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中國人民志願軍老兵。『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是我最愛唱的一首歌。」 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舉行的「銘記偉大勝利 捍衛和平正義——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主題展覽」上,87歲的志願軍老兵喬和春看到一件件熟悉的展品,情不自禁地哼唱起《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
資料圖 北晚新視覺供圖 饒強 攝
白髮蒼蒼的喬和春腰板筆直,胸前戴著一枚「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章。在每一件展品前,她駐足細看,追憶自己的青春。撫摸著胸前金色的紀念章,她回憶:「我和丈夫、弟弟、弟妹一起趕赴朝鮮前線時,剛滿19歲。當時心裡只有一個念頭,就是保衛祖國,其他的一切都沒有考慮過。」
站在一張名為《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鴨綠江》的老照片前,喬和春紅了眼眶,她喃喃自語:「老伴兒、弟弟、弟妹,那時候,我們還年輕,入伍、上戰場,做什麼事兒都是四個人在一起。如今,只有我一個人了,很想念你們。」畫面裡,志願軍戰士們全副武裝,排成蜿蜒的長龍,行進在白雪皚皚的大地上,向著朝鮮新義州方向前進。
《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手稿,志願軍使用過的手風琴、提琴、腰鼓……作為一名文藝兵,喬和春在展廳裡每看到一件與自己相關的老物件,都要停下腳步,掏出手機,拍照留存。「戰士們最愛聽的就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我們也唱得最多。」喬和春說,「每次在坑道裡演出,我們都是自己帶水,絕不喝前線戰士的一口水,因為他們的水都是在坑道裡一滴一滴接的,特別不容易。」
兩名西城區的小學生站在展櫃前,認真學唱《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小哥倆在本子上工整地抄寫歌詞,不認識「赳」字,就用漢語拼音替代。
「保和平,衛祖國,就是保家鄉……」走過展廳裡的「凱旋門」,志願軍老兵韓先生一字不差地輕聲哼唱起《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他說,「當年我是一名最普通的士兵,我的戰友們有人犧牲了,他們的貢獻比我大得多。這首歌,讓我很難忘,一輩子都不會忘記。」
觀眾王丹丹帶著孩子,特意從天津趕來參觀展覽。展廳裡,她一字一句地教孩子唱《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她說:「這首歌很鼓舞士氣,也朗朗上口,孩子跟著唱了兩三遍就學會了。」
參觀完展覽,喬和春說:「看到這麼多人來參觀展覽,我覺得很激動也很欣慰。我一定還會來第二次。我很榮幸,自己經歷了一個偉大的時代。」
(原標題:記者在抗美援朝70年主題展上發現 展廳裡總能聽到「跨過鴨綠江」)
來源:北京晚報
流程編輯:u020
版權聲明:文本版權歸京報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改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