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問你:「當科學家和明星,你選擇哪個?」你會如何回答?可能大多數的人都會選擇當明星,因為他們覺得「當明星能得到更多的關注」,還有就是「覺得自己沒有那個頭腦當科學家」。
上面的圖片來自於一個小視頻的截圖,這個小視頻裡總共採訪了6個人(確切說是7人,有2人在一起的),全是女生。本以為女生大多愛追星,肯定都會選擇當明星,沒想到,有3個女孩選擇了當科學家。其中一個女孩回答的特別「贊」,她說明星和科學家她選擇當科學家,科學家也能享譽全球。當記者問:「很多科學家都默默無聞」時,她笑著回答:「關什麼事呀,能為國家做奉獻就行了咯。」
也有女生不選擇當明星,是因為「娛樂圈水太深」,還有的則認為「明星的私生活會受到很多關注」。
作為一名教師,我有時也會問學生:「你們長大了想做什麼?」有想做明星的,有想當老闆的,還有想當董事長的,很少有說科學家的。可能「科學家」這個名詞離孩子們太遙遠,加上平時提及的也比較少,不像明星、老闆、董事長在電視裡及生活中的「曝光率」比較高,因此印象也比較深。如果,經常給孩子們講科學家的故事,引導他們多了解科技知識,進而愛上科學,那麼,「科學家」這個詞就不遙遠和陌生了。這有學校教育的責任,也有家長的責任。
現在,有不少家長為了讓孩子長大以後能當明星,從小就逼著孩子學習各種才藝,有條件的還帶著孩子四處拜師,也不管孩子喜不喜歡願不願意。學了點才藝後,就迫不及待地領著孩子到處展示,比如參加各種比賽、表演、試戲等,總之越「露臉」越好。還有的家長,天天在「朋友圈」裡各種「曬娃」,希望有一天自己的孩子能被「星探」發現,那麼孩子的前景和「錢景」就光明了。這樣的例子並不少見。
記得幾年前,有個3歲的小男孩兒,廣場舞跳得特別好,於是,各種綜藝節目都請他去表演,再加上這孩子也特別討人喜歡,一時間他「火」得不得了,他父母就帶著他樂此不疲地奔波在表演的路上。如今,小男孩長大了,不能總是以「跳廣場舞」這一種技能活躍在舞臺上吧,在該學習的年齡,還是得靜下心來好好學習。現在,電視裡看不到這個男孩的身影了,他那顆被大人「撩撥」起來的躁動的心,也已恢復平靜了吧。其實,繁華過後的平靜,會顯得蒼涼和失落,這種落差不應該讓一個孩子去感受。因為父母是孩子的監護人,也是他的第一任老師,所以,父母的價值觀直接影響著孩子的價值觀。
為什麼現在的父母有好些都想讓自己的孩子當明星,而不是科學家呢?因為他們認為當明星比當科學家容易,收入還比科學家高出很多,誰不想輕輕鬆鬆地賺很多錢呢?有的明星一出場唱兩首歌就100萬,哪個行業的人能有如此高的報酬,如此光鮮亮麗名利雙收的職業,怎能不讓人趨之若鶩?反觀科學家,做科學研究一要頭腦,二要勤奮,長年默默呆在實驗室裡成百上千次地做實驗,這種辛苦是別人看不見的,他們的貢獻巨大,但月收入卻遠遠低於某些明星的出場費。
世界原本就是多元化的,每種行業的人才都要有,都要均衡發展,才能「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當 「職業貢獻」與「收入」成正比時,人們才會理智的選擇適合自己的職業,而不是趨之若鶩地往人堆裡擠了。你說對麼?
如果「貢獻」與「收入」都平衡了,明星和科學家,你想成為哪一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