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僑胞尋新機闖寒冬(僑胞說·我在海外這樣渡難關(15))

2020-12-24 西部網

圖為聖誕節臨近,德國法蘭克福的羅馬廣場行人稀少。房心如供圖

本期看點:又是一年歲尾,新年的氣息漸漸濃鬱起來。然而,在歐洲多國,強勢反彈的新冠肺炎疫情給即將到來的聖誕節與新年籠罩上一層濃重陰影。對於當地華僑華人,尤其是從事餐飲業、旅遊業等行業的華商來說,這或將是一個有些冷清的「節日季」。受疫情影響,聚會受限,生意慘澹,擺在許多人面前的是闖蕩海外多年來從未遇到過的嚴峻挑戰。

然而,眾人拾柴火焰高。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身在義大利、西班牙、英國、德國、塞爾維亞等國的多名僑胞不約而同地表示,大家積極謀變,互幫互助,一定能扛過寒冬,等來春暖花開。

隔空陪伴 給予溫暖

「往年,從12月1日開始,法蘭克福的大街小巷就張燈結彩,聖誕市場裡都是忙著採購的人群。今年,德國各地的聖誕市場都因新冠肺炎疫情而被取消。法蘭克福老城中心的羅馬廣場上只立著一棵孤零零的聖誕樹,幾乎看不到什麼人。」近日,德國萊茵之父集團董事長房心如給本報記者發來兩張照片:一張是往年聖誕節時的羅馬廣場,燈光璀璨,人流如織;一張是這兩天她路過廣場時隨手拍下的,只見亮起彩燈的聖誕樹下僅有零星的幾個路人。

由於近來新冠肺炎疫情嚴重反彈,德國從12月16日起大規模收緊對公共生活的限制,實施「硬性封鎖令」至明年1月10日。年底本該熱鬧喜慶的「節日季」被驟然按下「暫停鍵」。

不只是德國,進入冬季以來,歐洲多國面臨第二波疫情的衝擊,持續飆升的新增確診病例數迫使各國政府紛紛加碼防疫措施。陰霾之下,聖誕節與新年的節日氛圍明顯淡了許多。與當地民眾一樣,華僑華人不得不迎來一個冷清的年尾。

12月20日,一場特殊的聚會在「雲端」舉行。二胡獨奏、太極表演、詩歌朗誦、民族舞蹈……身在英國各地的數百名華僑華人「聚」到一起,有的展現拿手才藝,有的暢敘思鄉之情,在寒冷的冬天一起感受手足同胞隔空陪伴的溫暖。

「對我們海外華僑華人來說,因為突如其來的疫情,2020年過得挺不容易。到年底了,聖誕節和新年都近在眼前,可是目前英國疫情反彈形勢嚴峻,人們無法聚會。我們希望通過這場名為『愛·希望』的聖誕新年雲聚會,讓宅居在家的同胞們感受到節日的歡樂氣氛,也對新的一年充滿更多信心。」英國浙江聯誼會暨商貿會會長黃萍是這次「雲聚會」的組織者。她告訴本報記者,早在一個月之前,她和浙江會的同事們便開始籌劃活動。讓她尤為感動的是,國內尤其是老家浙江的各級政府部門和藝術家們特別支持,一聽說有這場「雲聚會」,他們紛紛錄製問候或是演出的視頻,為遠在海外的親友送來祝福。

互幫互助 共渡難關

對歐洲各國華僑華人而言,疫情影響的不只是日常生活。他們中的許多人在當地以經商為生,每年年底的聖誕節和新年假期本是最為期盼的生意旺季。然而,疫情衝擊之下,人可羅雀成為令人無奈的常態。

「在塞爾維亞,90%的華僑華人都是做貿易、餐飲或超市生意的。過去,12月份的生意是最火的,單月營業額往往相當於平時三四個月的營業額總和。可是現在,根據政府出臺的防疫政策,商店、超市、餐館等場所的營業時間大大縮短,顧客明顯減少,店裡都是空蕩蕩的。」塞爾維亞麗水商會會長鄒軍勇向記者坦言,在海外打拼20多年來,今年是他經歷過的最艱難的一年。反覆不止的疫情,給包括他在內的眾多塞爾維亞華商以沉重的打擊。「不過好在大家始終互幫互助,抱團度過最艱難的時刻。」

