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新發展動能——北京冬奧與引領未來的前沿科技

2020-12-22 人民論壇網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前沿科技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為建成世界科技強國奠定了堅實基礎。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強調,「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圍繞「北京冬奧與引領未來的前沿科技」這一話題,與會嘉賓圍繞前沿科技如何賦能冬奧、引領未來展開深入研討,為激發北京冬奧新動能、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重要力量。

前沿科技如何賦能北京冬奧

中國戶外協會會長、中央電視臺高級編輯岑傳理闡述了前沿科技對冬奧的推動作用。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後,科技成為奧運會的重要支撐,金牌背後是「科技大戰」。北京冬奧會是一場高科技的奧運會,如這次「水立方」改造,遊泳池改造成了冰壺場地,用的是低碳設備,已經不是傳統的製冷方式了。北京冬奧會轉播採用超高清視頻(8K)技術,畫面非常清晰,甚至可以看到天空飄落雪花的基本形狀,聲音是環繞立體聲,所有的技術都採用了雲存儲,這樣可以使更多媒體進行廣泛傳播,並且由於短視頻的出現,觀眾可以在手機等各種媒體上都看到奧運會的盛況。國際奧委會對高科技的發展非常重視,據統計,現在每個節目大概能覆蓋300萬人口,總共可以覆蓋將近3億人口。

中國科學院西北研究院冰凍圈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王飛騰從冰雪科學角度分析了北京冬奧會面臨的挑戰。一是氣候不利。北京冬奧會是第一屆在大陸性季風氣候區舉辦的冬奧會,面臨很多不利的氣候條件。特別是北京冬帕運會在3月舉辦,高溫、降雨、沙塵等極端天氣都會為其帶來很大挑戰。二是設備需完善。我國冰雪產業起步晚,同時,冰雪產業高耗能、高耗水,而滑雪場大多位於生態脆弱、設備不全的山區,對建設綠色環保型和智慧型的滑雪場提出了一系列挑戰。作為科研團隊,我們希望通過參與完成冬奧賽事科技保障任務,研發出適合中國冰雪產業發展的一體化解決方案,為「後冬奧時代」我國冰雪產業的發展以及3億人參與冰雪運動作出貢獻。

哈爾濱體育學院校長、教授朱志強認為,北京冬奧會要全面參賽、突破歷史最好成績,在人才備戰和科技創新方面,需要提升關鍵技術的研究。北京冬奧會期間,場地、人員和很多項目都是挑戰,尤其是新增加的項目,因此,我們要制定中國標準,在科技支撐上改變這個局面。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楊宏山在主持研討時談到,冬季氣候條件和夏季不一樣,相關的保障條件不一樣,技術應用也有不同的要求。在疫情防控的背景下,賽事期間的公共衛生保障也需要更多技術支持。當前新冠肺炎疫苗研發取得重大成果,這種成果作為一種科技力量的支撐,是北京冬奧會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同時,北京已經建成相對完善的冰雪體育設施,如果能在冬奧會之後很好地利用這些設施,既是保障已有的投資可持續運行的有效舉措,又是新發展格局下更好滿足人們更高層次的休閒和娛樂生活需要的重要方式。

科技冬奧成為經濟與產業發展新引擎

北京師範大學地表過程與資源生態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效存德從地理學角度闡述冬奧如何助力山區脫貧。冰雪運動不僅需要寒冷的氣候條件,也需要山區等「坡降」地形。我國14個集中連片地區都是山區,自然稟賦差、發展落後,是脫貧攻堅最難啃的硬骨頭。如今,這些地區可以因地制宜,發展冰雪產業,成為經濟發展的新抓手。「冰山雪山也是金山銀山。」地理學家應該科學規劃,讓雪花落地成銀,造福山區人民。

中鐵二十局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鄧勇認為,前沿科技賦能冬奧為培育企業發展優勢提供了新思考。作為一個鐵路建設者參與到冬奧會,尤其是冬奧會的基礎設施建設中是很幸運的。以中國高鐵為基礎的「智能京張」,成功實現北鬥導航、自動駕駛、零排放等,都是我國科技發展的結晶。在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中,企業要保持戰略定力,做好企業發展的頂層設計,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激發創新活力、凝聚精神動力、履行央企擔當。

《中國信息界》雜誌社社長尚進認為,應推動冬奧科技可持續發展,形成創新產業閉環。基於冬奧科技創新場景的大背景,在強調科技創新重要性的同時,也應該把關注焦點放在社會發展的可持續性上。通過北京冬奧會這一重大賽事展現新技術,能否為「後奧運時期」的中國社會發展提供普遍支撐和服務,是值得深思的話題。在這個過程中,更多要關注科技創新為奧運本身、奧運之後帶來什麼。只有這樣,科技創新才是有溫度的,才能真正讓更廣大人民群眾從中受益。對於當今世界經濟格局而言,創新在世界經濟生產鏈中佔首要位置,誰掌握了創新的話語權,誰就掌握了世界經濟的分配權。當前國際國內形勢下,中國應扮演「世界創新工廠」的角色,通過奧運會這個人類體育史上的重大賽事活動,最終形成創新產業閉環,並推動產業閉環進一步在「後奧運時期」發揮作用。北京冬奧會的包容性發展需要進一步完善,當前普通群眾參與冬奧會的形式相對單一,全社會對於北京冬奧會的支持率非常高,但大家了解或觀看奧運會還是主要通過電視新聞、網際網路搜索、短視頻等方式。能否通過新的技術創新手段為群眾提供多元化、線上線下結合的服務,讓廣大群眾更好地參與到奧運會中,非常考驗專家學者的智慧。

