為實質性化解行政爭議提供了更多選擇。」望城區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龍興盛介紹,望城區法院設立了全省首家人民陪審員調解室和「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糾紛網上數據一體化平臺調處中心」,訴前調解案件成功率高達34%。

今年9月底,全省各基層法院集中成立訴源治理工作站1218個,聯繫社區(村組)3068個,安排法官及司法輔助人員1778人。截至目前,共參與糾紛化解7181件,委派調解案件15791件,音視頻調解案件5325件,為推動構建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提供了有力司法服務和保障。

近年來,湖南法院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最高人民法院工作要求,緊緊依靠各地黨委、政府,主動融入社會治理創新體系建設,推進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落細落實。今年以來,全省法院吸納調解人員5395名,對接調解組織1764家,錄入訴前調解及訴中調解案件13萬餘件,新收一審民事、行政案件數量同比下降11.86%。

合力將矛盾糾紛化解於萌芽

兩年前,張某向郴州農商行借款20萬元,之後逾期不還,被銀行訴至郴州市北湖區人民法院。經過法院金融糾紛調解工作室訴前調解,銀行減免了部分利息,張某歸還了全部欠款。

「早點結案,少支付更多利息。」算了這筆帳後,張某樂了。

近年來,涉金融糾紛案件急劇上升,案件種類也越來越多樣。為此,衡陽市雁峰區人民法院設立了金融糾紛多元化解中心和訴調對接人民調解委員會,構建集人民調解、律師調解、法官調解於一體的立體化、全網式金融糾紛多元化解格局。一年來,該院受理的金融糾紛案件同比下降25%。

群眾有所呼,司法有所應。為了更好發揮訴源治理的效能,全省多家法院結合矛盾糾紛大數據,主動聯合檢察、公安、司法、財政等部門,量身打造了行政爭議、金融糾紛、勞動爭議、婚姻家庭等專業調解室,引入行業組織、律師、人民調解員等常駐調解,合力將矛盾糾紛化解於萌芽、解決在訴前。

各方力量構築多元解紛網絡

今年年初,宜章縣建築工人鄺某邀請16名工友一起吃晚餐,大夥開懷暢飲。席間,姚某喝醉嘔吐,次日早上被發現時已身亡。

事發後,工頭李某第一時間求助宜章縣好人協會黨支部書記李俊生,請他幫忙調解。李俊生提出「點對點」精準分責法:由受害人姚某承擔60%的主要責任,鄺某承擔20%的次要責任,其他15名共飲者一起承擔15%的責任,用工單位承擔5%的責任。協議當場達成並立馬兌現,受害人家屬得到18萬元賠償金,當事各方都心服口服。

2016年,宜章縣好人協會成立,現有村級好人工作站300個、會員4.2萬名,4年來共調處各類矛盾糾紛2400餘起,成為當地法院多元解紛網絡中的中堅力量。

「訴源治理並不是法院一家在單打獨鬥,而是匯聚各方力量,將大量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法院要主動爭取黨委、政法委、綜治部門及政府相關部門支持,開展多元糾紛解決力量總動員,拓寬矛盾糾紛解決渠道。」省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成員、立案信訪局局長李立新表示。

人民群眾司法獲得感更強了

2018年,劉某和顏某結婚,婚後育有一子。因感情不和,今年3月,兩人協議離婚,小孩由劉某撫養,顏某每個月支付500元撫養費至小孩滿18周歲止。前不久,因未按時支付撫養費,顏某被劉某訴至衡東縣人民法院楊橋法庭。特邀調解員主持雙方登錄「在線調解室」,化解了糾紛。

「不用交訴訟費,也不用去法院,一部智慧型手機就能實現隔空調解,還能遠程籤字,切實減輕了人民群眾解紛負擔。」全國人大代表、啟迪古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伍新濱稱讚道。

近年來,湖南法院依託大數據、人工智慧信息技術,持續完善司法便民利民措施,推出便民高效辦案新模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的精準性、協同性、實效性不斷增強。

記者走訪發現,全省多家法院自助服務終端為群眾提供24小時不打烊的訴訟服務,可以虛擬導訴、智能填單、在線立案……信息化讓訴訟服務變得唾手可得,人民群眾的司法獲得感更強了。

「訴訟服務中心是人民法院離群眾最近的場所,我們要用最強的力量、最好的空間、最優的服務來建設,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裡』。」李立新說,全省法院要以新時代「楓橋經驗」為指引,將訴前矛盾化解延伸到基層群眾身邊,推動社會基層治理現代化。(記者 何金燕)

