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第二次世界大戰,這些你應該知道(上)~

2021-01-09 考古說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以度過、日本、義大利三個法西斯軸心國及其僕從國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為另一方進行的第二次全球規模的戰爭。戰爭範圍幾乎涵蓋了整個世界,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世界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同盟國的勝利告終,戰後建立了新的國際秩序。二戰在客觀上推動了科學技術的發展,推動了航空技術、原子能、重炮等領域的發展與進步。

二戰剪影

日本侵華與一戰後世界格局的打破:1931年9月18日,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侵佔了中國東北,從而在世界東方形成第一個戰爭策源地。西方國家普遍奉行綏靖政策,意圖通過縱容法西斯的行徑來換取暫時的和平,因此中國政府向國聯求助,卻並未得到積極的回應。1937年7月7日,日本挑起盧溝橋事變,發動全面侵華戰爭。日軍侵華打破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形成的相對穩定的世界格局,加劇了國際形勢的緊張態勢,二戰已經浮現。

9·18事變紀念館

義大利入侵衣索比亞:1929年,迫於世界性經濟危機的衝擊,墨索裡尼帶領義大利走上擴張道路。英、法首腦採取綏靖政策更是助長了墨索裡尼渴望擴張的野心。1935年10月3日,義大利向衣索比亞發動了侵略戰爭,經過7個月的抵抗,因西方國家的出賣和兩國實力差距過大,衣索比亞最終淪陷。這次戰爭進一步暴露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軟弱無能,助長了法西斯的囂張氣焰。

西班牙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前奏:西班牙內戰是在西班牙第二共和國發生的一場內戰,對戰雙方是由共和國總統阿扎尼亞的共和政府軍與人民陣線左翼聯盟對抗以弗朗哥為中心的西班牙國民軍和長槍黨等右翼集團。反法西斯的人民陣線和共和政府有蘇聯和其他國家共產主義者的援助,而佛朗哥的國民軍則有納粹德國、義大利王國和葡萄牙的支持,最終親法西斯的佛朗哥勢力獲得勝利,重新在西班牙復闢帝制。因為西班牙意識形態的衝突和軸心國集團與共產勢力的代理戰爭,使西班牙內戰被認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發生的前奏。

參與西班牙內戰的中國人

慕尼黑會議:1938年9月29~30日,英國首相張伯倫、法國總理達拉第、納粹德國元首希特勒和義大利首相墨索裡尼在德國慕尼黑舉行的關於割讓捷克斯洛伐克的德意志族聚居區蘇臺德領土給德國的四國首腦會議。德國覬覦捷克已久,1938年,德國武裝入侵了捷克的蘇臺德地區,面對納粹德國的擴張野心,英國、法國政府推行綏靖政策,企圖犧牲捷國家利益而將德國侵略矛頭引向東方,以緩和與德國的矛盾,維護自身安全。為達此目的,英國首相張伯倫在與希特勒會談後同意將蘇臺德地區割讓給德國,法國總理達拉第則與英國保持一致,慕尼黑會議是綏靖政策的頂峰。

慕尼黑會議上的合影

綏靖政策:綏靖政策也稱姑息政策。一種對侵略不加抵制,姑息縱容,退讓屈服,以犧牲別國為代價,同侵略者勾結和妥協的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戰前,這一政策最積極的推行者是英國、法國、美國等國。20世紀30年代前,綏靖政策主要表現為扶植戰敗的德國、支持日本充當防範蘇聯的屏障和鎮壓人民革命的打手。這從凡爾賽體系、華盛頓體系中可以窺見端倪。在道威斯計劃、楊格計劃、洛迦諾公約中則更具體化了。

張伯倫宣稱帶來了和平

《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條約是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蘇聯與納粹德國在莫斯科所秘密籤訂之互不侵犯條約。史達林為了保護蘇聯的安全及利益,故此放棄與英法共同抗德,反而與之保持表面上的友好關係,以爭取時間及空間應對德國在日後可能的軍事行動。另一方面,希特勒為了達成閃電戰軍事效果,避免過早與蘇聯發生衝突,故也願意與蘇聯籤訂非戰條約。

