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4《小婦人》:經典永不過時,不舍愛與自由

2020-12-12 陳冰研

對於這部百年經典名著,很多人津津樂道的,是其中性格迥異的四個姐妹。其實,除了女性角色的塑造,這部經典著作還蘊含著許多深刻的哲理。想要挖掘更深層次的價值,需要從多個角度對這部經典進行解讀。@陳冰

經典著作《小婦人》是由美國女作家露易莎·梅·奧爾科特創作的長篇小說,首次出版於1868年。問世100多年來,這部作品備受全世界人們的追捧, 更是被英國某報刊評為「去世前必須要讀的100本書」之一。

本書聚焦生活在美國底層社會的馬奇一家,生活清苦,卻溫馨幸福在母親的言傳身教下,四姐妹雖然性格迥異,卻彼此相愛。在南北內戰的背景下,她們經歷種種挑戰,逐漸由青澀變得成熟,完成女孩到女人的蛻變。在這些過程中,伴隨著親人的離開,也遭遇了生活的挫折。雖然生活很苦,但好在彼此相愛,互相扶持。最終,姐妹們也找到了自己的歸宿,把握住了自己的幸福。

《小婦人》故事情節簡單真實,卻感人至深書中表達出來的真善美的人生觀、價值觀,即使放到今日也毫不過時雖然這部作品自問世以來已過去了一個多世界,但在今天看來,仍舊令人醍醐灌頂,歷久彌新。或許由此也印證了一句話「每個時代,都有屬於自己的小婦人」。

所以,我今天將從「故事內容藝術特色、普意義」這三個層面來深入解讀《小婦人》的魅力所在。在文章的第三部分,我將結合自己的閱讀感受,談談為什麼推薦人們閱讀《小婦人》的理由

01、故事內容: 窈窕淑女的養成,離不開母親的言傳身教

小說中馬奇一家的四姐妹,雖然性格不盡相同,卻集真善美於一體。老大梅格漂亮端莊,對愛情充滿憧憬;老二喬自由獨立,渴望成為作家,老三貝絲善良羞澀,熱愛音樂,老四艾米聰慧活潑,愛好藝術。

四姐妹身上優秀品質的養成,馬奇太太可謂功不可沒。小說中,馬奇太太在丈夫參軍以後一個人扛起了照顧家庭的重擔。她外表看似柔弱,實則內心堅強。儘管經濟窘迫,但是馬奇用滿滿的耐心和愛心,理解和包容四個性格迥異的女兒,教會了她們樂觀善良、自尊自立。

善良,是人生中最鮮活的底色

馬奇太太生性善良,慷慨無私,樂於助人。雖然家中並不富裕,但她依舊竭盡所能,去幫助身邊窮苦的人。在她眼裡,幫助別人並不是富人的特權。贈人玫瑰,手有餘香,是她秉持的真理。

小說中的有一幕讓人印象頗深。一年一度的聖誕節來臨,姐妹四個在家中歡鬧,家中洋溢著濃濃的節日氛圍。由於經濟拮据,這一年的聖誕節,他們過得也捉襟見肘。 但當馬奇太太看到自家附近的一戶貧苦人家裡家徒四壁,母親生病,孩子們飢腸轆轆,蜷縮在破被下,一家人都在忍凍挨餓。善良的馬奇太太果斷說服四個女兒把他們本就不豐盛的聖誕節早飯送給這戶比他們更需要食物的家庭。在這個聖誕節,馬奇太太通過自身的行為,送給了姐妹們一份無形的禮物,那就是善良的種子。

而這顆種子,在三妹貝斯的心中,不斷生根發芽。四姐妹中,貝斯不是最脫引而出的那一個。她或許沒有大姐的美貌,沒有二姐的獨立,沒有小妹的靈動,但卻因為她的善良,讓人印象深刻。她用自身行動,踐行了母親助人為樂的宗旨,悉心照顧鄰居家病重的嬰兒,以致被傳染上了猩紅熱,在十九歲的年華裡提前結束了她的一生。貝斯短暫的生命讓人惋惜,但善良是品質是她的形象熠熠生輝,永遠留在讀者的心中。

