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領導力,是學校教育發展的永恆主題,也是課程建設優化的攻堅課題。
12月17日,由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基礎教育處、上海市教育委員會教學研究室、上海市楊浦區教育局主辦,上海市楊浦區教育學院承辦的上海市提升中小學(幼兒園)課程領導力行動研究項目展示交流活動在楊浦區教育學院舉行。
楊浦區教育局局長卜健介紹了提升課程領導力的楊浦理解和行動框架。五年來,楊浦區開發了以課堂文化轉型為課程願景、以課程文本為實踐載體、以課例研究為主要方法的三項核心技術,運行了立體化主題式推進、多元對話研修和動態調研評估三大推進機制。在此基礎上培育了一批品牌學校,成就了一批優秀教師,並產出了系列物化成果。
從2016年的「思路與設計」、2017年的「調整與優化」、2018年的「實施與突破」、2019年的「整合與提升」,再到2020年的「總結與推廣」……過去五年,楊浦區課程領導力項目貫徹落實了國家課程政策,探索了國家課程的校本化實施,推動了學生素養培育的實踐落地。
隨後進行的組合論壇,從課程變革、課堂文化、課例研修、教師成長和項目回顧等方面整體呈現了區域提升課程領導力的實踐探索。同濟大學第一附屬中學副校長劉育蓓介紹了信息技術支持下的從教師文本到學生文本的課程變革路徑。開魯新村第二小學教研組長唐徵潔分享了學校聚焦「相親和相信」,探索以「親信課堂」為變革主題的課堂文化轉型。三門中學校長秦娟分享了由「兩備」到「五備」的教案優化過程,並藉助課例研修將學科經驗上升為學校模式,再升級為集團特色。楊浦區教育學院附屬幼兒園教師陳馥敏分享了教師提升理念、優化行動、融入評價的實踐做法,教師團隊逐步成為課程變革主體。楊浦區教育學院院長周梅周梅表示,課程領導力項目推進既是跨部門協同攻關的過程,也是問題解決、理念傳導、合力形成的過程;項目研究促進了研究團隊的專業成長,優化了學院的項目工作模式,收穫了對課程領導力的深層認識。
華師大教授安桂清從學理角度肯定了楊浦課程領導力項目的研究價值。她認為,項目發展了傳統的課程管理理論,在項目實施中課程文本、教師、學生三要素的互動,重構了課程與教學的概念,並進一步深化了教師發展的理論與實踐。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原主任徐澱芳建議,要進一步對標國家文件精神,完善總項目和子項目方案;抓住重點和關鍵,探索五育並舉的實施策略;通過多元研修,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強化項目實施的評價和對評價結果的應用。
在頒獎環節,同濟大學第一附屬中學等8所學校榮獲區提升中小學(幼兒園)課程領導力行動研究項目示範校,上海理工大學附屬中學等11所學校榮獲區提升中小學(幼兒園)課程領導力行動研究項目優秀校。
作者:王星
編輯:沈湫莎
責任編輯:任荃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圖:楊浦區教育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