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對印自衛反擊戰:我軍橫掃印軍,打出50年和平!

2020-12-15 陣匠

當時中國建國還沒有過多久,西藏留存的分裂勢力受印度一些國家的鼓動與支持,爆發了叛亂,中國派出解放軍對叛亂進行了平定,印度趁中國注意力被吸引,舉兵進犯中國,成功的吞下了中國的部分領土。對印度的行為,我國態度一開始是冷靜克制的,但是印軍就此以為我國怕了他們,越來越放肆,沒有停下侵略中國邊境的腳步。被印度步步緊逼,中國別無他法,在1962年發動了對印自衛反擊戰,這場戰爭打響的時候,中國內憂外患,情況很不樂觀,但解放軍不負眾望,贏得了這場戰爭,狠狠教訓了印度,在軍事和政治上給了印度沉重的一擊,在今天這段歷史無疑是很寶貴的經驗,很有借鑑意義。

在整個對印自衛反擊戰中,印軍共有三個旅被中國解放軍殲滅,中國解放軍基本全部消滅了這三個旅,另外還有印軍第5旅、第67旅、第114旅、第129旅各一部被我軍殲滅,印軍第62旅旅長霍希爾·辛格準將以下4885人被我軍擊斃或者擊殺,其中1383人死亡,1696人失蹤,印軍第7旅旅長季·普·達爾維準將以下3968人被我軍俘虜,而我軍的邊防部隊僅僅有722人犧牲,697人被印軍擊殺,無人被印軍俘虜。另外,對於印軍俘虜,我國一向秉持著人道主義,一年以後,印軍官兵被釋放回國之後還被我國感動,並且在我軍主動進行停火之後,幾乎歸還給了印軍所有我們在戰場上繳獲的武器、軍車和軍用物資,只留下了被當作紀念品的紀檢,對於印度人來說,這無疑是一種恥辱,印度總理尼赫魯更是直接提出疑問,我軍究竟是抱著什麼樣的心思?

在中印兩軍交戰的一個月時間裡,解放軍兩次對印作戰都以雷霆之勢橫掃印軍,印軍毫無還手之力。但這場戰爭不僅僅是在軍事層面,還有著政治意義,所以在11月21日當天,中國軍隊主動公開向印軍提出了停火、撤軍並設立民政檢查站,並在第二天的0點不再對印軍開火,隨後還將解放軍陣地後撤到了中印雙方實際控制線北20公裡以外,不再和印軍有任何軍事上的接觸;此外印軍還收到了被中國繳獲的武器以及抓走的印軍戰俘。中國軍隊在佔據優勢的情況下主動後撤,足以說明中國和平解決爭端的誠意。而且經過中印邊境戰爭之後,印度軍隊實打實的挨了一頓教訓,1962年的這場戰爭就成了印軍的噩夢,中國也順利實現了以戰求和的目標,為邊境地區爭取到了五十多年的和平。

印軍在戰場上節節敗退,讓印度全國都陷入了恐慌,美國大使在向華盛頓的緊急報告中說:新德裡現在的情況非常不好,國民開始失去理性,這是我第一次看到一個民族從滿懷信心到充滿恐懼。就連中國宣布全線停戰的消息,印度總理還是從報紙上得知的,中國突然撤軍,世界各國都很好奇,在取得勝利之後停止進攻,還全數歸還繳獲的物資和被俘虜的人員,這在戰爭史上還是頭一次,但是這正表明了我國想要和平解決邊境問題的決心,我國不僅在國際上得到高度讚揚,還將大國的氣度展現的淋漓盡致,並且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肯定。這次戰爭,我國不管是在戰鬥上還是在名聲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相關焦點

