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ker:小丑》奪得76屆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
作為DC宇宙中最為知名的反派,該電影未上映前可以說是萬眾期待了。從剛曝出預告片就刷爆了社交網絡,再到威尼斯電影節拿下金獅獎最佳電影,又把觀眾的期待值拉高了。這點也可以從IMDB的評分上看出來,電影還沒上映,只在兩次電影節放映過,然而IMDB上已經有超過1萬5千人打分,平均分高達9.5,這個情景可不多見。
同時各種關於政府警告Joker,電影可能煽動性過強的新聞也見諸報端,畢竟當年黑暗騎士電影上映的槍擊案還歷歷在目。
這本身和Joker這個角色的瘋狂也有關係。許多人說喜歡Joker,其實是因為他們並不理解Joker這個角色,只了解了表象,如果真的理解了Joker這個角色,那也就真的瘋了。在這裡推薦DC的漫畫The Killing Joke,還有同名動漫電影,百分百忠於原著,看完你就會覺得Joker這個角色非常的可怕,難以理解。
簡述一下故事吧,the Killing Joke算是Joker的起源故事之一,但Joker的起源故事有很多,所以這只是一個版本。
Joker本身是個不得志的喜劇演員,妻子臨近生產而自己卻拿不出錢讓家人生活得好一點,於是鋌而走險,他決定與Red Hood匪幫合作,去搶劫自己以前工作過的化工廠。然而正在計劃的時候,他的妻子出了車禍,妻子和未出世的孩子都死了,頓時失去了生活意志的他成為了行屍走肉,但箭在弦上,還是被Red Hood架上了賊船,可是化工廠並不是守衛鬆散的地方,搶劫計劃被發現,同時蝙蝠俠出現制止搶劫,被嚇得失魂落魄的他墜進了化工廠的廢水中,等鑽出來的時候,他就徹底瘋了,也就成為了白皮膚綠頭髮的Joker,他的名言就是「All you need is a bad day」,在社會的摧殘之下,理智的人與瘋狂之間只隔著運氣不好的一天。
時間來到了現代,Joker又一次從人才濟濟的阿卡姆瘋人院逃了出來,這次他的目的是逼瘋戈登局長,來證明瘋狂才是人應該有的樣子。所以他偷襲了戈登局長的家,一槍把戈登局長的女兒Barbara打成了下半身癱瘓,還拍了Barbara的裸照,然後綁架了戈登局長,把他送去了自己設計好的遊樂園,想要逼瘋戈登局長。
清醒過來的戈登局長在這些打擊之下幾近崩潰,而Joker則在旁邊做著講解:「女士們先生們,你們在報紙上讀到過的,現在顫抖著觀察吧,在你們的雙眼面前就是大自然最稀少也是最悲慘的錯誤,我向你們展示「普通人」身體上並不出眾,但是它有一套畸形的價值觀。
下面一點非常重要,注意觀察那醜陋臃腫的人性的意識,還有那畸形的社會道德和枯萎的樂觀主義。
這顯然不是給心理脆弱的人準備的,對吧?其中最令人噁心的事就是它們對於秩序和理智的無用的見解。如果他們感受到了太大的壓力,他們就崩潰了。
我聽到有人問它們活得怎麼樣?
這些可憐又可悲的物種是怎樣在現在這個艱難又荒謬的世界存活的呢?
這令人悲傷的回答是「不太好」。
在面對著人類的存在是瘋狂,隨機又毫無意義的這樣無可逃避的事實面前,每八個人中就有一個人變成了流著哈喇子的傻子。
但誰又能責備他們呢?在這樣一個瘋狂的世界裡,別的做法只有變瘋!」
這時候蝙蝠俠趕到,救下了局長,Joker趁亂逃進了遊樂園。然而多年未能參透Joker讓蝙蝠俠異常憤怒,他怒氣衝衝去尋找Joker,留下戈登局長在背後喊出「I want him brought in, and I want him brought in by the book! By the book, you Hear? We have to show him that our way works!」(我要讓他被扔進監獄,並且我要讓這一切都按規矩辦!按規矩辦,你聽到了嗎?我們必須要向他展示,我們的辦法管用!)