前幾日,塞爾維亞的兩家大型華人超市不幸遭遇火災,1000多平方米的超市一夜之間化為灰燼,這對超市老闆來說無異於雪上加霜。聽聞消息,鄒軍勇和商會會員立即組織捐款,僅在3天之內就籌集了3萬多歐元。「雖然當前大家都面臨艱難處境,但只要同胞有難,我們都義不容辭,一定盡力幫助。」鄒軍勇說,從今年疫情暴發以來,商會已為祖(籍)國、住在國和當地僑胞組織多次捐款捐物。

身在義大利羅馬的歐洲華商聯合會執行會長戴志廣也時常感動於同胞之間的團結:「聯合會的會員分布在義大利、德國、西班牙、荷蘭、葡萄牙等多國。疫情發生之後,大家遇到一些生意上的困難,只要在微信群中求助,總能獲得幫助。比如有的會員進了一批貨物,在當地賣不出去,其他國家的會員如有需要,就會主動提出調貨,幫忙解決庫存壓力。」

聖誕節臨近,還有一些華商不僅生意蕭索,還面臨無法在年底按時結清帳目的難題。「碰到有資金困難的華商夥伴,只要彼此打個招呼,大家都不會催帳,而是放寬期限,幫他們先渡過難關。」戴志廣說,共克時艱已成為歐洲各國眾多華商之間的共識。

轉型突圍 危中尋機

「相信疫情是暫時的,我們對新的一年,無論生活還是生意,都仍然充滿信心!」西班牙巴塞隆納青田同鄉會會長周建虹和記者聊起即將開啟的2021年,話語間不失樂觀。他的信心很大程度上來自於身邊華商朋友們的積極謀變。

周建虹發現,疫情之後,巴塞隆納的許多中餐館加快了擁抱網際網路、轉變經營模式的節奏。增加在線銷售、提供外賣配送、使用二維碼點菜系統……過去習慣於傳統經營的中餐業主們紛紛試水新形式。「疫情是一次危機,也是一個催人奮進的機遇,讓原本緩慢改變經營模式的海外華商提速邁上新的臺階。平時,大家還經常交流分享走出疫情陰霾的經驗。目前,當地不少中餐廳的生意已經恢復了50%,甚至更多。」周建虹說。

面對疫情衝擊,許多歐洲華商不約而同地選擇轉型升級,化危機為商機。從事服裝貿易多年的戴志廣就從中嘗到了甜頭。疫情發生不久,他便決定涉足電商領域,將公司產品統統「挪」到線上。「這樣,即便人員無法跨區流動,外地客戶也可以在線下單。我們還吸取了中國的電商經驗,提供包郵服務,很受義大利客戶的歡迎。」戴志廣說,最近每天都能收到20多筆線上訂單,一筆就價值數千歐元。「粗略統計,今年的營業額與去年相比增長了30%,幾乎都來自線上訂單。」

主動尋求「突圍」的同時,不少從事中歐貿易的華商因為中國合作夥伴的力挺而更感踏實。「疫情帶給我們最大的影響是運輸費用增高很多,並且無法現場參加今年舉辦的許多展會。但中國的一些老客戶給我們提供很大的幫助,讓企業還能順利運營。」房心如介紹,她的企業主要是將德國的食品、酒類出口到中國市場。受疫情影響,往年頻繁的空中飛行改為今年的百餘場雲端會議。雖然無法與客戶面對面交流,但龐大而有活力的中國市場依然帶給房心如驚喜與底氣。

