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茲尼亞克:賈伯斯的聯合創始人,改變蘋果公司另一個男人的故事

2020-12-22 騰訊網

作者/馮寅傑 (本文原載於《南方人物周刊》 原標題《沃茲,離開蘋果的日子》)

沃茲尼亞克希望人們把他從賈伯斯的那部分中抽離出來,雖然他們一起創辦了蘋果公司,並同叫史蒂夫。在中國,這塊賈伯斯終生未踏足的土地上,沃茲尼亞克似乎做到了。

2014年1月,受小米公司創始人雷軍的邀請,沃茲在北京小米總部攜著他那本新版自傳——《沃茲傳:與蘋果一起瘋狂》面對臺下超過百家的中外媒體,講述了自己如何奠定了蘋果公司的工程師精神。

如果看過電影《賈伯斯》,那你一眼就能認出沃茲來。雖然64歲的他如今白須白髮,但標誌性的胖碩身材從38年前創立蘋果一直保持到現在,只有黑色T恤和手腕上碩大錶盤的智能手錶提醒著人們他還是那個舊金山灣區出來的極客。

沃茲面前的桌子上擺放著一臺1976年發布的Apple II電腦,還有一個裝有小米路由器的巨大木盒。這樣的場景多少顯得魔幻,賈伯斯早年的創業夥伴,如今又成了「雷布斯」的「小夥伴」。

比起上一次在小米發布會上面對媒體談論賈伯斯及「無神論」所引發的複雜窘境不同,這一次雷軍簡單直白:「沃茲是我小時候崇拜的偶像,我用他的產品學的電腦。我邀請沃茲參加小米的年會,因為我們參加年會的絕大部分是工程師,所以全場為沃茲鼓掌,你們可能低估了沃茲在工程師心中的影響力。」這位昔日的中關村程式設計師一直滿載「矽谷之火」的夢想,希望循著矽谷的蛛絲馬跡成為下一個英雄。但商業的邏輯有時候並不遵循某種精神為依託,而是自有其線索。

蘋果CEO 蒂姆·庫克近期在接受華爾街日報的專訪中回應,蘋果的增長依然「史無前例」,公司將繼續執行少而精的產品策略以及不會為了追求規模而買下一家公司。

在這樣的過程當中,沃茲尼亞克們被逐漸遠離顯得毫不奇怪。

與賈伯斯的衝突

沃茲一直都很清楚,「我想做一名工程師,做一輩子的工程師,永遠不進入管理層,去爭權奪利,或是踩著別人的肩膀往上爬。」

在蘋果車庫創業前,沃茲在惠普,而賈伯斯在雅利達工作。當時的賈伯斯經常邀請沃茲參與到雅利達的項目之中。一次,兩人共同花費4天4夜,用45塊晶片完成了《打磚塊》遊戲的設計與製作。賈伯斯告訴沃茲雅利達一共付給了他700美元,但實際上所得到的要更多。賈伯斯顯然傷害了朋友,但沃茲卻表示自己並未因此在意。「我從來不會把《打磚塊》的酬勞風波放在心上。你要接受人與人性格不同這個事實,在和賈伯斯創立蘋果之前,我就明白這一道理。」

賈伯斯在後來說服了沃茲離開惠普,全職進入蘋果工作。作為蘋果早期最重要的工程師,沃茲主導了Apple I和Apple II的設計與開發。

1976年,沃茲還在忙於Apple II的工作,卻因為開發問題與賈伯斯第一次發生爭執。賈伯斯認為Apple II應該更小、更便宜,只需要兩個插槽,一個給印表機,另一個給數據機。而沃茲卻堅持想要更多的8個插槽,這會大大方便用戶任意擴展計算機的功能。因為沃茲的堅持,最終Apple II按照他的方式被設計出來。隨後成為蘋果歷史上最成功的產品之一,並在其後的許多年保持了銷量第一併貢獻了巨額利潤。

