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VS濟南:誰才是真正的山東老大?

2021-01-13 手機鳳凰網

原標題:青島硬懟濟南:我才是山東絕對第一

◆雙核,也許是個好方法。

正解局出品

濟南,這兩年一直在努力幹一件事:提高首位度。更直白地說,就是在省內16個兄弟城市中,當老大。

今年開年就來了一個大動作:吞下了最小的兄弟萊蕪,一舉拿到2200多平方公裡的土地,將近140萬人口,和1000多億的GDP。濟南在全國城市經濟總量排名也從第23,連升5位。

不過,在濟南繼續大展拳腳時,卻有兄弟傳來針鋒相對的聲音:勇當全省「絕對第一」。

發聲的是《青島日報》,其中強調說:

以青島獨特的資源稟賦優勢,以青島的體量,我們在全省必須遙遙領先,絕對第一,我們沒有理由做第二。同時,我們要「學深圳、趕深圳」,深圳那麼高的標杆,如果我們是省內勉勉強強的第一,也不光彩,如果是第二,那就更等而下之了。

一山難容二虎,青島公開發難,把濟南逼到了牆腳。

其實,濟南和青島,就像是一對歡喜冤家,他們之間的爭論,從來不是一件稀奇事。

濟南想坐在老大哥的位置,而青島則打心眼裡瞧不起濟南這個落寞貴族。

有意思的是,今天山東最高班子中,來自地級市的只有2個,就是濟南、青島的「一把手」,不過青島排在濟南的前面。

這次濟青首位度之爭,只不過是兩座城市長期競賽的一個縮影。

1. 濟村,東夷

山東青島,還是中國青島,一直以來是山東人所糾結的一個問題。對於青島人來說,當然是中國青島更顯得霸氣,這樣的稱呼,光在氣勢上就力壓濟南一頭。而濟南的人民,當然很難接受中國青島這樣的叫法。

以前外省人吐嘈濟南一點也不像省會,像個大縣城。這已經算客氣的了,因為青島人眼中,濟南是一個大農村,並為其起名為濟村。

(濟南領導對城市的建設管理水平也不滿意)

在很多青島人的心裡,有一條鄙視鏈:青島市區﹥青島郊區﹥魯東魯中﹥魯西北﹥魯西南﹥濟村。

濟南人,自然也不甘示弱,直接把青島稱為東夷之地。

可見,二者的競爭,從上到下,已有深厚的社會心理基礎。

2016年,青島GDP跨入萬億俱樂部,成為山東省首個GDP破萬億的城市,到現在也是山東唯一一個。2018年,青島GDP已經超過1.2萬億,實際增速7.4%,依舊遙遙領先省內各市。

濟南在這方面,則表現得有些遜色。合併萊蕪後,新濟南的GDP為8832.21億,才超過煙臺,位居省內第2,實際增速約為7.4%。但總量還是只有青島的3/4。

在可預見的很長時間裡,青島GDP會繼續壓濟南一頭。這也是青島爭做省內絕對第一的底氣所在。

除了GDP以外,優質企業數量也是二者經常比較的一個指標。企業是經濟運轉中最有活力的主體。一個城市的優質企業越多,意味著這個城市的經濟更發達,能夠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和更高的薪資待遇。

例如,如今最耀眼的明星城市—深圳,其經濟發展的活力,很大程度上就是由騰訊、華為等優質企業撐起的。這就是超級公司對一個城市的魅力所在。

到4月底,青島共有33家A股上市企業。這33家企業2018年共實現營收3657.37億元,較2017年增長25.60%,淨利潤也達到了215.40億元。其中,青島海爾、海信電器、青島啤酒這「三朵金花」,2018年營業額分別為1833.17億元、351.28億元、265.75億元,佔據青島A股上市企業營業額的半壁江山。

