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於十三五|一座國際水準的音樂廳帶來什麼?一個地標,一個很成都的...

2020-12-22 騰訊網

提起成都的城市地標,在寬窄巷子、杜甫草堂這些必打卡點位之外,近幾年多了一個不容忽視的新晉熱門——城市音樂廳。

而提起成都人下班、周末的生活方式,一個新的項目也成為了熱門選項——去城市音樂廳聽一場演奏、看一場演出,感受一次殿堂級音樂的薰陶。

位於成都市一環路的成都城市音樂廳,緊鄰紅瓦寺和磨子橋,那裡是成都交通最便利、人口最聚集的城區,周邊高樓林立,商圈環繞。因此自2016年城市音樂廳啟動建設,到去年12月啟動運營,再到如今成為成都市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每一步,都是在聚焦之下走過的。

△成都城市音樂廳

有人說,藝術是城市的靈魂。沒有藝術的城市,就沒有行之久遠的生命力。倘若將藝術作為衡量城市文明發展進步的重要標杆的話,那麼成都城市音樂廳,正是可以承載藝術的載體。

「音樂廳投用剛好一年了,這一年的時間裡,各種多元的、國際一流的、殿堂級的音樂表演在成都有了舞臺」,成都城市音樂廳董事長王義平感慨。

當前,成都正著力打造「三城三都」,加快建設世界文化名城。而成都城市音樂廳,正是成都打造國際音樂之都的重要抓手。

事實上,一座國際水準的音樂場館能為城市帶來的,不僅僅是標誌性的建築,甚至不僅是高水準、多元化的音樂演出。正如王義平所言:「它讓音樂產業聚集、發展,更重要的是,它改變了成都市民的音樂生活」。

頂級場館

讓國際經典,有了成都舞臺

成都的一環路上,城市音樂廳是最顯眼、最特別的建築之一。那素雅晶瑩,莊重卻充滿時尚設計感的建築,白天,如瑩潤的白玉,夜晚,則亮著雅致的淡黃柔光。許多行人到此會駐足,以音樂廳為背景打卡拍照,就像路過了國家大劇院或是雪梨歌劇院,因為這裡已成地標。

△音樂廳 (成都城市音樂廳提供)

△歌劇廳(成都城市音樂廳提供)

事實上,這裡原本就是成都音樂氛圍最濃的片區。不僅赫赫有名的四川音樂學院就佇立在此,連周邊的業態,都是與音樂關聯的樂器店、舞蹈培訓,以及鋼琴行。

最有音樂氣息的街區,拔地而起了一座頂級水準的音樂廳,其定位於「傳承世界經典,打造國際一流」,規劃之初,就是奔著國際頂級的水準去設計的。

若單從硬體上來說,這裡是全國第三、西部最大的音樂廳。總佔地面積45畝,建築面積十萬餘平方米,由1401座的歌劇廳,1328座的音樂廳、343座的戲劇廳、300座的小型室內樂演奏廳4大核心建築及交響樂排練廳、歌劇舞劇排練廳、戲劇排練廳、新聞發布廳、戶外黑膠廣場等重要場館和設施組成。

細看,內裡的每個廳,都各具特色。

比如1328座的音樂廳,其穹頂是一朵巨大的「冰芙蓉」,既有大氣莊重的時代感,又有濃鬱的成都味兒。據西南院音樂廳項目副總師王永煒介紹,那是由亞克力材質製作出的「返音板」,重達26噸。

△成都城市音樂廳全貌(成都城市音樂廳提供)

舞臺正上方是音樂廳的鎮廳之寶——管風琴,來自德國管風琴製造世家。管風琴既能演奏宏大的樂曲,也能展現小橋流水般的溫柔之聲。這也是目前為止西部地區唯一一個擁有管風琴的音樂廳,同時,它解決了國內很多場館沒有管風琴而無法演奏的情況。

而整個建築內部最大的演藝場館——歌劇廳,則可以演繹歌劇、舞劇、音樂劇、芭蕾舞劇等等所有的舞臺藝術表演形式。歌劇廳場內採用「馬蹄形」的造型,以中國紅為基調,擁有1401個席位。值得一提的是,歌劇廳的觀眾席配備了12種外語翻譯系統,以保證歌劇迷無障礙體驗各國優秀歌劇。成都城市音樂廳也是目前國內首個配備該系統的大劇院。

