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市南召縣鐵佛寺村石頭村:傳統古村落,村民致富地

2020-12-05 明港資訊

近日,我臺記者跟著「鄉村振興 生態南召」河南百家市縣融媒體中心採風團來到聲名遠播的南陽市南召縣鐵佛寺村石頭村。踏著青石鋪砌的石板路進村,42座民居依山而建,保留著鄉村原生態的自然淳樸。石頭村盛產石材,村道旁,隨處可見石磨、碾子、石磙、石盤,瓷罈子、灰瓦罐、石樓門、石院牆、石護欄……讓人驚嘆的是,村中的每一座房屋,不用泥巴不用白灰,從基石到屋頂,完全用當地的片石壘砌,整個村莊像一座青石城堡,任憑風吹雨打,堅固如初。

據村民介紹,這些石頭房子的原料,都是附近山坡上的巖石。早些年,村子裡群眾蓋房,就地取材,從山上開鑿出片石,把片石一層層堆砌成房子。這些石頭房子堅固、結實,最早的有上百年的歷史。

石頭村裡的耕地全部種植著各類花木,品種百餘種,多以木本為主,主要有桂花、合歡、紫薇、玉蘭、雪松、風景柏、五角楓、女貞等,各類花木暢銷山東、陝西、北京、上海等全國20多個省市。

穿行在村子裡,農家小院的房前屋後、阡陌縱橫的溝渠路邊、橫豎成行的田野苗圃裡各種苗木鬱鬱蔥蔥,河岸兩邊,茂林修竹,古藤老樹,渾然天成。形成了庭院花果化、道路林蔭化、山地森林化的格局,花木美化了村容村貌。花卉苗木生態資源,成為村民致富的當家產業。

村民王福臣家開了一間農家樂,利用本地食材地鍋烹製農家菜,用骨湯熬製南召特色「涼茶」,別具風味。寬敞的庭院裡,古樹參天,一盆盆野蘭花吐蕊綻放,一棵棵映山紅含苞待放。敞開的茅草房裡擺放著精心收藏的一件件老物件:獨輪車、紡花車、木犁、馬燈、舊收音機……