同期,濟南A股上市公司(含萊蕪)數量為25家,不光數量落後青島,總營收也落後青島近百億。

在上市公司的數量和質量上,青島優勢還是不小。

2. 千年古城,百年新埠

在經濟數據方面,青島確實領先濟南不少。但是,濟南真正強勢的地方在於文化、政治等領域。

戰國時期,濟南便已聞名四海,當時是齊國西部的要塞「歷下」,與晉魯兩國接壤。晉平公伐齊、韓信破齊,都曾在此大戰。

元代後期,大運河裁彎取直,山東西部成了必經之地,山東政治經濟重心西移。濟南通過各種水系,可以直連大運河,交通地位一下子就提高了。

明初,朱元璋把山東首府遷到了濟南,從此濟南成為了山東的權力中心。

(濟南大明湖)

濟南的大明湖、千佛山、歷下亭等景點,乃至濟南整個城市,都在無形中散發著古韻。

而青島的崛起,還是最近100多年的事,和海禁開放、德國強租膠州灣有關。

在政治文化方面,青島確實還是個弟弟。一百多年前,青島還是個默默無聞的小漁村,只能在潮起潮落中,偶爾抬頭看一眼春風得意的魯西大地。如今,青島雖然成為了齊魯大地的工業化大城市,但文化方面的短板,卻不是一時半會就能補上的。

要說起青島的歷史文化景點,以八大關和棧橋最為著名,但這兩處景點,也不過百餘年的歷史罷了。

(青島棧橋)

山東獨特的地形地貌,也是形成濟青之爭的因素之一。山東的中部,是連綿的泰沂山脈、五蓮山脈,這樣一來,山東就沒有一座城市能夠處於絕對的地理中心位置。

(山東的中部是高大的山脈,青島、濟南分處東西)

濟青之間競爭,一方面多多少少帶著點青島對濟南的恨鐵不成鋼,以及青島人的自傲。另一方面,也有濟南不服輸的個性以及追趕的勇氣。

如今,二者都是副省級城市。誰也沒法在行政權力上力壓對方。二王爭霸,也就見怪不怪了。

3. 大省,卻沒有大城

濟青之爭,也塑造了山東不同的發展道路。不像四川、湖北、河南等省份,有著實力雄厚的帶頭大哥。

作為GDP排名第3的大省,山東卻沒有一座明星城市。青島GDP常年徘徊在全國第12,而濟南還要更靠後一些,合併萊蕪後才勉強擠進前20名。 

(濟南如果不算上萊蕪,2018年GDP還排不進前20)

反觀四川,雖然GDP全國第6,但成都卻穩坐前10,單是成都一城就貢獻了近四成的GDP。類似的還有湖北,2018年湖北GDP全國第7,而武漢卻在各城市裡排第8。

山東沒龍頭,造成經濟發展的一個困局:缺乏核心城市的帶動效應。

比如,上海與蘇南城市,就是很典型的輻射帶動案例。上海通過產業轉移、規劃城市圈、人才資源的溢出,促進著蘇州、無錫、常州等城市的發展。

濟青之間競爭,也使二者和山東忽視了外部環境的變化,逐漸落後於時代。

最明顯的是,山東在網際網路經濟上存在短板。2017年網際網路企業百強榜單中,山東僅有2家上榜,並且排名都在60名開外。

錯失網際網路,意味著山東沒有抓住高利潤時代。 2018年,阿里巴巴集團營收2502.66億元,約為青島33家A股上市公司營收的七成,其歸母淨利潤696.42億元,更是後者的3倍以上。而阿里巴巴背後的浙江,也在奮起直追,與山東的距離在越拉越近。

標兵漸遠,追兵將至,是對如今的青島、濟南和山東最好的描述。

4. 雙核心也有未來

大城、大省競爭,四川、湖北、河南等走的是強省會路線,各自磨練出了省內一哥,推動了全省發展,成為了城市競爭中的贏家。

但是,花開兩朵,各有不同,走雙核心路線的山東,未必沒有機會超越。

一般來說,一個強勢的省會,可以促進資源的優化配置,集中力量辦大事,並且最終反哺周圍的中小城市。

而雙核心的模式,關鍵就是要有龍頭的力量和合理的分工。山東要發揮雙核心優勢,一方面是確保濟南、青島兩座城市自身實力足夠強,另一方面是要保證這兩個城市不會掐架。

作為省會城市,濟南集中了山東優質的教育文化、金融服務等資源,交通便捷、對外聯繫迅速,是全國重要的樞紐城市。

美中不足的是,濟南民營企業發展活力需要提高。在2018年,山東民營企業百強中,濟南只有3家上榜,排名最高的是65位的齊魯製藥,還有個外來戶第91位的山東蘇寧易購商貿有限公司,最後是99位勉強上榜的聖泉集團。

