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許慎在《解文說字》中分別對"教"和"育"做出了註解,他將"教"的職能給了學校,同時將"育"的職能更多的分給了家庭,在教育子女這件事上,家庭和學校都承擔著重要的責任,有人問,教育孩子家庭可以做些什麼呢?家庭可以塑造一個孩子的基本品格,這對於"成人"而言,是極其重要的。
前段時間發生在哈工大這所享名中外的名校中的一件事,讓很多人感到很憤慨。
時近西方的傳統節日感恩節,一名學校宿管阿姨發布了一條消息,為了感謝長久以來各位同學對自己工作的配合和支持她特地購買了一盒巧克力想趁這個感恩節分發給同學們,從阿姨的配圖中可以看到,月薪並不算高的阿姨購買了一盒進口的高檔巧克力,看得出阿姨的誠心和用心。
這本應該是一則很溫暖人心的新聞,卻因為一個自認為很"高尚"的同學變得有些"變味"了,這名同學公開譴責了阿姨的送糖行為,認為她是在違反相關規定"過洋節",並且將帶有宗教意味的西方洋節帶進了校園,並威脅如果不停止這項活動,將對宿管阿姨進行舉報。
宿管阿姨本心是想給孩子們枯燥的學習生活添一絲"趣味",卻遭到了學生的威脅舉報,這讓很多網友感到"不爽",認為這名同學上綱上線,不近人情並且情商很低。
哈工大也在面對網上沸沸揚揚的討論聲音時發了官方聲明,表示肯定阿姨的愛心舉動,也肯定該學生的立場和觀點,並表示:"禁止一切帶有宗教色彩的活動和節日進校園"。事後宿管阿姨進行了道歉。
事情就此告一段落,但是整件事情的發展讓很多網友不禁暗暗吐槽:"大學生這素質?"
宿管阿姨的初心本意是好的,卻遭到該同學如此的威脅和言辭斥責,不得不說,也許在成績上,能考上哈工大的他是優秀的,但是在為人處世方面,他的確是有欠妥的地方。
一個人良好的品格素養最直接的表現是懂得接納和回饋他人的善意,如果一個人連對他人的基本尊重都做不到,相信讀再多的書也是徒勞,難成大器。
家庭教育中,如何幫助孩子成為一個品格高尚且情商高的人呢?
1、待人接物,家長要以身作則
日常生活中,家長在待人接物方面要多注意自己的行為舉止,一個從細小的地方都有禮貌、懂得尊重別人的家長自然可以教出舉手投足都彬彬有禮的孩子,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我們一定要自身作則,用行為來替代說教,教會孩子如何與人為善,懂禮貌,有涵養。
2、換位思考,引導孩子多理解他人
如果孩子和同齡人產生了不快,或者在生活中遇到了煩心事,家長可以試著用良好的溝通來幫助孩子化解心結,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引導孩子去和對方換位思考,站在對方的角度來重新審視問題,讓孩子在這個過程中學會如何解決困惑,如何在矛盾的漩渦中理解他人,此舉可以促進孩子的情商發育。
3、學會說話,避免言語傷人
"惡語傷人六月寒",語言是一把"雙刃劍",會說話的人可以藉助語言更好的展現自己,而不會好好說話的人往往會因為自己的"口不擇言"傷人傷己。
語言是一門藝術,需要學習和練習,家長一定要從小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引導孩子會說話,說好話,不要讓孩子成為一個時刻用語言來傷害他人的人。
一個人的品格和情商是獨立在其學業成績和智商之外的,並不是成績優秀的孩子就是真的優秀,如果非要排名先後,一個人的品格和情商是應該排在成績之前的,畢竟,我們都希望孩子成材,而成人才是成材的基礎,不懂得做人的道理,也不會有更遠大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