蘇德互不侵犯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開端——波蘭戰役:波蘭戰役,也稱為波德戰爭或德波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區的起點,亦是世界戰爭史中一場著名的「閃電戰」。波蘭戰役是德意志第三帝國、捷克斯洛伐克與蘇聯軍隊於1939年9月入侵波蘭的行動,該戰役一般被認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開端。在《德蘇互不侵犯條約》籤署了一星期後,德意志第三帝國於1939年9月1日展開進攻,而蘇聯亦於9月17日入侵波蘭,10月6日,德蘇兩國佔領波蘭全國領土,波蘭戰役結束。德意志第三帝國武裝力量對波蘭的軍事行動說明,預先組建的陸軍和空軍集團出其不意的實施密集突擊,有著顯著的作用。

波蘭戰役中的德軍

馬奇諾防線:馬奇諾防線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位於法國東方所設的防禦工事,由鋼筋混凝土建造而成,十分堅固。由於造價昂貴,所以僅防禦法德邊境。防線內部擁有各式大炮、壕溝、堡壘、廚房、發電站、醫院、工廠等等,通道四通八達,較大的工事中還有電車通道。由於法比邊界的阿登高地地形崎嶇,不易運動作戰,所以法軍沒有多加防備,但萬萬沒有想到德軍會由此突破。1940年5月德軍誘使英法聯軍支援荷蘭,再偷襲阿登高地,聯合荷蘭德軍將聯軍圍困在敦刻爾克。而馬奇諾防線也因為德軍襲擊其背部而失去作用。

馬奇諾防線

法蘭西戰役——閃擊法國:法蘭西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軍為侵佔法國、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對英法盟軍所實施的進攻戰役。1940年5月10日,德軍開始進攻,荷軍投降。14日佔領色當並向英吉利海峽推進,英國內閣下令實施「發電機」計劃,組織敦刻爾克撤退。28日,比利時投降。同時德軍坦克兵團迅速向法國腹地推進,法軍的抵抗毫無組織。領導法國新政府的貝當元帥宣布停止抵抗,德法兩國籤訂了《貢比涅停戰協定》,同意德國佔領法國北部和大西洋沿岸地區,並宣布退出戰爭和解除法國艦隊武裝。法國向以納粹德國為首的協約國投降。

閃擊法國

勝利大逃亡——敦刻爾克大撤退:敦刻爾克大撤退是1940年5月,英法聯軍防線在納粹德國機械化部隊快速攻勢下崩潰之後,英軍在敦刻爾克港進行的當時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軍事撤退行動。在這項代號為「發電機計劃」的行動中,英國在十分危險的情形下,在一個星期左右時間裡,救出了33.5萬人,可謂是是舉世震驚的奇蹟。雖然這次大規模的撤退行動成功的挽救大量的人力,可英國派駐法國的遠徵軍的所有重型裝備都丟棄在歐洲大陸上,造成英國本土地面防衛發生嚴重的問題。此次撤離,意味著整個西歐落入法西斯勢力之手。

敦刻爾克大撤退

不列顛空戰:不列顛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對英國發動的大規模空戰。而這次戰爭亦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規模最大的空戰,除了英、德兩國之外,還有大英國協各個成員國以及被德國侵佔的西歐各國倖存士兵也加入了保衛英國的行列,當時屬於中立的美國,也有志願者組成了「飛鷹中隊」與英國並肩作戰。義大利則派出「空軍軍團」與德國空軍一起戰鬥。1941年10,由於損失過多的戰機和飛行員,又無法取得英倫海峽的制空權優勢,更無法藉由空襲瓦解英國的地面和海軍戰力,德國不得不放棄入侵英國的作戰計劃。

參加不列顛空戰的美國飛行員

巴巴羅薩計劃:巴巴羅薩計劃是納粹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發起侵蘇行動的代號。整場作戰於1941年6月22日展開。計劃為快速攻克蘇聯北至阿爾漢格爾斯克、南至阿斯特拉罕的蘇聯西部領土。在作戰的最初數個月裡,德軍沿用之前在西歐大獲全勝的閃擊戰術,橫掃了大半個東歐平原、殲滅數百萬計戰術不佳的蘇聯紅軍,展現出輝煌無比的戰爭藝術,但最後仍在莫斯科戰役中受阻,導致巴巴羅薩計劃的失敗。該計劃開啟了長達數年的蘇德戰爭,成為人類歷史上最血腥的戰爭,數千萬人因此死亡。