1980年底,蘋果上市前夕,沃茲發現蘋果公司股權分配呈現著一種怪異現象,在公司草創期進入公司的一些元老級員工手上沒有股票,而那些後來者、新員工卻有股票期權。這在沃茲看來極不公平,於是他發起了「沃茲計劃」,將自己手中的蘋果股票以極低的價錢賣給這些同事,每人差不多分到了約100萬美元的股票。最終,蘋果的IPO極為成功,公司高層產生了4名億萬富翁和40名以上的百萬富翁。而沃茲這一舉動在賈伯斯看來卻非常軟弱,就像是在賤賣蘋果的股票,簡直是背棄了公司。

90年代中後期,沃茲已經退出了蘋果,但還擔任著公司的顧問一職。麥金塔當時運行的作業系統毛病重重,經常崩潰,被認為十分不可靠。於是蘋果決定重新開發一個新的作業系統。沃茲意外發現,導致系統崩潰的原因在於微軟的IE瀏覽器,但他卻無法說服蘋果的任何一人相信這一點。直到有一天,時任的CEO吉爾·阿梅裡奧告訴沃茲,他們將要買下賈伯斯離開蘋果後創辦的NeXT。在沃茲看來,這意味著賈伯斯重新回來執掌蘋果,這會讓許多蘋果的員工覺得難堪。因為在他們看來,賈伯斯1985年的離開是對蘋果的背棄。因為在那場激烈的董事會爭鬥中,賈伯斯是主動退出了蘋果,而不是外界流傳的被解僱。(在《賈伯斯傳》及電影《賈伯斯》中,關於這一事件的描述都是賈伯斯被董事會解僱而離開。)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我和賈伯斯都是非常要好的朋友。我們有著共同的理想,聯手創立了蘋果公司。但我們是很不一樣的人,始終都是。」沃茲說。

離開蘋果的日子

1983年,沃茲尼亞克順利完成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學業,期間他還發起並舉辦了兩屆美國音樂節(這讓他虧損了2400萬美元)後回到蘋果繼續擔任工程師。此時的沃茲身陷媒體的關注,蘋果聯合創始人的光環使得他在新聞界與社團之間疲於奔命。「生活早已不僅僅是設計電路這麼簡單。」在工程方面,沃茲僅負責全局規劃,這讓他覺得自己顯得無關緊要。

雖然為蘋果帶來巨大利潤的Apple II已經過時,沃茲仍然主持著其後續機型Apple II X和Apple II GS的工作。但Apple II小組內部卻瀰漫著一股悲觀的情緒,覺得自己的價值被低估。因為隨著賈伯斯主導的麥金塔項目的推進,其工程師的地位在蘋果內部開始躥升。

沃茲明白是時候離開蘋果了。「我從不覺得這就是背叛自己的公司,從不覺得。蘋果是個大公司,它以前不是,現在也不是我一生中的最愛。我一生最喜歡的是與朋友們開一家小公司,設想一些新主意並努力付諸實踐。但那時蘋果已經不是這樣的公司了。」那時的沃茲迷戀並設計出一款智能的萬能遙控器,他與Apple II小組中的工程師喬·恩尼斯以及助理蘿拉·羅巴克一起,在老城區設立了新的辦公室,並將新公司取名為「CL9」(名稱來源於沃茲住所附近一家名叫Cloud9的歇業的餐廳)。雖然辭職,但沃茲依然作為蘋果的員工留在花名冊中,並領取最低薪水。

曾為麥金塔設計機箱外殼的青蛙設計公司後來為CL9設計了遙控器模板,但賈伯斯看到後狠狠地摔到了牆上,並不允許他們為沃茲的新公司做任何事情。

CL9隨後獲得了包括恩頤資本在內的(矽谷著名風險投資機構,曾投資3Com、適配器公司和矽谷圖形等)風投注資。但在運營了三年後,沃茲因為需要照顧出世兩個孩子,將其轉賣給了他人。1988年,沃茲結束了CL9的工作,正式成為了一名全職父親。

