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電影是根據經典影片《十二怒漢》改編, 在一個法律院校的模擬法庭上,學生們就社會上不久前發生的一起真實案件展開辯論。
案件的嫌疑人是某房地產商收養的富二代,其生父是來自河南的務工人員。案發當晚,有人聽到富二代和其生父發生激烈爭吵,隨後生父被人在家中殺害。學生們圍繞嫌疑人是否有罪展開激烈辯論,而他們的親人作為陪審團觀摩整個法庭的審判過程。
休庭期間,12名陪審員被帶到另一個房間展開討論,他們必須在一個小時內得出結論,而且需要全票通過嫌疑人是否有罪。這十二個男人來自各行各業,有著不同的背景,一開始大家普遍希望儘快敷衍了事,誰知第一輪投票過後,只有8號陪審員認為嫌疑人無罪。有的人暴跳如雷、有的人奚落戲謔、有的人搖擺不定、有的則固執己見。這是一場關於公平和正義的探討,也是一場無私和自私的大戰。
我們是如何看待真相的?是憑自己的經驗,還是聽別人說;是看發言者的地位身份,還是看邏輯和出處?有多少人是跟8號陪審員一樣,是小心求證真相的呢?又有多少人是跟3號陪審員一樣,認為真相不重要的呢?
也許,去偽存真確實比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要難得多。但真相本身無論是對於當事人還是陪審員、法官,都是相當重要的。這十二個男人,在一個破舊的倉庫中,用了整整一個下午的時間,終於統一了意見。這是對這十二個人的考驗,也是給他們的孩子上了一課。公平正義來之不易,所以更需要珍惜。
筆者看來,這部電影的意義不僅僅是電影精良的製作,更是給電影的內容呈現形式做了創新。電影也可以像話劇一樣拍,可以通過人物語言和行為的衝突來還原事件真相。更深層級的現實意義是,給人們以警醒:真相是需要小心求證的,公平正義四得來不易的。
近期熱點#電影十二公民#
北京女子圖鑑之再見愛情,一個底層女模特的北漂生涯
電影解讀:溫暖白人家庭的黑人廚子《丘奇先生》
電影《被光抓走的人》,三個細節看出武文學和張燕之間已無感情
電影《被光抓走的人》中最難以理解的愛情,這也能稱之為愛情?
電影《被光抓走的人》,氣質這塊王珞丹還真沒輸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