這樣的高水準打造,讓國際一流的演出、演奏有了成都舞臺。「好多國內國外的頂級樂團、演出都主動聯繫到我們,希望來成都城市音樂廳演出」,王義平說,這就是載體所發揮的作用。有了一流的舞臺,自然就引來了一流的藝術。

硬體過硬的同時,管理和運營同樣要過硬。為此,成都城市音樂廳運營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成立,專門負責城市音樂廳的運營。「要打造國際一流的藝術場館,那麼運營管理團隊必須也要國際一流」,王義平告訴記者,整個公司的人員構成中,75%是研究生。此外,「我們還在計劃將總經理等職位進行全球招募,誠邀國際化的精英管理人才」。

成都人的生活是如何被音樂廳改變的?

30秒搶光演出票,聽演奏成為習慣生活

十多天前的12月10日,成都城市音樂廳剛好運營滿一周年。時間說長不長,但卻足以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一座城市的文化藝術生活。

今年8月29日,市之星古典吉他協奏曲音樂會在成都城市音樂廳舉行。那是疫情後,城市音樂廳首次對外售票。僅僅30秒後,門票一搶而空。

△2020成都新年音樂會

「成都人本就熱愛藝術,熱愛音樂,熱愛生活,家門口有了國際經典的傳承舞臺,必然會一票難求」,王義平告訴記者,成都城市音樂廳正式開幕運營一年以來,為觀眾奉獻了線上線下演出活動共計252場。不論線上還是線下,場場都是人氣爆棚,「整個2020年,成都城市音樂廳是成都劇院類項目演出場次體量最大的場館,數量是四川之最、並在全國劇院中名列前茅。」

音樂廳雖然高端,但實際上,這252場音樂演出中,公益類的演出活動佔了最大比例,共有101場。此外,還包括國家及省市區政府演出活動61場,合作演出活動(含高校、市級院團)52場,商業租場演出活動38場。也就是說,音樂廳的大量演出,其實是以公益為主,是市民們誰都能參與、能欣賞的演出。

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城市音樂廳在未恢復線下演出的那段時間裡,想出了一個創新的演出方式。「我們跟雲音悅、Bilibili、一直播、百度APP等等線上平臺合作,進行線上直播演出」,王義平告訴記者,其實所有的優質演出團隊、優質演奏,都是在音樂廳現場演繹的,只是將畫面用線上直播的方式呈現。但統計下來,那幾個月的直播累計觀看量超過了800萬次。

到了今夏,城市音樂廳恢復了線下演出,這裡瞬間成為世界優質藝術資源的聚集平臺。

中國交響樂團、中央民族樂團、四川音樂學院交響樂團、上海交響樂團……

湯沐海、呂思清、戴玉強、徐偉林、呂繼宏、王宏偉、么紅、李丹陽……

各大著名樂團、著名音樂家,悉數在這個舞臺上演繹著高水準的藝術作品。

9月至11月,成都城市音樂廳更是迎來演出市場的小高峰。「第26屆蓉城之秋成都國際音樂季」「第三屆天府戲劇季」等一系列主題藝術活動接連在成都城市音樂廳開展。成都交響樂團與深圳交響樂團雙城合奏大型交響套曲《我的祖國》、大型原創交響合唱《奮進新時代》、金承志與上海彩虹室內合唱團十周年演出季《多想唱歌給你聽》成都音樂會……一系列高品質的演出在成都城市音樂廳上演。

「若不是受疫情影響,音樂廳其實會迎來更多國際頂級的樂團和演出」,王義平說,其實許多國外的演出劇目、團隊與成都城市音樂廳早已進行了對接,比如音樂劇《貓》,再比如柏林愛樂樂團等等。而在未來,這些國際頂級的演出都會登上成都城市音樂廳的舞臺。

加速聚集音樂產業要素

周邊已成「音樂天堂」

「最多的時候,成都城市音樂廳一天的演出是6場,基本上是沒有空檔,這個比例使用率是非常高的」,在王義平看來,這一方面是市場的作用,成都具備極大的藝術市場和市民需求,另一方面,也說明了一流載體的吸引力。

