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濟南雪野湖畔拆除別墅的事鬧得沸沸揚揚。
作為業主,購買的房子被拆,心裡肯定是一萬個不如意,相應補償必不可少。但是,這件事,絕非一個「強拆」那麼簡單!和城中村或者農村被拆,當不屬於同一性質。
當然,這個話題,還有待於進一步探討。今天,咱們就結合一篇微信文章,從另一個層面,談談被拆的雪野湖畔的別墅,以及所謂的公眾號的公知們帶節奏表現。
2020年4月14日,知名公眾號「包郵區」發布了一篇文章《又學會了一個新詞》,講了關於雪野湖畔拆別墅的熱點話題,迅速10萬+,但裡面有些問題沒有提到,並且有些問題是片面的。比如高速綠城桃花源是40年的商業產權,卻建的住宅類中式合院或法式別墅產品,裡面卻隻字不提,所以我包郵區關於商業產權的留了言,因為記錯了時間,還發了兩次,沒想到,我的留言竟然沒有放出來。
(給包郵區的留言評論)
我想,可能是人家看我寫的無根據,於是我提供了一些證據截圖,但也沒有得到回覆,留言也沒有放出來。這是我沒有想到的,我一直感覺包郵區寫的好屌的樣子,現在才發現,所謂的公知們寫文章,也不是那麼尊重事實,也是喜歡帶節奏,甚至不惜迴避事實來帶節奏。
當然,每個人的認知有限,有失偏頗難免,如果在別人提出疑問後,依然有失偏頗,只能被認為這是故意的,確切說是為了讓文章帶節奏。
下面,我們就探討一下這篇帶節奏的文章,和雪野湖畔別墅的某些問題。
我們看一下包郵區文章中提到的這個(標藍字體為包郵區文章):
1,所有項目都是按照規劃來的?
包郵區文章:
2006年,雪野湖成為省級風景名勝區6年後,國務院出臺了《風景名勝區條例》,對於風景名勝區的地產開發做了限制。
也是在這一年,萊蕪市政府徹底清理了雪野湖上的養魚網箱和採砂場,聘請了全球最大的規劃諮詢公司美國易道,對這裡進行旅遊度假區的概念性規劃。住宅區和高爾夫社區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之後所有的房地產開發,參照的都是當年的這個規劃。2007年8月8日,萊蕪甚至成立了雪野旅遊區管委會,為管委會揭牌的,正是時任市委書記。
看這一句「之後所有的房地產開發,參照的都是當年的這個規劃」。如果說參照的都是當年的這個規劃,為什麼這些年相關項目還屢屢被報導違規,我們看一下2015年的相關報導,那時候萊蕪還沒有劃到濟南。
當然,違規的遠不止這一個項目,前幾年的新聞,報導雪野湖畔別墅違規的不在少數,並且不只是圍湖建別墅,還有高爾夫球場的違規,看下面的截圖:
所以說,包郵區說什麼按照當年的規劃設計搞開發,就是個偽命題,把這個偽命題不說清楚,單純拿拆除來說事,就是坑蒙不明真相的人民群眾。
2,誰告訴你業主大部分是已經退休和即將退休的老人?
包郵區文章:
這裡的居民,大部分是已經退休和即將退休的老人。最早的一批人入住已經有7年了。很多人之前打算把後半生安置在雪野湖,他們不明白,自己手裡五證齊全的房子,怎麼就成了違建。
「這裡的居民,大部分是已經退休和即將退休的老人」。這一句有什麼根據?誰告訴你這裡大部分是已經退休和即將退休的老人?
為什麼要強調老人?因為在我們的意識裡,一聽老人,好像很可憐的樣子,同情心就佔了三分。但是,2015年的時候媒體就有報導,一套別墅3000萬,這是什麼退休的老人?
當然,這不是問題的關鍵。是不是有錢,買不買得起,只要是買了就要受保護,但是拿「已經退休和即將退休的老人」來說事,毫無數據證明,這不分明是帶節奏嗎?讓大家感覺政府對退休老人的房子拆了,老人無家可歸,一副弱勢群體相就在文中刻畫出來了。
3,商業用地建別墅不能視而不見!
