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ster》:人性與心靈的碰撞,黑暗中的孤獨才是最大的敵人

2020-12-03 X君的動漫雜談

人,實則一切有理性者,所以存在,是由於自身是個目的,並不是只供這個或那個意志利用的工具。

序言

人性的本質是十分複雜的,從本質上面來說的話人性也同樣分為狹義和廣義兩個方面,從狹義上面來說,人性就是人的心理數屬性,這也就是區別人和動物最直觀的方法,從廣義上來說,不管是人或者還是動物,都具備著一種心裡屬性,這是先天就有的,絕非後天所學習而來。無論是哪一種情況,人性就是一直在被人討論的一個話題,無論是罪惡的、善良的、單純的,它都屬於人性的一部分,切不可分割,反過來說,要是人沒有了基礎的人性,那從狹義上面來出發也就不能夠稱為人,只能夠用「monster」來形容了,恰好,今天要說的這部動漫它的名字就叫做《monster》。

monster

怪物的主題:黑暗

這部動漫的主題可以說是完全的黑暗,其實在動漫界中鼓勵的並不這一類型的故事,反而是那種在正義力量上的支撐,那種英雄的正義感和使命感才是最為支持的故事,並且大多數人對於動漫的定義就規劃到了動畫當中,把它作為科教和具有教育意義的影視作品來說,但其實不然,動漫的主題可以是任何,在動漫中探究人性與真實同樣適用,「瘋狂」與「殺戮」體現在這部動漫當中,天馬醫生的醫者仁心和使命感體現在其中,相反的陰暗面就是約翰。這是一場正義與邪惡,光明與黑暗的戰爭,在這場悄無聲息的戰鬥中,看到的是人性,有人說:這是第一部沒有所謂真正意義上的怪物卻讓我細思恐極的漫畫。事實就是這樣,看不到的怪物比起來那種名義上的怪物更讓人覺得可怖。

怪物

那麼對於這部動漫作品,我們分為以下幾點來展開說明一下:

Monster的含義:這個怪物其實不是名義上的突變為怪物或者是真實存在的一個東西,而是人心理上的怪物,把人性的陰暗面比喻為怪物一般的存在,這樣的形容其實是非常形象的,人的人性其實都是一念成佛,一念成魔,大家甚至對於自己本身的性質都不了解,在自己被黑暗所吞噬之後,迎來的就是無儘是恐懼,像發瘋的野獸,像潛伏在黑暗中的怪物。Monster的具體代指:那麼其次就來說說這個「怪物」具體指代了什麼,其實這部動漫中的怪物指代的就是男二號約翰,內心的陰暗不斷吞噬著自我,最終的約翰成長到一個無法想像的怪物,當然這並不是說約翰的本身成為了一個怪物,而是從約翰的內心出發,扭曲了人性,失去了人性,這樣從狹義上面來說的話就不再擁有人性了,他是一個惡魔,是野獸,同時也是一個怪物。

約翰

怪物的成長:怪物的成長也就是約翰的成長,他的成長也可以說是他的蓄勢待發,得到天馬醫生的救助之後,他的心中不存在著感激,反而是天馬醫生開始害怕起來,自己的好心竟是促成了怪物的成長,怪物在黑暗中成長,同時也在吞噬黑暗,以黑暗面為自己的食物,不斷壯大起來,以至於後來,他已經變成了一個無惡不作的「魔鬼」。小結:沒有名字的怪物是孤獨的,故事裡至始至終,都只有一個怪物。怪物可以說是約翰也可以說不是他,更偏向天馬。天馬也擁有自己的過去,但是他隻字未提,他想隱瞞想躲避,這是人的本能,當然天馬也可以選擇抑制自己的本能,但這是十分困難的事情,而且天馬也不想這麼去做,或許,這兩個人都是怪物。

人性的平等

同時對這部作品的評價,這是最為真實,也是難能可貴的好作品。在人性中尋求公平是最可笑的表現,人本身就是一個極為複雜的存在,發展了上千年,上萬年可能都是這樣,對於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去給予客觀的評價和對待,反而更多的是參雜著自己的主觀想法,參雜著自己的私人感情,理所應當的,人性中也不存在著公平,所謂的公平,可能也只有在死亡之後才會發生。

