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玉皇大帝在天庭舉行法力大比武,參賽條件必須是登記在冊的神仙,要求是不許使用法器,那麼誰將會取得前三名呢?
這場競技大比武,在《西遊記》並沒有真實發生過,自然也沒有出現過各路神仙之間的大比拼,他們之間的法力排名,只能是通過「參照物」來進行比較推斷。這個「參照物」誰最合適?自然是打鬥場次最多的「鬥戰佛」孫悟空。
第一場比武,孫悟空對哪吒三太子
話說孫悟空從方寸山修道回到花果山,不久就鬧龍宮、攪地府,玉帝為收服他,聽從太白金星的計謀,招安孫悟空上天庭,在御馬監做了個正堂管事,官封「弼馬溫」。半個月餘,孫悟空搞清楚了「弼馬溫」,原來是個不入流品的馬夫,一怒之下,反了天庭,回了花果山,自封為「齊天大聖」。
玉帝聽聞,立即派出託塔李天王與哪吒三太子,以巨靈神為先鋒官,帶領本部人馬,直接朝花果山殺來。那巨靈神只與孫悟空對了一招就敗陣而逃。
第二個出場的是哪吒三太子。他變做三頭六臂,與孫悟空大戰了三十個回合,一不留神,左臂被打了一金箍棒,忍痛敗下陣來。託塔李天王見兒子受了傷,大驚失色,無心再戰。
從這一仗可以推測出,哪吒三太子的法力,在其父託塔李天王之上,否則李天王決不會因為哪吒受點輕傷,就不戰撤兵。哪吒三太子只與孫悟空鬥了三十個回合,就實實在在地敗了,敗得心服口服。因此,託塔李天王與哪吒三太子的法力,都在孫悟空之下,要想排進前三,是絕無可能。
第二場比武,孫悟空對木叉二太子
託塔李天王戰敗,太白金星再次出面招安,任命孫悟空為「齊天大聖」,負責管理蟠桃園。不料孫悟空又不老實,貪吃了蟠桃園的仙桃,攪亂了王母娘娘的蟠桃會,偷吃太上老君的金丹,再次惹怒玉帝。玉帝這次派出四大天王統領十萬天兵天將,圍困花果山捉拿孫悟空。十萬天兵苦戰一日,也未能取勝。
菩薩的大徒弟惠岸行者,也就是李天王的二太子木叉,受觀音之命,前往花果山打探軍情,主動上陣參戰。木叉與悟空大戰五六十回合,手臂酸麻,不能迎敵,敗陣而走,二太子木叉想進前三,也希望不大。
第三場比武,孫悟空對二郎神
仗打到這個份上,天庭可以出戰的人物,基本上都上場了。眾神仙見木叉和十萬天兵都敗了,無人願意再出場。正當玉帝煩心之時,觀音舉薦二郎真君。這二郎神曾經打敗並殺死過六怪,他的法力在玉帝和觀音心中,應當是非同凡響的。二郎神帶領梅山六兄弟,七人一齊群毆大聖,雙方混戰了三百餘回合,仍不分勝負。可見,二郎神的法力,仍稍遜悟空。
通過這一系列的打鬥,將託塔李天王、三太子哪吒、二太子木叉和二郎神的法力,都排在了孫悟空的下面,排除了進入前三的可能。那天庭還有沒有更厲害的人物沒有出場呢?孫悟空一路打鬥,將天宮攪得天翻地覆,惹得玉帝惱羞成怒、恨之入骨,如果手下仍有能人,一定會派上戰場。
前來參與王母娘娘蟠桃大會的人物當中,有兩個大人物,沒有直接出場,那就是太上老君和觀音菩薩,他們兩人的法力,與孫悟空無法直接對比。但是,從當時的情形來看,「妖猴」闖入太上老君的兜率天宮,偷吃了太上老君備獻給玉帝的「九轉金丹」,之後又蹬倒了八卦丹爐,作為道家的祖師,應該是顏面掃地的事情,如果太上老君自信可能輕鬆降服孫悟空,他一定會主動出手,不出手,只能說明他沒有十足的把握。但是,作為道家的第一號人物,法力自然不可小視,但能否排前三,還有待考究。