  • 1962年對印反擊戰,印軍出動30萬,我軍有多少?
    1962年對印反擊戰,印軍出動30萬,我軍有多少?真相震驚世界1962年,全世界都把目光投向了拉美。彈丸小國古巴吸引了世人,在那裡,美國和蘇聯展開了對峙。彼時,蘇聯和美國都正在展開激烈的軍備競賽。美國登陸日本,韓國,並把手伸到了蘇聯的門口。
  • 62年對印自衛反擊戰,戰士們攻下印軍倉庫,穿印度軍裝吃印度罐頭
    ▲中印戰爭路線1962年對印自衛反擊戰中,解放軍便是在後勤物資保障極度匱乏的情況下,憑藉優於敵軍的意志與鬥志贏得了戰爭的勝利,驅逐了入侵者。那麼當時的後勤保障狀況到底如何?我軍又是如何取得戰爭勝利的呢?
  • 1962年印軍一般人學不了,睡覺能夢到據點已丟,被我軍炊事員俘虜
    但在1962年對印自衛反擊戰期間,有這麼一支印軍「精銳」,居然在戰爭期間白天睡覺,而且睡到連據點有沒有在自己手裡都不知道,堪稱戰爭史上的奇葩。1962年印軍開始大規模地沿著湖的兩岸向我方境內推進,企圖將此地完全據為己有。
  • 從阿克賽欽到瓦弄,風捲殘雲的對印自衛反擊戰
    月26日,中國在昆明通過國際紅十字會釋放了在自衛反擊戰中被俘的印度士兵。丁盛將軍在用重炮轟擊中國部隊後,印軍4個營發起大規模進攻,均被我軍打退、隨後第130師發起大規模反擊,130師是原四野主力師,如今讓印度軍隊見識了一把秋風掃落葉,10小時不到就全殲印軍
  • 解放軍給印軍播放《我在東北玩泥巴》,1962年也曾播放過相似歌曲
    1962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駐西藏、新疆邊防部隊在中印邊境地區對侵入中國領土的印度軍隊進行的自衛反擊作戰,印度則稱之為瓦弄之戰。對印自衛反擊戰中國人民解放軍經過一個多月的戰鬥,以極低的傷亡殲滅印軍3個旅(第7旅,第62旅、炮兵第4旅),基本殲滅印軍3個旅(第112旅、第48旅、第65旅),另殲滅印軍第5旅、第67旅、第114旅、第129旅各一部,斃傷印軍第62旅旅長霍希爾·辛格準將以下4885人,俘印軍第7旅旅長季·普·達爾維準將以下3968人(其中校官26名、尉官29名)。
  • 對印自衛反擊戰:「敵人不但不投降,還膽敢向我軍還擊」
    1962年10月12日,印度總理尼赫魯公開下令炮擊中國邊防部隊,10月20日,中方軍委下令還擊,於是雙方正式開戰,不過這場戰爭僅一個月就結束了,中方大獲全勝之後「激流勇退」,印度「偷雞不成蝕把米」,有人評價印度因為此戰國力垮了至少三十年。這就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對印自衛反擊戰」。
  • 1962年中印開戰,我軍獲勝後主動後撤40裡,蔣介石不理解
    我國都一直是愛好和平的國家。面對印方的不斷挑釁,我國一直採取了克制忍讓的態度。但忍讓克制並沒有換來和平。1962年10月18日,印軍總參謀部下令全面攻擊!印軍數百門火炮打出的數萬發炮彈飛向中國的土地——邊防哨所。印方悍然挑起了大規模侵蝕我國領土的戰爭。是可忍,孰不可忍!我軍最高首長大手一劈,說:「打就打嘛。我們自衛還擊!
  • 1962年對印自衛反擊:我國大獲全勝,毛主席為何下令:停火後撤
    1962年10月中旬,我西南邊防部隊對印軍發動了猛烈攻勢,僅僅用了32天(實際交戰15天),就打掉了印軍的囂張氣焰。我軍以近兩千人的傷亡,整整殲滅了印軍的三個旅,斃傷俘敵近萬人,繳獲了大量的火炮、槍枝、汽車等普通軍事裝備,以及相當數量的飛機和坦克等超級武器(以上數據均來自1997年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所出版的《人民解放軍戰史》),取得了無可置疑的完美勝利。
  • 指揮對印自衛反擊戰的張國華,取得戰爭勝利,後來的結局如何?
    在抗日戰爭之後,中國其實還有過好幾次為了守衛國家領土而發起反擊的戰役,比如對越戰和對印自衛反擊戰,今天要給大家重點講的是發生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的對印自衛反擊戰。當時印軍在經過我國多次警告的情況下仍舊攜大批武裝部隊進入我國領土範圍,無奈之下,我國的張國華將軍只得率領解放軍進行合理防衛,最後的結果想必大家都猜到了,中國作為正義的一方獲得了勝利。中印之戰意義非凡,為什麼國家會派出張國華去對抗呢?他到底是何許人也?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吧。
  • 解密:1962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始末(下)
