慰安婦銅像立臺,蔡當局「媚日」無底線畢露,聯手美日遏制大陸能成...

2021-01-09 華夏時報

2018年8月14日,中國臺灣,8.14是國際慰安婦紀念日,臺灣第一座慰安婦銅像在臺南市設置,馬英九專程到場揭幕,呼籲日本政府對慰安婦道歉 IC 供圖

楊晶華

8月14日,在世界第六個慰安婦紀念日當天,臺灣地區首座慰安婦銅像落成典禮在臺南市中西區忠義路、中正路口的國民黨黨部內空地舉行。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到場為銅像揭幕,並呼籲日本政府應正式向慰安婦道歉。慰安婦問題再次聚焦,並再度挑動臺日關係的敏感神經。

銅像初立臺南,試煉臺日關係

臺南市慰安婦人權平等促進協會募款塑造慰安婦銅像並非首創。這項活動最早由韓國市民團體及韓裔組織發起設立,截至2017年9月,在韓國國內外設立的慰安婦銅像已超過40座。在美國、加拿大、德國、澳大利亞、中國等都有設置,用以追念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被日本軍迫害的慰安婦,並要求日本道歉。

日本政府一直反對慰安婦銅像的設立,但因主導團體大多屬於非政府團體性質,所以難以通過法律手段追究。臺南慰安婦銅像設立後,日本政府已透過多方管道表示深度關切。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透過「日本臺灣交流協會」表示,這與日本政府立場和迄今為止的努力並不相容。

對此,臺當局第一時間表態,並未參加銅像設置的相關事宜以撇清關係。臺駐日代表謝長廷更於Facebook上發文譴責臺灣內部的「中國政黨」不斷擴大臺日的矛盾對立,主導慰安婦銅像事件,發起禁止東北食物進口臺灣地區的公民投票,意在破壞臺日關係,孤立臺灣地區。

國民黨對於慰安婦問題表現出不同於民進黨的態度,斥責執政黨為貫徹「媚日」政策,犧牲慰安婦的尊嚴,主張儘速替慰安婦索賠,還其歷史公正。另外,由新黨臺北市議員候選人蘇恆、林明正、侯漢廷組成的「很震撼」連線,則帶領民眾共同推著慰安婦立像到日本交流協會前抗議,要求日本政府道歉。

「友日」變「媚日」,力推「準同盟關係」

蔡英文執政後,調整馬英九時期採取的「友日」策略,轉而推動一系列「媚日」政策,企圖構建臺日「準同盟關係」,並與強化「臺美實質關係」同頻並舉,以期挾美日之力反制大陸的影響,並為「臺獨」謀求空間。

臺當局的「媚日」政策主要側重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通過人事調整,強化對日工作力度。蔡英文上臺後,任命前「行政院長」謝長廷為「駐日代表」。謝長廷畢業於日本京都大學,曾任民進黨主席,並被視為民進黨「四大天王」之一。謝長廷角逐過2008年大選,對日工作熟稔,政治經驗豐富,黨內根基深厚 ,級別與層級明顯高於「駐美代表」高碩泰。另外,蔡英文還任命前「總統府秘書長」邱義仁擔任「亞東關係協會會長」。邱義仁為民進黨內大佬級政治人物,有「臺獨第一軍師」之稱,對外事務經驗豐富,尤善協調,與謝長廷搭建對日工作是「雙保險機制」。蔡還任命「立法院長」蘇嘉全擔任臺灣地區立法機構中最大的對外交流組織「臺日交流聯誼會」會長。蘇嘉全身段作風柔軟並屬於蔡英文的嫡系。此番人事安排大大提升了臺灣地區對日工作人員的層級。

二是通過戰略調整,強化與日合作深度。首先,蔡英文延續馬英九時期的對日經濟政策,主張在經濟文化上與日本強化合作,「拓展經濟和文化聯結」。不僅在綠能、精密機械、生物科技、物聯網、防務產業等 「五大創新產業」領域與日本進行合作,還致力與日本籤署具有自由貿易協定性質的 《臺日經濟夥伴協定》(EPA),及加入改由日本主導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以提升臺日關係,並力促臺日合作共推「新南向政策」,以減少臺灣地區經濟對大陸的依賴;其次,在加強與美軍事合作的同時,企圖重啟與日的軍事合作。改變武器進口來源地單一現狀,謀求從日本購置軍事武器,引進軍事技術、軍事人員培訓等,以提升臺日的軍事實質關係;第三,增加臺日交流的路徑與規模。通過政府、政黨、城市、NGO、青年、推特等橫縱向交流方式的推動,強化與日本各領域、各層級的深入交流。