(《國家治理》周刊記者 臧雪文 整理)

責編/蔡聖楠 銀冰瑤 美編/石玉 李祥峰

相關焦點

  • 孫大光:對北京冬奧會的三點體會
    編者按:為深入學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做好2022年北京冬奧會、冬帕運會籌辦工作系列重要講話、重要論述精神,為冬奧會籌辦和冬奧文化傳播營造良好氛圍,12月3日,由北京冬奧組委、人民日報社指導,人民日報社人民論壇雜誌社、人民日報社《國家治理》周刊主辦,北京北奧集團承辦的第七屆國家治理高峰論壇
  • 激活發展新動能 市北區湖島街道走進海爾卡奧斯平臺
    、優化打發,充分發揮資源優勢、人才優勢、創新優勢,11月12日,市北區湖島街道人大工委組織開展「智造崛起-激活發展新動能」學習觀摩座談活動,湖島街道人大代表及商會企業家代表30餘人參會,實地考察海爾工業智能研究院自主研發的工業網際網路平臺。
  • 激活新引擎 釋放新活力 培育新動能
    頂層設計激活發展新引擎蘭州新區聚焦國家賦予「極、地、臺和區」的戰略使命,蘭州新區堅持全局性謀劃、戰略性布局、整體性推進國資國企改革,著力培育了一批具有引領性支柱性的國有企業集團。國有企業質量效益顯著提升,國有資本布局結構更加優化,國有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支撐引領作用充分彰顯。產業帶動釋放發展新活力按照「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要把重點放在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上」的要求,蘭州新區貫徹落實國家關於建設製造強國、質量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的戰略部署,不斷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
  • 合肥經開區海恆集團:聚力戰新產業培育 激活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聚力戰新產業,合肥經開區海恆集團作為該區產業引導基金運作管理機構,投資方向也主要集中在這些優勢產業,建立了覆蓋從企業初創期到成熟期的全投資體系,為經濟持續增長培育新動能、打造新引擎。  千億產業基金  助力經開區產業升級  產業興則經濟興,產業活則經濟活,新興產業發展壯大的背後,離不開產業投資基金的支持。
  • 張家口借力冬奧發展「零度以下經濟」
    冰雪「冷資源」變成產業「熱經濟」——張家口借力冬奧發展「零度以下經濟」中青在線北京12月20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梁璇文/攝)河北省張家口市與北京冬奧組委於12月19日在北京聯合召開「借力冬奧 推動零度以下經濟發展」新聞發布會,張家口市市長武衛東透露,目前,張家口市76個冬奧項目已開工65個,列入今年計劃的22個項目已經全部開工
  • 北京冬奧徽寶「上新」
    來源標題:北京冬奧徽寶「上新」  昨日(11月14日),銷售人員展示冬奧徽寶底部鐫刻的2022北京冬奧標誌。當日,北京2022冬奧徽寶系列產品發布會在北京工藝美術博物館舉行。經北京冬奧組委授權,青玉版、碧玉版、羊脂玉版三款徽寶特許商品上市。
  • 「科技+文化」撬動新動能!清華科技園獲評北京市級文化產業示範...
    在科技和文化融合發展方面,清華科技園積極布局,重點支持「文化+科技」型企業的發展,成為眾多優質「科技+文創」企業的聚集地。2017年9月,在清華科技園正式啟動的文創孵化平臺「C-Lab」是專注於文創領域的垂直孵化器,它激發了「文創賦能」的力量。
  • 首頒北京科學技術最高獎——突出貢獻中關村獎 彰顯北京科技創新...
    這些獲獎成果服務創新型國家建設,支撐北京高質量發展,為北京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積蓄了新動能。一、標杆人才閃耀京華,匯聚科技創新磅礴力量突出貢獻中關村獎旨在獎勵在科學研究中取得重大發現,推動科學發展和社會進步,或者在關鍵核心技術研發中取得重大突破,創造巨大經濟社會效益或生態環境效益的個人。
  • 科技助力冬奧,首都體育學院舉辦第三屆中斯冰雪論壇
    為進一步促進「一帶一路」經濟文化繁榮發展,推動中國與中東歐17國科技文化教育合作交流,加快我國冰雪運動、冰雪產業發展,第三屆中斯冰雪論壇於2020年12月16日在首都體育學院舉辦。第三屆論壇由首都體育學院、盧布爾雅那大學共同承辦,主題為「科技助力冬季運動普及與發展」。本屆論壇堅持高層次、高水平、高質量的辦會標準,秉承成果交流、信息交流、技術交流的辦會宗旨,實現為體育改革發展和體育強國建設提供科學引領和科技支撐。論壇採用線上和線下的方式同時進行,斯洛維尼亞教育科學體育部部長Prof.
  • Keysight World 2020 :是德科技以創新引領未來
    以科技創新為驅動的新基建項目正在推動5G、大數據中心、新能源汽車和工業物聯網等產業的快速發展,為提振經濟注入了新的動能,同時也催生出新的客戶需求,為測試測量行業帶來廣闊的發展機遇。作為測試測量領域的領軍企業,是德科技緊扣新的時代需求,以創新求突破,積極擁抱新基建浪潮帶來的機遇風口。
