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在社區|軍校退休音樂教授為貝多芬《命運交響曲》填詞 創編MV...

2020-12-19 新民晚報

這幾天,國防大學政治學院上海教學區退休音樂教授胡金海的電話和微信不斷響起,大家紛紛為他根據貝多芬《命運交響曲》填詞創編的MV《掐住命運》點讚,特別是一些海外華人和外交官說,他們一直在擔心國內同胞,看了這首MV,特別提氣,能感受到國人眾志成城的信心和鬥志,他們在海外也深受鼓舞,決心要為家鄉父老做更多事情,共同投入抗疫鬥爭!

圖說:胡金海創編MV。肖茜穎 攝(下同)

他們說的這支歌曲,就是胡金海在除夕夜前用一整天時間趕製出的《掐住命運》MV,他發布在個人微信公眾號和騰訊視頻後,已有千餘網友觀看。71歲的胡金海告訴記者,他退休前在軍校教音樂,現在是五角場街道藍天居民區藍天老幹部快樂合唱隊的指導老師,有豐富的詞曲創作經驗。這些天,每當他在新聞裡看到有關疫情的報導,心中總是響起《命運交響曲》那敲擊心靈的三短一長前奏,那旋律,仿佛是命運在敲門,又仿佛是向大家發出「扼住命運的喉嚨」的號召。

當情勢愈發嚴重,當他心中的這陣旋律愈發強烈,他的耳邊似乎聽到了貝多芬的吶喊:「命運來吧!我絕不怕!要掐住它!」他馬上找出過去為這首《命運交響曲》填寫的歌詞,打開電腦,自己錄製編輯了全新的MV。胡金海希望,通過這首鏗鏘有力的歌曲,傳遞出中華民族團結起來戰勝病毒的信心和決心:「命運,讓中華民族首先遭受新型病毒施虐。中華民族在吶喊:命運來吧!中國不怕!要掐住它!全人類都在吶喊:命運來吧!人類不怕!要掐住它!」

圖說:胡金海將MV發布在朋友圈後引來大家點讚。

這首歌曲的創作是胡金海在貝多芬交響樂原曲總譜的基礎上,用適合人聲演唱的方式記下演唱譜,並對局部做了合理化的改動。歌詞中,他鼓勵大家「狂風不怕,暴雨不怕,困難不怕,疾病不怕,災難不怕!你不能逃避它,你必須掐住它,你只有選擇戰勝它!」同時,他也引用了戰友方永剛逝世前的名言「我和春天有個約會」,描述了災難過後「春暖花開我要回歸,和春風共歡唱,和春燕共奮飛,和小舟共蕩漾,和小草共相隨,和海浪共起舞,和朋友共舉杯……」的美好景象,鼓舞大家「生活多美!生活多美!」

雖然大家都閉門不出,但是胡金海創作的這首歌曲通過五角場街道微信公眾號和他個人的發布,也在社區中引起了不小的反響。胡金海說,自己是軍校的一名退休教員,此刻,正在家待命。希望大家一起,唱完命運的寒冬,再用生命的光華,唱響命運春天的《歡樂頌》!