來源:湖南日報

相關焦點

  • 【眾志成城 抗擊疫情】寶清縣法院執行幹警防疫工作紀實
    【眾志成城 抗擊疫情】寶清縣法院執行幹警防疫工作紀實 2020-02-24 17: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健康運動迎新年 ——德江法院冬季趣味運動會紀實
    健康運動迎新年 ——德江法院冬季趣味運動會紀實 2021-01-02 21: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抓好抓實群團工作 凝聚隊伍合力】海北中院群團工作紀實
    【抓好抓實群團工作 凝聚隊伍合力】海北中院群團工作紀實 2020-11-06 16: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練體能 展風採——科區法院法警大隊參加2020科爾沁馬拉松紀實
    「吃苦耐勞、一往無前,不達目的絕不罷休」——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蒙古馬精神」2020科爾沁馬拉松,由內蒙古自治區體育局、通遼市人民政府主辦,本屆科爾沁馬拉松賽事,是通遼市以政府名義舉辦的第一屆馬拉松賽事共設馬拉松、10公裡健康跑和迷你馬拉松三個項目,賽事總規模預計5000人。科區法院法警大隊全體幹警,分別參加了三個不同項目比賽。比賽中,幹警們發揚「蒙古馬精神」中蘊含的吃苦耐勞的奉獻精神,一往無前的進取精神,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奮鬥精神,充分展現科區法院人過硬的業務素質和良好的精神風貌。
  • 【兩會特刊】同飲黃河水 共奏大合唱——沿黃九省區省級黨報聯動...
    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編制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2019年9月,甘肅日報社在全國率先啟動開展了「守護母親河建設幸福河——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系列報導」全媒體大型採訪活動,取得了良好的宣傳效果。
  • 乘風破浪 百鍊成鋼 ——西城法院2020年「崗位大比武」工作紀實
    西城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劉雙玉表示:一個法院發展好不好,數字指標是表象,工作機制是基礎,人才隊伍才是關鍵。通俗來說,就是幹警能力強不強,專業人才多不多,成長氛圍濃厚不濃厚。黨組希望通過大比武,促使幹警釐清崗位職責、認清能力短板、明確成長方向,推出一批精品案件,選拔一批骨幹人才,營造「比學趕幫超」的濃厚氛圍,凝聚「人才興院」的發展共識,構建常態化、可持續的人才發展培養機制,推動法院各項工作更上新臺階。崗位練兵全覆蓋立足全局視野,確保全員覆蓋,是大比武取得實效的重要前提。
  • 利劍出鞘 滌濁揚清——蒲城法院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工作紀實
    加強與縣政法委、檢察院、公安局等部門的溝通,形成打擊合力,共核查辦結全國掃黑辦移交線索4件,省市縣掃黑辦移交線索18件。落實涉黑涉惡案件審理「快立快審快結」要求,緊盯「審結大案、打傘破網、打財斷血」主攻方向,依法高效審理涉黑涉惡案件,堅持由院長、副院長擔任審判長,共審結涉黑涉惡案件6件61人,對49名涉黑涉惡案件被告人判處財產刑146.68萬元,審結案件無一發回重審或改判。
  • 湖南法院「解麻紗」有妙招~
    在直播活動中,長沙市開福區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紛工作站、雨花區法院高橋工作站、寧鄉市法院駐新康社區工作站三個現場無縫銜接,全面展示了湖南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工作的亮點舉措。,貨到市場後,老闆拒絕驗貨,因此造成的損失不應由其承擔。
  • 同飲黃河水 共奏大合唱——沿黃九省區省級黨報聯動採訪報導關注...
    同飲黃河水 共奏大合唱——沿黃九省區省級黨報聯動採訪報導關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下)三晉大地美如畫。王文保表示,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山西要進一步扛起責任擔當,為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貢獻山西智慧,共創新時代黃河「大合唱」。
  • 湖南法院32篇案例在全國法院系統優秀案例分析評選活動中獲獎
    湖南法院網訊 近日,由最高人民法院主辦的全國法院系統2020年度優秀案例分析評選活動獲獎名單公布。湖南法院系統共有32篇案例獲獎,其中二等獎6篇,三等獎14篇,優秀獎12篇。湖南高院獲得先進組織單位獎,唐競獲先進組織個人獎。
  • 湖南法院從嚴懲處電信網絡新型犯罪 316人獲刑5年以上
    8月11日,記者從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了解到,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全省法院共審結電信網絡新型犯罪案件452件1601人,其中316人被判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佔19.74%,處刑最重者為無期徒刑。