    1962年的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開始的快,走的也快。本文章緊接上篇文章,講述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的戰爭經過、印度反應和戰爭影響。中央軍委從成都軍區、蘭州軍區調兩個師入藏參戰,並以第21、第54軍作為預備隊。10月20日天亮後,西藏軍區和新疆軍區部隊在中印邊界東西兩段,對入侵印軍發起了全面反擊,反擊作戰共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1962年10月20日至28日。
  • 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印度國際地位一落千丈,南邊疆安穩了數十年
    眾所周知,在1962年的對印自衛反擊戰中,解放軍和印軍在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上激烈碰撞,打了一場二戰後極為典型的地區性低烈度戰爭。這次戰爭的結果也都知道了,出乎西方人的預料,解放軍一路衝殺氣勢如虹,整個作戰過程一面倒,打得印軍落花流水,大敗虧輸。
  • 1962年我軍距新德裡300公裡,印度舉國震恐,美大使:印度在瓦解
    1962年,我軍為了反擊印度軍隊對我國神聖領土的蠶食,堅決發起了一場自衛反擊戰。在第一階段的戰鬥中,印軍被打得潰不成軍。開戰僅僅8個小時,駐守在前線的印軍第七旅就遭受了毀滅性打擊,所有部隊的建制都被打亂。隨後,我軍痛打落水狗,第七旅旅長達爾維準將被俘,是中印自衛反擊戰中被俘的最高長官。隨後我軍陸續收復達旺等失地。
  • 中印邊境戰爭,中國善待俘虜,我國唯一被俘戰士被印軍當肉盾!
    1962年,兩國因邊界爭端爆發了一場邊界戰爭。幾十年來,雖然中印政府一直在尋找公平、合理解決邊界爭端的方式方法,但至今未能取得突破性進展。回顧那場對印邊境自衛反擊戰,簡直是一邊倒,解放軍橫掃印軍,打出了中印邊境幾十年的和平。
  • 1962年中印戰爭:解放軍這一打就打出五十年和平!
    但是由於新中國在成立之後,向來奉行的是和平外交,面對中印邊界爭議問題一向主張和平談判,所以兩個總歸是沒有爆發什麼大衝突,維持著整體和平,但是1959年之後,印度政府變本加厲,
  • 1962年中印戰爭:解放軍摧枯拉朽橫掃印軍,中國打到印度哪裡?
    1757年,英國殖民者大邁步的踏入了印度的土地,還試圖從中印邊境上進入中國,向中國西藏發起侵略,因為英印這樣的侵略擴張行為,加上當時的舊中國政府根本無力顧及邊境防禦,便有了後來中國和印度之間的領土和邊界爭議、爭端。
  • 1962年,中印邊境衝突結束後,印軍1俘虜說,解放軍軍體拳很厲害
    1962年,中印邊境衝突後,張國華將軍曾說:「印軍士兵拼刺刀還可以,但印軍指揮官不行。」而一位被俘的印軍士兵則說:「解放軍軍體拳很厲害。」這兩句話流傳都不是很廣,但如今回想起來卻耐人尋味。1962年的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時間很短,只有1個月,解放軍取得完勝。我們先說印軍指揮官。
  • 1962年對印反擊戰中,中印陣亡的最高軍官各是什麼級別?
    導言1962年的對印作戰,是中國做出了長期權衡後的決定,也算了忍了幾年了,當時我方對印軍沒有底數,所以後期作了周密的準備。當時戰士們在戰場上總結「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並且受到了毛澤東的大加讚賞。
  • 1962年反擊戰:印軍戲謔對手是娃娃兵,結果指揮官被當場擊斃
    ▲龐國興 一、戰場上初露鋒芒 1962年10月,來自陝西省貧窮農家的22歲青年龐國興,走上了對印反擊戰的戰場 就在印軍以為眼前的所謂"娃娃兵"無法對自己構成威脅的時候,18日晨,九連迅速攻克了印軍嚴密駐防的西山口前方的高地。
  • 對印自衛反擊戰群英譜——氣壯山河羅光燮,以身滾雷真雄傑!
    文臣武將、風雲人物可以稱之為雄傑,足堪這一稱謂的,也可以是我軍湧現出的英勇無比的戰士!羅光燮跟周天喜一樣也是四川人,他於1960年8月應徵入伍,被分配到邊防某工兵連當了一名戰士。對印自衛反擊戰開始後,在雙手兩度被凍傷的情況下,熱血鼎沸的羅光燮仍主動請纓赴前沿作戰。1962.10.18日,羅光燮所在部隊向印軍發起攻擊,孰料運動途中遇到地雷群,不得已停止前進等待工兵排雷,此時卻暴露在敵頑炮火之下,形勢萬分危急。
  • 1962年中印將領對決:「印度戰神」梅農,遇到「現代孫武」劉伯承
    第二次戰役,我軍殲滅印軍第62旅、炮兵第4旅全部,殲滅第48旅、第65旅、第67旅等大部,斃旅長以下2886人,俘2177人,繳獲槍3840支、炮187門、汽車416臺、坦克9輛等大批物資。我軍犧牲225人,傷477人,值得一提的是,在整個自衛反擊戰中,我軍無一人被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