天馬醫生

怪物是沒有名字的,人性同樣也沒有,上一秒的天使可能就是下一秒的惡魔,是無法形容的,人物刻畫的細膩,就是這部作品最精彩的地方,對於人性的描述在這部作品當中顯現著。

約翰一直不殺死天馬,到底是因為報恩還是因為故意為之,畢竟有時候背負痛苦和內疚活下去要難得多。故事主題基調比較陰暗,但是並不絕望。甚至在名為「怪物」的約翰身上都能夠看到那不多的人性,有些東西的表現,他們超越了決心,超越了永恆,超越了乾坤,超越了宿命,超越人類所有的認知。

妮娜弗多拿

單純看這部動漫的話,並不會發覺到其中的魅力和故事的深度,反而就會覺得這只是一個講述了兩個男人之間的搏鬥罷了,但是在這部動漫當中,無處不在滲透著對於人性的反思,不僅是約翰,甚至天馬醫生,甚至在熒幕面前的,在故事外面的我們都會進行一個反思,到底什麼才是人性?

人有兩隻眼睛,全是平行的,所以應當平等看人;人的兩隻耳朵是分在兩邊的,所以不可偏聽一面之詞;人雖只有一顆心,然而有左右兩個心房,所以做事不但要為自己想,也要為別人想。——於丹

小結:人性其實很簡單,三言兩語就可以概括,同時又很複雜,仿佛世間所有的詞語放在人性上面都不能夠分析和評價。

名為「孤獨」的怪物

這個怪物最好的名字就是黑暗於孤獨,人是需要被愛的,也是需要愛別人的,如果連這個都做不到的,可能是最孤獨的表現了,人在極致的孤獨中就會改變,這世間的一切都和自己無關,沒有得到愛的人就會變成一個扭曲的人。

孤獨是人的宿命,愛和友誼不能把它根除,但可以將它撫慰。

約翰其實就是缺少了這一樣東西,缺乏著關愛,同時有的只是孤獨,在被孤獨吞噬之後開始進入自己的黑暗,同時再次吞噬自己的黑暗,這樣一來,怪物就誕生了。

天馬醫生

人需要認可,不僅是他人,也有自己。遇到困難需要自己站起來。

結尾:由內到外看待人性

在最後,我們對於人性做一個統一的分析,這部作品刻畫的主題就是失去人性後的人變為了怪物,在黑暗中成長的怪物速度之快,從黑暗和孤獨兩個方面來說。

從外在來看:首先來說從外在來看,每一個人的心思都不是能夠輕而易舉就可以讀懂的,相反,這是最難以理解的事情,表面上的一切並不能夠代表著內心,從外在來看,這部動漫也沒有出現任何怪物,但是卻給人一種無形中的可怕。從內在來看:從內在來看,這部動漫詮釋了人性和怪物,後期隨著人物的增多,黑歷史也越來越多,有時怪物是雙胞胎的母親,有時是羅伯特,有時是院長,甚至是男主自己。怪物其實就是一個象徵,任何人都是怪物,任何人都不是怪物。怪物就是內心的黑暗面而已。

約翰

有人肆無忌憚的作惡只是因為單純的相信噩運不會降臨到自己身上,只要生命還在繼續,可怕的東西就不會消散,在蝙蝠俠中存在著這樣的劇情,殺死韋恩夫婦的殺手,最終抵不住良心的譴責,選擇了自殺,沒有壞人可以逃避自己的錯誤,犯錯的人,終將會受到懲罰,這是大自然的規律,是原則。