「如果我不做工程師,我會做一名老師,不是中學或大學老師,而是一名小學五年級老師。」1989年,沃茲將慈善方面的投入轉向了學校,他與兒子就讀的萊剋星頓小學達成了協議。沃茲因此成為一名計算機老師,開始教小學五年級的學生們。在課堂上,沃茲拆開電腦,帶領孩子們查看各個部件,教授計算機二進位語言與上網。在萊剋星頓小學,沃茲一待就是十年。「我在十年的教師生涯中學到不計其數的東西。」到現在,沃茲都覺得那是其一生中最重要的時光。

昔日的矽谷英雄,如今離矽谷的中心已越來越遠。

賈伯斯去世後,沃茲再次成為媒體追逐的對象。至今他仍是蘋果公司的一員,在各種極客論壇和組織中,沃茲代表蘋果。「我保留著蘋果的員工卡。」他對各種新技術依舊保持著旺盛的好奇心,媒體隨時可以捕捉到沃茲關於Google Glass或是智能手錶的意見,每年的MacWorld上,他也會為蘋果驚豔世人的新產品帶頭鼓掌。但他究竟是個科技宅男,「我之前曾有十年沒有到任何的地方旅遊了,十年沒有用過護照了。」

極客、工程師與未來

麥可·斯韋因在他那本著名的《矽谷之火》中寫道:我們今天正處於這樣一個時代,充滿幻想的人們發現他們獲得了他們曾經夢寐以求的力量,並且可以利用這個力量來改造我們的世界。

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的矽谷弄潮兒們也都是凡人,預測未來依然是很難的一件事。除了依循摩爾定律(由英特爾創始人之一戈登·摩爾提出——當價格不變時,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電晶體數目,約每隔18個月便會增加一倍,性能也將提升一倍。這一定律揭示了信息技術進步的速度。),沃茲們並不比其他人看得更遠。他並沒有預料到大容量硬碟,沒有預料到數位相機,更加沒有預料到網際網路會在阿帕網的基礎上迅速發展並產生如此巨大的影響力。只有一樣,他和賈伯斯,以及後來的比爾·蓋茨都押對了寶。1980年,賈伯斯和沃茲一同到施樂公司的帕洛奧圖研究中心參觀,在那裡第一次看到了計算機圖形界面以及滑鼠操作。如今,包括麥金塔和視窗(Windows)系統在內,無一不都是建立在此概念基礎之上,按這種方式運行的。

沃茲在他的自傳裡直截了當地說:「在某種意義上,蘋果公司是我生命中的剋星,因為我的所有時間都被人們所追逐——好像我的一生中就這麼一直被蘋果的世界聲譽所引導著。但我卻希望更多的人了解我的另一面。」

那是與賈伯斯截然相反的一面。「我有一個目標,我希望能夠成為一個快樂的人。我從來不需要非常成功的產品讓我快樂,我創造蘋果不是為了變得很有錢,我其實也沒有想在公眾視線裡裡工作,我希望電話響是我自己來接的,而不是助理替我接的,我不希望打我的電話別人找不到我,從公眾的視線裡消失,我每天花很多的時間通過社區媒體、郵件回復用戶的問題。」

就和所有擁有初心的頑童一樣,沃茲並不後悔自己選擇的道路與人生。在離開蘋果近三十年後,他的矽谷精神並沒有改變,那套與商業邏輯背道而馳的極客與工程師精神。

「我喜歡當年我設計蘋果II的時候,我設計了一個非常開放的產品,很多工程師可以從中學習。我覺得現在的蘋果忘記了分享,如果你要用的iOS的話就要買iPhone,對此我不喜歡。」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不會因誰而停留片刻。