一通追逐之後,Joker被逼到了絕路,索性放棄了抵抗,但是蝙蝠俠因為想要by the book,並沒有被憤怒衝昏頭腦而暴揍Joker一頓,而是想要幫助Joker,讓他恢復理智,Joker笑了笑,開始講起了一個笑話(英文原文):「See, there were these two guys in a lunatic asylum, and one night, one night they decide they don't like living in an asylum any more. They decide they're going to escape! So, like, they get up onto the roof, and there, just across this narrow gap, they see the rooftops of the town, stretchiing away in the moonlight, stretching away for freedom. Now, the first guy, he jumps right across with no problem. But his friend, his friend daredn't make the leap, Y'see, Y'see, he's afraid of falling. So then, the first guy has an idea, he says 'Hey! I have my flashlight with me! I'll shine it across the gapbetween the buildings. You can walk along the beam and join me!' B-But the second guy just shakes his head. He suh-says... He says 'Wh-what do you think I am? Crazy? You'd turn it off when I was half way across!'」
(我翻譯一下:看啊,有這麼瘋人院裡的兩個人,有一天晚上他們決定他們再也不想在瘋人院裡住下去了,他們決定逃跑!於是他們爬上了房頂,在窄窄的空檔另一邊,他們看到了整個城市的屋頂在月光中延展了出去,就像無邊無際的自由一樣。於是第一個人直接就跳了過去,一點問題也沒有。但是他的朋友,他的朋友太膽小了,不敢跳過去,你看,他害怕摔下去。所以第一個人有了個主意,他說:「嘿!我帶著我的手電筒呢!我會用手電筒照亮這個空檔,你順著光柱走過來就行了。」但是第二個人搖了搖頭,他說:「你以為我是什麼人?瘋子嗎?你會在我走到一半的時候把手電筒關了的!」)
講完這個笑話,Joker開始狂笑了起來,蝙蝠俠也慢慢開始不受控制地笑了起來,畫面對著地面上的一個水坑,裡邊有一道光柱,然後光柱消失了,整個故事也結束了。
至於最後這個笑話如何解讀嘛,我覺得這兩個人肯定是Joker和蝙蝠俠,但是誰是第一個人誰是第二個人都可以,並且瘋人院象徵著的是人類世界還是瘋狂也是都可以的。可以理解為Joker想把蝙蝠俠拉入瘋狂或者是蝙蝠俠想讓Joker恢復理智,但兩人都無能為力。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但整個故事算是Joker自己世界觀的完美展現,對於理解這個角色有很大的幫助。
說回電影:
媒體評分並不高,並且兩極分化很嚴重。認為好的基本都是滿分評價,認為不好的都是不及格的分數。我這次特意翻看了爛番茄裡邊的差評,想看看都提到了什麼。總結起來基本都是Joaquin Phoenix奉獻了精彩的表演,但是故事過於老套單調,我們已經看過很多相似的故事了。但我對於這部電影實在是有太高的期待了,所以這些評論也讓我有些不安,害怕我的期待值會落空。
先上推薦指數:10分!滿分佳作!與你看過的任何一部電影都不一樣,獨樹一幟!
無劇透評價:故事雖然主體與漫畫不一樣,但是一些細節還是有漫畫的痕跡,但一點漫畫沒看過的人也是完全可以看這部電影的。故事前半部分有些滯澀,正如影片前半部分Arthur還是Arthur一樣,他掙扎在這個冷酷的城市裡,舉步維艱,但當他逐漸轉化為Joker之後,他變得自信了,影片也流暢了起來,Arthur Fleck不再存在了,Joker誕生了。
作為一部起源電影,是非常優秀的,完美展現了一個普通人是如何一步一步地走向瘋狂的。而Joaquin Pheonix奉獻了極具感染力的表演,通過許多不一樣的笑聲,把Joker的瘋狂展現了出來。還有預告片中就見到的他的舞姿,就是簡簡單單地擺一個pose,或者是腳在地上畫一個半圓,就擁有極強的感染力。雖說我不認為奧斯卡會把影帝給這麼一個超級反派,但是這部裡邊的演技是絕對得頂級水準。
涉及劇透點評:
基本之前幾個預告片的內容都出現在影片前十分鐘,除了最後上脫口秀那裡,那是影片最後。
Arthur Fleck是一個小丑,逗小孩玩的那種,工作不掙錢,容易被人欺負,他和自己年邁的母親住在一棟老舊的公寓裡邊,勉強度日。他還身有疾病,會突然無緣無故地狂笑不止,因此之前被關進精神病院裡,出來之後還要每周去找social service聊天領藥,類似於每周報導吧。
哥譚市可以說是一片泥沼,貧富差距巨大,普通人生活困難而又毫無希望,富人富得流油,以Thomas Wayne為代表,也就是蝙蝠俠的父親,然而Thomas Wayne去聲稱自己要競選市長,為哥譚市帶來秩序,因為「Gotham has lost its way.」然而與此同時Arthur依靠的social service卻因為沒有funding要被取消了,有錢人根本不管這些底層人的死活,這種階層之間的衝突一觸即發。就像預告片裡Arthur那句一樣:「Is it just me, or is it getting crazier out there?」理解了這個社會背景之後,一些劇情才解釋得通。
一開始看的時候觀眾會認為Arthur是個正常人,只不過有那個狂笑不止的疾病,但是當你看到最後的時候才會發現,Arthur從一開始就是瘋狂的,delusional。同時提一下Joker的舞蹈,影片中間有一段舞蹈剛看的時候會覺得很突兀,不理解,但是當你看完電影之後,你就會發現,Joker的舞蹈是Arthur由普通人向Joker演變時的過程,當他越來越接近Joker這個形象的時候,他的舞姿就越來越恣意,越來越完整,這時候你就意識到電影中段的舞蹈其實是他開始了向Joker演化的過程。故事高潮之前還有幾個反轉,都會讓你震驚,但我還是不劇透了,我真的不忍心劇透這麼好的電影了。
最後的高潮就是Arthur變成了Joker,瘋狂,不羈,殺人的行為隨意又不可預測,一切對於他來說都是一個笑話,而哥譚市的底層奉他為神,哥譚因他而陷入混亂,Joker成為了一個符號。
一個小彩蛋就是蝙蝠俠眾所周知的起源故事也發生在了影片最後,熟悉漫畫的看到那裡都會有汗毛倒立的熟悉感。
這次的Joker電影我吹爆!觀感真的是一部獨一無二的電影,非常值得一看!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