(2018山東民營企業百強榜單前10)

而青島的優勢在於開放,不僅有著活躍的外貿型經濟,也有著西海岸新區等國家級戰略支撐。青島雖然和深圳、杭州等城市相比,在經濟活力、創新能力等方面還有不少距離,但比上不足比下有餘,開放遠遠不是省內城市可以比擬的。

僅2016年,就有12家世界五百強落戶青島,到2017年末,青島境外五百強就已達到134家。

(青島的外資吸引力遠遠領先省內各市)

濟南主西、青島主東,濟南主內、青島主外,似乎成為了最好的選擇。

2016年,鄭州被確定為國家中心城市,以鄭州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把觸角延伸到了山東,菏澤、聊城等魯西城市,成了中原城市群的一部分。

在鄭州經濟腹地急劇擴張的同時,以濟南為首的城市群開始受到影響,雙方在資源的爭奪上開始短兵相接。

而如果濟南落敗,青島想要往西延伸,擴大自己的經濟腹地,也將會更為困難。

青島雖然在省內各城市發展中暫時處於領先地位,但是如果和一線城市,甚至部分強二線城市相比,仍有很多不足。

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濟青聯合才能實現雙贏。

2018年底,濟青高鐵正式運營,也印證了山東往這方面發展的謀劃。線路長度307.9千米、設計時速350千米,濟青的時間距離縮短到1小時40分鐘。通過高鐵連接,濟青完全可以短時間內實現資源的互通。

而主攻海洋經濟的青島,影響力越大,帶給濟南和整個山東的福利也越大。

青島作為內外交流的窗口,招商引資,給濟南和山東注入更多的經濟活力。各自發力、各自協作,帶動區域經濟發展,這正是雙核的好處。

強省會是一種發展模式,雙核又何嘗不是一種發展模式?單龍頭是龍頭,雙龍頭又何嘗不是龍頭?

