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收看本期的半島奇聞!蜜蜂是一種十分常見的昆蟲,它們以花粉為食,同時還能釀造出味道絕美的蜂蜜,對人類有著巨大的經濟價值。我們平時所見到的小蜜蜂,它們的體積都很小,體長不到一釐米。除此之外,我們能夠經常見到的體積稍大一點的蜜蜂就是黃蜂了,它們要比一般的小蜜蜂大好幾倍,而且還有很大的毒性。但是這些蜜蜂跟另外一種十分特殊的蜜蜂比起來,它們的體積簡直就不值一提,這種特殊的蜜蜂就是華萊士巨蜂。
該物種最初是由阿爾弗雷德·拉塞爾·華萊士於1858年收集的,並被命名為「華萊士巨蜂」,它也被稱為「巨型梅森蜜蜂」。華萊士巨蜂是一種黑色樹脂蜜蜂,有著發達的大顎。該物種表現出強烈的兩性異形:雌性可能長到38毫米,翼展為63.5毫米,但雄性只能長到約23毫米。它們喜歡在白蟻穴上築巢,並且收集樹膠將自己的巢穴包裹住,以此來防止白蟻的入侵。
在1858年華萊士發現了這種蜜蜂之後,在此之後的一百年間,就沒有其他人能夠找到這種巨大的蜜蜂了。直到1981年,美國昆蟲學家亞當·C·梅瑟重新發現了它,他在巴坎島和附近其他島嶼上發現了六個巢穴。但令人遺憾的是,之後的38年間,人們又找不到這種蜜蜂了。
就在大家以為華萊士巨蜂已經滅絕的時候,在今年一隻由美國和澳大利亞科學家組成的探險隊,在印度尼西亞東北部偏遠的北摩鹿加群島森林中又發現了華萊士巨蜂。他們在熱帶雨林中奔走了五天,觀察了幾十個白蟻的巢穴,一直都沒有任何收穫,後來導遊不經意間在一棵樹的樹洞裡發現了一隻體長將近六釐米的雌性華萊士巨蜂。值得慶幸的是,這種蜜蜂仍然存在,但是種種現象也預示著華萊士巨蜂的棲息地在不斷縮小,華萊士巨蜂也成為了瀕危物種。
好了,本期的節目就到這裡,我是小葵,感謝大家的收看!永遠保持對這個世界的好奇心,請點擊關注半島奇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