在我看來,馬奇太太是四姐妹成長道路上最好的老師。都說父母是孩子看待世界的放大鏡,馬奇太太以她自身的力量,帶領女兒們領略的世界的真善美,強化了孩子們的世界觀。作者用既不華麗也不枯燥的語言向我們展示了善良的馬奇一家,字裡行間傳遞著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真實不失溫暖,善良不失力量,美好不失煙火。

金錢是寶貴的,但自尊自立,才是收穫幸福的不二法寶

《小婦人》之所以吸引人,是因為其中的四姐妹的形象那樣鮮活真實。作者沒有刻意塑造完美無缺的人物角色,她細膩的筆觸,描寫了女孩們在成長中遇到的種種問題。她們並不是生來就樸實純真,她們也曾愛慕虛榮,嚮往榮華富貴。但馬奇太太用她溫柔的方式一一化解,幫助了她們在成長的路口上做出正確的抉擇。

小說中,梅格美麗優雅,身姿窈窕。她雖然不拜金,但在成長的道路上也一度愛慕虛榮。在名媛的派對上,她會為了融入上流社會,甘願迎合她人的玩笑,給她起綽號,將她打扮成洋娃娃。當她身穿華服,出現在派對上,美不勝收時,她仿佛也丟失了自我。

物慾橫流的生活,無疑與梅格所生長的環境格格不入。作者通過樸實與富貴這兩種生活的對比,突出了梅格內心的疑慮與糾結。現實中的我們,似乎在梅格身上也看到了自身的影子。我們是否也曾嚮往金玉其外的物質生活,可當有天我們包裝自己身處其中時,卻覺得壓抑無措。或許,馬奇太太的話,可以解開梅格的疑惑,也告訴我們答案。

「我只在乎你認為自己如何?如果你覺得你的價值只在當裝飾品,恐怕有一天你會相信你真的只是這樣,時間會腐蝕所有表面的美,而時間無法消滅的是你心靈的運作,你的幽默,你的仁慈,以及你的道德勇氣,這些是你心中所珍愛的。」

在馬奇太太心中,她明白金錢是必要且重要的,但女孩不能捨棄的,是愛與自尊。與《傲慢與偏見》裡的媽媽不同,她希望女兒們嫁給的不是金錢,而是愛情。不願她們成為金錢的奴隸,而成為自尊自立的獨立女性。

她的一番話,溫柔卻又力量,向女兒娓娓道來生命的真諦。這也就不難理解,最終梅格沒有沉迷於紙醉金迷的世界,尊崇本心,找到了樸實純真的自我。她最終克服了愛慕虛榮的特點,為了愛情嫁給了清貧的家庭教師,收穫了屬於她的小幸福。

在我看來,愛慕虛榮並不可怕,我們成長的過程中,難免被外表華美的物質所吸引。但這時候,父母的正確引導,卻能幫助孩子懸崖勒馬,回歸自我。馬奇太太用她那春風化雨般的教育方式,強調了女孩要自尊自立的觀點,與社會崇尚的拜金主義形成鮮明的對比,警醒女兒在成長過程中不忘初心,方得始終。這或許也是《小婦人》成為經典作品的原因之一,把作品提升到探討成長的層面,為父母的教育方式樹立典範。

02、藝術特色:以四姐妹的情感與獨立為基準,呈現豐富的精神世界,也彰顯著當下女權主義的崛起

《小婦人》一書中,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沒有引人入勝的懸念,但作者卻用樸實的言語述說著馬奇家的天倫之愛。閱讀後,你會發現,馬奇一家雖是社會底層的小人物,清貧卻精神富足,困苦卻並不可悲,她們擁有者富足的精神世界。此外,作者通過對四姐妹個性的描寫,凸顯了她們的獨立自主,側面反映戰後美國女權主義的崛起。