(參考資料:《史蒂夫·賈伯斯傳》、《沃茲傳:與蘋果一起瘋狂》)

⊙ 以上內容版權歸微信公眾平臺「iNews新知科技 By 馮先生失眠中」所有,如需轉載,請務必註明。

相關焦點

  • 蘋果聯合創始人沃茲尼亞克:蘋果的成功改變了賈伯斯的性格
    近日,蘋果聯合創始人沃茲尼亞克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蘋果的成功改變了賈伯斯的性格。「史蒂夫想成為重要人物,但他沒有錢,」沃茲尼亞克說。「所以他總是在尋找賺錢的新方法,(而且)他想成為重要人物。這是他的大好機會,他最終成為了一家擁有巨額資金的公司的創始人。」蘋果騰飛後,沃茲尼亞克說賈伯斯的性格變了。
  • 沃茲尼亞克:那個賈伯斯背後的男人
    當然,「打磚塊」這件事和「藍盒子」那件事一樣,重點不在於沃茲尼亞克和賈伯斯賺了多少錢,而是他們建立起了一種完美的合作模式:沃茲尼亞克負責設計和創造出一項天才的發明,而賈伯斯負責發明一種方便易用的辦法,把它包裝起來,推向市場,大賺一筆。1975年,沃茲尼亞克25歲,賈伯斯20歲。他們離創造出改變他們人生和改變世界的偉大產品,已經距離很近了。
  • 蘋果聯合創始人沃茲尼亞克自曝可能是美國新冠「零號病人」
    華輿訊 據僑報網報導 蘋果聯合創始人史蒂夫·沃茲尼亞克(Steve Wozniak)的妻子珍妮特·沃茲尼亞克(Janet Wozniak)2日通過電子郵件向媒體表示,她只是鼻竇感染,而不是患上新冠肺炎。她此前在推特(Twitter)上披露,曾前往國外旅行的她和丈夫可能都是美國最早感染2019年新冠病毒的「零號患者」。
  • 沃茲尼亞克被騙比特幣,曾是賈伯斯創業親密搭檔,蘋果重要創始人
    沃茲尼亞克近期在紐約時報全球商業峰會上表示,曾被騙走7枚比特幣。騙子盜用信用卡付款進行交易,而被信用卡持有人發現後,交易被系統撤銷,但交易的比特幣卻無法找回。因此,沃茲尼亞克丟失了7枚比特幣,放在今天,這筆丟失的比特幣價值7萬美元沃茲尼亞克是誰呢,在蘋果公司於1976年4月1日創立,當時的沃茲尼亞克便是三位創始人之一。
  • 沃茲尼亞克播客暢談史蒂夫賈伯斯:蘋果成長後,他性格發生了變化
    沃茲尼亞克在播客中說,雖然他從沒想過要賺大錢,但賈伯斯堅持要使自己的生活變得豐盛。沃茲尼亞克說:「史蒂夫想成為重要人物,他的零錢。」賈伯斯一直想通過「小方法」賺錢,因為他想成為生活中的「那個重要人物」。 「這是他的巨大機會,因為現在他是一家投入巨資的公司的創始人。」工程師補充道。
  • 蘋果創始人沃茲尼亞克稱公司股價將達1000美元
    北京時間3月2日凌晨消息,蘋果聯合創始人史蒂夫-沃茲尼亞克(Steve Wozniak)周四稱,蘋果股價有觸及1000美元的潛力,原因是鑑於蘋果產品和服務一體化的性質,該公司未來仍擁有龐大的增長空間。  在周三的交易中,蘋果股價報收於542.44美元,漲幅為1.31%。
  • 賈伯斯合伙人沃茲尼亞克自曝:我至今仍是蘋果員工,周薪50美元
