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的10nm工藝電晶體密度達到了100MTr/mm2,首次使用貴金屬釕

2021-01-11 電子發燒友
打開APP
英特爾的10nm工藝電晶體密度達到了100MTr/mm2,首次使用貴金屬釕

工程師吳畏 發表於 2018-06-14 11:08:00

英特爾現在的主力工藝依然是14nm,目前已經發展了三代14nm工藝,將會一直用到2019年底,之後才會升級10nm工藝。不過10nm處理器最近已經上市了,聯想Ideapad 330就使用了10nm Cannonlake架構的Core i3-8121處理器,通過分析英特爾的10nm工藝電晶體密度達到了100MTr/mm2,是14nm節點的2.7倍,而且英特爾首次使用了貴金屬釕。

Techinsights日前就以聯想Ideapad 330中的Core i3-8121處理器為例分析了英特爾的10nm工藝,詳細報告還沒有發布,他們只公布了部分數據,英特爾的10nm工藝主要創新如下:

·邏輯電晶體密度達到了100.8MTr/mm2,也就是每平方毫米1億個電晶體,電晶體密度是14nm工藝的2.7倍多。

 英特爾之前公布的自家14nm工藝特點

·10nm FinFET使用的是第三代FinFET電晶體工藝技術

·10nm工藝的最小柵極距(gate pitch)從之前的70nm縮小到了54nm。

·10nm工藝的最小金屬間距(metal pitch)從之前的52nm縮小到了36nm。

英特爾10nm工藝亮點:

·與現有10nm及即將問世的7nm工藝相比,英特爾10nm工藝具有最好的間距縮小指標

·在後端製程BEOL中首次聯合使用金屬銅及釕,後者是一種貴金屬

·在contact及BEOL端使用了自對齊曝光方案(self-aligned patterning scheme)

設計亮點:

·通過6.2-Track高密度庫實現了超級縮放(Hyperscaling )

