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瀾曾說,我還是不贊成養貓狗。
他直言自己對狗沒什麼好印象。
因為小時候家裡養的狗發起癲,把奶媽咬了,從此就討厭狗。
曾經在旺角看見抱著狗去待診的女主人面色憂鬱,就想:要是你的父母患病,是否會同樣擔心?
實際上在寫這些時,蔡瀾卻是用了這樣的標題:《可愛的寵物,讓人開心每一天》。
一方面可以看出蔡瀾的直言不諱,跟很多人一樣,童年陰影可以影響一個人的喜好。這可以理解。
但真正的不贊成養貓狗的原因,蔡瀾給出的解釋卻讓人潸然淚下:
他說:並非我不愛,只覺得不公平。
貓狗和人類的壽命差別太遠,我們一旦付出感情,它們比我們早死,總是會讓人悲哀得不能自已。他直言自己不想再有這種經驗。
對於孩子要不要養寵物,他說這是增加愛心的行為,是好事,但一定得清清楚楚告訴他們,讓孩子們懂得認識死亡,否則心靈上受到的傷害難以彌補。
想起自家老母親曾經在我小時候養過親戚送的小白兔,養了幾個月卻不知道為什麼死掉了。
傷心了很久,到現在也不再養任何寵物。
正所謂凡事都有兩面性甚至多面性,要養寵物,一方面就意味著責任,另一方面則要求自己必須認識到其生老病死的正常現象。
客觀看待這些,才能帶著輕鬆愉悅的心去享受寵物帶給自己的樂趣。
對此, 您有什麼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