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文原因
事情的起因只因為一個加溼器,去年的時候看魏老爸評測,然後買了2個小米的UV超聲波加溼器,覺得有UV殺菌健康方面應該沒啥問題了,沒想到,媳婦一直以來就在關注關於超聲波加溼器的顆粒汙染問題,之前我記得有段時間有很多文說超聲波加溼器會加大室內PM2.5,然後又有文說超聲波加溼器只是把水細化了,水顆粒在空氣中怎樣怎樣的,不會對健康有影響。
而媳婦給我發個微博截圖,讓我不太淡定了
家裡熊孩子從小就有喉炎,並且經常犯病,霧化器和布地奈德常年都是備著。為了孩子的健康,也不能繼續這樣下去了。本來是想著買純淨水算了,但是算了算,每天晚上兩個加溼器怎麼都要6升水,成本實在太高,於是把目光瞄向過濾器。
中間選擇和測試淨水器部分如果不喜歡,直接拉到後面看
淨水器的種類
目前市面上到家用淨水器大體分兩種,超濾淨水器和反滲透(RO)淨水器。具體原理啥的好像很多文都在介紹,我也不多囉嗦了,簡單描述一下
超濾淨水器:基本由PP棉、活性炭、超濾膜三重過濾組成,濾雜質、除氯、去異味等。過濾出超濾水,水中依然含有礦物質,一般無廢水產出;
反滲透淨水器:除超濾的過濾外,加入反滲透膜,過濾掉微量元素、重金屬粒子。過濾出純水,礦物質等都沒有了,根據各自廠家的技術,由不同比例的廢水產出;
我家十幾年一直用的都是愛惠浦和濱特爾的超濾淨水器,本來沒覺得有什麼不好,水質清澈,沒有異味,但是燒水壺時間長還是會有水垢的。以前我也有過儲水式的反滲透ro水設備,當時是用來養魚養蝦,純水後期用藥水和水草泥調節成分,挺廢水的,十年前的廢水比大概是1:1。後來養孩子之後,這些愛好全部放棄。
挑選反滲透淨水器
廚房水槽下的空間不大,已經有了濱特爾的900型在工作,日常燒水覺得味道挺好的,犯不上把礦物質弄沒了,所以就打算選個臺上的,不需要接上水並且價格也比較合適的,如果價格太高,我就真不如直接買純淨水方便了,畢竟還有水費一筆支出。反覆斟酌,我看中了海爾的HRO5023-3臺上淨水器
看介紹決定買的原因主要是免安裝,功能有反滲透RO淨化水,4檔溫度出水,5升水箱一次加水夠兩個加溼器使用,(後來證明加一次水這個事我錯了),耗材價格適之前我在大媽家也爆料過,加上湊單品和各種優惠,我是不到1080元到手
京東很快,第二天送達,包裝也挺結實,彩箱外面還有紙箱保護,所以很完整
打開後有一個活動的水杯溢水墊,其他都是完整一體
尺寸不大,可以接受,405*183*388mm,擺在電視柜上也不違和
背面是一個5升的水桶,打開蓋板後,有拎手,方便取水
拿出水箱可以直接看到2個濾
關於濾芯
當時諮詢過客服,濾芯的價格和使用周期,得到的答覆是「複合濾芯 時間12個月左右(水質差的地區6-9個月) 反滲透濾芯 時間24個月左右(水質差的地區12-18個月) ,複合濾芯:150元 反滲透濾芯:195元」,2年495元,差一點每年250。
價格雖然還好,不過這個做工有待商榷,怎麼新的東西就都開膠了呢
好處就是換芯不用請專業人士,自己就擰下來了
關於水桶
水桶採用深色半透材質,能減少青苔等雜質在桶壁滋生,並且有5升刻度線,還有一個刻度線在底部,提示水位到此以下請倒掉,所以,我灌滿也就只能得到4升的水,兩臺加溼器不夠用的。
頂部提手,滿水狀態還不錯,沒掉過
底部彈簧壓力進出水
還有一個軟塞子,寫的水質偏硬地區使用此堵塞,這個沒太理解,應該是偏硬的地區廢水保留多一些吧
關於制水及出水速度
第一次灌水,提示請放掉3升水以後再使用,估計是衝洗管路和濾芯
當它工作制水時,水位刻度線不斷下降,我忽然明白,這就是一個儲水式的過濾器嘛,只不過儲水桶在內部而已。每天換水無所謂,就是怕長時間不用,容易滋生細菌
第一次出來的水都是帶那種看著挺粘稠的泡沫
當制水燈常亮,既可旋鈕選擇要制水模式,並按壓按鈕出水了
點按按鈕,出水大概250ml,長按3s以上,常溫水出水大概1000ml,熱水500ml。我用秒表計算量一下常溫到出水速度,大家可以看到(量杯是我自己的),從出水到結束,大概58秒。而從開始接水的同時,機器也同時在制水,我測試了一下,從出水到機器完全靜音,沒有任何工作截至,大概是5分50秒左右,也就是,雖然你用1分鐘不到的時間接了1升水,但是需要花接近6分鐘來完成下一個1升。日常飲用沒有問題,但是像我往加溼器裡加水需要6升,那就有點費時間了。
關於水溫和功耗
官方給出的水溫是常溫=室溫、衝奶=45℃、咖啡=80℃、泡茶=95℃。具體的因為沒有好用的溫度計,而我放加溼器也就是常溫而已,所以沒測試,不過從手感上,應該差不多。