人的野性無異於橡樹林中的各種野獸。——本·瓊森

文/X君

相關焦點

  • 詩歌:離開了牽絆,才是最大的孤獨
    詩歌:離開了牽絆,才是最大的孤獨 年少輕狂的歲月 總是讓人無比留戀 總是讓人無比感懷 因為那時的我們有牽絆 有幾近淳澈的心靈 沒有雜念,沒有二意 沒有城市的喧鬧,沒有都市的浮華
  • 豆瓣9.4《這個殺手不太冷》,探析人性中的愛與孤獨
    當你遇到那樣的一個人時,你的生命會發生轉換,從殘缺中萌芽出更完善的自我。 而這,才是這部電影在時光流轉中想要傳遞給我們的。 這裡面有孤獨,有愛,有心靈的救贖,也有人性的回歸,男孩和女孩終會長大,他們回歸大地,他們變成了對方的樣子。即使再刷無數遍,我關注的重點,永遠是裡昂和瑪蒂娜的心,孩童火熱的心,脆弱又渴望愛的心。
  • 《文豪野犬》:直面黑暗與孤獨,就是對青春最大的救贖
    太宰治、與謝野晶子、中原中也、森歐外、夏目漱石、江戶川亂步等,而「文豪們」所對應的能力名字,正是自己的代表作。 在《文豪野犬》中出現的每一個角色,都在有意或者無意之間把自己在成長中的孤獨和挫折顯露出來。他們的孤獨是在尋找生存的意義,在尋找自己活著的價值。
  • 孤獨營造心靈的沼澤,因為孤獨本身也能成為你很好的夥伴
    孤獨營造心靈的沼澤孤獨,是一種常見的心理狀態。有些人在孤獨中離群索居,形單影隻,內心備受煎熬。被孤獨感籠罩的人,精神長期壓抑導致心理失衡,甚至最終喪失生活的勇氣和信心。其實在我們人生的河流中,總有那麼一刻,你是孤獨無助的,但不要害怕,因為孤獨本身也能成為你很好的夥伴。
  • 《竊聽風暴》:黑暗中的人性微光—從他人的生活中找回失落的靈魂
    冷峻無情的衛斯勒就是東德無處不在的「史塔西」中忠誠的一員,他精於業務,常會用嫻熟的心理手段摧垮敵人意志並取得想要的口供。信仰的驅動下,衛斯勒奉命監聽右派劇作家德瑞曼和他的女友西蘭,企圖尋找劇作家不利於國家利益的證據,用以捍衛自己引以為傲的神聖使命。
  • 遊戲的第三階段是什麼:遊戲是人性的鏡子,遊戲中的光明與黑暗
    這個遊戲是一款沙盒遊戲,你可以在遊戲中做任何事情,你可以陪你的一個理想主角在遊戲中,在遊戲中呼風喚雨,如果沒有,你也可以使用金手指,這是可以的。如果你想在GTA5中找到光明的一面,那就是不可能,否則怎麼會就叫做罪惡之城?這個遊戲充滿了「黑暗」的氣氛,但是黑暗也有他的意義。為什麼?
  • 「影評」成功的創業者才配做反派!評《黑暗心靈》
    另外一批則以兒童題材為依託,寫社會、職場、人性的黑暗面。劉慈欣的《超新星紀元》就是如此,本文要討論的《黑暗心靈》同樣也是如此。《霹靂貝貝》海報 圖自豆瓣2018年美國出品的科幻影片《黑暗心靈》是一部科幻「創業」片,它的設定戲劇性地和《超新星紀元》完全相反。
  • 心靈碰撞的背後是對愛和人性的追求
    很多人在看這部電影時更注重家庭和學校教育,我個人認為,導演的本意不僅在於教育層面,更在於靈魂碰撞後對人性和愛情的追求。本文將從主題呈現、人物塑造、視聽效果以及對多維度後的人生感悟四個方面來解讀這部電影的魅力。
  • 犬夜叉:實際上四魂之玉才是最大的敵人?
    #日本動漫#四魂之玉才是整部犬夜叉最大的悲劇四魂之玉對戈薇和犬夜叉布下最後的考驗,對於他們是波瀾壯闊故事的一個美好的結尾,對於它卻是無邊的黑暗中最後的歇斯底裡。它最終再也沒法幫助任何人了,它最終再也沒有被陽光所照耀了,它最終再也不能相信任何人了。「悲劇就是把美好的事物撕碎給你看」,此時的四魂之玉,何嘗不是這樣呢?
  • 以夢為馬,用人性中的善意與美好,去對抗人性中的惡意與黑暗
    故事主要講述了天真活潑的小織夢人王小小和她的導師通過授夢的方式幫助一位孤獨的老婦人和一位易怒的小男孩找到幸福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老婦人收穫了內心的安寧,而小男孩則收穫了愛和勇氣。洛伊絲.勞裡(Lois Lowry)出生於1937年,她的父親是陸軍牙醫,因此她從小跟隨父親在世界各地生活,這給她的寫作帶來了很多素材,也讓她的作品呈現多樣化的風格。
  • 《美麗人生》:黑暗之中閃爍著的人性光輝
