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受到傷害的所有人感到抱歉,以後我將把所有重心放在本職工作上,二次元給我帶來了很多愛與機遇,我始終願與大家共同尊重維護二次元文化。」
這是公開祝福肖戰生日快樂後,著名配音演員邊江在微博發布的公開道歉。道歉措辭裡,「二次元」出現了兩次——AO3事件後,二次元圈子將肖戰及其粉絲視為洪水猛獸,邊江公然祝福肖戰的言論,迅速引發這一群體的不滿。
同樣「翻車」的,還有配音演員喬詩語。她在被網友指責不應祝福肖戰後,回懟道:「我喜歡的帥哥,我看到了,我喜歡,我轉,怎樣?!」這番言論在二次元圈子迅速引起公憤,圍繞喬詩語的抵制行為應聲而來。
邊江、喬詩語因祝肖戰生日快樂而遭抵制
在玩家的強烈呼籲下,年流水近12億的手遊《閃耀暖暖》在11月12日宣布換掉為遊戲中「大喵」配音的喬詩語。隨後不久,手遊《一夢江湖》也宣布不再與喬詩語合作。
這場風波在一些圈外人看來,是二次元粉絲在「網暴」配音演員。
但在二次元圈層,對邊江、喬詩語的聲討具有某種正當性。網友評論道:「聲優是素人嗎?自己吃著二次元的飯,為什麼公開支持一個深深禍害過這個圈子文化的人?」
被二次元「拋棄」的喬詩語,也反過來說明了一個事實:當下的部分配音演員,已經吃上了「二次元」這碗飯。
過去十年裡,配音演員通過影視劇配音和配音綜藝出圈,但隨著ACG內容產業的發展,遊戲、動畫和廣播劇為配音演員提供了更大的角色塑造空間,被二次元選中的那些配音演員,也因此大量吸粉,加速了偶像化與商業價值的進階。
然而面對流量湧入,國產配音行業顯然還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
新人培訓體系尚未建立,良莠不齊的配音培訓小廣告無孔不入,遭到了知名配音演員的打假和央視的曝光;大眾對配音演員能力水準的判斷尚未形成標準,真正優秀的配音演員和流量型配音演員,正在成為兩個群體……
央視財經報導截圖
九紫文化創始人、資深配音演員李龍濱告訴毒眸,自己2003年剛入行時,主要還是由藝術創作者在引領大眾審美,如今則是由大眾聲音倒逼過來影響一線創作,製作方則是根據大眾喜好,在不違背原則的情況下儘量滿足。
「目前配音行業也已經逐漸進入到,前幾年影視行業那種流量當道、重流量不重演技的時期了。」
影視劇出圈,二次元吸粉
李龍濱開始接觸配音工作的2003年,電視劇配音行業正逐漸發展起來。
隨著譯製片在90年代中後期走向沒落,21世紀的頭十年裡,配音演員轉而深耕影視劇市場。隱藏在影視明星面孔背後的他們一度默默無聞。
「我們這個行業悲哀的一點是,我把自己隱藏得越好,我的工作就完成得越好。」為《甄嬛傳》中甄嬛配音的季冠霖,2013年在鳳凰視頻的採訪中說道。
季冠霖曾為「甄嬛」配音
因此,季冠霖的走紅更像一個意外。
《甄嬛傳》中,她憑藉酷肖孫儷原聲的配音表現引發了關注,繼而在一些採訪中,人們發現劉亦菲版小龍女、《美人心計》的竇漪房的配音,竟然都是季冠霖。季冠霖像一個窗口,打開了外界對配音演員的關注。
隨著網友和媒體的持續關注,在熱門電視劇中為男女主角配音的阿傑、邊江、姜廣濤、喬詩語們也有了更多曝光機會,躋身配音行業的金字塔尖。
配音演員的明星化,也與觀眾對演技話題的激烈討論密切相關。