新民晚報記者 孫雲

相關焦點

  • 吉他上的《命運交響曲》,貝多芬都要驚呆了!
    一位波蘭的年輕吉他手用一把古典吉他彈出了《命運交響曲》,如果貝多芬能看見的話恐怕也要為他拍手叫好了。接下來我們就一起欣賞一些這首別具風格的《命運交響曲》吧! 這位小哥哥的演奏堪稱炫技神作啊!
  • 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年,響徹樂壇的不止《命運交響曲》
    在貝多芬之前,音樂主要是為宗教服務,或由王公貴族享樂。貝多芬讓音樂第一次獲得了不需要依附於其他目的的獨立地位,音樂家的社會地位也隨之提升。 據說,當時某公爵邀請了客人到自己的宅第來聽貝多芬的演奏會,當貝多芬得知賓客中有許多是佔領維也納的拿破崙軍隊的軍官時,他堅決拒絕為這些法國軍官演奏,並憤而離席。
  • 貝多芬的《第五交響曲》,難道會隱藏著摩斯電碼?
    在今年的「經典947鉅獻光明·如實辰山草地廣播音樂節」中,貝多芬的作品也將貫穿兩天的音樂會,第二天的大舞臺更是以「貝多芬的音樂派對」為主題。但如果一定要從中找出一部聽眾最為熟悉的,那當屬被後人冠以「命運」之名的《c小調第五交響曲》。動畫詮釋《第五交響曲「命運」》「命運」之名的由來,與其開篇「短短短長」的四音動機有很大的關聯,根據貝多芬傳記作者安東•辛德勒的說法,作曲家本人曾稱之為「命運的敲門聲」。
  • 在貝多芬的交響曲裡,成為自己的英雄
    事實上,「老調重彈」這個詞用在貝多芬身上十分貼切,若沒有突如其來的疫情,他的作品早就在今年各大音樂廳的舞臺上響起。縱觀貝多芬的一生,無論是時代的洪流還是個人的命運,都潛移默化地體現在了他的作品中,今天就讓我們來重溫一下。對於一個作曲家而言,什麼才是最不可或缺的?是「非凡的藝術洞察力」,還是「對喜怒哀樂的感知力」?
  • 45名世界樂手一人一段,為抗疫英雄奏響「英雄交響曲」
    ——指揮家張國勇和行政團隊的策劃下,在家中完成了貝多芬《第三交響曲「英雄」》個人演奏的部分,通過後期將所有人的視頻合成,演奏家們隔空奏響交響曲,用音樂為所有抗疫英雄加油,用音樂為武漢及全國人民鼓勁。據盛文強介紹,2020年是貝多芬誕辰250周年,貴陽交響樂團將在這一年演奏貝多芬的所有作品。而在這樣一個全國人民同仇敵愾奮戰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關鍵時刻,為了觀眾的健康和疫情防控的需要,貴陽交響樂團原定於2月21日在貴陽大劇院音樂廳將演出的貝多芬《第三交響曲「英雄」》確定延期。
  • 貝多芬不可不聽的交響曲《貝多芬A大調第七交響曲》
    今兒,小睿我給大家推介的《貝多芬A大調第七交響曲》這個版本是迄今為止個人感覺演奏和錄製最好的版本,是由維也納愛樂演奏的,指揮卡洛斯·克萊伯(1930年7月3日—2004年7月13日)是二十世紀著名指揮大師之一。
  • 寧波交響樂團 再次奏響貝多芬交響曲
    昨晚,寧波籍青年指揮家俞潞執棒寧波交響樂團,演繹貝多芬第二、第五交響曲。今年6月13日,寧波交響樂團開啟疫情暴發以來首場線下音樂會,俞潞執棒奏響了貝多芬《第七交響曲》,在樂迷中引起強烈反響。7月6日晚,湖南衛視推出系列紀錄片《為樂而生》,首期節目關注的即是俞潞,記錄他在寧波交響樂團的工作,與演奏員親密無間的配合,以及在家鄉的生活點滴等。
  • 貝多芬九大交響曲,你真的了解嗎?|新京報x國家大劇院
    2020年是貝多芬誕辰250周年,在這個人類再次共同與命運抗爭的時刻,紀念這位敢於「扼住命運咽喉」的偉大音樂家,顯得尤為意義深刻。貝多芬在世的57年為人類留下了無數音樂財富,其中,他的九部交響曲更是古典音樂史上的巔峰之作。那貝多芬的九大交響曲你都了解嗎?
  • 每日一張經典黑膠(11)小克萊伯指揮貝多芬第五交響曲《命運》
    昨天檢查第十篇的時候查閱貝多芬交響樂的各個版本的評論,多次談及了小克萊伯指揮的貝五這一張唱片,今天趁熱打鐵就來說說這張三星帶花的名碟。唱片描述:小克萊伯指揮貝多芬第五交響曲《命運》 維也納愛樂唱片曲目:貝多芬 《c小調第五交響曲》(Symphony No. 5 in C minor, Op. 67)唱片公司和編號:DG 2530516發行國家和年代:德國 1975首版大黃標小花
  • 貝多芬:經歷了坎坷的身世,創造了輝煌的音樂
    在音樂表現上,他幾乎涉及當時所有的音樂體裁;大大提高了鋼琴的表現力,使之獲得交響性的戲劇效果;又使交響曲成為直接反映社會變革的重要音樂形式。貝多芬集古典音樂的大成,同時開闢了浪漫時期音樂的道路,對世界音樂的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被尊稱為「樂聖」。一、不幸的童年貝多芬的祖父與父親都是宮廷歌手。
