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中國建國還沒有過多久,西藏留存的分裂勢力受印度一些國家的鼓動與支持,爆發了叛亂,中國派出解放軍對叛亂進行了平定,印度趁中國注意力被吸引,舉兵進犯中國,成功的吞下了中國的部分領土。對印度的行為,我國態度一開始是冷靜克制的,但是印軍就此以為我國怕了他們,越來越放肆,沒有停下侵略中國邊境的腳步。被印度步步緊逼,中國別無他法,在1962年發動了對印自衛反擊戰,這場戰爭打響的時候,中國內憂外患,情況很不樂觀,但解放軍不負眾望,贏得了這場戰爭,狠狠教訓了印度,在軍事和政治上給了印度沉重的一擊,在今天這段歷史無疑是很寶貴的經驗,很有借鑑意義。
在整個對印自衛反擊戰中,印軍共有三個旅被中國解放軍殲滅,中國解放軍基本全部消滅了這三個旅,另外還有印軍第5旅、第67旅、第114旅、第129旅各一部被我軍殲滅,印軍第62旅旅長霍希爾·辛格準將以下4885人被我軍擊斃或者擊殺,其中1383人死亡,1696人失蹤,印軍第7旅旅長季·普·達爾維準將以下3968人被我軍俘虜,而我軍的邊防部隊僅僅有722人犧牲,697人被印軍擊殺,無人被印軍俘虜。另外,對於印軍俘虜,我國一向秉持著人道主義,一年以後,印軍官兵被釋放回國之後還被我國感動,並且在我軍主動進行停火之後,幾乎歸還給了印軍所有我們在戰場上繳獲的武器、軍車和軍用物資,只留下了被當作紀念品的紀檢,對於印度人來說,這無疑是一種恥辱,印度總理尼赫魯更是直接提出疑問,我軍究竟是抱著什麼樣的心思?
在中印兩軍交戰的一個月時間裡,解放軍兩次對印作戰都以雷霆之勢橫掃印軍,印軍毫無還手之力。但這場戰爭不僅僅是在軍事層面,還有著政治意義,所以在11月21日當天,中國軍隊主動公開向印軍提出了停火、撤軍並設立民政檢查站,並在第二天的0點不再對印軍開火,隨後還將解放軍陣地後撤到了中印雙方實際控制線北20公裡以外,不再和印軍有任何軍事上的接觸;此外印軍還收到了被中國繳獲的武器以及抓走的印軍戰俘。中國軍隊在佔據優勢的情況下主動後撤,足以說明中國和平解決爭端的誠意。而且經過中印邊境戰爭之後,印度軍隊實打實的挨了一頓教訓,1962年的這場戰爭就成了印軍的噩夢,中國也順利實現了以戰求和的目標,為邊境地區爭取到了五十多年的和平。
印軍在戰場上節節敗退,讓印度全國都陷入了恐慌,美國大使在向華盛頓的緊急報告中說:新德裡現在的情況非常不好,國民開始失去理性,這是我第一次看到一個民族從滿懷信心到充滿恐懼。就連中國宣布全線停戰的消息,印度總理還是從報紙上得知的,中國突然撤軍,世界各國都很好奇,在取得勝利之後停止進攻,還全數歸還繳獲的物資和被俘虜的人員,這在戰爭史上還是頭一次,但是這正表明了我國想要和平解決邊境問題的決心,我國不僅在國際上得到高度讚揚,還將大國的氣度展現的淋漓盡致,並且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肯定。這次戰爭,我國不管是在戰鬥上還是在名聲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