三是通過課綱調整,強化「媚日」史觀。蔡英文執政後,廢止了馬英九當局於2014年1月27日通過的高中「課綱微調」。其中包括涉慰安婦描述應明確增加「被迫」兩字的規定,並沿用了未加「被迫」兩字的舊課綱版本,並且通過修改相關表述方式,美化日本的殖民統治,淡化殖民主義色彩。目前,臺灣地區的歷史教科書對慰安婦描述著墨甚少,甚至僅以一行文字或批註簡單帶過。另外,蔡英文對日本侵華歷史展現了與馬英九不同的態度,在2016年8月向原住民道歉儀式上,公然聲稱日據臺灣是「全面而深入的理番政策」;又在11月初「追思紀念臺籍老兵秋祭活動」上美化「臺籍日軍」。在「媚日」神劇《智子之心》停播後,「臺灣通訊傳播委員會」(NCC)甚至以換照審查威脅,要求電視臺重新播出。蔡當局漸進式推動重塑「去中媚日」史觀,意在對青少年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厚植「臺獨」民意基礎。

四是通過敏感議題態度調整,強化與日互信強度。在「衝之鳥礁」議題及釣魚島等問題上態度發生「髮夾彎」轉變,不僅撤回馬英九時期派到衝之鳥礁附近為臺灣漁民提供護漁服務的船艦,而且完全背離馬英九嚴守衝之鳥礁是「礁」非「島」的既有立場,迴避衝之鳥礁的島礁界定問題,默認日本對衝之鳥礁享有200海裡專屬經濟區。在釣魚島問題上,蔡當局採取了不主動觸碰,亦不主動「維權」的消極策略,規避「開罪」日本。而在爭議較大的開放日本核災地區食品入臺議題上,因民意阻力過大,不得不暫緩。可見,在許多關涉臺日的敏感議題上,蔡當局選擇了犧牲臺灣地區利益而換取日本信任的「媚日」操作。

臺「媚日」政策,兩岸關係隱患

臺當局將日本視為反制大陸影響、拓展「臺獨」空間的重要力量,而日本將臺灣地區視為南部安全屏障及海上運輸「生命線」的關鍵節點。在中美關係複雜博弈的時空背景下,臺當局的「媚日」政策,為臺海局勢增加了更多複雜性。

第一,臺日關係將成為影響兩岸關係走向的重要牽制力量。臺日關係受到中日關係大框架的制約,而中日關係同時受到中美關係、美日關係的影響。中美關係的變動將帶動一系列關係的聯動反應。目前來看,美國重啟「臺灣牌」的態勢已經相對明朗化。鑑於日本戰略地位與地緣的重要性,中日關係、美日關係的走向將成為重要的觀察點與動態要素之一。如果日本在此關鍵節點選擇策應美國,遏制中國,臺當局的「媚日」政策將契合日本的現實戰略需求,臺日關係作為最重要的外部影響力量之一將再度引發兩岸關係的動蕩。美、日、臺或會形成三邊合作機制,對大陸形成聯合遏制的態勢。

第二,臺日關係的不對稱性將持續加劇。從臺對外政策的指向與兩岸關係的冷滯化發展來看,蔡當局在加強「聯美日抗大陸」的策略落實。中美貿易爭端的加劇更強化了蔡的戰略企圖心,希冀在大國博弈間獲取更多政治資源,為「臺獨」爭取空間。因此,蔡當局要主動提升臺灣地區之於日本的「棋子」作用,勢必放低底線,放寬原則,在以往較難妥協的議題上做出更大讓步,失去更多自主性,犧牲民眾利益而換取「臺獨」的發展。更甚者在釣魚島議題上放棄以往堅持,做出較大轉變,嚴重危害兩岸共同利益。

第三,臺日關係畸化發展將增大執政壓力。臺當局在對日政策與大陸政策上已明顯「劍走偏鋒」,不僅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導致兩岸經濟合作制度化發展停滯,低迷經濟雪上加霜,力行「漸進式臺獨」路線,挑釁大陸,引發兩岸關係再度緊張。而且利用公權力,強勢通過《不當黨產處理條例》草案、年金改革、「一例一休」、「廢除課綱微調」等,並以「轉型正義」為名,推動「去蔣化」「去中山化」「去鄭成功化」等各種「去中國化」的活動,引發社會矛盾。蔡當局的執政權威已受到嚴重衝擊,如此時堅持「媚日」政策,在敏感議題上妥協,雙重標準推動「轉型正義」,勢必將引發更大的民意反彈,陷入枯魚之肆的境地。(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助理研究員)(主編王義偉 編輯嚴葭淇)