孫悟空大戰二郎神的這一場戰鬥,觀音菩薩一直在南天門觀戰,見二郎神只能困住「妖猴」而不能擒拿,很是著急。因為二郎神是她向玉帝推薦的,她急著想助二郎神一臂之力,「我將那淨瓶楊柳拋下去,打那猴頭,即不能打死,也打個一跌,教二郎小聖,好去拿他。」淨瓶楊柳是觀音的看家法器,真可謂是舍下老本了。道祖老君一語指出觀音的辦法不可取,「你這瓶是個,準打著他便好,如打不著他的頭,或撞著他的鐵棒,卻不打碎了?」從這個場面來分析,觀音也是沒有百分之百的把握,輕易制服悟空,或者是她不想為了制服一個下界的「妖猴」而「赤膊上陣」,畢竟這不是她的地盤,她完全可以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從《西遊記》後面的章節來分析,觀音的法力,在孫悟空之上,應該是沒有懸念的,但從這一次的情形來看,能高出多少,仍不得而知。
第四場比武,孫悟空對佛祖如來
最終收服「妖猴」的,是西天的佛祖如來。玉帝無奈之際,派出上仙去靈山,請來如來佛祖。佛祖如來用激將法,終於將猴子壓在了五行山下。但這個過程,還算不得輕而易舉,如來趁孫悟空麻痺大意的時候,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翻掌一撲,將五個手指化作金、木、水、火、土五座聯山,取名為「五行山」,才將孫悟空壓住。為了保險,還用六字真言壓在山頂。後來唐僧一行,西天取經任務完成之後,如來給孫悟空授以「鬥戰佛」時,無意中說了真話,「汝因大鬧天宮,吾以甚深法力,壓在五行山下」,也就是說如來收服悟空,用了「甚深法力」,也是費了很大的法力。佛祖如來,法力排在前三,應該是沒有爭議的,但能否位居第一,還有待商榷。
第五場比武,孫悟空對鎮元子
曾經制服過孫悟空的神仙,還有一人,就是地仙之祖鎮元子。孫悟空在萬壽山的五莊觀,偷吃了鎮元子的人生果,還推倒了人生果樹,徹底惹怒了鎮元子。他來了個「袖裡乾坤」的手段,用袍袖迎風輕輕一展,就將唐僧師徒四人一起裝進袖子裡。鎮元子雖然能困住孫悟空,但卻沒辦法處理他,如果與孫悟空單打獨鬥,不考慮唐僧等人的拖累,勝負還得兩說。觀音曾對孫悟空說過一句話,「鎮元子乃地仙之祖,我也讓他三分,你怎麼就打傷他樹!」從這句話中,就可以看出,鎮元子的法力不一般,連觀音都得讓他三分,但從話外之音,也可以聽出來,觀音的法力是在鎮之上的。
仙界之中,有誰可以輕而易舉地滅了這孫猴子呢?只有一人可以做到,他就是孫悟空的師傅、方寸山的菩提師祖。他將孫悟空趕出方寸山,在孫悟空臨走之時,說過一段狠話「你這去,定生不良。憑你怎麼惹禍行兇,卻不許說是我的徒弟。你說出半個字來,我就知之,把你這猢猻剝皮銼骨,將神魂貶在九幽之處,教你萬劫不得翻身!」從這段自信的狠話,足見菩提師祖要滅孫悟空,那完全是分秒鐘的事。孫悟空在整個《西遊記》中,無論遇到任何事情,都從未透露半點師祖的信息,也足見在孫悟空心中,師傅的法力是如何的恐怖!
從以上分析比較來看,天庭在冊神仙的法力,排在第一名的,應該是菩提師祖;排名第二的,應該是如來佛祖。至於排在第三位的,是觀音、太上老君還是鎮元子,還不可以輕易下結論,但一定是這三個人中的一個,不會是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