·Cell級別的COAG(Contact on active gate)技術

關於英特爾的10nm工藝優勢,之前我們也介紹過,而且英特爾CEO科贊奇也解釋過他們的10nm工藝為什麼難產的問題,一大原因就是他們的10nm工藝指標定的太高了,10nm工藝100MTr/mm2的電晶體密度實際上跟臺積電、三星的7nm工藝差不多,性能指標是很好的,但遇到了良率這樣的問題,所以量產時間上要比其他兩家落後兩年多。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中芯14nm到N+1,英特爾才10nm,中芯要追上英特爾了?
    也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近日有人表示,中芯國際已經實現了14nm,接下來就是N+1工藝,達到了接近7nm的水平,說不定中芯都要追上英特爾了,甚至還要超過intel了。
  • 英特爾敗局揭秘:痴迷電晶體密度成魔,而臺積電「夜鷹計劃」用...
    TMG 事業群在英特爾內部會如此呼風喚雨,當然是因為英特爾的製程技術和製造工藝長年以來始終位居領先地位。一直到 2018 年 10nm 製程一延多年,對英特爾造成前所未有的挑戰,TMG 事業群才有了一次重大改組。
  • 都是14nm晶片工藝,中芯國際與英特爾,究竟有沒有差距?
    直到第10代酷睿,也就是代號為Ice Lake的晶片,才有了10nm工藝,但14nm依然還在大規模使用,用於桌面版電腦等,是遠遠的落後於臺積電、三星了,連AMD都找臺積電後,在2019年推出7nm的Zen2代了。
  • 10nm處理器雙響炮 Intel六大技術支柱2020年爆發
    以往一提到計算能力,大家想到的往往就是摩爾定律推動下的電晶體密度,但是如今的計算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變化,數據洪流時代考驗的不只是單一的CPU、GPU那麼簡單,推動摩爾定律發展的也不只是電晶體規模,而是「包括電晶體、架構研究、連接性提升、更快速的內存系統和軟體的結合」,這也是Intel六大技術支柱戰略的意義所在。
  • 蘋果M1 之後,英特爾再也不能隨意「擠牙膏」了
    最近 AMD 和蘋果可謂是大受歡迎,AMD 推出的 Ryzen 系列晶片大賣,根據數據調研機構 PassMark 的最新數據,在 2020 年 Q4 季度 AMD 與英特爾處理器市場佔有率對比中,AMD 佔據了總份額的 37.8%,是近 14 年來首次達到這一高度。
  • 英特爾全新電晶體性能提升可媲美節點升級 計算架構新黃金十年開啟?
    全新10nm SuperFin技術可媲美節點轉換智能化時代快速增長的算力需求與先進位程提升的速度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電晶體的微縮也面臨著越來越多的物理極限挑戰,業界正通過技術創新去解決挑戰。英特爾推出的全新電晶體技術10nm SuperFin技術實現了英特爾增強型FinFET電晶體與Super MIM(Metal-Insulator-Metal
  • 處理器的3nm、10nm,究竟是怎麼回事?
    前者臺積電剛剛宣布自己的3nm製程將在2022年下半年正式量產,轉眼他又在自己的熱搜上又加了一把火,宣布其2nm工藝的研發也取得了實質性的突破。幾乎在同時,常年擠牙膏的英特爾也公布了自己的10nm和7nm處理器的推出計劃。這一系列的大新聞,就讓小黑只能表示:「我活了這麼久還真沒見過這等壯觀景象。」
  • 下代Atom將使用3D電晶體22nm製造工藝
    泡泡網CPU頻道5月14日 Intel為了儘快步入移動計算的大軍,旗下Atom平臺將採用Intel最新的3D Tri-Gate技術,據悉它將採用22nm工藝,不過這款產品預計要到2013年才會面世。
  • 英特爾Arctic Sound詳情曝光:搭配HBM2E顯存
    英特爾在2018年宣布進軍高性能GPU市場後,關於英特爾獨顯的消息就沒有斷過。按照高級副總裁Raja Koduri的透露,英特爾GPU有多個項目,涵蓋核顯、低端、高端到數據中心。在目前已經曝光的獨顯中,Gen12核顯最早發布,主要用於Tiger Lake處理器,10nm+工藝,集成96個EU單元,浮點性能是Gen11的兩倍,預計可達2TFLOPS。DG1獨顯在CES 2020上展出,是一款定位低功耗的獨顯,熱設計功耗控制在75W以內,同樣使用10nm+工藝,性能上限GTX 1050、下限取決於功耗,應用於桌面、筆記本平臺。
  • 臺積電5納米吊打英特爾10納米?別糾結了,這只是「數字遊戲」
    而就在不久之前的 9 月 3 日凌晨,英特爾推出了 11 代移動酷睿處理器,採用的仍然是 10nm 工藝,並且還用了 SuperFin 技術來改善上一代 10nm 的不足。如果只從製程工藝推進的情況來看,英特爾已經落後臺積電兩代。
  • 北大排列高密度半導體碳納米管,電子學性能超同尺寸矽基器件
    而CMOS電晶體一旦縮減到亞10nm技術節點,溝道長度隨之縮短,就會出現「短溝道效應」,失去部分器件功能。因此,科學家們正在探索用新結構或新材料來解決這一問題,進一步提升器件能量利用效率。長期以來碳納米管集成電路的發展一直受到材料問題的制約,關鍵是要實現超高半導體純度、順排、高密度、大面積均勻。所謂超高半導體純度、高密度,具體指標是半導體純度超過99.9999%、密度達到100-200每微米。儘管過去20年裡,學術界發展了多種製備、提純、排列碳納米管的方法,但是始終無法接近這個目標。
  • 英特爾的堆疊式納米片電晶體可能是摩爾定律的下一步
    本周,在IEEE國際電子器件會議(IEDM)上,英特爾展示了一種不同的方式:將這些對子堆疊起來,使一個在另一個上面。該方案有效地將一個簡單的CMOS電路的佔地面積減少了一半,這意味著未來IC上的電晶體密度有可能翻倍。
  • 臺積電宣布2023年投產增強版3nm Plus工藝
    當然,Mac 上的 M 系列處理器肯定也會被使用。到那時,蘋果或許將不再擁有帶有英特爾處理器的 Mac 產品。根據之前的報導,3nm 將實現15% 的性能改進,30% 的功耗降低和70% 的電晶體密度增加。但是3nm Plus 的具體參數還不清楚。
  • 英特爾Tiger Lake移動級處理器獲得ZOL 2020年度行業創新獎
    除此之外,Tiger Lake處理器採用了全新的10nm SuperFin技術,從底層電晶體設計上實現了進一步優化。它不僅重新設計了電晶體,而且重新設計了金屬堆棧。首先,英特爾通過添加全新的高性能電晶體,以及改善的柵極工藝來提升驅動電流,使電荷具有更高的移動性,並降低了源漏電阻,實現了更低的電容。
  • 大神扒出英特爾7nm工藝Meteor Lake架構
    英特爾高性能處理器目前依賴14nm工藝,即將發布的Comet Lake-S桌面處理器和下一代的Rocket Lake-S還將繼續使用14nm。10nm工藝需要等到Alder Lake-S才會用(準確的說法是10nm++)。
  • Intel主力10nm產能將超過14nm工藝
    打開APP Intel主力10nm產能將超過14nm工藝 憲瑞 發表於 2020-12-21 09:07:57 最快明年1月份,Intel就要發布代號Rocket Lake-S的11代酷睿桌面版了,這次真的是最後一代14nm工藝了,明年Intel主力就會轉向10nm,產能也會歷史性超過14nm工藝,成為第一大主力。
  • 明年英特爾Tiger Lake推出標壓版,最多8核
    英特爾的Tiger Lake處理器已經在月初正式發布了,但是目前的Tiger Lake只有低壓產品線,雖然性能也不差(英特爾說某些方面吊打AMD的8核),但最高4核8線程的規格確實不夠看。近日,英特爾一副總裁表示,英特爾將在2021年推出8核16線程的Tiger Lake-H系列CPU。對此,國外論壇網友也給出了相關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