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個字,是父母給孩子終生的毒藥,不是什麼好事
過年回家的婉婷,在與家人聊天的時候,聽說了鄰居阿姨家女兒雪嫻的事,讓她不由得唏噓。
雪嫻的家境很不錯,爸爸的能力很強,開了個大公司,媽媽是位很溫柔賢惠的人,經營著一家不大不小的鋪子。
雪嫻的父母很喜歡女孩,所以對雪嫻比對她哥哥還好,哥哥也很喜歡自己的妹妹,一家人都很寵她。
在這樣的家庭中長大,雪嫻的人生一直都很順利,沒有遇到過什麼壞人,她相信所有人都是好人。
在她大學的時候,認識了一個男生,雖然家境不好,但是學習卻很努力,每年都會獲得獎學金。
就是這樣一個男生,吸引了雪嫻的注意,而男生也注意到了雪嫻,沒多久,兩人互表心意,就在一起了。
大學畢業後,雪嫻向家裡說了自己戀愛的事,父母聽說男生是從農村來的,沒有半點猶豫的要求雪嫻和他分手。
雪嫻當然不願意了,她才不在乎男生的家境,只在乎男生愛她的那顆心。
見她執意要和男生在一起,父母第一次向雪嫻生了氣,那也是雪嫻第一次看到溫柔的媽媽生氣的樣子。
雖然她心裡是有些害怕的,但她相信既然父母從小就對她那麼寵愛,即使現在生氣了,只要她和父母說些好話,他們總是會答應的。
就這麼持續了大半年,不知男生和雪嫻說了什麼話,雪嫻居然答應以懷孕來威脅父母。
雪嫻安靜了四五個月的時間,父母還以為雪嫻想清楚了,心裡還是很高興的。
可當雪嫻拿著已經懷孕16周的檢查單給父母看時,他們都驚呆了,媽媽還一度要暈過去。
雪嫻的哥哥聽說了這件事,也無心工作,急忙坐飛機回家,要找那個讓自己妹妹懷孕的男生說道說道。
可是不管父母和哥哥的態度如何,雪嫻懷孕的事情已然成了事實,他們也不捨得讓雪嫻流產,因為太傷身體了。
最後,他們只能不情不願的答應了兩人的交往,還很迅速的將婚事辦了。
父母心疼婚後的雪嫻,怕她婚後過得不好,就又是買房買車的,還給雪嫻一張銀行卡,讓她留著自己用。
為了讓雪嫻能過上好日子,爸爸還通過人脈,給她老公在一個不錯的公司,安排了一個職位。
老公畢竟是個努力的人,在爸爸的幫助和他自己的努力,短短兩年的時間,他就連升兩級,工資也高了很多。
看到女婿的努力,再加上他平時對父母的言聽計從,順從的樣子,讓父母對他也有了改觀,也有點相信雪嫻的眼光了。
過了五六年的時間,老公的事業越來越好,雪嫻生了孩子就一直在家了,生活的很是安逸。
可好景不長,老公慢慢的改變了態度,對雪嫻的態度沒有那麼好了,對雪嫻父母也不言聽計從了。
雪嫻因為這種變化,和老公吵了一架,沒想到老公說出了自己婚外情的事,還說要離婚。
一直生活在舒適圈中的雪嫻,遇到這種事情,根本就不知道該怎麼辦,只能求老公不要離婚。
老公看雪嫻這樣,就更過分了,完全不把她放在眼裡。
實在是沒有辦法的雪嫻,就只能和父母說了實話,父母當機立斷,讓雪嫻和老公離婚,而離婚的時候,他們才發現,老公將大部分的家產都轉到了自己的名下。
雖然父母家並不缺錢,可是自己的女兒受到了這種委屈,他們怎麼能輕易放過這個傷害了女兒的男人呢?
於是,爸爸就再次利用人脈,以前夫生活不檢點等理由,讓公司辭退了他。
結果沒幾天,前夫就回來找雪嫻了,說自己是因為一時的鬼迷心竅,被外面的花花世界誘惑了,才做出了那些對不起她的事,他想和雪嫻複合,因為雪嫻才是最好的。
聽了他說的那些話,雪嫻也是心軟了,就答應了他,還去求父母,讓前夫再回到原來的公司。
父母說什麼也不願意,氣得雪嫻要和父母斷絕關係,還說想要和前夫重新生活。
可當前夫聽說雪嫻並沒有搞定她父母,就收起了自己的虛情假意,把雪嫻給甩了,還將房子賣了,帶著所有的錢跑到外地重新開始生活去了。
雪嫻受不了這個事實的打擊,差點就去自殺了,還好被父母及時發現了。
從那以後,雪嫻就一直在家裡待著,也不願意出門,孩子只能由父母帶了,現在的她,還是無法從這種悲傷的情緒中走出來。
現實中,有很多被父母寵大或是缺愛的姑娘,面對感情都會付出自己的一切,就算對方做出了傷害她們的事,她們也要不斷的挽回,卻沒想過要徹底的離開。
而導致她們這麼做的原因,除了愚蠢,還有就是父母的:溺愛。
她們大多是被父母寵大,從未經歷過世事,要不然就是缺愛很厲害的姑娘,只要有人對她好,她就恨不得將自己的一切給對方,對那些渣男來說,這兩種姑娘最好騙,因為她們太過單純。
讓她們變成這個樣子的原因,也是與父母有很大的關係。
那些寵孩子的父母,要是真的很愛自己的孩子,就不要一味地寵她,因為你們不可能保護她一輩子,這個世界上也沒有幾個人會像你們那樣寵她的。
中國式溺愛:一邊為奴,一邊求解
愛是關注,缺愛即缺乏關注。
溺愛,往往忽視了孩子的內心需求,盲目的給自認為缺失的部分。
溺愛——一種缺乏規則的愛,沒有秩序,沒有規則,沒有底線。
父母之所以會溺愛孩子,往往跟他們的內在狀態有很大的關係,在溺愛的關係裡,滿足的可能不是孩子,而是父母。
未滿足的被愛需要幼時缺乏愛的人,為人父母之後,往往會給自己的孩子很多的愛。
他們不想讓幼時缺愛的痛苦再讓孩子體驗到了,因此,可能以加倍的方式給予孩子。
此時,孩子成為了父母幼時缺愛的自己,父母要通過給予孩子愛,來補償自身的缺失。
在這樣的關係裡,我們很難說父母是在滿足自己,還是在滿足孩子。
真的為孩子好,就要教會她自尊自愛,別只讓她看到世界的美好,別讓她變得愚蠢,不然的話,她這輩子也找不到優秀的男人。
那些讓孩子缺愛的父母,要懂得為人父母的責任才行,不要忽視自己的孩子,如果不能給予她應得的愛,那真的沒必要生下她,然後讓她受盡傷害。
真正愛自己孩子的父母,是不會讓自己的孩子變得沒有分辨能力,是不會讓自己的孩子受傷害的。
作者簡介:小賢老師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塔羅牌佔卜師、行星能量頌缽療愈師,自由碼字人,培訓師。
體會愛的老靈魂,人生路的探索者。
重要的是:一個認真熱愛生活的心理師。
以有限文字,寫無限可能!
倡導以愛為本質的精神生活,一起感悟生活的真諦,生命的真意!
我遇見你,然後遇見我自己!
版權聲明:未經授權謝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