① 濃墨重彩的家庭描寫,呈現美好的精神世界

《小婦人》是一部以美國南北戰爭為背景的作品。戰爭之下,安有樂土。書中的馬奇一家,也難逃戰爭的波及。父親因為內戰,遠赴戰場做了隨軍牧師,留下一家婦孺直面生活困苦。身為社會底層的小人物,馬奇一家有著自身無法改變的苦難。但作者並沒有著重描寫這一家的貧苦生活,反而濃墨重彩地展現他們和諧的家庭生活 ,給苦難的人們予以心靈慰藉。

沒有豪門千金的爭風吃醋,在馬奇四姐妹身上,我們可以看到血濃於水的親情維繫。小說中,因為母親在外忙於生計,很少能估計家裡的日常生活。照顧妹妹的重擔,自然而然落在了大姐梅格的身上。身為妙齡的女子,富貴的小姐可能忙著梳妝打扮,但梅格卻要操持家務。但梅格從來沒有抱怨過一句,反而耐心寬容,不對任何人發脾氣,默默地承擔著各種家務安排,給予妹妹們無微不至的照顧。我們時常可以看到,姐妹四人嬉笑打鬧的場景。歡笑聲似乎可以透過紙背,縈繞在我們耳旁。

但日常相處中,也難免發生爭執。艾米會因為喬不帶她出去玩,任性地燒了喬費勁心思寫的小說。喬也氣急敗壞,哭喊著永遠不原諒艾米。就在讀者為這對姐妹的爭吵揪心時,故事情節又出現了反轉。跟在喬後面溜冰的艾米,意外跌入了冰窟窿裡,喬二話不說回頭去就她,因自責沒有照顧好妹妹而傷心痛哭。瞬間,喬對艾米犯的錯釋懷了。原諒很難,可有什麼比得上姐妹之情呢?

在我看來,作者著力描寫姐妹相互陪伴、相互安慰的動人情感,是為了藉以脈脈溫情,給當時生活在水深火熱的人們愛與希望。小說出版之時,美國的內戰結束不久,戰爭帶給人們的傷痛還遠未散去。作者藉以這部作品,告訴人們:或許艱難的歲月無可避免,但因愛而生的人間溫情,卻可以支撐人們,克服一切困難,迎接美好的明天

② 四姐妹的獨立自主,勇於追求夢想,側面反映了女權主義的蓬勃發展

四姐妹個性不同,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並敢於追求,做到了人格獨立。大姐梅格憧憬愛情,勇敢逐愛,哪怕婚後生活清貧。二姐喬個性好強,敢闖敢拼,從小夢想成為作家。三妹貝絲溫柔善良,愛好音樂,彈得一手好鋼琴。小么艾米同二姐喬一樣,富有野心,希望成為一名出色的畫家。相較於當時迂腐的父權時代,大量女性生活依附於家庭,個性壓抑毫無主見,這四姐妹無疑是新時代女性的典範。

而在這其中,二姐喬無疑在所有角色中是最特立獨行。敢於追夢的她,隻身一人前往倫敦,去實現她的作家夢。可成功永遠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在異國他鄉的喬,除了要繼續寫作以外,還要考慮溫飽的問題。但她從未放棄,在寒冷的夜晚,也忙碌的間隙,一路堅持創作,終於在父權社會找到了自己的一席之地。成為作家的她,不僅完成了經濟的獨立,也通過自己的文字來掌握了女性的話語權,實現了精神獨立。

在我看來,馬奇一家的四個姐妹,從小生活在戰爭這種不穩定的環境下,依舊能夠不忘追求夢想,其背後蘊含的是女性強烈的獨立意識。作者希望藉由書中的角色,為當時的女性展現出了一種突破自我的新榜樣,讓女權意識衝破傳統的父權社會,鼓勵女性用於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