這吸引力不僅在於對一流表演的吸引,事實上,基於這樣的載體,音樂產業鏈條上的各環節要素,也在加速聚集。

成都城市音樂廳的周邊片區,其實有一個新名字——音樂坊。那是位於一環路南一段、新南路與錦江合圍成的「鑽石形」區域,佔地面積約1.2平方公裡。

音樂坊以打造「世界音樂族的追夢天堂」為目標,目前已構建出由音樂專業人才、愛樂者、樂器銷售培訓及泛音樂商業等形成的音樂生態基礎。

△音樂會

△音樂會

走進音樂坊片區,會發現那裡儼然已經成為一片「音樂天堂」。當然,那裡可不僅僅有樂器店和琴行,那裡營造了各類音樂文化體驗與消費場景。比如,有露天的舞臺進行多元的音樂表演,有音樂人才再此進行作品的創作。甚至,音樂坊片區內還精選了12家樂器行,共同打造成為樂器微博物館,創新音樂消費和體驗場景,增加音樂文化普及和分享的功能。

音樂坊內,位於音樂大道與群眾路交匯處的成都音樂產業中心,是集音樂、文化、交流於一體的文化創意創業綜合體,那裡還承擔著集聚音樂產業人才,打造音樂企業集群的產業職能。這一4000餘平方米的服務面積內,已經引進音樂文化企業近百家。

音樂廳、音樂坊正是在相輔相成間發揮著功能與作用。王義平說,音樂廳作為一流平臺的吸引力,能夠吸引源源不斷的過內外一流音樂資源,而這些音樂資源在來到成都後,可以在音樂坊落地、聚集,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條。而音樂坊之中,一旦有優秀的原創作品誕生,還能夠以音樂廳為舞臺。從這一角度而言,成都城市音樂廳不僅讓國際經典、頂級作品有了成都舞臺,同時也讓成都音樂、成都聲音,有了通往世界的窗口!

