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雖然號稱是經過美國改造,但其內核依然是「門閥政治」。安倍因為身體原因決定辭職後,誰成為下屆首相根本就不是秘密。
陪跑者往往最先宣布參選。日媒8月30日報導稱,安倍內閣的官房長官菅義偉有意競逐自民黨黨魁,瞄準了首相大位。從2012年開始,菅義偉成為東京方面的最高發言人,還負責協調相關政策。如果他繼任,會延續安倍的財政和貨幣刺激措施。
至於口沒遮攔的副首相麻生太郎,人緣太差,沒有整合資源的能力,甚至連陪跑都不能。
真正的贏家懂得「緩稱王」,知道在這個時候應該幹什麼。就在8月29日,日本防衛大臣河野太郎訪問了美軍駐紮在關島的安德森空軍基地。就在這裡,他與美國防長埃斯珀進行了一次重要會面,主要達成了以下幾個共識:
1、雙方確認釣島適用於《美日安保條約》的範圍;
2、反對任何改變東海和南海現狀的單方面行動;
3、雙方都關心崛起中大國在印太地區的活動,美日仍然致力於維護印太秩序。
可以說,這一番表態,相當於當選承諾,即老老實實跟著美國混。鑑於日本換誰當首相,都要得到美方的「冊封」,河野太郎已經基本爭取到華盛頓的信任。如今白宮對「戰略競爭對手」的打壓日甚一日,作為美國在亞洲的最重要的支柱,東京方面也必須是一個「對華鷹派」來當政。河野滿足了這個條件。
就在8月7日,河野太郎在接受CNN報導時還強調,如果崛起中的大國改變海洋現狀,將付出高昂代價,並引發國際上的強烈回應。以此暗示或將有武力幹涉。河野還提及要與美澳等國支持太平洋和東南亞的國家,並表示願意加入「五眼聯盟」成為「第六隻眼」。
日方對本國單方面荒謬地把衝之鳥礁升級為「島」避之不談,反而極力渲染別國正常的基礎設施建設,其實就是呼應美國。蓬佩奧在7月13日妄稱「拒絕強權即公理,會聯合盟國捍衛它們對島礁的主權」。可以說,美方在這一點上對河野是滿意和放心地,認定這是一隻合格的「鬥犬」。
更何況,河野太郎對待鄰國的態度原本就非常頑固,在歷史問題上不會承認事實,更不會道歉,這也是日本右翼的基本立場。
也是在關島,河野太郎表示會認真考慮參加自民黨總裁選舉。這個「認真考慮」背後,其實是越接近勝利越謹慎。
在日本網站舉行的網絡調查裡,河野太郎的支持度超過了66%,而位居第二位的石破茂只有14.3%。
派系歸隊也顯示河野的勝機很大。現任環境大臣小泉進次郎(39歲)是前首相小泉純一郎的次子,也是「小泉系」的首領,被認為是首相的人選,也是安倍著力培養的後進人才。不過他的年齡太輕,需要歷練。在這次總裁選舉裡,小泉進次郎已經率先站隊,表示會支持河野太郎。
日本的「首相選舉」,是一場提前知道答案的考試,民眾手裡的票就是個擺設。當然,有擺設總比沒有好。
忘記河野太郎2019年8月在密雲司馬臺長城的「親善」吧。政客的嘴,流鶯的腿。至於臺面下的拉攏和利益交換,就不是普通民眾可以知曉的了。總之,切忌不要將這種人物臉譜化,他們所表現出來的,正是想讓你們相信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