古老的風情,純樸的村民,錯落有致的石房子、吸引著四方遊客紛至沓來,每年來村裡寫生、採風、度假的藝術愛好者和遊客絡繹不絕。

明視界

編輯:張樂海

審核:張 勇

終審:胡新華

易國紅

相關焦點

  • 魯南千年石頭村-鄒城上九山古村落遊記
    周末空閒之餘,從曲阜自駕40多公裡,到位於鄒城西南區域的古村落進行閒遊。石牆鎮上九村,歷史久遠,幾經變遷,據史料記載:明朝初期,聶、鄭二姓來此定居,因村莊周圍崇山峻岭,大小山頭較多,故取名「九山」。不久,其後山山下又建一村,為便於區別,便取名「上九山村」。他們世代以農耕為主,主產小麥、玉米等農作物,過著「桃花源式」的田園生活。
  • 中國最美古村落,「仙居」巖下石頭村,是浙江古村的門面!
    那麼今天小編來介紹一下古老而神秘的巖下石頭村。巖下石頭村位於浙江麗水縉雲壺鎮鎮東北部雁嶺鄉,這個隱藏在海拔600多米高的一處幽谷中的石頭村落,充滿著古老的原始氣息,是浙江省最大的石居古村落之一,曾經被評為浙江最美的五個古村落之一,走在村子的石路上,會讓你感覺有一種穿越到古老的神秘感。
  • 南陽市南召縣3個村338畝徵地計劃獲批覆
    8月3日,南陽市南召縣2020年度第一批城鄉掛鈎試點項目徵收土地的請示獲得批覆,同意南召縣徵收南河店鎮等3個鎮(鄉)韋灣村等3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用地,共計22.5714公頃,折合338.571畝,作為南召縣2020年度第一批城鄉掛鈎試點項目建新區用地。
  • 井陘於家石頭村,歷經26代,500餘年,形成了現在的石頭村落
    井陘於家石頭村,歷經26代,500餘年,形成了現在的石頭村落[2020年10月6日(周二)石家莊市井陘縣於家村]圖文/玉文葉子雙行記於家村位於井陘縣西南20公裡處,是井陘縣眾多古村落中知名度最高、開發最早的古村,也是井陘縣目前唯一收門票的古村
  • 於家石頭村:由石頭堆砌而成的村落
    於家石頭村石頭堆砌而成的村落,地理位置河北秀美的蒼巖山中關鍵詞清涼閣,小有名氣明朝北京保 衛戰名臣子謙後代的聚居地石頭是一一種原始的建築材料,用石頭建築的村子世界上有很多,在中國也不鮮見。河北於家石頭村雖在太行山深處,卻名聲在外。于謙,明朝重臣,主持過北京保衛戰,也寫過著名的《石灰吟》。是于謙家族建了這個石頭村,算來已有500多年的歷史了。現在村民多為于謙家族的後裔,95%以 上的村民姓於。石頭村坐落在一個不足1平千米的小盆地中,群山四合,地勢南低北高、東伏西翹,形似一條頭東尾西的魚。這個村子是用石頭製造出來的,石頭的使用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近乎一條石頭的河流從此經過一般。
  • 【我和我的家鄉】康縣朱家溝村——古村落的新生活
    朱家溝古村落一景  從辭去大城市醫院公職回鄉,到放棄縣城生意火爆的農家樂,再到帶領村民將一個原本交通不便、破破爛爛的小村莊,變成如今隴南市首家民俗體驗地、全國第四批傳統古村落、國家AAA級古村康養旅遊景區、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頗有些「傳奇」色彩。  1973年出生的朱彥傑是地地道道的朱家溝人,父親過世得早,家裡就他一個兒子。
  • 菏澤有個500年歷史的「石頭村」 如今成了民宿「網紅」
    石板路、石頭房、石頭牆,儼然是個石頭的世界。走在這裡,你很難想像這是「平原城市」菏澤的一個村落。在菏澤市巨野縣核桃園鎮前王莊村石頭村,擁有100多棟數百年歷史的石頭房子,貫穿於村莊各個角落的石板路,讓人感慨千年不變的石頭,也能如此豐富多彩。這「石頭村」生出的驚奇,讓人們慕名前往。
  • 鄉村成旅遊目的地首選,新安縣十大傳統古村落,展現鄉村自然之美
    一些傳統古村落在此過程中也煥發出新的活力與生機,城鎮居民旅遊需求逐漸釋放之下,鄉村成為人們外出旅遊的首選。據《2020年中國鄉村旅遊發展現狀及旅遊用戶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20年1-8月,中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接待人數達12.07億人,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收入達到5925億元。鄉村的崛起不僅帶動我國旅遊業的發展,也帶動了當地經濟的快速發展。
  • 安徽的千年古村落,擁有最多的祠堂,被譽為中國影視第一村
    而黃山附近的景點也是同樣的不可錯過,如黃山宏村等古村落。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也是一個位於黃山腳下的古村落:南屏村。南屏村就位於安徽省的黃山附近,是一座歷史十分悠久的古村落。小小的南屏村已經經歷了一千多年的風風雨雨,這一段漫長的歷史也在南屏村內留下許許多多的歷史遺蹟。而這裡也被譽為中國的歷史文化名村。
  • 我和我的家鄉丨煙臺海陽有個「山東村」 以「梨」為媒古村落趟出...