行進中的德軍

《大西洋憲章》:《大西洋憲章》是1941年由美國總統羅斯福與英國首相邱吉爾籤署的聯合宣言。蘇德戰爭爆發後,第二次世界大戰範圍擴大,美、英迫切需要進一步協調反法西斯的戰略。兩國首腦於1941年8月在大西洋北部紐芬蘭阿金夏海灣的奧古斯塔號軍艦上舉行大西洋會議,籤署了《大西洋憲章》。《大西洋憲章》在當時歷史條件下,對於動員世界人民,加強反法西斯聯盟,打敗德、意、日侵略者,無疑起著積極的作用,是英、美兩國在反法西斯基礎上的政治聯盟,而且也是後來聯合國憲章的基礎。

羅斯福與邱吉爾

歷史他說,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聊聊第二次世界大戰那些事兒
    《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是二戰時期英國首相邱吉爾的傑作,原書篇幅很長,江西人民出版社這次出版的事這本書的精選本,也就是說關鍵、精華都在,去掉的也都是些無關緊要的內容,按說就看這麼一本就足夠了,如果個別讀者就是想看全本,那也可以買全本看,只要你有足夠的時間,個人認為這本精選本真的已經足夠了
  • 第一次世界大戰比第二次世界大戰更是人間煉獄
    說實在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一次世界大戰在性質上多少還有點不同,這也就決定了戰爭的慘烈程度不一樣。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帝國主義之間的帶有侵略性質的非正義的戰爭,不同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是法西斯勢力與反法西斯勢力之間的戰爭。
  •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獲得「迪金勳章」的戰犬
    在服役期間,它做出了許多非凡的壯舉,使它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受到嘉獎最多的狗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使用了什麼品種的狗?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許多不同的犬種被用來對抗軸心國。其中一些最受歡迎的是德國牧羊犬,公牛Terriers,巨型施諾澤犬,牧羊犬,杜賓犬和比利時牧羊犬。
  • 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史
    編輯推薦《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史》曾榮獲上海市2001-2002年度優秀引進版圖書。李德·哈特是英國著名軍事思想家,一生著述宏富,作為其遺著,《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史》更是他的重要代表作之一。此書出版後,風靡全球,受到了讀者的好評,是一部公認的著作!
  • 重讀入江昭《第二次世界大戰在亞洲和太平洋地區的起源》
    今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70年。本人在這裡更願意與讀者分享一下我多年後重讀此書,關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些斷想。這些想法也許不對,讀者可以見仁見智,這裡之所以不揣冒昧,把這些尚不成熟的觀點予以發表,實乃出於拋磚引玉之苦心,刺激國人對兩次世界大戰作出全新和明智的思考。得失與否,請方家指正。
  • 令人驚嘆的第二次世界大戰遺址
    在餘下的歷史中,無論好壞,第二次世界大戰將被視為標誌性的一次。因為我們總是在人類歷史上看到這個時期的黑白照片,所以它才結束於75年前。今天您仍然可以訪問這裡的一些地方,這些地方在上次世界大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軍用罐頭裡有什麼?美軍很噁心,日軍太難吃了!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軍用罐頭裡有什麼?美軍很噁心,日軍太難吃了! 眾所周知,第二次世界大戰是在1939年9月1日至1945年9月2日之間爆發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規模是迄今為止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戰爭。 61個國家和地區受到影響。
  • 第二次世界大戰到底「敗」在哪裡呢?
    第二次世界大戰到底「敗」在哪裡呢?第二次世界大戰是第二次全球規模的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起因在於資本主義國家為擺脫危機而走上軍國主義的道路。戰爭範圍從歐洲到亞洲,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作戰區域面積2200萬平方千米第二次世界大戰在客觀上推動了科學技術的發展,這次戰爭帶動了航空技術、原子能、重炮等領域的發展與進步。
  • 第二次世界大戰十大最強武器(十)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一次破壞力量最大,瞻洲的範圍最廣,還有殺傷力最恐怖的一次戰爭。根據戰後數據的統計,共有來自30多個國家的1億多人,直接或間接參與到了二次大戰,總傷亡超過6000萬人。二次大戰造成大規模,毀滅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當時發明了好呢多先進新功能武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武器的重點:創新,技術,通訊和醫學上。美國最終在這場戰爭,發明了最具破壞性的原子彈,結束了戰爭,並最後中取得了勝利果實,二戰以德國的瓦解以及日本和義大利帝國的淪陷而告終。
  •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英國扮演了怎樣的角色?
    大家都知道,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英國都是主要的參與者,而且還是勝利者,那麼英國到底在戰鬥中發揮了怎樣的作用呢?邱吉爾隨著德國閃擊波蘭的成功,第二次世界大戰宣布爆發,平時囂張跋扈的歐洲各國突然之間啞火了,不知道如何處理德國這個龐然大物,各個國家愣神的一瞬間,德國已經將歐洲攪得天翻地覆,隨著法國馬奇諾防線的崩潰