    沃茲尼亞克2月7日消息,據蘋果公司聯合創始人史蒂夫·沃茲尼亞克與蘋果前高管蓋伊·川崎對話時透露,自己至今仍然是蘋果公司的員工,除去一些稅收之後,他能拿到手的工資大約是每周50美元。「我仍然是蘋果公司的員工——自從公司成立以來,我是唯一一個每周都有薪水的人」,沃茲尼亞克在周三發布的播客採訪中說。沃茲尼亞克說,「蘋果公司每周都會向我的銀行帳戶裡存50美元左右」。沃茲尼亞克說,雖然數額不大,但「出於忠誠」,他一直留在蘋果公司工作。
  • 蘋果聯合創始人沃茲:我現在仍從蘋果領工資
    【TechWeb報導】1月1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蘋果公司聯合創始人史蒂夫沃茲尼亞克(Stephen Wozniak)日前透露,他現在仍從蘋果領工資,只不過同高管時期相比略顯微薄。蘋果公司創始人斯蒂夫沃茲尼亞克沃茲尼亞克是當地時間周三在矽谷山景城電腦歷史博物館的一次活動上透露這一驚人的消息的,他表示,從技術上來說,現在仍是蘋果的員工,他是唯一一個從蘋果成立到現在仍在從蘋果領工資的人。不過沃茲尼亞克也透露,同過去擔任高管時相比,現在他從蘋果領的薪水很微薄。
  • 蘋果聯合創始人沃茲尼亞克拍賣第一代蘋果電腦,價格高達45萬美元
    蘋果聯合創始人沃茲尼亞克拍賣第一代蘋果電腦,價格高達45萬美元 3月16日消息,近日一臺全功能的蘋果Apple- 1電腦以45. 8萬美金被成功拍賣。
  • 除了賈伯斯以外,蘋果公司曾經還有一位大股東
    現在說起蘋果的創始人,大家第一時間想起的是賈伯斯。 其實,蘋果公司有三位聯合創始人,賈伯斯、韋恩、沃茲尼亞克。三人中如今只有一位還在世,就是沃茲尼亞克。 蘋果公司市值上萬億美元,作為聯合創始人的沃茲尼亞克為什麼沒成為世界首富?
  • 從蘋果公司3位創始人截然不同的人生,看人的性格如何決定命運
    另外,既然性格決定命運,那麼我們可以改變性格從而改變命運嗎?本篇文章,我們將通過蘋果公司的三位創始人的人生故事,了解他們的性格,以及他們截然不同的人生, 看看他們各自有著怎樣的性格和命運,以便我們重新理解和認知性格和命運的關係。
  • 蘋果隱形創始人,賈伯斯職場導師:自建豪宅,種植農場,一生逍遙
    直到馬庫拉加入,蘋果才從兩個「玩泥巴」孩子手中的泥巴,變成真正意義的公司。談到偉大蘋果公司的創始人,人們往往只知道斯蒂夫-賈伯斯,也會有一部分人知道沃茲尼亞克,但極少有人知道低調的邁克-馬庫拉。蘋果公司的這三位創始人,缺任何一個,都不會有今天的蘋果:沃茲尼亞克,創造出個人電腦典範的產品。
  • 沃茲尼亞克和賈伯斯創立蘋果公司的歷史,他們兩個可謂非常互補
    賈伯斯知道怎樣說服沃茲。他沒有爭辯說他們一定能賺錢,而是說這一定會是一次有趣的經歷。「即使我們賠了錢,我們也能擁有一家公司。」賈伯斯說,當時他們正開著他的大眾汽車轉悠,「在我們的一生中,至少有這麼一次,我們會擁有一家公司。」這句話對沃茲尼亞克的誘惑太大了,比變成富人的誘惑還要大。
  • 蘋果聯合創始人沃茲尼亞克再創業 幫助資助能效項目
    【TechWeb】12月7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在周五發布的聲明中,蘋果聯合創始人沃茲尼亞克證實已經與人共同成立了名為Efforce的新公司,致力於環保和區塊鏈領域。通過加密貨幣和區塊鏈技術為能效項目投資提供便利。
  • 蘋果公司真正創始人:最鍾愛「惡作劇」,技術極客,創造玩耍一生
