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摘錄自《中國寫意畫超細緻講解 梅蘭竹菊篇》,郭大為、王忠富等編著,機械工業出版社2014年出版,節選網絡共享內容僅供參考,如需深入學習,請從正規渠道購買正版圖書!
花頭
菊花花頭由花瓣和花蕊組成,花瓣有尖有圓、有長有短,還有一些捲瓣,花頭可以用雙勾法來表現,也可以用沒骨法來表現。
雙勾法:採用雙勾法繪製菊花,通常是採用中鋒來繪製菊花的形態結構,繪製出白色的花頭,花頭特點是以線為主,或者以中鋒勾勒,顏色染畫,表現出彩色花頭,用此類方法繪製的花頭以線立型,色塊相輔。
沒骨法:用沒骨法繪製菊花就是採用墨色或顏色來繪製菊花的形態結構,用沒骨法的妙處在於將水、墨色、筆觸融於一體,在紙上點畫,依勢行筆,重在蘊意。在繪製時,一筆一瓣、一筆一葉,用筆洗鍊、形神兼備。
葉莖
菊花的葉子呈綠色或墨綠色,穩定、凝實,花莖呈褐色或墨色,連接枝葉與花頭,形態婀娜且富有變化。
葉子:菊花一柄有五葉,葉子的形態呈現尖圓、大小、肥瘦的不同,在畫菊葉時,菊葉與花頭相比不宜畫得太大,在畫葉脈時,一條主葉脈由葉柄處直接延伸到葉尖,主葉脈兩側交互生長次葉脈,採用雙勾法還是沒骨法繪製要視畫面而定。
花莖:花莖連接花頭和葉子,在畫面中起到連接的作用,花莖在繪製時不能下頂花頭與葉子,也就是不能與花葉呈90度角,以免畫面死板、呆滯,不符合菊花花莖的生長規律,並且表現不出畫面的美感。
範畫一
本幅畫作中菊花從畫面左側伸出,花頭顏色鮮豔、形態多樣、開放絢爛,在繪製時要先講究構圖,處理好花頭的呼應關係,在變化中求統一,分清畫面中花頭的主次關係,以多個花頭的聚集來突出畫面的主體位置,以客體(上面的兩個花頭和枝葉)來襯託主體。在繪製時可以使用勾染法繪製花頭,以沒骨法繪製枝葉的形態,力求畫出豐富的菊花形象。
創作步驟:
1.確定好畫面的構圖,先用一支小號狼毫筆繪製出形態不同的花頭,花頭的分布有疏有密,有聚有散,在點花心時要根據花頭的正側、俯仰來確定花心的形態。
2.使用小號兼毫筆或小號羊毫筆蘸取朱磦和藤黃分染花頭,在染時要注意深淺、虛實的自然變化。
3.連接花頭,從畫面右側斜出枝幹,運筆要有頓挫,墨色要有深淺的變化。
4.運用中號狼毫筆,蘸取濃墨,根據花頭與枝幹的趨勢在枝幹間點畫出葉子,注意葉子的相互遮擋和透視關係的體現。
5.選用小號狼毫筆或兼毫筆,在葉子間點出苔點,注意明部要多點,暗部要少點,這樣既可以加強畫面的明暗關係,也可以使菊花更加生動,富有生機。
範畫二
本幅作品在繪製前要先確定好畫面的構圖,確定好花頭的朝向。在繪製時花頭使用雙勾法勾畫,花頭的正側俯仰不同,聚散有致,葉子含蓄沉穩,與花頭和枝幹搭配和諧,墨線張馳有度,枝幹採用焦墨繪製,運筆時有頓挫、轉折,畫出的枝幹形態昂揚且富有張力。
創作步驟:
1.確定好構圖,選用一支狼毫筆或兼毫筆,中鋒用筆,畫出形態不同的菊花花頭,花頭有聚有散,有正側俯仰、向陽向背的不同姿態,花頭要有相互呼應之意。
2.以濃墨點出瓣尖和花心,使花頭看起來更加生動、自然。
3.換用一支中號兼毫筆或羊毫筆,蘸取濃重的墨色,筆中水分適宜,在花頭間點畫葉子,葉子有大有小,有疏有密,深淺、虛實不同。