相關焦點

  • 臺灣一周侃:蔡當局執政兩年五國「斷交」 上演「媚日」戲碼令人不齒
    蔡當局「媚日」令人不齒  14日是國際慰安婦日,全臺首座慰安婦銅像當天在臺南揭幕,這座高約兩米的銅像設在國民黨臺南市黨部旁的空地上,對面是日據時期興建的林百貨。馬英九出席揭幕式,並對民進黨當局通過所謂的「促進轉型正義條例」後,沒有進一步向日本政府求償表達遺憾。臺灣「婦女救援基金會」則前往所謂的「日本臺灣交流協會」抗議,向日本討公道。
  • 臺首座「慰安婦」雕像臺南揭幕,馬英九:她們都在等日本的道歉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崔明軒 環球時報記者 付國豪】8月14日是韓國、中國、日本等國民間團體一同確立的世界「慰安婦」紀念日。這一天,臺南舉行全臺首座「慰安婦」銅像落成典禮。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到場為銅像揭幕。
  • 日右翼腳踹慰安婦銅像!國民黨大佬:不道歉別想跑!
    中國國民黨臺南市黨部旁設立的全臺首座慰安婦銅像,7日遭日本右翼人士踢踹,臺南市黨部主委謝龍介臉書在9日深夜貼出錄影畫面,謝提出嚴厲譴責,今天上午將前往日本臺灣交流協會要求道歉外
  • 大陸網友出徵為臺灣出氣!那個踹慰安婦銅像裝死的日本人,終於回應了
    國民黨、新黨、統促黨等10日率眾到「日本臺灣交流協會」前抗議,要求藤井實彥出來道歉,臺灣網友也紛紛湧入「交流協會」Facebook留言批評。眼看日本人蔑視歷史、在島內如此猖狂,大陸網友實在看不下去,「帝吧網友們」再度出徵,發動洗版攻勢為臺灣出氣!▲藤井實彥腳踹臺南慰安婦銅像。
  • 踹「慰安婦」銅像的日右翼竟還狡辯 島內痛批蔡英文「軟腳蝦」
    此次日本右翼腳踹「慰安婦」銅像的事件,最先是被國民黨臺南市黨部主委謝龍介9月9日晚間在社交平臺曝光,他發文稱有16個日本團體赴臺灣就「慰安婦」銅像一事「交涉」,並遞交公開質問書。期間(9月6日)日方代表竟明目張胆用腳踢「慰安婦」銅像,不僅連踹幾腳,還擺pose讓人拍照。藤井實彥用腳踹「慰安婦」銅像,還叫人拍照。
  • 臺當局前「經濟部長「:蔡當局經濟成績都是大陸的貢獻,將成常態
    @銳看臺灣報導 臺當局前「經濟部長」、「經建會主委」尹啟銘昨日在中時電子報發表評論文章表示,臺灣經濟靠大陸是新常態,蔡當局所標榜的臺灣經濟成長率高於全球平均及居亞洲四小龍第一,幾乎都是來自大陸的貢獻。至於經濟成長動力來源,依據「主計總處」去年11月的公布,去年臺灣經濟成長率預估2.54%,其中對外貿易的貢獻2.36%,貢獻率高達93%;對外貿易的貢獻又幾乎全部來自對大陸和香港的貿易順差。若將去年前3季的對外貿易抽離對陸、港的貿易順差,則前3季經濟成長率瞬間轉正為負。換言之,蔡當局所標榜的臺灣經濟成長率高於全球平均及居亞洲四小龍第一,幾都是來自大陸的貢獻。
  • 八田與一銅像被砍頭 綠營煽動仇恨結的惡果
    臺南烏山頭水庫內的日本技師八田與一銅像,16日被發現遭人持電鋸「斷頭」。(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在臺灣的日本人銅像八田與一遭「砍頭」,綠營群情激憤,臺南市長賴清德大為震怒,要求「懲兇」。而之前,在臺灣的孫中山與蔣介石銅像、石像被噴漆、「砍頭」,綠營認為是「轉型正義」。臺灣《中央日報》網絡報19日發表評論說,同樣行為而有不同反應,說穿了,這些人不過是「媚日」、「反中」的心態作祟罷了。八田與一在日據時在臺灣興建烏山頭水庫,固然對農業有功,但稻米收割後大量運去日本,臺灣人民還是吃蕃薯。
  • 德國柏林通過決議將永久保留「慰安婦」銅像
    央視網消息:據韓聯社報導,當地時間12月1日,德國柏林市米特區議會以多數票贊成通過了「永久保留」位於柏林市中心的「慰安婦」銅像的決議。這座「慰安婦」銅像於今年9月底揭幕。據報導,日本外務省及日本駐德使館一直向德外交部及柏林市政府施壓,要求拆除這座銅像。為避免「陷入外交糾紛」,柏林市原定於10月14日將其拆除,但不少韓國民間團體和當地市民在銅像附近示威抗議,拆除令撤回。