03、普世意義: 基於《小婦人》的閱讀感受,談談這部經典著作的藝術價值。

《小婦人》這部著作,內容平實卻細膩,結構單純卻寓意深遠。儘管以150年之前的美國南北戰爭時期為敘事背景,距今相距甚遠,著作中傳遞的普意義,仍然可以引起當代人們的思考。

所以,為了讓大家更好的了解這部著作,我將結合自己的閱讀感受,談一談這部著作的價值所在:

夢想沒有高低,每一個人的選擇都值得被尊重

通過小說我們可以得知,雖然四姐妹的夢想不同,但我們可以將她們的夢想分為兩類,分別是追求安逸和追求自由。這在如今的時代,同樣是女性面臨的困擾,更別是當時的喬了。

在喬眼中,如果選擇愛情,選擇歸於家庭,女性將被家庭束縛,個性變得壓抑失去自我。所以她才會在梅格出嫁之前,極力勸說梅格離開,追求自由。但喬並不知道,梅格的夢想,就是有個溫暖的家庭,有個閒時與她立黃昏的人。

確實,喬是那個仰望星空的人,敢闖敢拼,為了夢想付諸一切。可這個世界總有人願意腳踏實地,渴望穩穩的幸福。很明顯,梅格就是那個一步一腳印,把握住自己小幸福的人。

在我看來,夢想沒有高低之分,每個人的夢想,都是自己心中那顆獨一無二的啟明星,並不會因為與他人的夢想不同,就星光黯淡作者希望通過《小婦人》來鼓勵每一個人,無需自慚形穢,心中有夢往前走便是,人生自會告訴你想要的答案。

人生海親情的凝聚,永遠讓生活充滿希望

小說中,成年後的四姐妹都踏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大姐成家相夫教子,二姐喬遠赴倫敦,追逐夢想。三妹貝斯留在家中,為母分憂。小么艾米環遊歐洲,學習美術。

曾經其樂融融的一家,隨著大家的離去,變得分外冷清,也讓看到這裡的讀者,分外相念那個歡聲笑語的家庭。但人總要成長的不是麼?此時的冷清氛圍,與主角們在成長道路上所經歷的無奈與苦澀不謀而合。

隨著貝斯的病重,讓離開家的遊子,也逐漸回歸。大姐犧牲小家,全心全意照顧妹妹。喬擔心貝斯的安慰,火速從紐約趕回來。艾米雖然沒及時回家,但最終也選擇在這個從小長大的地方定居。最後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將姨母留下的大房子改造成了學校,使整個冷清的家庭有恢復了往日的生機。

在我看來,作者並沒有花過多的篇幅,描寫姐妹離開時的悲傷,反而全篇著重描寫姐妹們在一起的歡聲笑語,與久別重逢後的互相扶持。從嬉笑打鬧的少年時代,到冷暖自知的成年生活,她們經歷過迷茫,經歷過失意與無助,但都不曾對生活喪失過信息,因為親情的維繫,永遠是她們積極向上的不竭動力。

總結一下:

《小婦人》是一部經久不衰的經典名著,文字通俗易懂,情節簡單動人,讓不同的讀者遵循著主角們的成長路徑,在角色中找到共鳴。文中傳遞的努力生活,追逐夢想的處世態度,令人動容。我想,這也是這部作品被奉為經典的原因所在。