包郵區文章:
而且,他們不認為自己的房子是別墅。比如高速綠城桃花源的房型,大多是在50-120平方米的小戶型。
1.房子五證齊全,不屬於違建;
2. 房屋性質不屬於別墅;
3. 如果實行徵收,請按照《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公布新的土地規劃、徵收主體、具體補償方案、聽證會安排。
這裡的房子,比如高速綠城桃花源的部分房源,按照中式合院打造的,你可以說這不叫別墅,這是中式合院,但這不過是名字上的區別。
當然,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這裡的用地是商業用地,產權是40年的商業產權。四十年的商業產權用地,不了商業影子,而是合院產品,包郵區怎麼不提一下呢?
4,賠錢不是理由,違規高爾夫早就有報導!
包郵區文章:
後來,山東高速找到綠城一起開發,這個項目名為桃花源。他們把高爾夫球場改成綠地公園,建了頤樂書院等基礎配套。
前幾天他們算了一下帳,前期投入已經花了29億元,但這些年賣出去的房子的銷售收入是:
9.3億元。
被拆的話,損失是巨大的,高速綠城向領導多次喊冤,認為自己根本不在景區的核心區。
看這一段帶節奏也很明顯,「他們把高爾夫球場改成綠地公園,建了頤樂書院等基礎配套。」好像在做慈善,做公益,這麼好的開發商多委屈啊!
可是,包郵區同志,這是他們自願的嗎?高爾夫違規2011年被報導,「國土資源部國家土地督察局濟南局曾對該項目進行調查並做出決定,認定高爾夫球場項目違規。」後來檢查,連夜清理,這些熟悉當時發生情況的人們,應該清楚,自己上網也能很容易搜到。
還有投入多,銷售收入少,這也是喊冤的理由嗎?開發一個樓盤,賣不好還成了政府的問題?還是冤枉的?難道做生意就一定要賺錢嗎?
還有,根本不在景區核心區,這一定義誰給你下的?
看看高速綠城項目的位置,下圖就是高速綠城桃花源,包括後面的圖中也有。
5,雪野湖到底是不是飲用水水源地?
包郵區文章:
萊鋼金鼎小區的一位業主,還專門跑到自來水公司求證,得知雪野湖度假區不屬於飲用水水源地,而是工業用水水源地。
具體是不是飲用水水源地,這個相關部門可以正式澄清一下。我從以往報導中看到,這裡有兩種說法,一是備用飲用水水源地(大眾網報導),一是「來自公開信息顯示,雪野湖為山東省大型水庫之一,水面約14平方公裡,而在山東省「濟(南)萊(蕪)同城」規劃中,雪野湖被定位為萊蕪、濟南南部的飲用水水源地。」(中國經營報報導)。
好了,簡單舉著幾個例子,裡面帶節奏的事情不在少數,片面的說辭背後,不知道包郵區是為了什麼?
如果只看包郵區的文章,真的感覺這次政府拆的不明不白,但是我們僅從這些年媒體報導的部分,就已經看到雪野湖畔的別墅不是那麼單純的拆不拆的問題。
被拆的業主,當然是不樂意的,可能也是受害者,但這不是包郵區文章帶節奏的理由,也不是無視事實的理由。
就像我們特別喜歡看到的,一些貪官汙吏審了一些冤假錯案,老百姓於是哭訴到開封府,找到了包青天,包大人把之前貪官汙吏的錯案推翻,還百姓一個公道,這是皆大歡喜的。
再比如,一個小偷在商場偷了一個手機,然後在大街上賣給了路人。後來案件偵破,手機被收回,路人買了來路不明的手機白白受損失,這也都是大家認可的,誰讓你貪便宜買了這樣的手機?
對於以上兩個例子,大家都認為是正常的,而在雪野湖的別墅上,怎麼就不認這個理?誰說五證齊全的房子就沒有問題?我們看過不少新聞,那些被抓起來的幹部,可沒少做與房地產違規相關的事!包郵區寫那篇文章之前,有沒有好好做做功課?
當然,被拆的業主,是不幸的,雖然有補償,還有積極配合的獎勵最高不超過20萬,但被拆了,總不是一件樂意的事,可以說,這件事到個體上,都是不幸的。
業主要說法的心情可以理解,問題背後的問題也值得追究。但雪野湖畔部分別墅存在的問題,也不能忽視。
(雪野湖)
所以,正視問題,解決問題,才是正途。而作為大號包郵區,帶節奏裝可憐,不是正途,不知道怎麼就幹了這事?
相比被拆的問題,更應該反思的是,當年怎麼就把湖邊的商業用地建上了合院,還通過了層層審批驗收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