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禮妙吉祥文殊師利菩薩!
佛教修行儀軌一般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皈依發心,第二部分是:正文內容,第三部分是:結行回向。
我們做結行回向基本都是用《大方廣佛華嚴經》中的《普賢行願品》中的精華八句話。
文殊師利勇猛智,普賢慧行亦復然
我今回向諸善根,隨彼一切常修學
三世諸佛所稱嘆,如是最勝諸大願
我今回向諸善根,為得普賢殊勝行
很多人可能會疑惑不解,回向文很多,為什麼偏偏要用《普賢行願品》中的八句精華做回向?現在解釋這八句話的含義。
(1)文殊師利勇猛智。文殊菩薩無盡勇猛智。
聖者文殊師利菩薩具有無盡勇氣與智慧,文殊菩薩證悟了勝義諦的實相,並對世俗諦的一切法都無餘通達,文殊菩薩能以大智大勇,將無數的眾生從輪迴深淵中解救出來。
(2)普賢慧行亦復然。普賢菩薩慧行亦復然。
普賢菩薩度脫眾生的無比大願大行,我都同樣效仿。
(3)我今回向諸善根。如是所有善根皆回向。
修行此善法所產生的一切善業功德,全都盡力回向給眾生。
(4)隨彼一切常修學。我今隨彼一切常修學。
我將追隨著所有利益眾生的菩薩聖眾,以無比的勇氣修學菩薩道,發菩提心,行菩薩行。
(5)三世諸佛所稱嘆。三世一切如來正等覺都讚嘆如此回向最殊勝。
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一切的無上正等正覺佛陀。三世諸佛都讚嘆如此回向是最殊勝。三世諸佛菩薩都稱嘆,這種以悲智雙運的方式回向是最為圓滿的,空性智慧與大悲方便相互運作是最上等的回向。
(6)如是最勝諸大願。普賢菩薩的十大願是最殊勝的。
最殊勝的普賢菩薩十大願: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 ,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恆順眾生,十者普皆回向。
(7)我今回向諸善根。所有我之善根亦如是。
我所做的一切善業福德,無論巨細,都像諸佛菩薩所稱嘆的那種無上回向方式來回向。
(8)為得普賢殊勝行。為得普賢勝行乃回向。
為了獲得普賢菩薩利益眾生所行的種種殊勝菩薩行,我也效仿普賢菩薩,將三世所作的一切善業回向,使一切如母有情眾生獲得無上佛果。
有的人念誦讀書,只念口簧,不解其義,囫圇吞棗,經臧經續的含義不管的,只要念過就算了,管他什麼含義不含義?像有的醫生治病一樣,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內臟發生的病變一概不管的。有的人讀書,反正讀過就算了,書中含義不管的。
文殊菩薩的勇猛智,沒有勇猛一點,得不到智慧,有的人工作單位放假了,吃了睡,睡了吃,沒有半點用功思考,如何獲得智慧。還有回向前,念3~7遍金剛薩埵百字明,如果時間不夠,念3~7遍金剛薩埵心咒(嗡ong班扎薩埵吽),再念《普賢行願品》八句精華回向。
為什麼念《普賢行願品》八句回向文前需要念誦金剛薩埵百字明或心咒(3~7遍)?因為金剛薩埵百字明或心咒是空性的圓滿,我們修法過程中可能有不清淨的念頭或帶有很多私心雜念,在最後做結行回向時如果念誦了金剛薩埵的百字明或心咒,一切所有的修法功德都將圓滿,因為金剛薩埵百字明或心咒是空性的圓滿。
現在,我做一次標準的結行回向。
金剛薩埵百字明或心咒(嗡ong班扎薩埵吽),念誦3~7遍。
念誦回向文:
文殊師利勇猛智,普賢慧行亦復然
我今回向諸善根,隨彼一切常修學
三世諸佛所稱嘆,如是最勝諸大願
我今回向諸善根,為得普賢殊勝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