因此在這篇文章中,我通過故事內容、藝術手法、普世意義三個層面,對作品進行了深入的分析,表達了我對這部名著的所思所想。

相關焦點

  • 小婦人觀後感,願你一生溫暖純良,不舍愛與自由
    看完獲得6項奧斯卡提名的2019年版《小婦人》,我忍不住點開豆瓣看影評,果不其然,在為數不多的差評裡,又有人跳出來大喊女權主義了,或是針對愛情的部分暗戳導演處理不好,改編不當。確實,如果你想看一場浪漫的愛情劇目,這部影片多半會讓你失望,因為四姐妹裡除了大姐之外,其他姑娘們要麼終生未婚,要麼離開人世,要麼和追求姐姐的青梅竹馬結婚了……沒想到寫於19世紀的經典名著至今依然如此深刻,即使身處戰後的黑暗時期,作者的內心還是不願屈從於世俗的喜好,雖然為了生計,小說最後還是迎合了大眾的口味。
  • 《小婦人》(2019):經典永不過時,冬日暖陽下的女性成長故事
    ——路易莎·梅·奧爾科特《小婦人》(2019)(又名:她們)改編自經典文學系列作品《小婦人》,作者路易莎·梅·奧爾柯特分別於1868年和1869年出版,第一本以半自傳的方式描述了自己與姐妹的童年回憶,第二本(《好妻子》)則以小說的形式虛構了四姐妹成家後的故事。
  • 小婦人:不舍愛與自由
    在家辦公的閒暇間隙,一天看上一兩章,終於把《小婦人》給看完了。閱讀當中,時常會感念自己的生活瑣碎,從書中的隻言片語裡體味自己的生活。馬奇太太的日常教誨和四姐妹性格各異的舉措,也正是當今許許多多仍在面臨的現實縮影。讀完餘味未,記錄一下吧。
  • 《小婦人》一生溫暖純良,不舍愛與自由
    她曾說:「她們有思想,她們有靈魂和心靈,她們有雄心,她們有天賦也有美貌,我很討厭人們說女人只適合去愛。」為了心愛的寫作事業,她不願被婚姻束縛,勇敢地與世俗抗爭。喬如此熱愛寫作,可在妹妹病危之際,她果斷地選擇放棄寫作,從倫敦趕回家照顧妹妹。曾經充滿歡聲笑語的海灘如今只剩姐妹倆孤獨相依。
  • 電影《小婦人》定檔情人節,愛與自由終將和解
    ——路易莎·梅·奧爾柯特 昨天,官方發布消息,由經典名著改編的電影《小婦人》在中國內地定檔,宣布將於2020年2月14日情人節上映。 《小婦人》,這部曾在年少時期帶給我們啟蒙,溫暖了無數暗夜,又照亮人間美好的經典文學作品,在150年後的今天,又將以新的藝術形式持續不斷地給我們以人生的啟示。
  • 經典的永不過時
    VINTAGE STYLE 復古浪漫,永不過時的美好 太郎花子《復古時代》系列,向經典致敬,讓舊日印記在時代裡脫穎而出。亦簡亦奢,浪漫優雅;摩登復古,百種風情。為你在溫柔時光裡,留下永不褪色的記憶。
  • 「願我們,不負愛與自由」|《小婦人》
    經典永流傳,《小婦人》已經不是第一次被改編翻拍了。《小婦人》(Little Women)這個譯名直白的索然無味,但是19版的《小婦人》裡有童年女神艾瑪·沃特森和甜茶提莫西·查拉梅,就已經足夠吸引人去觀影。
  • 甜茶,艾瑪·沃特森主演電影《小婦人》不負愛與自由
    小婦人女孩的生活,女孩的自由。千百年來的不變傳統,女孩長大了就得嫁人,最好結果就是嫁給一個富有的家庭,當貴婦人。但是喬不這麼想,她有自己的夢想,她喜歡寫作,想要成為一名作家。《小婦人》喬愛與被愛。勞裡和喬求婚,但是喬卻拒絕了勞裡的求婚。喬是真的不喜歡勞裡嗎?
  • 願你:一生溫暖純良,不舍愛與自由
    高曉松曾寫給女兒一句話:願你一生溫暖純良,不舍愛與自由。人這一生,孤獨地行走於世,從未停止過尋求真愛,追逐自由。卻不知人心涼薄、世事艱辛,只能一路碰壁,一路蹣跚。想要得到愛與自由,首先,要讓自己變得溫暖純良。何為溫暖純良?做人,要心懷信仰,溫暖有力量。做事,要善始善終,純粹且執著。愛他人之前,先愛自己。解放身體之前,先解放靈魂。