「只要開動腦筋,願意做出改變,再加上同胞之間的互相幫助,我們一定能挨過這個寒冬!」戴志廣說。

編輯:高冠濤

相關焦點

  • 南美僑胞合力再戰疫情(僑胞說·我在海外這樣渡難關(16))
    在艱難抗擊第一波疫情後,南美僑胞再次面臨疫情考驗。設置防疫藥品派發「24小時抵達圈」,向當地抗疫一線工作人員送去聖誕溫暖,用舞蹈點亮僑胞孩子們的周末時光……南美僑胞們用各自的方式,再次聚集合力,直面第二波疫情。疫情寒冬裡,僑胞匯聚起溫暖彼此的一簇簇火炬。
  • 多彩文化活動傳遞戰疫力量(僑胞說·我在海外這樣渡難關(21))
    困難時刻,不少海外僑胞仍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他們想方設法舉辦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為疫情陰霾中的人們送去溫暖和力量。形式多樣「是最溫暖的陪伴」當地時間1月5日,德國總理默克爾宣布,延長目前的全國封鎖措施直到1月底,並繼續收緊對人際接觸和人員流動的限制。封鎖之下,對一些德國僑胞來說,「留德華合唱團」是他們居家期間最溫暖的陪伴。
  • 海外僑胞:「讓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在海外綻放光彩」
    習近平說:「華僑一個最重要的特點就是愛國、愛鄉、愛自己的家人。這就是中國人、中國文化、中國人的精神、中國心。中國的改革開放,中國的發展建設跟我們有這麼一大批心系桑梓、心繫祖國的華僑是分不開的。」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在海外僑界引起強烈反響。
  • 溫州市人民醫院副院長姜文兵為海外僑胞開新冠防控知識專題「雲...
    事情還得從2020年的新冠病毒疫情開始在歐洲各國開始蔓延說起。周文兵(左二)和同事在工作交流。(圖片來自溫州市人民醫院)2020年3月初,國內疫情剛有所控制,但海外頻頻傳來疫情加重的消息,尤其是義大利、西班牙、法國、德國、荷蘭等溫州籍僑胞人數眾多的歐洲國家新冠病毒感染人數居高不下。
  • 美國華埠「復甦記」(僑胞說·我在海外這樣渡難關(12))
    來源:海外網圖為在洛杉磯華埠,一些中餐廳在室外增加餐位。盧 威攝本期看點:寒冬來臨,美國新冠肺炎疫情反彈形勢嚴峻。僅11月,美國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數就超過300萬。持續惡化的疫情給美國社會經濟活動帶來嚴重影響,各地華埠難逃衝擊。
  • 濟南市僑聯與海外僑胞視頻連線 送去關心和問候
    感謝您對家鄉疫情防控工作的支援,您那邊情況怎麼樣,您和家人身體好吧……」近日,濟南市僑聯黨組書記、主席米文芃帶領僑聯黨組成員和有關負責同志,分別與美、日、韓、德、西班牙、匈牙利、紐西蘭、阿聯等地僑胞視頻連線,了解當前海外僑胞的生活和防疫情況,送去關心和問候。
  • 「海外僑胞故鄉行——走進湖南」長沙市招商引資推介會舉行
    新湖南客戶端12月10日訊(通訊員 劉娟)12月9日上午,2020年「海外僑胞故鄉行——走進湖南」之專場活動「長沙市招商引資推介會」舉行。湖南省僑聯黨組書記、副主席黃芳,湖南省僑聯黨組成員、副主席李祖元,長沙市委常委、市委統戰部部長譚小平出席。
  • 浙江多地開通港澳臺同胞海外僑胞「雲祭掃」服務
    卓建青 攝(抗擊新冠肺炎)浙江多地開通港澳臺同胞海外僑胞「雲祭掃」服務中新網寧波4月1日電(記者 林波)將幾束鮮花輕輕放置在墓碑前,隨後鞠躬致意……4月1日一早,浙江省寧波市鎮海區僑聯主席王丁盛早早地來到寧波同泰嘉陵墓園祭掃「寧波幫」代表趙安中,代替其不能到場的親屬表達哀思。
  • 針對海外僑胞、中國留學生的詐騙又來了
    僑胞、留學生們小心!騙子又盯上了你的錢包,已有人被騙走巨額資金臨近年底,騙子們又開始「衝業績」了。他們新舊套路輪番使用,讓不少身在的海外僑胞、中國留學生落入圈套,損失慘重。最近出現的一種「新套路」,就是以高額回報為誘餌的「數字貨幣」騙局。
  • 江蘇為海外僑胞開設健康中餐「雲課堂」 人人可變「中華小當家」!
    我蘇網訊 記者/李瑤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初期,身在海外的江蘇僑胞心繫家鄉
  • @海外浙籍僑胞誠邀您來參加,9月22日青田這一盛會
    @海外浙籍僑胞誠邀您來參加,9月22日青田這一盛會 2020-09-15 22: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張文宏對話僑胞:飛機上穿「太空服」沒有意義