紅星新聞記者 王垚 攝影記者 呂國應

編輯 劉宇鵬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相關焦點

  • 生於十三五 |一座國際水準的音樂廳帶來什麼?一個地標,一個很成都...
    提起成都的城市地標,在寬窄巷子、杜甫草堂這些必打卡點位之外,近幾年多了一個不容忽視的新晉熱門——城市音樂廳。而提起成都人下班、周末的生活方式,一個新的項目也成為了熱門選項——去城市音樂廳聽一場演奏、看一場演出,感受一次殿堂級音樂的薰陶。
  • 一個地標,一個很成都的周末夜
    提起成都的城市地標,在寬窄巷子、杜甫草堂這些必打卡點位之外,近幾年多了一個不容忽視的新晉熱門——城市音樂廳。許多行人佇足打卡拍照,就像路過了國家大劇院或雪梨歌劇院,因為這裡已成為成都地標。  事實上,這裡原本就是成都音樂氛圍最濃的片區,不僅有四川音樂學院,連周邊業態都是與音樂關聯的樂器店、舞蹈培訓、鋼琴行。最有音樂氣息的街區,拔地而起了一座頂級水準的音樂廳,定位於「傳承世界經典,打造國際一流」,規劃之初就奔著國際頂級水準去設計的。
  • 成都城市音樂廳迎來周歲生日 「錦鯉大獎」送上全年演出票!
    2012年12月10日,目前中國西部最大、功能最全的綜合性演出場館——成都城市音樂廳,迎來了自己的「一周歲」的生日。一年前,成都城市音樂廳只是一座四川文旅新地標建築;一年後,這裡已經是一座高標準的藝術殿堂。
  • 成都這座城市的地標是什麼?因為成都,永遠在添新地標
    要說成都的「城市地標」是什麼,真的是難倒眾人,因為成都,永遠在添新地標▼(成都速度名不虛傳……)不過,成都還是有很多具有代表性的建築,下面,就帶大家一起來認識一下它們吧~天府廣場一個太極雲圖(八卦圖)中部曲線將廣場自然分為兩部分,東廣場依然是一個下沉式廣場
  • 成都的一個地標建築,三角形水晶體造型設計,卻被人們吐槽「醜」
    在成都地標建築中,三角形水晶體的設計被人們吐槽為「醜陋」。上海國內很熱鬧吧,裡面有很多超高層建築,地標建築更多了,現在國內發展力強的成都也是人們關注的城市,成都是四川省的省會城市,經濟發展是省內最好的,是四川省最有名的城市。
  • 成都城市音樂廳停車場什麼時候能開放?
    封面新聞記者 徐語楊成都城市音樂廳自2019年正式運營演出以來,無疑已經成為成都最新地標之一。然而一年多過去,城市音樂廳的停車場依然沒有對外開放。近日,熱愛音樂演出、長期前往城市音樂廳的謝女士通過封面新聞「雲求助」平臺問詢:城市音樂廳停車場什麼時候才能對外開放?記者就此事向成都城市音樂廳運營負責人諮詢,對方介紹,由於停車場建設工程的交付問題尚未完成,所以遲遲未向公眾開放。根據情況,城市音樂廳或將在1月中旬正式開放使用。
  • 「雙十二」溫暖發貨,成都城市音樂廳邀你免費看2021全年演出!
    12月12日,為慶祝成都城市音樂廳一周歲的生日,成都城市音樂廳特別策劃推出了一周年「錦鯉」活動,大家可以持續關注成都城市音樂廳官方帳號參與抽獎!「錦鯉抽獎活動」將於當天在成都城市音樂廳官方微信公眾平臺發布的同時,在官方微博平臺進行抽獎。本次「錦鯉抽獎活動」獎品價值6位數,為成都城市音樂廳2021年全年演出票一套(每場演出各一張票)。
  • 成都城市音樂廳一周年慶 免費看一年演出機會來了!
    記者了解到,定位「傳承世界經典,打造國際一流」的成都城市音樂廳,是目前中國西部最大、功能最全的綜合性演出場館,總佔地面積45畝,建築面積十萬餘平方米, 由1600座的歌劇廳,1328座的音樂廳、400座的戲劇廳、300座的小型室內樂演奏廳4大核心建築及交響樂排練廳、歌劇舞劇排練廳、戲劇排練廳、新聞發布廳、戶外黑膠廣場等重要設施組成。
  • 喜提世界冠軍,它為成都斬獲殊榮
    鳳凰山體育館公園效果圖它和成都城市音樂廳、成都婦女兒童文化活動中心、天府藝術公園、文殊坊文創區……這些城市的新老地標一樣,都源自於同一家默默耕耘的責任國企——成都城投置地。壹現代城市構建者用人文地標點亮這座城似乎每一座城市,都有一個傳說中的「城投置地」。它們不同於普通的房地產開發企業,更多承擔著與所在城市共建同榮的責任。從它誕生之日起,就肩負著這座城市的發展與未來,更準確的說,它們是這座城市的「塔基」,建設者、營運者、開拓者。
  • 【十三五故事】京東方科技集團副總裁秦向東:5年,在成都畫了一個...