4.依據花頭、葉子的形態與走勢畫出枝幹,運筆要有頓挫、轉折的變化,用筆留有的飛白要保留,並根據葉子的顏色特徵繪製出葉子的主葉脈和側葉脈。
範畫三
本幅畫作繪製的是墨菊,花頭或左或右,或高或低,或藏或露,爭相開放,葉子圍繞花頭而生,葉子深淺、明暗各有不同,形態呈現或平伸、或上揚、或下垂的不同變化,在繪製時要先確定好整體的立意構圖,採用沒骨法進行繪製。
創作步驟:
1.確定好畫面的構圖,選用一支小號兼毫筆或羊毫筆,蘸取墨色,繪製出形態不同的花頭,花頭的布局有聚有散、疏密不同,花頭高低、遠近相互呼應,走向大致相同。
2.蘸取濃墨,為花頭點出花心,花心根據花頭正側、俯仰的不同進行繪製,花頭的花蕊要疏密不同。
3.根據花頭的布局和走向來布葉,在繪製時要注意葉子的形態、順序和結構的特點,葉子要有濃淡變化和不同葉片的穿插,要注意表現葉子的偃仰、向背和前後葉子之間的關係。
4.蘸取濃重的墨色勾畫葉脈,運筆要流暢自然,線條要曲中有直,並符合葉子的生長規律。
5.連接花頭和葉子畫出菊花的枝幹,枝幹與花葉間要有遮擋關係,最後為畫面點苔,苔點要有疏有密、形態不同。
範畫四
本幅畫作中的菊花色彩鮮豔,開放燦爛,花頭有正側、遠近、大小、濃淡的不同,對於葉子要處理好墨色上乾濕、濃淡的變化,處理好調色和墨色之間的關係。在繪製枝幹時要注意枝幹的相互穿插、交錯,布局要有主輔、前後之分,枝幹要有高低、大小、前後、左右之分。
創作步驟:
1.確定好花頭的布局形態,選用一支小號羊毫筆或兼毫筆,採用沒骨法畫出形態不同的花頭,在繪製時花頭採用筆肚調色法,筆尖重,筆肚顏色稍淡,中、側鋒兼用筆,繪製出具有自然的深淺關係的花瓣,花頭的形態呈現出裡緊外松的特徵。
2.花心的形態關係到花頭的朝向和開放程度,在繪製花心時花頭的形態要與花心相協調,繪製花心時用胭脂加墨調和,花心呈現不同的形態,正如每個花頭形態不一樣。
3.在花頭間點畫葉子的形態,葉子要有老嫩之分,嫩葉要用花青、藤黃加少許胭脂調和來繪製,老葉要用墨色或墨色加花青調和來繪製。
4.選用小號狼毫筆或兼毫筆,蘸取濃墨,中鋒用筆,繪製出葉子的主葉脈和側葉脈。
5.連接花頭和葉子畫出菊花的枝幹和細枝,注意枝幹要有精細、主次之分,並有穿插、遮擋的表現,點苔時要有大小、疏密之分。
範畫五
本幅畫作採用對角式構圖,極大地拉伸了畫面的空間感,其布局疏可走馬、密不透風,花頭有全開、半開、花苞的形態,有聚有散,兩對角的花頭相互呼應,風姿綽約,葉子深淺、虛實、大小各不相同,在繪製時勾染法和沒骨法兼用,墨色的深淺各有不同。
創作步驟:
1.確定好畫面的,選用一支小號狼毫筆,蘸以重墨,採用雙勾法繪製出形態不同花頭。
2.再蘸以濃墨,點畫出花心,花心要有中心包裹之勢。
3.換用一支中號羊毫筆,以深淺不同的墨色點畫出葉子的形態,表現葉子的遠近、虛實以及透視關係的處理。
4.根據葉子的布局和形態繪製出主葉脈和側葉脈,線條要流暢且富有張力。
5.以藤黃染花苞和黃色的花朵,以胭脂和白粉調和染畫菊花的紅色花頭,顏色呈現不同的深淺變化,並以胭脂加藤黃調和染畫菊花的橙色花頭。
若喜歡,請點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