    劉斌直播為山東村「代言」  村民「三顧茅廬」,劉斌舍業回鄉  位於海陽市郭城鎮的山東村,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村落。作為土生土長的山東村人,劉斌雖然有心想要回村帶領村民致富,但考慮到自己在北京已經事業有成,於是陷入了兩難境地。  「想致富就得有個好的帶頭人,村裡人覺得劉斌最合適。」山東村村民修玉燕笑著向記者介紹,為了讓劉斌能回鄉發展,村民們「三顧茅廬」前往北京勸說劉斌回村競選村支書,而劉斌也被村民的誠意打動,2015年,他舍下了打拼多年的事業,回到家鄉,走上了帶領村民致富的道路。
  • 洛陽市新安縣:傳統古村落吃上「旅遊飯」
    近年來,河南省洛陽市新安縣積極探索傳統村落保護與發展新型關係,致力於傳統村落的保護與開發,在傳統村落保護、促進傳統村落發展等方面精準發力,幫助群眾脫貧奔小康。然而寺坡山村美麗的背後卻是村民難以戰勝的貧困現狀,全村5個村民組,93戶,289口人,曾經為深度貧困村,可就在2019年,寺坡山村實現整村脫貧,成了當地旅遊的新生力量。2014年寺坡山村開始申報國家級傳統古村落,2015年申報成功,2016年省裡第二批古村落也順利通過,成功申報傳統古村落,給寺坡山村帶來了新的機遇。
  • 鄭州必去的八大古村落:被列為國家級傳統村落,全部免門票
    這裡是全國19個抗日根據地核心腹地之一,柏石崖豫西抗日先遣支隊後方醫院舊址就位於該村,是省內重要的愛國主義、革命傳統教育基地和紅色旅遊資源。 2014年,徐莊鎮柏石崖村被列入第三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3、鄭州市滎陽市高山鎮石洞溝村
  • 保護古村落 不能只盯著古村落
    12月20日,廣東省古村落評審專家組一行到清遠開展第七批廣東省古村落考察認定工作,這座如畫的小村,引起了大家的注意。除了村中的老建築,旁邊的山梁上還有古道通過,並有明代時的屯田堡壘遺蹟保存下來;在之前幾批的評選中已經入選廣東省古村落的大元村,村口出來就是「秦漢古驛道」的出發點……這種成體系、長線條的文化軸線,已經成為很多古村落在推廣自己時大力宣傳的內容。    宋末元初,星子鎮小衝坳村始祖何善友從江西吉安府經南雄珠璣巷到星子鎮,在今村境東南一個山谷開基立村。
  • ...到「幸福村」:「闖將」盧書記帶村民走上致富路,闖出致富經
    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30日訊 初冬時節,天氣漸冷,晚飯過後,泰安市寧陽縣東莊鎮南故城村的村民便三三兩兩走出家門,圍坐在的中心廣場上,等候著正要播放的電影。「村裡不光定期播放電影,還經常舉辦文藝晚會、廣場舞比賽、文化展演等活動。做夢也沒想到村裡會發展到這樣。」78歲的村民田昌華高興地說。
  • 靠撿石頭致富的村子,一塊石頭價值上萬,號稱「中國第一奇石村」
    石頭,是我們生活中再平常不過的物品。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石頭僅是一個不起眼的小東西,然而對一些人來說,石頭是他們收入的來源。他們靠撿石頭,就能發家致富。今天為大家介紹的,就是一個以撿石頭致富的村莊,很多人憑藉撿石頭,開豪車、住豪宅,這個神奇的村莊就是何家壩村。
  • 國內一個村莊被稱為石頭的天堂,名為「石頭村」,四季絕美
    如今儘管並不是秋季,可這石頭村山雨之後水汽朦朧的模樣,卻絲應付自如於詩中唯美意境的詩意。村內的房子、路面都是由各式各樣的石頭堆積起來的,是當之無愧的石頭村,彌足珍貴的是它並未被過多開發設計,保留了它原來的傳統式建築類型及其樸實的民風民俗……
  • 村集體成立運維公司、購買第三方服務、培訓村民...張西村這樣發展...
    引入第三方專業孵化村集體運維公司,培訓村民,探索一條發展鄉村休閒旅遊的新路子,增加村集體收入,促農增收,不但盤活了閒置資源,而且讓資源始終掌握在村集體手中。  3月13日,初春時節,萬物復甦。趁著明媚的春光,柯城區石樑鎮雙溪村張西自然村裡一片熱火朝天,工人們正在爭分奪秒地趕工期。
  • 三衢古村落:新桃源 谷口地
    柯城區九華鄉有許多的古村落,這些古村落啊,有一個非常特殊的地方,據說它們還都有一定的淵源,今天呢,我們就去了古村落當中的一個,為什麼要去那裡呢?因為啊,這個地方據說隱藏著當地許多古村落淵源的故事,它的名字裡啊,就有個源字,讓我們一起走進九華鄉源口村。
  • 盧蒙故事:九股松畔鐵佛寺
    咱也不能說八路可惡,畢竟這些東西都是用來殺鬼子保家衛國的,比讓他蹲古在寺裡,被煙燻火燎更有意義。我只是納悶,村民說的這兩尊像,到底是不是楊林夫婦,因為歷史上並沒有楊林其人,他只是《隋唐演義》裡虛構的人物,隋朝的皇叔加臺柱子,九千歲靠山王,標準的反角一號,綠林好漢們的鬥爭對象,咱供養他兩口子做什麼呢?!
  • 有多少人見過棋盤式的村落,建村理念,絕對是動了一番腦筋的
    村落是我們祖先最早賴以生存的根基,是祖先們繁衍後代的安全港灣,也是文明社會早期的產物。它從選址到布局都強調與自然山水融為一體,因而表現出了山水風光之特色。我國有三千多年的村落史,向人們展示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尤其是我國的古村落,生動地展現著民族文化的多樣性,更加能反映出我國的歷史,民族文化的起源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