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尋傷害的女孩
當《人渣的本願》的故事愈演下去,我們就知道這位自覺為「人渣」的女主角安樂岡花火,其實是一個在愛情路上不斷自尋傷害的女孩。
《人渣的本願》的故事開始於花火對「哥哥」嗚海的單戀。在花火還是小孩的時候,她的父母就已經離婚,其父親則因為有新對象而離開了這個家庭。在花火的生命裡,嗚海就是那個從小已代替了父親的位置,唯一一個會溫柔地對待自己的男人。長大後的花火,仍舊視嗚海為「命中注定的人」,就是如此如此緣由。
但一直以來,嗚海在愛情上的目光,由始至終都只定睛於茜一人身上,沒有對花火有過一絲愛情上的好感。沒有勇氣去表白的花火,看著如此光景也束手無策,結果只好選擇逃避,和同病相憐的麥結立「互相成為對方的替代品」的曖昧關係,使得撫平寂寞。這就是花火自覺「人渣」的根源,亦是故事告訴我們,為什麼花火得不到嗚海的愛的表面原因。
但逐步故事繼續演下去,我們就開始明白,花火無法得到嗚海的愛這一結果,其實在更早的時間已經埋下,這是一場從一開始就已經註定失敗的戀愛。在第六那時候花火跟嗚海哭訴,覺得是因為自己的出生,才會讓父親離開了自己的家庭。那時候嗚海安慰她,告訴她問題不在於花火身上,甚至愛戀這回事,始終會有逐漸破碎,讓兩人無法在一起的時候。但嗚海跟花火之間卻不會有這個問題,因為嗚海說,他們一定不會相愛。
也就是說,無論花火承認與否,在她的記憶深處,她已經一早知道嗚海是不可能愛上自己了。看罷第六集的這段劇情,再回看花火在故事開始時,那些「嗚海是我命中注定的人」,「一直以來,我眼中只有哥哥」之類的自白,就更覺有種自尋毀滅的悲壯了。最諷刺的是,嗚海的那句「不會相愛」,卻是出於他對花火的愛護,才會宣之於口。原來讓花火所傾慕的溫柔,亦有著一體兩面的殘酷。
這個註定為悲劇的故事,偏偏作者還要為花火加上更多殘忍的篇章,為她帶來更多的傷害。那個嗚海一直傾慕著的茜,其實是個借掠奪他人的愛情,從而得到快感的女人。看穿了花火對嗚海的單戀後,茜就把她與嗚海之間的關係玩弄於股掌之內,對花火多次施以精神上的傷害。傷痕累累的花火,在絕望當中得出了一份覺悟—既然如此,我也成為人渣好了。第四集裡,在排除愛意的情況下,花火接受了同性好友早苗的愛。事後她在公園如此自道: 「既然現在的我比不過茜,那我就要改變給你們看,不管我會變成怎樣。」
只不過,這個曾說過「沒有比不喜歡你的人對你的愛意,更容易感到不舒服的事情」的女孩,把愛情的分量看得比什麼都要重的花火,真的能在機緣巧合之下,花火遇上了一個曾和茜上過床,但很快就被拋棄了男生。她成為了將成為情感放棄如敝屣,玩弄愛情的人渣嗎?答案當然是不可能了。但結果,在花火這種情況仍覺得愛情不是有用的爭奪,不得不又強迫自己要改變來勝過茜的矛盾心理下,花火最終第七無法駕馭馭「人渣」這個角色,反過來被那男生所拋棄了。實質上第七集中花火在橋上的獨白:「根本得不到別人的關懷,得到的只有欲望…現在的我已經分不清兩者的分別了」,迷失了自我,卻還是依舊寂寞,這是花火第二次身邊的傷害。
最後一次的傷害,則源自於麥這個男孩,這個曾經將對方視為「替代品」的人身上。實際上嚴格來說,問題並非出自自體身上,原因是花火也實在太過天真了。在那一刻過於寂寞又無助的花火,決定地來一場看似勝算很大的得分,讓她和麥有藉口成為真正的情侶。花火和麥約定了,在暑假完結前,兩人都分別要鼓起就是這樣兩人都徹底地被甩掉一次,然後成為真正的戀人吧」,那時候花火打著如此的算盤。勇氣,向自己心愛的人告白。
結果,花火卻小看了茜,麥的告白,雖然得不到任何承諾,卻真的讓兩人的關係能再跨一步,在夜晚的公園裡,只得花火一人被甩掉,換來的也只有麥的一句「對不起」。那一刻,花火真的幾近一無所有,只剩下她自己一人了。這是花火第三次在情路上受到傷害。諷刺的是,在第五集時,麥曾經在床上對花火告白,說二人不如認真交往,那時拒絕的是花火。結果三集過後,連「代替品」都一併失去的,已換成了花火。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