在單核城市虹吸效應加大的背景下,山東的雙核模式,或許能為中國的區域發展趟出一條新路。

相關焦點

  • 齊魯儒小賢|山東濟南VS中國青島,告訴小賢,你更喜歡誰呢?
    我是儒小賢來自齊文化發祥地淄博關注wo,我有話對你說網上經常能聽到這麼一句話,叫做「山東濟南、中國青島、世界濰坊、宇宙壽光濟南和青島較勁,一直是山東人津津樂道的話題。有一句話叫做「有的人出生的時候是泰安人,長大了是萊蕪人,現在又變成了濟南人」。這句話說的就是2019年萊蕪撤市劃區歸到濟南的事情。
  • TOP3粵蘇魯,省會廣州南京濟南排省內第2,2市曾第三,誰能當老大
    江蘇和山東都曾經是中國GDP的老大,改革開放幾年後,被廣東超越,大約在2010年前後形成如今的排位。這3個省,經濟總量排第一的都不是省會,廣州是深圳,江蘇是蘇州,山東是青島。在江蘇,南京戲稱「微京」;在山東,很多人說是山東濟南、中國青島。而南京和濟南,甚至曾經連第二的位置都不保。
  • 青島濟南臨沂菏澤,山東16市各市最大民營企業是誰,首富會是誰
    只有民營企業,才可能產生富豪,這是最起碼的常識。昨天,2020年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發布,山東共有52家企業入圍,除了棗莊外,其他15市都有企業入圍,數量最多的是東營,達14家,其次是濱州,7家,之後才是青島。其餘2個GDP總量在山東排前3位的城市省會濟南和煙臺,分別只有3家和2家企業上榜,有點出乎意料。
  • 琴島青島,一個學琴的地方,山東文化中心的帽子,何以讓濟南戴了
    琴島青島,一個學琴的地方,山東文化中心的帽子,何以讓濟南戴了?一種觀點認為,其實青島的教育和人文算是短板中的短板,文化沙漠喊了這麼多年還沒有改善,教育水平更不用說,高中錄取率多少年全省倒數,自然無顏自詡山東文化中心……
  • 這座城市「最山東」,歷史文化名城,不是省會濟南,也不是青島
    一個城市的大小往往也是很重要的標準,比如,我來自廣東最大的城市,我來自某個省份最大的城市,城市的大小也有根據指標定義不同的傾向,如經濟實力最強的城市,常住人口最多的城市,面積最大的城市等,根據不同的指標順序,獲得的結果往往不同,今天開始和大家一起從城市最近幾年的『圖片』出發,來測量中國各大城市的『人氣』程度,每個省最有人氣的城市是誰,提起哪座城市,除了成都以外
  • 遼寧與山東的對比:大連能否超越青島,瀋陽能否超越濟南?
    遼寧與山東的對比,估計很多人看到標題會驚訝,因為遼寧與山東如今的經濟規模相差太大,沒有可比性,其實也不見得,單就遼寧最強的兩座城市與山東最強的兩座城市之間的對比,其實還是存在某些可能的。首先我們看下整體的經濟體量,以2019年為例,山東的經濟體量在71000多億以上,而遼寧的經濟體量將近25000億,可見遼寧差了山東40000多億之巨,差距非常大,比一個河北的經濟體量都大。客觀講,如今的遼寧與山東的差距太過於明顯,但我們今天比較的是城市,不是整個省份。
  • 山東這座城市「最宜居」,沒有青島好客,也沒有濟南美麗
    山東是個有趣的省份,最有名的城市是青島,但山東的省會不是青島,而是濟南,與青島不同,濟南是山泉城市,自然風景非常好,是有名的旅遊城市,人們對山東印象很好,因為這裡的人非常熱情有趣,他們的方言讓人感到親切,山東的著名小吃,山東全城的大街小巷,深受人們的喜愛,近幾年,山東旅遊業發展得很好
  • 齊魯大地百花爭豔,誰才是山東「一哥」,網友:還真不好說!
    山東,因居太行山以東而得名,簡稱「魯」,先秦時期曾隸屬齊國、魯國,故而別名齊魯。作為現如今我國名副其實的經濟大省,山東境內真可謂是百花爭豔。「泉城」濟南、「東方瑞士」青島亦或者素有「雪窩」之譽的煙臺,全部都是可圈可點的城市。
  • 山東青島風水大師誰最厲害?青島最有名氣的風水大師十大排名
    青島風水大師誰最厲害、青島十大風水師劉宗超、青島風水大師哪家好、膠州看風水大師求前大師、青島最有名氣的風水大師顏廷利先生、青島住宅風水大師推薦;青島,山東省地級市,國家計劃單列市、副省級城市,簡稱青,舊稱「膠澳」,別稱「琴島」、「島城」。
  • 山東新5強中學,濟南佔2所,但青島才一所,使人嘆惜
    不過很多時候人們會與山西大學的山大進行比較,不過客觀來說,山東大學的山大要比山西省的山大影響力更大。其實,除了高校教育之外,山東省當地的中學教育也值得人們關注一下,因為各地區的中學教育其實在教育事業發展進程當中同樣是不可或缺的一股力量,正是有了各省市地區各所優秀的中學,每年才會有那麼多的優秀學子考入到我國的各大名校,所以考生在選擇中學的時候也需慎重一點才行。