  • 貝多芬的音樂境界有多高?為何被稱為樂聖?
    貝多芬是德國著名的音樂家,也被稱為最偉大的音樂家之一。一生創作過300多部作品,包括鋼琴奏鳴曲、鋼琴協奏曲、交響曲、小提琴奏鳴曲、歌劇、彌撒等,其中以交響曲最為突出,因此他又被稱為交響樂之王。貝多芬年幼時就顯露出很高的音樂才能,他4歲開始彈鋼琴,6歲作曲,在年幼時就受到了很多音樂大師的讚賞,被贊稱為音樂神童。
  • 紀念貝多芬誕辰二百五十周年——在「音樂考古」中還原大師和經典
    貝多芬作品中的一個典型例證來自他著名的C小調第五交響曲。這部交響曲曾被廣泛地認為與「命運」的標題相連,事實上,時至今日,包括我國樂團在內的許多樂團在演出此曲時,節目單上仍會出現「命運」的標題,而在樂曲解說、相關書刊以及無數自媒體談及此曲的文字中,「命運」的使用率相當高。
  • 卡拉揚《貝多芬1-9交響曲》:難以超越的經典
    無論是對指揮家,還是對管弦樂隊來說,貝多芬的交響曲永遠具有挑戰性。很顯然,執棒柏林愛樂樂團的卡拉揚十分希望知道他們對於這部作品的演奏到底能夠達到怎樣的境界。
  • 貝多芬與《第九交響曲》,「歡樂女神聖潔美麗……」 的旋律從這裡...
    演出《第九交響曲》不僅需要一 個大型的管弦樂隊和一個同樣龐大的合唱團,還需要一名優秀的指揮及其特殊的音樂項目經驗。此外,作為貝多芬極具代表性的遺世之作,《第九交響曲》還直接體現了他的個人魅力:也是因為如此,《第九交響曲》的總譜同他創作的《莊嚴彌撒》(Missa Solemnis )總譜一起,於 1845年被砌進了位于波恩的貝多芬紀念碑底座內。
  • BBC音樂雜誌評選的最偉大20部交響曲
    BBC音樂雜誌問詢全球151名著名指揮家,得出這份「史上最偉大的20部交響曲」的榜單。 1936年1月,蕭士塔高維奇的歌劇《姆欽斯克郡的馬克白夫人》令史達林勃然大怒,他的音樂被指責為「形式主義」,不符合蘇聯社會主義文化要求,這使得蕭士塔高維奇一度陷入困境。
  • 《永恆經典》音樂會致敬貝多芬
    今年是貝多芬誕辰250周年,12月6日北京天橋藝術中心將舉辦音樂會向貝多芬致敬。這臺藝術盛宴由著名指揮家夏小湯、鋼琴家譚小棠和北京交響樂團共同打造。當晚,藝術家們將為北京觀眾精彩呈現貝多芬的《第二鋼琴協奏曲》和《第八號交響曲》。這臺音樂會也是由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主辦的韻·北京2020北京市屬院團優秀劇目年度展演季的重頭戲之一。指揮家夏小湯說:「欣賞貝多芬需要自己內心要特別的安靜,心如止水,要放空自己,這樣才能更好地融入到貝多芬的精神世界當中,去理解去感受他想對我們說的話。」
  • 第23屆北京國際音樂節今日開幕,抗疫主題《獻給2020》首演
    疫情中的逆行者、武大校園的櫻花、病床上看夕陽的合影……我們每日讀到的疫情新聞如果寫成交響曲會是什麼樣?第23屆北京國際音樂節(BMF)今日將以抗疫主題交響曲《獻給2020》拉開序幕。《獻給2020》:為人類,為2020,獻出希望的交響樂作曲家鄒野在開幕音樂會發布會上說,「這部作品中沒有出現方艙醫院等具體的名詞,是因為它不只寫給中國人,關注的更是人類命運共同體。」
  • 《英雄》之魂漫遊東方,《命運》交響融入中華——「樂聖」貝多芬與...
    ▲日前,國家大劇院「貝多芬生平與藝術展」上,名為《命運之火》的金屬絲塑像。新華每日電訊記者李牧鳴攝新華社北京12月11日電(記者許曉青)12月11日,《新華每日電訊》刊載題為《〈英雄〉之魂漫遊東方,〈命運〉交響融入中華「樂聖」貝多芬與中國》的報導。
  • 《英雄》之魂漫遊東方,《命運》交響融入中華「樂聖」貝多芬與中國
    原標題:《英雄》之魂漫遊東方,《命運》交響融入中華「樂聖」貝多芬與中國韓斌分析:「貝多芬的音樂喚起那種對平等的嚮往,對鬥爭的渴求,和對勝利的歡呼,這都得到了充分認可。他的鬥爭精神,他的革命性和先進性,給人以發憤的精神動力。這是那個時代很難得的一種文藝力量,一種精神上的推進劑。」「貝多芬是一個了不起的偉大的音樂家。他的音樂,不是單一的,比如說貝多芬有很強的『鬥爭性』,他對命運不公有這種表達。而實際上他的人格是多面的、豐富的。」
  • 孫國忠|貝多芬與音樂中的偉大性
    無數人仰視著(畫像裡)這位神態凝重、氣宇軒昂的音樂大師,對貝多芬的崇敬之情已從他的音樂上升到人格和精神。還有不少人或許從來就沒有聽過貝多芬的音樂,但他們同樣對貝多芬頂禮膜拜,因為貝多芬的「故事」讓他們在品嘗「與命運搏鬥」之意味的同時,體悟到一種由音樂承載的精神力量,滲透其中的是藝術的升華和人性的光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