    電影到這裡都是一片祥和快樂的景象,男主角圭多的笑容時不時的就出現在觀眾眼前,這才是電影的名字,美麗人生。但是,危險也從來沒有停止。此時已經是二戰時期,圭多是一個猶太人。你永遠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一個先來,在兒子生日的當天圭多被逮捕送往集中營。
  • 揭示人性的心靈暴擊!據說只有成年人才看得下去的黑暗系動畫
    目前在沒有更多新片推薦的情況下,今天無聊的小編在刷X音上看到很多有關疫情的負面消息,不禁感慨人類在面臨困境時總會顯露出黑暗的一面和殘酷的現實……然而在很多年前,一些日本動畫電影早已警示了人性陰暗面爆發的一切……今天小編給大家準備了5部關於暗黑系動畫電影,觀賞電影之餘希望引起更多人關於人性的反思。
  • 《黑暗之魂重製版》人性作用及用法介紹 人性有什麼用
    導 讀 展開 《黑暗之魂重製版》中的「人性」指的是什麼呢?
  • 《血色將至》豆瓣8.5:奧斯卡影帝呈現的孤獨和人性喪失
    毫無疑問,好的表演和角色的成功塑造才是一部電影能夠打動人心的地方。這就如電影《血色將至》的主演丹尼爾·戴-劉易斯,在這部電影裡,他通過卓越的表演,讓我們看到了一部真正的史詩級電影,這才是「偉大的表演」。這部作品也最終讓他二獲奧斯卡影帝。丹尼爾在電影中的表演達到了一致性、中道和魅力的三條標準。
  • ——《這個殺手不太冷》深析愛與孤獨
    這部電影是呂克.貝松導演的經典之作,影片深析了愛與孤獨。影片內容講述的是生活在紐約的職業殺手裡昂和鄰家女孩瑪蒂爾達因為一次偶遇,從此兩人共同捲入了危險的黑暗之中,期間殺手裡昂展露了善良真誠的一面,女孩瑪蒂爾達和裡昂逐漸惺惺相惜,共同面對苦難,而後向殺害瑪蒂爾達全家的販毒警察史丹復仇的故事。
  • 文學創作感悟——孤獨的思想者(之三)
    我們在生活中前進,生活也會變得越來越困難。但是,在與困難所作的抗爭中,我們內心深處的力量也得到了發揮。從黑暗走向光明,誰最需要這樣做?任何一個聰明人和誠懇待人的人在心靈空虛和需要友情之時都會有同感。人會因偏見和誤解成為它們的囚徒,只有深沉而又嚴肅的愛,才能將人從這種囚禁中解放出來。
  • 戰爭之下,人性最黑暗的一面徹底被揭開,猶太人的扭曲
    提起戰爭,很多人深惡痛絕,經歷過戰爭的人更是強烈批判,但是出人意料的是,深受納粹迫害的猶太人竟然有十五萬人曾經在納粹軍中服役,同民族的敵人來傷害自己的家人。甚至有人不僅為仇人賣命,還大立軍功,做到了很高的職位。戰爭期間,希特勒為了補充兵力,利用猶太人,給猶太人頒發身份許可證,讓他們成為偽造的高貴的雅利安人。
  • 人性深處,和幽閉恐懼的精華《黑暗侵襲》
    該片在票房上過億,並得到了評論界一致好評,這不僅僅因為影片中極致的殺戮和血腥的效果,還因為電影中加入了對人性的剖析,使其比一般的恐怖片更有深度。6個女人全副武裝進入了一個洞穴,但很快洞口就塌了,她們只能尋找別的出口。隨著探險的深入,洞裡的神秘生物也被驚醒,開始獵殺她們。這種動物和人類很像,卻沒有視力,只靠聽覺捕獵,動作異常敏捷。但最恐怖的並不是地下的生物,而是人類自己。
  • 現代恐怖遊戲的新典範——《逃生2》在黑暗中探索人性的秘密
    《逃生2》通過細膩的敘事手法,將一個個黑暗事件隱藏於劇情之中,伴隨著恐懼與人性,玩家也將陷入深深的思考之中,到底是鬼神恐怖還是人心更加黑暗?"跑不快"記者遭遇邪教村民,操作體驗真實、代入感強為了進一步烘託出"無力感",《逃生2》在人物設計方面延續了前作的精華。
  • 《遙遠的北方》:與世隔絕的冰川世界上,是人性孤獨與渴望的吶喊
    本來,男人起初是向母親示好的,卻在她的遲疑和猶豫中,被年輕的女兒捷足先登。更過分的是,兩人還要遠走高飛。就在要得到的時候,又被剝奪,面對即將又回到對抗孤獨的時代,那一刻,母親爆發了。她一直在尋找的,與其說是一個安全的環境和生活,不如說,是心靈上的安全感和歸宿,但事與願違,總是求而不得。她的一生,就在這種尋找安全、對抗孤獨與渴望得到的鬥爭中,矛盾地活著。小結:我們常說,「性格決定命運」,而在母親這裡,在與世隔絕的環境下,更像是「命運塑造了她的性格」,母親的悲劇,是多種因素綜合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