2015年後,以李易峰、陳偉霆為代表的鮮肉演員和以楊冪、唐嫣為代表的流量小花因演技欠奉成為吐槽重災區。其中一個大受認可的論調是,流量明星原聲臺詞不過關,往往要靠後期配音來拯救。
2017年,B站上「配音」話題下播放量最高的一則視頻標題是:《那些年連配音都拯救不了的毀容式演技》,11分鐘的視頻獲得超300萬播放和4.5萬彈幕。
B站視頻截圖
次年,湖南衛視順應輿論熱潮,製作了配音競演節目《聲臨其境》,邊江也參與了錄製,大眾對影視配音的認知進一步加深。
但影視配音終究是「二度創作」,李龍濱認為這更像是戴著鐐銬在跳舞:「演員的口型畫面已經定了,語言節奏也就無法更改了,配音演員必須得按照口型來,配音演員無法按照自己的語言節奏信馬由韁。」
相比之下,ACG內容的發揮空間更多:「我們配ACG的時候,基本上只是給一個人設及角色立繪,配音演員跟導演和創作組充分溝通以後,便開始創作,有更大的發揮餘地。」
從成長路徑來看,對配音演員來說,ACG配音才是他們實現個人價值的理想途徑。不少配音演員在採訪中表示,日本聲優行業的職業路徑才是更規範的:在ACG產業高度成熟的日本,聲優通過塑造遊戲和動畫的主人公獲得知名度,繼而成為歌手、明星。
近年國漫和遊戲的發展,讓一小部分中國配音演員也獲得了類似的機會。
2017年,動畫《全職高手》第一季成為播放量超16億的現象級國漫作品,為男主角葉修擔任CV的阿傑,率先成為受到二次元粉絲喜愛的聲優。
阿傑曾為「葉修」配音
阿傑的形象從此與葉修高度綁定,電影版《全職高手之榮耀巔峰》曾在B站發布一則無畫面、只有阿傑語音的15秒預告,播放量就達到了480萬,劇版《全職高手》也放棄了使用演員楊洋的原聲,讓阿傑繼續擔任葉修CV。
2017年底,戀愛經營類遊戲《戀與製作人》正式上線,捧紅了李澤言、白起、許墨、周棋洛等虛擬偶像的同時,為之配音的夏磊、阿傑、吳磊、邊江也受到粉絲的喜愛。
邊江2018年初登上《聲臨其境》時,節目對其代表角色的介紹還停留在《三生三世十裡桃花》的夜華。僅僅半年後,邊江擔任配音的動畫《魔道祖師》上線了。作為藍忘機的CV,邊江與魏無羨的CV阿傑被組成「邊傑」CP,他們的雙人視頻在B站播放量可達百萬。
「邊傑」CP是聲優圈的大勢CP
相比影視劇更容易成就幕前演員,二次元則讓CV的重要性凸顯。
「場景受眾不同,感知不同,影視更要藏住,要真實自然。遊戲動畫廣播劇更具有創造性,可以自我發揮空間更大。」成都聲娛文化創始人唱寰宇對毒眸說道。
配音演員阿傑接受B站採訪時還提到,如今為動畫配音時,演員先拿到的是分鏡頭線稿而非動畫成片,配音演員可以根據分鏡頭對人物進行一度創作,這種創作也反過來幫助動畫製作組進一步細化角色設定,爾後演員再進一步調整配音,雙方共同塑造著人物。
而對人物塑造介入程度的加深,也反過來給配音演員們貼上了「人設」,賦予了他們記憶點和「圈粉點」。對二次元粉絲來說,阿傑一說話,就讓葉修活了過來;當他深情呢喃時,又成為了白起。
廣播劇:聲優的流量密碼
如果說影視作品讓配音演員獲得了大眾認知度,那麼動畫和遊戲則讓聲優獲得了二次元圈層的認可。廣播劇,則幫助聲優打透了二次元這一垂直圈層,為聲優的偶像化推波助瀾。
2017年,729聲工場製作的廣播劇《殺破狼》第一季在貓耳FM上線。該劇改編自priest創作的同名耽美小說,在圈層內萬眾矚目,B站發布的單條預告播放量達77萬。《殺破狼》也是國內首部付費廣播劇,第一季售價19.9元,在貓耳FM的總播放量達2991萬次。