    熊貓卡通背後,兩棵蒼翠銀杏中,是一座工廠——位於成都高新西區的成都京東方光電科技有限公司,這座工廠五年前啟動建設的是國內第一條第6代柔性AMOLED面板生產線。有人推薦了成都,「這裡有專業的政務服務,以及企業發展的人才儲備,很適合長遠發展」。建設中,京東方感受到成都「政務服務」的專業性。工廠建設時,成都在供電、供水等保障上進行了協調,節省了大量時間,「有一年成都大暴雨,上遊的自來水廠被淹了,我們正在緊張建設,非常著急。成都高新區立即採取『應急』措施——緊急利用消防車,將另一個水廠的自來水運輸過來,保障工程的進行」。
  • 中國首支十孔竹笛專業樂團亮相成都城市音樂廳
    12月12日晚19:30,四川音樂學院「十孔竹笛樂團民族室內樂音樂會」在成都城市音樂廳奏響。在整整一個世紀的中國民樂改革大背景下,不乏一些有創意的竹笛改革,但像川音十孔竹笛這樣非常具有代表性,並得到持續推廣和演奏實踐的竹笛改革卻並不多見。
  • 成都演藝業探出新市場 線上雲演藝進入爆發期
    12月10日,城市音樂廳迎來一周歲生日。這一年,音樂廳為觀眾奉獻了252場線上線下演出,場場人氣爆棚,「今年,城市音樂廳是成都劇院類項目演出場次體量最大的場館,數量是四川之最,並在全國劇院中名列前茅。」
  • 成都發布「最值得打卡的時尚藝術空間」
    NO3:iF成都設計中心活動空間   2019年11月,第六屆成都創意設計周期間,全球工業設計界一座重量級的地標落地成都高新區菁蓉匯。這就是iF成都設計中心。  NO4:成都城市音樂廳  從司馬相如的《鳳求凰》到首屈一指成都雷琴,從備受讚譽的《金沙》到《蜀女卓文君》,從「蓉城之秋」成都國際音樂季到中國金鐘獎,划過成都上空的千年音樂鳴響
  • 長沙李自健美術館水上音樂廳
    2014年5月,由國際著名高僧星雲大師親臨奠基,同年12月破土動工,2016年10月1日落成開館,免費對公眾開放,建成的李自健美術館成為長沙市一座新的文化地標,2017年7月16日,李自健美術館被英國世界紀錄認證機構(WRCA)認證為「全球最大的藝術家個人美術館」。
  • 大型交響套曲《我的祖國》在成都城市音樂廳奏響
    人民網成都9月16日電 (朱虹)大型交響套曲《我的祖國》由著名作曲家張千一創作,作品以其鮮明的主題、磅礴的氣勢、浪漫的色彩、真摯的情懷,感染了無數聽眾。如今《我的祖國》登上第26屆「蓉城之秋」成都國際音樂季的舞臺,為蓉城觀眾帶來了震撼人心的演出。
  • 音樂廳、展覽館、美術館!佛山將建新地標,6大設計方案曝光
    結合東平河水軸線規劃建設,擬建一座跨江步行橋將文化中心與北岸佛山新港緊密相連,完善濱水慢行觀光體系,提供便利的觀光體驗。:佛山的文化中心,應是尊重歷史、回應時代的文化地標,功能多元、開放共享的公共客廳,更是詩意自然、謙遜靈動的城市綠洲。
  • 鹹陽的地標是什麼?
    百度百科上給「地標」的解釋是:地標是指每個城市的標誌性區域或地點,或者能夠充分體現該城市(地區)風貌及發展建設的區域。實際上,在生活中,我們是很難給地標下一個定義的,因為不同的人心目中有著不一樣的地標。
  • 生於十三五|舉辦重大展會300餘個!淺丘上崛起巨無霸,成都會展邁入...
    四川天府新區文創和會展局項目服務專員羅旭介紹,「十三五」期間,以中國西部國際博覽城為核心支撐,成都邁入「一城兩館」時代,優質資源高效聚集,促進產業配套鏈、供應鏈、價值鏈緊密合作,環西博城會展產業生態圈加速成形,「正在建設的中國西部國際博覽城二期工程項目——天府國際會議中心計劃今年12月底完工,將填補中西部地區大型國家級綜合會議服務空白,全面提升國際性、國家級、專業型重大展會項目承載功能。」
  • 2020最值得打卡的成都時尚藝術空間在這裡!
    6月10日,成都市以「有一種生活美學叫成都」為主題,啟動「YOU成都·新推薦」系列潮流特色點位宣傳推介活動,旨在推出一批彰顯天府文化魅力和成都生活美學的文旅體驗新場景、新產品,再次點燃人們對成都的嚮往,推動成都加快建設「三城三都」、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和世界文化名城。
  • 2020成都最值得打卡的時尚藝術空間 | YOU成都·新推薦
    2019年11月,第六屆成都創意設計周期間, 全球工業設計界一座重量級的地標落地成都高新區菁蓉匯。這就是iF成都設計中心。 從司馬相如的《鳳求凰》到首屈一指成都雷琴,從備受讚譽的《金沙》到《蜀女卓文君》,從「蓉城之秋」成都國際音樂季到中國金鐘獎,划過成都上空的千年音樂鳴響,一直在等待著屬於這座城市的音樂文化地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