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對9個省區市中小學生在疫情期間的視力變化情況調研結果顯示,半年多來,被調查學生視力不良發生率從59.2%上升到70.6%。近視低齡化、高度數化已經成為現階段青少年近視的兩大現狀,但還有一些家長不易發現的近視問題,比如屈光參差。
就在上周,暨南大學附屬東莞愛爾眼科醫院就接診了一位5歲單眼近視近千的小朋友。
安安今年5歲,在幼兒園的眼健康普查活動發現視力異常,爸媽帶安安來到暨南大學附屬東莞愛爾眼科醫院進一步檢查,檢查結果讓安安爸媽都不敢相信:安安右眼925度近視,200度散光,裸眼視力只能達到0.03,可左眼裸眼視力、屈光都是發育正常。
安安爸爸說,孩子眼睛並沒有什麼異常,平時安安也沒說看不清楚,所以沒怎麼在意。
東莞愛爾眼科醫院大視光科主任扶城賓說,「安安小朋友平時使用左眼看東西,由於左眼發育正常,看得清楚,家長也不容易發現。像這種單眼近視往往是家長最容易忽視的一種情況,直到檢查才發現度數相差如此之大。」
什麼原因導致低年齡兒童單眼近視的呢?
「部分單眼近視的孩子是由於不正確的坐姿、寫字姿勢、不規範的用眼方式(斜著、歪著、躺著閱讀)所導致的,也有部分存在先天雙眼不對稱的情況。」扶城賓表示,雙眼發育情況不均衡、用眼情況比較嚴重的眼睛用眼負荷重,就會先產生近視眼,一旦近視的眼睛得不到有效控制,近視眼的度數也會持續加深,甚至出現更嚴重的雙眼視功能問題。
扶主任詳細詢問了安安的家庭情況,安安5歲就患有單眼高度近視,沒有高度近視家族史,「很可能是先天發育異常導致的。」扶主任建議,右眼配戴RGP硬性隱形眼鏡(家長擔心操作問題,選擇了佩戴框架眼鏡),之後定期複查觀察安安右眼近視度數增長情況。
「如果後期增長過快,則需考慮行右眼後鞏膜加固手術,控制高度近視加深,減少高度近視併發症的產生。」扶主任提醒,雙眼存在高度屈光參差,若不及時控制可導致「差眼」視力下降更快、單眼弱視、外斜視、眼底併發症等,特別是對兒童來說,對其眼睛的發育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扶城賓建議,家長在孩子3歲之後,需要做個全面的眼健康檢查,及時發現孩子的眼健康問題。
文字/李春燕 鍾晨
攝影/醫院供圖 視頻/無
編輯/賈慶森
【來源:東莞日報社i東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