  • 旗袍刺繡是一款經典時尚,永不過時的氣質美服
    刺繡旗袍,經過改良,旗袍顯得時尚起來,寬鬆的版型有著鮮明的民族文化特色,它包含了獨特的什麼藝術,以及審美思想,是一款經典時尚,永不過時的氣質美服。旗袍,婉約雅致,細膩精緻,是東方女性最經典而高雅的美服。刺繡旗袍,是一款很罕見的美服,氣質古典的女子穿上後,清澈秀麗,風姿高貴。
  • 龍珠圖集:龍珠超劇照,經典永不過時
    龍珠圖集:龍珠超劇照,經典永不過時!
  • 《小婦人》熱映曝口碑特輯,媒體稱讚「令人欣喜」
    《小婦人》在今年第92屆奧斯卡上拿下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在內的6項提名,並最終斬獲最佳服裝設計大獎。 七夕告白首選佳作正在全國浪漫熱映中,收穫如潮好評。影片日前發布最新口碑特輯,媒體評價影片「現代」、「令人欣喜」。《小婦人》在今年第92屆奧斯卡上拿下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在內的6項提名,並最終斬獲最佳服裝設計大獎。
  • 愛與自由能否和解?《小婦人》裡女性的困惑與抉擇
    原標題:《小婦人》:女性的困惑與抉擇,捨棄與爭取  在露易莎·梅·奧爾科特的小說《小婦人》裡,來到紐約的喬前往報社投稿,面對達什伍德先生的追問,她撒謊自己不是稿件的作者,也拒絕署名。
  • 現代手法重新演繹PS1時代遊戲封面 經典永不過時
    現代手法重新演繹PS1時代遊戲封面 經典永不過時 時間:2017-08-20 10:26:36 來源:3DM新聞組-druiber
  • 致莉莉·伊萬斯——一生純良,不舍愛與自由
    致莉莉·伊萬斯——一生純良,不舍愛與自由作者:奶糖提起莉莉,你想到的是深情的西弗勒斯,亦或是勇敢而莽撞的詹姆?或者,是救世主波特?莉莉的生命似乎圍繞著他們而進行,卻忽略了她本身——莉莉·伊萬斯,真正的格蘭芬多。
  • 龍珠圖集:龍珠Z與龍珠超經典劇照,永不過時的龍珠
    龍珠圖集:龍珠Z與龍珠超經典劇照,永不過時的龍珠
  • 電影小婦人簡介 電影小婦人經典臺詞
    《小婦人》屬於勵志電影,11月27日,由美國哥倫比亞影片公司出品,奧斯卡提名導演格蕾塔·葛韋格改編並執導的電影《小婦人》確定內地引進。確定引進消息一經放出,迅速佔據熱搜榜單,網友紛紛喊話期待官宣坐等定檔。那《小婦人》講的什麼呢?一起來看電影《小婦人》簡介。
  • 一生浪漫雋永,不舍愛與自由。
    我想要的美好人生,是活成一場不醒的美夢, 生若長旅,逝如夢鄉, 一生浪漫雋永,不舍愛與自由。 自律的頂端是孤獨,孤獨的頂端是自由。
  • 《小婦人》片段寥寥數語構成一幕愛情經典,喬為何拒絕勞裡的愛?
    作者 劉春英(《小婦人》譯者)青梅竹馬的喬與勞裡喬為什麼拒絕了勞裡的愛?是因為喬感情尚未成熟,因為性格差異,還是因為太熱愛自由而不願進入婚姻?這些都是可能的因素,但一個重要原因,是喬的犧牲精神,她愛妹妹貝思遠勝於愛自己。
  • 《小婦人》:為何要一而再地改編和翻拍這本經典名著?
    《小婦人》是美國作家奧爾柯特的代表作,是經典名著,問世一百多年來,已被翻譯成多種語言,也曾多次搬上熒幕。所以當得知《小婦人》再次被改編和翻拍的時候,我也翻眼想了一下,為何總有人要一而再地改編和翻拍這本經典名著呢?換句話說,這次翻拍又有什麼新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