  • 澎湃新動能——株洲市加速新舊動能轉換促進高質量發展解碼(上)
    在新發展理念指引下,株洲從清水塘破局做「減法」,向「中國動力谷」發力做「加法」。這個承載新中國工業榮光的老工業城市,正從轉型升級、新舊動能轉換的強烈陣痛中重獲「新生」,躍升為國家重要先進位造業新城,在實施「三高四新」戰略中迸發出澎湃新動能。把握新方位——不看短期看長遠,為發展闖關,為未來蓄勢清水塘,曾是中國版「魯爾區」。
  • 廈門翔安:打造大中小企業融通特色載體 培育大健康產業發展新動能
    (原標題:廈門翔安:打造大中小企業融通特色載體 培育大健康產業發展新動能)
  • 創意激活城市 科技創造未來 - 科技服務 - 中國高新網 - 中國高新...
    9月17-18日,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育部、北京市政府、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共同主辦的第三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意城市北京峰會在京召開。本屆峰會以「創意激活城市·科技創造未來」為主題,採用「線上+線下」方式舉辦,呈現開幕式、主論壇、分論壇、閉幕式和配套展示等幾大板塊,峰會線下舉辦地為新首鋼高端產業綜合服務區。
  • 打造「最強引擎」,激活科創澎湃動力!
    以科技合作為主題的洽談會開到黃浦江畔,是近年來無錫規格最高、規模最大的對外科技合作盛會;重點項目攻關「揭榜掛帥」,「太湖之光」科技攻關計劃啟航……正如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所強調的:科技自立自強是促進發展大局的根本支撐今年以來科技支撐的引領作用日益增強
  • 濰坊濱海區提速大項目建設 引領創新發展領先發展
    今年以來,濰坊濱海區持續深化「作風建設年」和「項目建設年」活動,按照「海陸統籌、港城聯動、中心崛起、產業轉型、設施完善、作風保障」總體思路,以全領域、系統性體制機制改革為統領,以重大項目招商建設為龍頭,深入實施經略海洋、鄉村振興、新舊動能轉換等重大戰略工程,全力加快「四個濱海」建設,全面推動濰坊濱海區創新發展、領先發展。
  • 【「十三五」成就巡禮】慶陽:科技創新為高質量發展增添新動能
    (慶陽廣播電視臺全媒體記者:劉易萌 鎮原臺 曹佳佳) 「十三五」以來,我市堅定不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整合科技資源,著力搭建科技合作、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平臺。科技創新為全市高質量發展增添了新的動能。
  • ...培育壯大經濟發展新動能加快新舊動能接續轉換的實施方案》的通知
    實施方案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創新管理優化服務培育壯大經濟發展新動能加快新舊動能接續轉換的意見》(國辦發〔2017〕4號)和自治區政府辦公廳《關於創新管理優化服務培育壯大經濟發展新動能加快新舊動能接續轉換的實施意見
  • 為新發展格局添動能——訪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毛偉明
    新華社北京10月9日電 題:為新發展格局添動能——訪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毛偉明  新華社記者劉羊暘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艱巨繁重  我國正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毛偉明表示,構建新發展格局,為企業準確把握時代大勢提供了遵循,為全面激發動能活力指明了方向。
  • 【研究採擷】中國銀行冬奧滑雪通正式上線!冰雪產業發展迎來新格局
    首批上線的「中國銀行冬奧滑雪通」包含了「崇禮三山通滑」和「崇禮三山滑雪遊」。   過去的一個雪季,因為疫情原因,對國內的滑雪產業造成了較大影響,崇禮的雲頂、萬龍和太舞也在其中。壓力之下,三大雪場也在努力尋找著科技創新之路,通過「智慧升級」「聯動通滑」等方式,積極為即將到來的雪季進行準備。
  • 中經評論:加快科技發展 讓「第一動力」持續迸發光芒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近日在北京舉行。會議確定,要充分發揮國家作為重大科技創新組織者的作用,堅持戰略性需求導向,確定科技創新方向和重點,著力解決制約國家發展和安全的重大難題。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科技是戰勝困難的有力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