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日本經濟支柱產業之一,日本動畫製作業長期存在從業人員待遇低下等諸多問題,本周三,東京經濟新聞網發表文章指出,應該透過新冠疫情影響的表面,看到動畫製作公司現存困境的根源——在財務管理能力上的不足。
文章指出,目前日本動畫製作公司普遍存在財務運作不專業的問題。無法閱讀資產負債表,不能及時追蹤公司現金流,不了解留存收益的重要性,導致動畫公司的財務運作局限於應付每月需要支付的帳單。一旦花光現金,即使在知道工作量可能超過負荷的情況下,也只能靠接受新訂單獲取預付款維持經營。
儘管到目前尚無動畫製作公司因新冠疫情爆發而破產,但據相關從業人員透露,有40%的公司存在虧損,目前動畫製作公司正在進行的多是2-3年前就計劃好的項目,因此尚未受到太大影響。可一旦疫情帶來的影院票房損失、舞臺活動取消及其他渠道收入的縮減開始顯著,作為動畫製作公司金主的動畫製作委員會就很有可能減少在動畫項目上的資金投入,目前動畫製作公司靠連軸轉才勉強維持的經營也將受到很大的衝擊。
一張動畫原畫的價格僅為200日元(約12元人民幣),20年來基本沒有改變,對作畫細節的要求卻在提高
動畫製作委員會為日本動漫的繁榮做出了巨大貢獻,它分散了風險,使更多作品得以問世,但它也存在諸多弊端,其中之一就是削減了動畫製作公司的財務獨立性。進入動畫製作委員會的動畫公司能拿到的基本是跟項目成本掛鈎的動畫製作費,利潤上升空間有限,成功動畫作品的周邊產品銷售收入大都落入了中間商的腰包。
動畫製作委員會的大致經營流程
作為與之相反的例子,廣受好評的《新世紀福音戰士:序》被提及。作品由主創庵野秀明成立的Khara動畫工作室製作,籌拍期間庵野秀明對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在內的財務系統做了細緻的研究,最終100%的使用自有資金獨立製作完成了這部電影,作品上映後大獲成功,公司也獲得了巨大的收益。
此外,團隊建設和培訓計劃的重要性也被提及。文章認為,真正成就一部作品大賣的因素很難通過團隊的過往數據判斷。以新海誠為例,在《你的名字》獲得超過250億日元的票房收入之前,新海誠的上一部作品《葉言之庭》僅僅獲得了1.5億日元的票房。要打造出能生產出熱門作品的團隊和團隊文化需要數年的時間,這離不開長期而強大的培訓計劃的支持。
對於大多數動畫製作公司的財務狀況而言,這是不現實的。受制於動畫製作委員會,製作公司營收與具體項目掛鈎,一部作品製作質量不佳不會給分散投資的動畫製作委員會帶來什麼打擊,卻會導致動畫製作公司無法爭取到更多的製作經費,而這又反過來影響到接下來作品的質量。
缺乏培訓體系和沒有吸引力的薪資也在阻礙新人的進入和成長,導致目前行業內勞動力老齡化程度嚴重。根據2019年JAniCA對日本動畫從業人員現狀的調查,有近3成的受訪者已經在行業中工作了超過20年。
數據來源於2019年JAniCA的《動畫創作者現狀調查報告書》
不過,動漫產業並非一無是處,這也是文章希望動畫製作方能夠在未來與動畫製作委員會的談判中更多考慮自身的財務需求,從而獲得更好的資金管理的原因。「很多人只專注於動畫行業中的過度勞累和生產環節中某個切面的問題,但我始終認為動漫產業是一個好產業,能夠強烈的感覺到大家都在為了實現一個共同的目標而努力。儘管動漫產業充滿了苛刻的最後期限,薪水也不高,但對於一個人而言,和什麼樣的人一起工作,以及從中獲得什麼樣的滿足感也是很重要的。我在新冠疫情肆虐的情況下,再次意識到了這一點。」
*本文部分編譯自https://toyokeizai.net/articles/-/365518,作者為氏家 夏彥(Natsuhiko Uji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