    字數 ▍2500字,閱讀約5分鐘01 沒有沃茲,就沒有蘋果公司聞名於世的蘋果公司,開山立世的第一件產品是蘋果I,聞名遐邇橫行江湖的產品是蘋果II——這都不是出於幫主賈伯斯之手,而是電子神童沃茲尼亞克。可以這麼說,沒有沃茲尼亞克,就沒有蘋果公司,是賈伯斯先看到沃茲自己組裝的電腦,才有了創立蘋果公司的想法。
  • 蘋果鮮為人知 10 件事:賈伯斯是阿拉伯人後裔,沃茲尼亞克仍是蘋果...
    (1)蘋果公司有三位創始人 蘋果公司有三個聯合創始人,除了大家熟悉的賈伯斯和沃茨尼亞克,還有羅納德·韋恩(Ronald Wayne)。韋恩被賈伯斯從 Atari 以 10% 的股份招募而來。韋恩不僅寫了第一份用戶手冊全部 10 頁的內容,還繪製了那個複雜的、牛頓坐在蘋果樹下的封面標誌。
  • 蘋果聯合創始人沃茲尼亞克預測未來 穿透至2075年
    蘋果聯合創始人沃茲尼亞克【騰訊科技編者按】當史蒂夫·沃茲尼亞克(Steve Wozniak)於1976年與史蒂夫·賈伯斯(Steve Jobs)共同創辦蘋果公司時,他們都認為它能夠永遠運營下去。直到現在,沃茲尼亞克依然如此認為。事實上,他認為到2075年,蘋果、谷歌以及Facebook將依然是科技領域的三大巨頭,只是規模會變得更大。在4月21日到23日,為期3天的矽谷動漫展(SVCC)即將在聖何塞市中心開幕,今年的主題是「人類的未來:2075年我們將在哪兒?」在此之前,沃茲尼亞克接受《今日美國》採訪,探討了流行文化與技術的交叉點。
  • 蘋果聯合創始人如何看待AI和VR的未來
    網易科技訊6月8日消息,據科技媒體TechRepublic報導,蘋果公司聯合創始人、存儲初創企業Primary Data首席科學家史蒂夫·沃茲尼亞克(Steve Wozniak)近日在列剋星敦領取Alltech人道主義獎時接受採訪
  • 帶有賈伯斯和沃茲尼亞克籤名的Apple II蓋子將被拍賣
    帶有賈伯斯和沃茲尼亞克籤名的Apple II蓋子將被拍賣2020-11-14 15:29出處/作者:cnBeta.COM整合編輯:佚名責任編輯:zhaoyongyu1   Apple Insider 報導稱, 帶有蘋果公司聯合創始人史蒂夫·賈伯斯(Steve Jobs)和史蒂夫·沃茲尼亞克(Steve Wozniak)籤名的一塊 Apple II 蓋子,將於 11 月下旬進行拍賣。
  • 他離開蘋果公司30年,仍然是蘋果員工,每月按時收到工資!
    你有沒有想過,當你是世界上最著名,最有價值的公司之一的聯合創始人時, 除了名譽財富,你會獲得什麼呢?每個月稅後200美元,這是蘋果公司聯合創始人史蒂夫·沃茲尼亞克(Steve Wozniak)所說的。儘管沃茲尼亞克(Wozniak)與Apple的日常運營已超過30年沒有任何關係,但創造了Apple II(真正使Apple回到今天的個人計算機)的沃茲表示,他仍然是蘋果員工。「我是自公司成立以來每周都領薪水的唯一人,」沃茲尼亞克在川崎「卓越人物」播客上接受蘋果公司長期關注者蓋伊·川崎的採訪時說。沃茲尼亞克補充說,除稅後,他「每周可得到大約5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