  • 《黃河大合唱》八十年 [查太元]
    「身體不好、傷風頭暈……」四月十三日晚間七時,陜北公學在延安召開第一次音樂大會,除呂驥、光未然先後發言,其餘則是由抗演三隊、魯迅藝術學院及抗日軍政大學聯合組織的文藝表演,節目內容包含全體合唱《中華民國國歌》,魯藝演出合唱曲目《船夫曲》《打到東北去》,抗大八人文藝工作團演出《新山歌》《延水謠》《在森林中》,魯藝由冼星海指揮演出《生產運動大合唱》,抗大五大隊演出《軍民合作》及《太行山上》,最後才是抗演三隊首演
  • 湖南高院嚴禁法院幹警幹預、過問案件
    紅網時刻1月10日訊1月10日,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湖南法院關於出臺禁止法院幹警違規幹預、過問案件規定有關情況,並公布文件全文。為進一步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深入推進全省法院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確保司法廉潔、公正司法,著力營造風清氣正的法院政治生態,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進一步細化了最高人民法院有關實施辦法,出臺了《關於嚴格禁止法院工作人員違規過問、幹預案件辦理的規定》(以下簡稱《規定》)。該《規定》將於2020年1月15日起正式實行。
  • ...代表、政協委員視察嘉興法院:科技創新提升法院工作現代化水平
    日前,最高人民法院組織來自天津、廣東、湖南等地的部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來到嘉興,專題視察調研法院工作。
  • 宿舍大合唱 湖大又提熱搜第一,這次發生了什麼?
    「奔跑吧,驕傲的少年……」9月15日晚,2020國慶獻禮·湖南衛視中秋之夜在湖南大學天馬學生公寓籃球場進行部分錄製宿舍的同學們一起合唱,這感覺真好!#湖南大學宿舍大合唱#火速登上了微博熱搜同城榜top19月14日、15日,湖南衛視2020國慶獻禮·湖南衛視中秋之夜活動在湖南大學進行現場彩排和錄製,學校近千名師生參與其中。
  • 金山區楓涇鎮:居民自治從「獨角戲」到「大合唱」
    (上海基層黨建網)金山區楓涇鎮「四治五建」社區治理工作法經過多年的探索積澱,已形成以「治」為加強基層建設的理念和保障,以「建」為創新社會治理的機制和方法。近年來,楓涇鎮各基層黨組織特色品牌不斷湧現,特別是今年,鎮黨委推出「兩約三會六平臺」工作機制,通過完善「兩約」、建立「三會」、打造「六平臺」,做實黨建引領下的村居民自治共治模式,特別是在「三會」隊伍(村居民議事會、鄉賢理事會、道德評議會)的推動下,村居民由依賴性地「靠社區管」轉向「民主自治」,從原本不關心社區建設的「局外人」,變成為社區建設貢獻力量的「主人翁」,全面深化了「四治五建」社區治理工作法內涵
  • 戰場往前推 築牢第一線——湖南織密社區園區廠區疫情防控網紀實
    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指引下戰場往前推 築牢 " 第一線 "——湖南織密社區、園區、廠區疫情防控網紀實湖南日報 · 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蘇原平各企業認真做好員工體溫檢測和廠區消毒工作,做到防疫生產兩不誤。向韜 攝)2 月 10 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市調研指導疫情防控工作時強調,社區是疫情聯防聯控的第一線,也是外防輸入、內防輸出最有效的防線。把社區這道防線守住,就能有效切斷疫情擴散蔓延的渠道。基層社區防控是疫情防控的基礎環節和前線 " 戰場 "。
  • 當好居民健康「守門人」——金臺法院黨員突擊隊工作紀實(二)
    「看見佩戴紅袖章的法院黨員突擊隊在我家樓門口值守,我的心裡就踏實了」,家住寶雞市中山西路街道東門口社區29號樓的張大媽高興的說。東門口社區屬於老城區,像張大媽所居住的沒有院牆、沒有門衛、獨樓獨院的開放式小區還有很多。
  • 深圳中行 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奏好黨建工作「三部曲」
    面對充滿挑戰的2020年,深圳中行始終堅持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為全行業務發展提供堅強的政治保障,奏好黨建工作「三部曲」:疫情期間,黨員衝鋒在前,主動擔當,奏好黨員擔當的「引領曲」;從市分行到支行,組織建設全面發力,黨建共建發揮大行擔當,奏好組織建設的「協奏曲」;全力助力脫貧攻堅,打好脫貧組合拳,奏好脫貧攻堅的「交響曲」。
  • 「兩會連連看⑤」同飲黃河水 共奏大合唱——甘肅等沿黃九省區省級...
    北有黃河,南有長江兩條大河自西向東奔流入海哺育了中華民族孕育了中華文化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甘肅日報社聯合青海、四川、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山東八個沿黃省區省級黨報,開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聯動報導,共同聚焦母親河,奏響大合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