如果你僅用來常溫的話,功耗基本可以忽略不計了,待機0.5w左右,常溫接水+制水15-20w左右,而制熱水時功耗在2300-2400w之間
關於廢水
廢水比,這款機器官宣為4:1,也就是4杯淨水出1杯廢水,虛線刻度線位置估計也就是剩餘1升廢水要求倒掉了。它的制水過程大概應該是循環利用,每次制水的廢水回流水箱,然後下次制水時候再過濾一次,反覆過濾,直到剩1升為止
水樣測試
數據種類
主要測試的是PH,重金屬,TDS,餘氯,硬度,鈣鎂,亞硝酸鹽等幾項能通過普通試劑或者民用設備顯示結果的數據,非實驗室設備,充滿不嚴謹的科學測試,結果僅供參考。
水樣種類
測試的水分別是濱特爾900過濾器水,自來水,海爾淨水器水,屈臣氏加礦水,娃哈哈純淨水,農夫山泉礦泉水,泉陽泉礦泉水,娃哈哈礦泉水,屈臣氏蒸餾水,一共九種水樣,水溫均為室溫。
TDS測試
TDS(溶解性固體總量)測試,表明1升水中溶有多少毫克溶解性固體。TDS值越高,表示水中含有的溶解物越多。 總溶解固體指水中全部溶質的總量,包括無機物和有機物兩者的含量。
每種水樣各取50ml,放在一次性杯中,小米的TDS測試筆測試,每次測試前先用蒸餾水浸泡一下
因為圖比較小,我就直接Excel表格給大家看,應該是可以一目了然了,這裡TDS並不是數值越高水質越不好,而是水中可溶解物比較高,比如礦物質等等。
重金屬測試
重金屬測試水樣,顯示紅色為含重金屬,顯示黃色為不含重金屬。
這裡的重金屬包括但不限於銻、總砷、汞、鋇、鉛、銅、鎘、鉻、銀、錳、鎳等一般水中含有的重金屬,並且即使含有也不代表超標,僅僅是含有而已。從圖中可以看到,完全是黃色的水樣有屈臣氏蒸餾水,娃哈哈純淨水以及屈臣氏加礦蒸餾水三種;偏紅色的從濃到淡分別為娃哈哈礦泉水>農夫山泉>濱特爾900P>泉陽泉礦泉水>自來水>海爾淨水器。中間位置的海爾的水顯示顏色介於基本為黃色中略略帶有一點點粉紅的感覺
我們用1-9的濃度排列一下也做個表格,數值越大表示顏色越偏紅色。比較主觀,參考而已。
PH測試
為了儘可能的測試準確,我特地另外買來PH測試筆,可以自動調節由於水溫產生的誤差,,PH值7為中性,小於7為偏酸性,大於7為偏鹼性。測試筆均為穩定10分鐘的數值。
同時也用試劑做了比較直觀的對比
藉助圖表,更明晰的排列組合給你
餘氯測試
餘氯測試結果,如果變黃的話證明水中殘留餘氯,經測試添加試劑並穩定後,除自來水外,其他無餘氯產生
亞硝酸鹽測試
亞硝酸鹽以前在養水族的時候,最怕產生的東西,定期都需要測試,如果有顯色按色卡比較,即亞硝酸鹽含量。此次測試結果,所有水樣中均無亞硝酸鹽顏色顯現,說明不含或微乎其微無法顯示
鈣鎂測試
鈣鎂離子在水中,特別是北方的水中含有量相對較高,也是水硬的主要原因,適量的鈣鎂離子是對人體有益的,但是超標也是不好的,並且根據網上分析,加溼器超聲波的水顆粒,對呼吸系統有危害的主要也是鈣鎂離子。測試方法為,加入試劑,穩定後呈藍色或淡藍色為不含鈣鎂離子,呈紅色或紫紅色為含有鈣鎂離子。
顏色上看,藍色或淡藍色標準的有娃哈哈純淨水,屈臣氏蒸餾水
紅色或紫紅色的深淺程度為屈臣氏加礦水,農夫山泉,泉陽泉,屈臣氏加礦水,濱特爾900p水,自來水,娃哈哈礦泉水
海爾淨水機的顏色最為奇葩,為藍紫色,估計介於含有和不含有中間吧
硬度測試
此測試是需要取5ml水樣,每次一滴試劑,水樣從紅色變為藍色,總滴數=總硬度(FR),這個不太好展現,每滴一次也就沒拍,只把數據記錄了下來
測試結果與感受
我把結果總結了一張表,按照水樣名稱排列,此次測試的所有數據羅列其中,淨水器部分加黑可以對比看一下。
看完測試結果,這個淨水器還是可以放心在加溼器上使用了,唯一感覺不太放心的就是菌落係數了,不知道是否可以放心直飲,自費購買犯不上,也沒有能力做這種測試,我自己家的愛惠浦或者濱特爾也都燒開才喝的。
算算成本,如果加溼器用瓶裝純淨水,大概每天12元,每年供暖期幾乎都會使用,150-180天,用水成本大概1800-2160元,買個淨水器1080元(日常價應該是1200-1400元)的機器加一年250的耗材,加上電費和水費,怎麼都會省點,特別是越往後越拉低成本,還是挺划算的。
好處是免安裝,可移動,淨水效果達標,還能制不同溫度熱水
缺點是做工有點low,材質方面看著挺廉價,貼紙都能開膠,接水盤鬆動,說明書不詳細,特別是有一個說是放水的功能,右轉5圈然後全部放空水,這個研究半小時愣是沒搞懂啥意思。
以上就是我對安全使用超聲波加溼器的一點測試,希望對各位看官有幫助,也希望能夠收藏點讚外加評論熱度上走一波感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