《殺破狼》的成功代表著配音行業新的發展階段——觀眾願意為CV的聲音付費了。
2013年以來,隨著配音行業話題熱度的攀升,配音演員們開始廠牌化。阿傑創辦的729聲工場就是其中之一。2016年729聲工場成立之際,也是網絡有聲讀物、廣播劇加速發展的時期。喜馬拉雅FM、貓耳FM等網絡電臺APP快速崛起。
平臺和配音工作室開始大量合作IP小說的廣播劇製作,進一步推動了聲優的流量化趨勢。
2018年,貓耳FM又上線了729聲工場、聲音氣球聯合製作的大IP廣播劇《默讀》,這部作品讓CV楊天翔和劉琮的「琮天而降」成為配音圈熱門CP。
CP粉轉發劉琮微博
這與配音團隊的主動營業分不開。729聲工場B站官方帳號在《默讀》廣播劇宣傳期,持續上傳了超過20期配音花絮,總播放量過200萬。
2019年初,國內最大規模同人展COMICUP23舉辦了《默讀》的聲優見面會。粉絲從凌晨開始露天排隊、購買高價黃牛票,只為與楊天翔和劉琮見上一面。最後,由於現場聚集的粉絲過多,出於安全考慮,見面會開始僅數分鐘,便被迫取消。
劉琮正是廣播劇造流量的典型樣本。
2016年至今,劉琮參與配音的影視作品近百部,但沒有一個角色發揮過「甄嬛」之於季冠霖那樣的影響力。成為《默讀》主人公「駱聞舟」,才令他迅速漲粉。知乎「如何評價配音演員劉琮」的提問下,不少回答裡都有這麼一句:「因為駱聞舟入坑。」
知乎問答截圖
不只是橫跨影視、ACG配音的CV在廣播劇裡圈到了新粉,一些新人CV甚至只為廣播劇配音,也成了圈內的流量。
如今微博動漫類超話排行榜上,位居第一的既不是熱播動漫作品《天官賜福》《咒術回戰》,也不是大眾知名度最高的配音演員,而是在多部廣播劇中擔任主役的CV「羊仔」。另一位超話高位CV「倒黴死勒」,代表配音角色是著名耽美IP《撒野》廣播劇中的顧飛。
「cv羊仔」微博超話閱讀量達8億
這些在二次元圈粉的流量CV,正逐漸與大眾認知裡的優秀配音演員群體分流。當下的配音行業,影視配音的需求量仍然大於ACG配音,大部分配音演員的工作機會來自影視劇,但二次元尤其是廣播劇的造星能力,已經被行業所看見。
唱寰宇認為,當下粉絲較多的人氣聲優,與業內評價較高的配音演員,這兩個人群開始出現差異了。李龍濱也表示:「我們行業內一些頭部的老師,外界其實根本不知道;一些有流量的配音演員,可能在我們圈裡,業務能力不是很受到認可。」
業務評價標準?沒有標準
ACG配音行業,正在受到流量邏輯的衝擊。
一方面表現為,偶像化的配音演員受到粉絲的追捧和密切關注,他們的言行舉止越發容易引起爭議,甚至累及作品。
邊江發微博道歉之前,二次元粉絲已經在手遊《戀與製作人》的超話裡吵了起來,一部分玩家要求官方換掉為周棋洛擔任CV的邊江,另一部分玩家則對邊江塑造的周棋洛產生了情感,認為周棋洛的聲音也是角色身上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應該被CV連坐。爭論之下,「戀與製作人」衝上了微博熱搜。
失去《閃耀暖暖》配音工作一周後,喬詩語在參演實驗話劇《白兔子,紅兔子》中途淚灑舞臺,當眾傾訴委屈。此舉反而引發二次元愛好者的不滿,該話劇的大麥頁面上,觀眾冷漠地給出一星差評:「建議仔細選演員,演到一半夾帶私貨開始賣慘是怎麼回事。」
圖片來源:喬詩語個人微博
另一方面,行業選擇配音演員的標準,也流量思維化了。