  • 臺"獨派"突襲''中正紀念堂" 蔣介石銅像遭潑紅漆
    蔣介石銅像被染紅(中時)海外網7月20日電 多名「獨派」青年20日上午在臺北「中正紀念堂」潑漆抗議,蔣介石銅像被染紅。國民黨對此表示「不接受」,痛斥蔡當局放任「獨派」挑動仇恨,撕裂族群。據《中時電子報》報導,臺北市警局20日上午9點獲報,有2人前往「中正紀念堂」後,用紅色顏料彩蛋丟砸蔣介石銅像,警方到場後逮捕了涉事者,目前仍在釐清涉事者的犯案動機。報導稱,「獨派」的行為嚇壞了來往遊客,有遊客對他們的行為十分不滿,表示,「民進黨都執政了,現在還要怪誰?」「這是觀光景點,不能尊重別人嗎?」
  • 蔡英文48小時沉默氣炸臺灣,國民黨質問:你是「日本駐臺總督」?
    然而當日本右翼分子腳踹「慰安婦」銅像10日被曝光後,她卻一直保持沉默。島內人士憤怒質問蔡英文,「到底是中華民國總統還是日本駐臺灣總督?」與蔡英文的冷淡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島內民眾炙熱的憤慨,以及為此打抱不平的大陸「網軍」。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11日表示,希望日方能夠正視亞洲鄰國和國際社會的關切,以負責任的態度來妥善處理有關問題,「辱人者必自辱」。
  • 「臺獨」上躥下跳,蔡當局闖大禍了,馬英九2次公開喊話蔡英文
    撰文丨泉泉 小野近一段時間,民進黨當局多次挑釁大陸,而且還公開透露出「臺獨」的想法。可想而知,這些行為都會導致「臺海局勢」複雜化。其實,「臺灣問題」原本是一個很好解決的問題,然而由於「臺獨」分子的再三阻撓,導致臺灣遲遲無法回歸大陸。民進黨近來又頻頻在臺灣政壇中得勢,所以他們越來越膨脹。為了打消「臺獨」分子的囂張氣焰,大陸近一段時間頻繁圍繞臺灣進行軍事活動以此作警告。
  • 臺親日團體想在陽明山立「天皇紀念碑」,被臺北市府委婉拒絕
    @銳看臺灣報導 臺灣親日團體"櫻花返鄉會"向蔡當局表達想在陽明山設置"昭和天皇櫻之緣"紀念碑,內政機構營建署陽明山公立公園管理處經研議後,向該會建議可立在陽明公園內,權責單位北市工務局公園處18日強調,不理解陽明山明明是臺灣土地,為何要設立昭和天皇紀念碑?
  • 一周看臺:臺當局又成了縮頭烏龜
    綠營一眾人等也成了「軟腳蝦」。臺立法機構負責人遊錫堃聲稱應擱置爭議,謝長廷則擔心影響「臺日友好」。更為荒唐的是,臺當局竟說什麼「因大陸公務船『長期在相關海域活動,騷擾到了附近漁民』,才導致這場風波」。一張伶俐嘴、兩滴鱷魚淚、三寸不爛舌、四顧唾沫飛,這是不少島內綠營政客的看家本領。民進黨的媚日做派,引發臺灣民眾強烈不滿。
  • 向慰安婦少女像吐口水還說日語?四名男子被捕後才發現都是韓國人
    日本代表團腳踹慰安婦 實在是孰可忍 孰不可忍2018年9月9日報導:據臺灣《聯合新聞網》,日本「慰安婦之真相國民運動組織」等16個團體7日赴國民黨臺南市黨部「遞交公開質問書」,作為團體代表的藤井實彥竟被曝用腳踹慰安婦銅像,引發島內強烈譴責。
  • 美駐聯合國代表將訪臺;臺教授:大陸要出手,蔡英文準備好了嗎
    作者:刺客當地時間7日,美國務卿蓬佩奧通過推特宣布,稱「美國駐聯合國代表即將訪臺」。對此,國臺辦隨後發生對臺當局進行警告,稱「民進黨當局出賣民族利益和臺灣民眾利益,頑固挾洋謀獨,一條道走到黑,必將自食其果」。
  • 臺政客稱安倍晉三有意訪臺,還呼籲臺當局早做準備,網友:送核食
    據臺灣《中時新聞網》12月9日報導,臺灣是否會開放日本核災區的食品,成為了現在臺灣各界討論的焦點。近段時間,民進黨「立委」郭國文在臺灣「立法院」質詢的時候透露,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現在有高度意願訪臺,最快將於明年正式訪問臺灣,希望「立法院」院長蘇貞昌儘快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