  •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最後一個戰場——黑龍江虎林要塞
    說起第二次世界大戰,我看在親生經歷過那場戰爭的人,仍然心有餘悸。那場有61個國家和地區參戰,有5500-6000萬人死亡,1.3億人受傷,戰爭損失達五萬億美元。從歐洲到亞洲,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這在人類的歷史上是絕無空前,給人類造成的損失,是永遠無法彌補的。而且早在二戰之前日本就對我們國家進行了侵略。
  • 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關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75周年的聲明
    新華社莫斯科11月10日電 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關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75周年的聲明我們,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領導人,在慶祝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75周年之際,謹向那些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為拯救世界免遭納粹主義、法西斯主義、軍國主義奴役殘害而蒙受巨大犧牲和損失的民族和國家深表謝意
  • 第二次世界大戰十大最強武器(九)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一次破壞力量最大,瞻洲的範圍最廣,還有殺傷力最恐怖的一次戰爭。根據戰後數據的統計,共有來自30多個國家的1億多人,直接或間接參與到了二次大戰,總傷亡超過6000萬人。二次大戰造成大規模,毀滅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當時發明了好呢多先進新功能武器。
  • 偉大的發明: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而誕生出來的8個了不起的發明
    戰爭對於人類來講,都是非常殘酷的,在歷史上發生過很多次的戰爭,但讓現代人比較熟悉的,還是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給許多國家帶來了不同的影響,也出現了不同的格局,同時因為這次戰爭,還誕生了很多的了不起發明,對於這一點,可能我們知道的並不多,那麼今天小編就來分享一下
  •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鐵血核心戰略遊戲
    世界上有數千萬的遊戲由於缺乏宣傳所以有許多有趣的遊戲所以他們不熟悉大多數玩家在這裡,小obai每天都會向你推薦一個高度評級但卻不那麼出名的遊戲-"鐵主機2(Steeldition2)"是由優生系統生產的二戰後臺實時戰略遊戲。這次,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這名球員將前往蘇聯戰場,指揮蘇聯軍隊與德國法西斯作戰,並消滅德國納粹,他們在巴萊翁行動期間佔領了白俄羅斯。
  • 第二次世界大戰十大最強武器(.6.7.8)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一直被使用。Mk 2因其外錶帶花紋的凹槽金屬機身和「易碎」手榴彈而被美軍稱為「菠蘿」。原始的Mk 2的螺紋為3/8英寸,底部為用於填充炸藥的開口。Mk 2手榴彈是高炸藥,裝有無煙EC粉末,可產生足夠的碎片,並且不需要雷管。Mk 2使用片狀或粒狀TNT。Mk 2的早期變體M5,M6和M10使用了保險絲。
  • 有人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蘇聯是最大的贏家,他們真的是嗎?
    文/紀布小編曾在一些關於戰爭方面的貼吧看到過帖子,有人說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蘇聯是全世界最大的贏家,也有說是美國的,還有說是咱們中國的。如果綜合客觀等方面來看,小編認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頭號贏家應該是美國,第二名才應該是蘇聯,如果再排個第三名的話,個人認為,應該是咱們中國。
  • 如何評價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主要參戰國的表現?
    李三萬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規模最大的世界大戰,涉及的國家和地區多達61個,幾個主要參戰國在戰爭中的表現分別是怎樣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規模最大的世界大戰,涉及的國家和地區多達61個,幾個主要參戰國在戰爭中的表現分別是怎樣的?
  • 張海鵬:第二次世界大戰歷史的宏觀反思
    較早提出把七七事變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起點的,(可見龔古今、唐培吉:《中國抗日戰爭史稿》上冊,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5頁。)有學者指出:此論點論述還不充分,未能很好地將其有機地注入全書內在體系之中,說服力還嫌不足,而且導言和正文有關地方提法也不統一。(參見王建輝:《〈中國抗日戰爭史稿〉評介》,《世界歷史》1985年第8期。)這些當然都有各自的理由,但都不充分。
  • 《第二次世界大戰史》:再現二戰
    宏大戰爭的完整再現——評五卷本《第二次世界大戰史》■賀新城     在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之際,由軍事科學院編著、軍事科學出版社出版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史》(五卷本)再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