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用「不容易」三個字來形容即將過去的2020年,對張媛來說,尤其如此。這一年,她所從事的演出行業,經歷了前所未有的危機,她所立足的演出公司經歷了生死存亡的時刻。幸運的是,這段艱難的路,她和她的小夥伴們一起蹚過來了。
張媛,杭州演藝集團杭州演出有限公司總經理,2020杭州國際戲劇節的幕後操盤手,在演出行業已摸爬滾打十餘年。
採訪她的那天,突襲杭州的寒流剛剛退去,金色的陽光從藍色的天空流淌下來,有一種別樣的、飽含隱喻意味的暖意。在那樣一個安詳的中午,這一年跌宕的記憶開啟。
「有一瞬間,感覺天都快塌了」
「入行這麼多年,從來沒有遇到這種情況,有一瞬間,感覺天都快塌了。」
2020年的春天本該有個夢幻般的開局。公司主推的劇目《牛天賜》將連演5場。這個劇品質相當棒,但成本頗高,當初,公司是咬著牙籤下來的。全員上下卯足了勁,出票情況不錯,春節前票房已經超過了200萬元。
然而,疫情一來,演出行業瞬間冰封,整個公司也掉進了冰窟窿。
「200萬票房,辛辛苦苦幾個月做出來,一下子沒了。那種難受啊,沒法形容!」
損失遠遠不只一部劇,好些已經談好的項目全部擱置,像《東方快車謀殺案》、靳東主演的《麥克白》,還有從國外引進的音樂劇《紅與黑》,全泡湯了。恐慌,無助,焦慮,迷惘,各種情緒在張媛心頭交織。「每天醒來,我都不知道我該幹嘛去。」
疫情稍稍穩定,張媛就帶著團隊四處找尋機會。「劇目做不了,可以去做會展,做活動,凡是能做的都去做,只要有項目就去爭取!」做了無數個PPT,做了無數套演出活動方案,可絕大部分都沒成功。
有個項目,跟了半年時間,本指望拿下整個項目,結果只分到了一個幾分鐘的小節目。這樣的活兒以前根本看都不看一眼的。現在要不要接?接!公司得生存,活下去是第一位的。「當大環境發生變化時,你必須有迅速反應的能力,不能死守著老一套。」所以,再小的項目,哪怕是一個小丑表演、雜技魔術之類的小節目,能接下來的都接。
「最開心的事情還是杭州國際戲劇節的成功」
回望這一年,張媛最開心的事情還是做戲劇節,「有突破,有亮點,很有成就感」。
疫情不可意料,包括烏鎮戲劇節在內的眾多戲劇節展都取消了。今年的杭州國際戲劇節還能不能做,她的心一直懸著。直到5月,基本確定今年要做,張媛的心稍稍安定一些。
但是,做,就意味著面臨一大堆棘手的問題。
最首要的是「錢」的問題,儘管有政府投入,但僅靠這筆經費難以支撐起整個戲劇節。怎麼辦?為了解決經費問題,本屆戲劇節嘗試與兩家著名的商業綜合體和地產商合作,經費壓力有所緩解。
其次是劇目。杭州國際戲劇節往屆都要邀請眾多國外劇目,但今年國外劇目進不來了。怎麼辦?讓國內戲劇挑起大梁!於是,本屆戲劇節逆勢突進,一口氣邀請到了13部國內特邀劇目,數量創下歷年之最。
已經辦了8年的戲劇節得出新出彩,怎麼辦?戲劇節做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嘗試,讓戲劇走出劇場,進入商業綜合體。跨媒介環境戲劇《綠光大廈》,VR舞蹈作品《眼眶》……讓觀眾一次次獲得別樣的藝術體驗。
戲劇節期間的那場「黃昏朗讀」讓張媛記憶猶新。黃昏時分,觀眾從城市的各個角落匯聚到國大城市廣場,他們中有都市文藝青年,有剛下班還來不及脫下工作服的超市營業員,有白髮蒼蒼的老人,大家齊聲朗誦《戀愛的犀牛》的經典臺詞,「那場景,比專業演員在舞臺上表演還要令人震撼。那一刻,我身上的雞皮疙瘩都起來了,而身邊好多人,淚流滿面。」
這一年,讓張媛深刻認識到做演出的意義,「是精神上的勝利和滿足。」
眼下,張媛每天依然要處理一個個棘手的問題。手頭正在爭取的項目還困難重重;明年戲劇節又要開始謀劃了……「問題總是存在的,走一步,解決一個,最終,不是都解決了嗎?」
她微笑著說,「未來,我相信會越來越好的。」
演藝行業,在逆境中的突破
張媛的2020,是整個杭州演藝行業的縮影。在疫情面前,演藝行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衝擊。然而,杭州演藝行業的從業者們沒有哀嘆,沒有等靠要,而是及時調整自己,積極轉型,在逆境中實現了一個又一個突破。
譬如印象西湖。就在上周,《最憶是杭州》結束了它的2020演出季。這一季演雖然比往年短暫,但卻有著同樣的精彩。在那些苦苦等待開演的日子,印象西湖人並沒有白白浪費,而是一步一個腳印,默默積蓄力量。從2月下旬起,印象西湖便開始「雙線作戰」,一邊抗疫,一邊積極為復演做準備。6月,《最憶是杭州》終於重新回到觀眾面前,比往年遲到了近三個月。此後,印象西湖抓住每一個節點積極營銷:復演首場,專為700多位「抗疫英雄」推出;七夕之夜,為情侶帶來浪漫之約,國慶中秋,發起了「全家福徵集活動」,讓剛剛經歷了洶湧疫情的觀眾感受團圓的溫馨……努力得到了市場的回應,演出呈現出強勁的復甦勢頭,尤其是國慶長假期間,每天的首場演出上座率穩定在九成以上,部分場次滿座,甚至需要加座。
再譬如浙江京昆藝術中心(京劇團)。疫情暴發,劇團普遍都不能正常演出,在這種情況下,浙京主動出擊,從外圍突破,硬生生殺出一條路來。4月,浙京將山水實景京劇《寶蓮燈》帶到了長興縣八都岕景區,並與長興縣文旅部門籤訂了文旅融合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展開一系列的文旅合作。6月,浙京在勝利劇院推出「菊苑芬芳六月紅」京劇折子戲專場,成為疫情以來杭城戲曲院團的首場演出。此後,他們又帶著現代京劇《渡江偵察記》、神話京劇《寶蓮燈》、現代京劇《生如夏花》分赴長興、天台、寧波、深圳上演。就在這幾天,劇團在銀川參演「2021年寧夏牛年戲曲春節晚會」,讓慘澹開局的2020年,有了一個紅紅火火的結尾。
這種直面困難、不斷奮進的勇氣,正是杭州演藝行業「未來會越來越好」的底氣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