    浙江省僑聯供圖 攝(抗擊新冠肺炎)張文宏對話僑胞:飛機上穿「太空服」沒有意義中新網杭州5月31日電(記者 張煜歡)「飛機上穿『太空服』沒有意義」「洗手間的通風很好,可以說是飛機上最安全的地方」「上飛機前一定要吃飽喝足,最好一覺睡到目的地」……31日,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上海市新冠肺炎臨床救治專家組組長張文宏與海外僑胞和留學生視頻連線時說
  • 義大利僑胞自建「網上方艙醫院」:專家視頻問診
    【同期】米蘭華僑華人工商會秘書長 朱金亮  通過這個小程序,我們在短短的二十幾個小時,我們就收到400多位僑胞的求助信息,當然我們自然也很快地掌握了大概的情況,同時我們又組建了一個求助病人的微信群,把這些求助的僑胞,根據我們「網上方艙」提供的信息,把他們都請到群裡,這樣我們就解決了專家和病人面對面問診的難題。
  • 提供近10萬次海外諮詢 百度問醫生走出國門支援海外僑胞
    與此同時,百度健康也針對報告所折射出的用戶洞察以及海外僑胞當前需求,攜手多地中國海外大使,提供健康相關的知識信息與服務,在疫情之下為海外僑胞的健康加添一份保障。作為匯聚知識與信息的平臺,百度健康產品矩陣中的百科醫典,特別聘請中國工程院院士、感染病學家李蘭娟女士,以及中國工程院院士、微生物學家莊輝,還有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醫學院副院長董家鴻等權威專家作為指導團,針對醫典輸出內容的準確性和全面性進行全面把關,面向全球僑胞提供豐富全面的健康科普知識。
  • 心系安危 守望相助 無錫「娘家人」向9個國家僑胞發出防疫物資
    中國江蘇網4月2日無錫訊 疫情發生以來,廣大無錫籍僑胞和留學生始終與家鄉人民心連心、共命運,紛紛捐贈防疫物資馳援家鄉抗疫;而今,海外疫情持續擴散,作為無錫籍海外僑胞的「娘家人」——無錫市僑聯立即行動起來,多方奔走,籌集防疫物資。
  • 海外僑胞潛心科研助抗疫:小小設備貢獻巨大力量
    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是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寶貴資源和獨特優勢。多年來,廣大僑界人士秉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艱苦創業、拼搏進取,成為創新創業大潮中的「弄潮兒」。江浩川從小在中國長大,20世紀90年代中期赴海外深造之後定居美國。
  • 潮汕籍僑胞在廣東汕頭的「別樣」春節回鄉模式
    中新社汕頭2月8日電 題:潮汕籍僑胞在廣東汕頭的「別樣」春節回鄉模式中新社記者 李怡青新冠肺炎疫情改變了目前廣東汕頭人的生活形態。原本回鄉探親、看故鄉美景、逛家鄉廟會、看望闊別已久的親朋好友的僑胞們,變成「新」的春節回鄉模式。
  • 一封「信」,一份五邑僑胞家鄉情!
    一封「信」,一份五邑僑胞家鄉情!△去海外謀生的五邑人通過銀信與家人建立聯繫。一張張泛黃的銀信(僑批),是老一輩五邑僑胞艱難創業打拼的有力見證,他們愛國愛鄉的精神,始終閃耀在歷史長河裡。無論身在何方,漂泊在海外的五邑人都不曾放下過對親人故土的牽掛。
  • 魯山縣第一個省級「僑胞之家」在琴臺街道餘堂社區掛牌成立
    12月11日,我縣第一個省級「僑胞之家」在琴臺街道餘堂社區掛牌成立。市僑聯黨組書記、主席謝富強,市僑聯副主席買自強,縣委常委、統戰部長王紅敏出席揭牌儀式。謝富強與王紅敏共同為省級「僑胞之家」揭牌。謝富強指出,「僑胞之家」是活躍基層僑聯工作、凝聚僑心僑力的新載體,建好「僑胞之家」既是基層僑務工作的重要內容,也是廣大歸僑、僑眷的熱切期盼。希望魯山縣以此次揭牌儀式為契機,把「僑胞之家」真正建設成歸僑、僑眷的「溫暖之家」,把廣大海外華僑和歸僑、僑眷更加緊密地團結在黨的周圍,為實現我市綜合實力高質量重返全省第一方陣貢獻僑界智慧和力量。
  • 「浙裡有愛 愛心中餐」 巴西浙籍僑胞「浙」裡有一份愛心等你籤收
    為關愛海外僑胞,弘揚海外中餐美食文化,落實浙江省暖僑助僑舉措,浙江省僑緣公益會、浙江省僑聯餐促會聯合巴西華人協會共同發起了「浙裡有愛 愛心中餐」的活動。「愛心中餐」活動將從7月16日一直持續到8月15日,每天中午11點半至13點在花園飯店進行發放,共計30天,每天向僑胞提供400份的精美中餐便當,有需要的僑胞可以向各同鄉會領取餐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