被問及ACG配音優秀與否的評價標準時,受訪者不約而同地回答道:沒有絕對的標準,主要看用戶是否喜歡。唱寰宇認為,重要的是「是否被大家喜愛並且記住。」
在李龍濱看來,粉絲的選擇已經開始倒逼行業,影響著資方對聲優的選擇和一線工作者的創作思路。
「比如說做了一個遊戲,遊戲本身可能產品力不夠,那麼找幾個有流量、大家喜歡的配音演員,自然就會加持一些流量,就把關注度提上來了。」李龍濱說道。
他進一步解釋道:「只要面向大眾就必然面對這個問題,我們老說圈子裡分2B和2C,面對大眾的流量就很重要,業務能力便可放在其次;而一些2B的業務,我們要對導演、製片人負責,面對這些想做精品的專業人士,業務能力必須要強,流量就變為次要考慮的問題了。」
九紫文化參與配音的部分作品
新人配音演員的培養也面臨著流量的考驗。
曾經配音並不是熱門職業,收入低、出師難,絕大部分配音演員都得有數年的配「群雜」(經歷。
季冠霖在五六年前接受騰訊採訪時提到,正式入行前配音演員要在家對著電視練,沒有2000到4000集的訓練量,都不敢說自己會配音。
按照傳統的培訓方式,已經無法滿足當下對配音演員的需求。比如九紫文化,延續了影視配音行業的學徒制傳統,李龍濱坦言,他們四年左右才能帶出一批可以獨當一面的配音演員,所謂的「一批」演員,其實也不過五六人。
但現在急劇擴張的配音培訓行業,卻更像在割二次元愛好者的韭菜。除了充斥社交平臺的「0元學配音」等小廣告,一些學費昂貴的培訓班也並不盡人意。
李龍濱認為現在聲優培訓行業特別混亂:「現在市場上的這些配音培訓班裡,有教材的都極少,他們上課有點像明星見面會一樣,見見配音的大咖,每個老師來給你講2個小時,分享一下就完了,那能學到什麼呢?配音是一個表演體系,需要理論化、系統化地學習。」
今年11月,B站發起聲優選秀節目《我是特優聲》,邊江、吳磊和李誠儒擔任導師。CV圈粉絲對聲優選秀卻持一定程度的悲觀態度:「到時候選出一堆聲音不咋地、演技不咋地的聲優,蜂擁進國創。」
《我是特優生》合作的配音廠牌
和網友一樣,唱寰宇也對選秀能否輸送人才持保留意見,「行業不能浮躁,否則出不來真正的人才。」
但似乎也不必對配音行業的未來太過擔憂——隨著行業關注度的提升,輿論評價也隨之增加了。
粉絲們開始試著用專業度的尺子來衡量聲優。喬詩語被一些觀眾指責只會配「傻白甜」,角色千篇一律;《天官賜福》動畫與同人作品《悅神》由不同的CV陣容配音,孰優孰劣也成為圈內熱議話題。
豆瓣上,CV粉絲成立「聲優紙片人拉踩中心」小組,組內不乏對配音演員能力的質疑和探討的帖子。比如她們煞有介事地吐槽一位著名的流量CV:「聲線一般,戲感一般,不明白這種永遠咋咋呼呼的聒噪音是怎麼火的」。
李龍濱認為有些吐槽的專業合理性雖然有待商榷,但有其積極意義:「觀眾由以前單純的觀賞者的角度變成了『參與者』,因為他們的聲音會被製片方及創作者聽到,並影響創作團隊,繼而創作出更符合大眾審美的作品,我覺得這是一種進步。」
而在唱寰宇看來,所謂的聲優偶像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一定是從選拔、培訓到整個行業機制都得變化,現在還遠遠不夠。」
影視行業的流量亂象,已經在野蠻生長中取得了某種平衡,大眾對演技的討論也逐漸形成了基本共識。配音行業走到這一步還需要多久?或許可以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