  • 廣東江蘇山東浙江福建遼寧,都有一對雙星城市,濟南青島實力怎樣
    廣東是深圳和廣州;江蘇是南京和蘇州;山東是濟南和青島;浙江是杭州和寧波;福建是福州和廈門;遼寧是瀋陽和大連。全國5個計劃單列市,分別是深圳、青島、寧波、廈門和大連,都在這6個省份中,只有江蘇沒有,也就是說,除了江蘇和福建外,4個省有兩個副省級城市。
  • 山東幸福感最強的城市,不是濟南,也不是青島,你知道是哪嗎?
    山東省有許多旅遊城市,深受人們的喜愛,此外,山東省許多城市都是沿海城市,可以說,這裡的風景很美,也很乾淨,例如,山東省省會濟南是經濟、交通和文化交流的中心城市,今天,青島是山東省經濟發展最快的城市,可以說你深受人們的喜愛,青島也是一座啤酒文化名城,深受海內外遊客青睞,然而,全省幸福感最強的城市並不是這兩個城市。
  • 濟南總部企業已達179家!Ta們,為啥把大本營扎在山東?
    京東健康選擇濟南,也給濟南的招才引智工作帶來了新的契機。「隨著新一線城市的崛起,武漢、成都、西安、鄭州、濟南等地均加入『搶總部』的競爭之中。縱觀國內外大城市的發展歷程,總部經濟的興起往往伴隨著商務園區或者中央商務區的崛起。」
  • 島城青島的2020年前三季度GDP出爐,在山東省內排名第幾?
    青島市是山東省的著名城市,是我國十五大副省級城市和五大計劃單列市之一,此外我們青島還是我國夜景非常漂亮的城市,這裡的高樓大廈倒映在黃海水面上也是別有一番滋味,此外我們青島是地處山東膠東半島的海濱城市,因此素有島城的美譽
  • 2020山東官方版獨角獸名單:青島煙臺各2家 濟南1家
    其中,5家獨角獸企業中,青島佔2個名額,分別為海爾卡奧斯物聯生態科技有限公司、青島中加特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其餘3家企業分別為濟南的山東天嶽先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及煙臺市山東恆輝節能技術集團有限公司和煙臺顯華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山東幸福指數名列榜首的兩座城市,青島不在其中,濟南也遺憾落選
    提到山東,相信許多人都會不由自主的想起那裡的天高海闊、山清水秀,更有居民的大方熱情,樸實健壯。近幾年,山東在發展中城市展裡是備受矚目的,不僅是因為這個人口大省的經濟連年遞增,更是因為它的發展潛力不可估量。山東的發展之所以那麼迅速,它的GDP產量甚至位居全國第三,必定是他有著別人所沒有的優勢。
  • 青島大學、青島科技大學和山東科技大學,3所省屬強校,如何排名...
    青島大學、青島科技大學和山東科技大學都是山東的知名省屬高校,而且主校區都位於青島,今天對這三所高校進行簡單的對比介紹。青島大學的校史可以追溯到1909年,目前青島大學有浮山校區、金家嶺校區、松山校區三個校區。
  • 山東民辦大學版圖:已為公辦院校一半,濟南多為女掌門人
    1、山東民辦大學雙子座在山東經濟社會版圖上,濟南和青島被譽為「雙子座」。在民辦本科高校的版圖上,濟南和青島也呈雙峰對峙態勢,各有6所,加起來佔了山東民辦本科院校的近半壁江山。在濟南的民辦大學中,女掌門人成了一道靚麗風景線。
  • 濟南一日調整倆區委書記,青島一區長任歷城區委書記
    1月9日上午,歷城區召開全區領導幹部會議,濟南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李剛出席會議並講話。會議宣布了山東省委、濟南市委關於歷城區委主要負責同志職務調整的決定:呂濤同志任中共歷城區委委員、常委、書記兼區委黨校校長。此前呂濤任青島市即墨區區長。1月9日下午,天橋區召開全區領導幹部會議,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李剛出席會議。
  • 誰是山東最窮的城市,竟然不是菏澤!
    說到誰是山東最窮的城市,大家的第一感覺肯定是菏澤市。魯西南是山東的貧困圈,菏澤又是魯西南最窮的一個,這在山東是一個根深蒂固的常識。可現在我要顛覆你的潛意識了,因為各個指標顯示菏澤已經摘掉山東最窮的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