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企業,對「數據驅動」還沒有一個正確的認知

2020-12-18 IT168

文章轉自:戴爾易安信解決方案微信公眾號 

 「數據 • 十年」

  隨著我們邁入的新十年,計算領域的變革和加速技術的擴散,蓄勢已久的智能革命將迎來顛覆性的技術變局。未來的數據在哪裡產生?以何種方式產生?如何使用?戴爾科技集團開啟「數據•十年」專題,帶您深入了解數據將如何驅動企業和社會的變革。

  石油,是20世紀世界經濟賴以發展的基礎,現代工業「流動的血液」,還是現代國防和戰爭最重要的戰略物資,說20世紀是石油驅動的世紀一點不過分。

  有一種觀點認為,數據將是21世紀的石油,但相比石油本身,「數據石油」爆炸式的增長更快,石油形成的時間軸以百萬年計,不可再生,而數據每時每刻都在生成,我們不僅要及時「開採」,更要解決數據的「存、管、用」,讓數據真正成為驅動世界運轉的「石油」。

  

  過去的十年,是數據力量被廣泛認知的十年,更是數字經濟崛起的十年。

  在數字經濟時代,日益激增的數據流從每個組織的業務系統中「噴湧」而出,大量的數據在雲中「穿梭」,聯接了豐富的智能設備、應用、人和企業。未來十年,數據如石油般燃燒,這將所有的行業應用轉變成智慧應用,所有的企業都會變成智慧企業,進而推動物理世界成為智能世界。

  數據的十年,換來的將是智慧世界百年的基業長青。

  

  數位化的基礎是「數據化」

  過去數十年來,數據由商業運營的衍生品,逐漸變成個人、組織和社會進化的關鍵性要素。數位化轉型正在企業和消費者之間發酵,將我們引向一個數據驅動的商業全局變革時代。

  4月9日,國務院印發《關於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提出「加快培育數據要素市場」,數據成為官方確定的第五類生產要素。

  對企業來說,數據作為一種「無形資產」的重要性也變得比以往更加凸顯。企業的數位化戰略開始從「業務驅動」轉向「數據驅動」,數據成為一種新的生產資料,推動著企業的數位化進程。

  麥肯錫全球研究院數據顯示,數據驅動型組織在客戶獲取率、客戶保留率和盈利機率方面分別實現了23倍、6倍和19倍的提升。

  這組數字,代表了「數據化」能力越強的企業,數位化的能力就更強。

  

  據IDC預測,到2025年,全球數據圈將增至175ZB,我們正處於一個數據大爆炸時代,所有企業都認識到了數據的重要性。如今,數據量指數級的變化節奏讓企業創新變得更加複雜,僅收集更多數據是不夠的,企業現在必須實時地從數據中獲取更多價值,來正確的驅動數據的價值。

  在此過程中,一個新的觀點逐漸開始形成:

  當企業從業務需求的角度重新衡量數據與業務的關係之後,企業發現獲取數據並不是目的,而是提升業務創新和效率的基礎,數據的價值不會自動呈現,用合理的方式挖掘,才是一條正確的路徑。

  然而,大多數企業對數據驅動還沒有一個正確的認知,維基百科中對於數據驅動是這樣定義的:數據驅動,指的是流程中的行為是被數據驅動,而不是被人的直覺和經驗驅動的。可見,數據驅動涉及到企業業務流程的變革,企業大多以流程驅動,流程驅動分工明確,使更複雜的業務得以實現,也奠定了現在企業數字信息化、數位化的基礎。

  數據化是數位化的第一步,而數據化則代表了未來十年,企業能否更快的將數據轉化為深入的業務見解。

  

  2030並不遙遠

  今天就是一個起點

  2030,這個年份在幾代人心中,都像是科幻電影中的一個片段,充滿了科技和虛幻的色彩。

  IFTF(未來研究所)在《人機合作新時代》的報告中也向我們描繪了2030年的世界運行特徵:協作式AI、多模界面、擴展現實(XR)這些由現在的科技延伸出來的新應用和新模式,將會讓我們的世界再次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盧克·多梅爾在《人工智慧》一書中提出「奇點」的概念,這個奇點指的是機器在智能方面超過人類的那個點。那麼對很多企業來說,也許2030年,就是數位化轉型的奇點。

  畢馬威的一份報告,將數位化轉型階段劃分為四個階段,分別為嘗試階段、擴展階段、服務化階段以及智能化階段。報告還顯示:目前大多數企業都處於數位化轉型的嘗試階段。所以,從2020年到2030年,行業數位化轉型也會是一個由淺及深,逐步深入的過程。

  

  在此過程中,我們會看到很多改變,例如未來2B和2C界面將因為數據鏈條的打通,而變得模糊,逐漸走向融合;IT的元素將融入所有行業的業務流程;新興技術成為企業數位化轉型的基本配置等等。

  與此同時,數位化轉型使技術成為企業的產品、服務和運營的中心,它可以幫助企業更快地獲得競爭優勢,以改善客戶體驗。例如,使用性能更高的組件,利用數據分析的功能並不斷改善技術生態系統,都是成為真正的數字企業的途徑。

  事實上,數位化轉型的目標是更有效地向市場提供差異化的產品或服務,無論是通過其他任何人都無法提供的功能,還是以競爭對手無法匹敵的速度,為此,很多業務要務推動著戰略性IT舉措的形成。儘管每個行業或領域都有各自特有的問題,但實際上幾乎每個數字企業都有四大戰略要務。

  這就是:

  ❶ 採用多雲戰略實現敏捷性和成本節省

  ❷ 通過邊緣創造新價值

  ❸ 通過員工隊伍現代化來提高敬業度

  ❹ 以及將可持續發展添加到企業的技術章程中

  數據十年的四大戰略要務

  四大戰略要務決定著未來十年數據驅動業務的成敗。

  首先,隨著雲計算的發展,單純的公有雲或私有雲已很難滿足行業現有業務的需求。

  數據顯示,未來90%的企業將使用不止一朵雲,企業需要多雲環境並存,來適應新的業務發展。

  的確,數位化業務需求的多樣化也意味著沒有任何一個雲可以滿足所有需求,這使得多雲成為了一種標配。但是,這種多雲方法會導致巨大的IT複雜性,還可能會造成雲管理的混亂,導致資源受限、應用程式和工具鎖定,甚至帶來更大的安全挑戰。

  所以,企業需要採用集成架構,選擇合適的雲進行構建、部署和運行應用程式。如戴爾科技雲平臺或是多雲管理平臺都是不錯企業不錯的選擇。

  

  戴爾科技雲平臺整合了戴爾易安信領先的基礎架構、VMware Cloud Foundation(VCF)雲平臺軟體,以及戴爾一流的服務,可幫助企業用戶無縫跨越邊緣、私有、公有雲環境,輕鬆獲得一致的跨雲體驗。

  其次,在未來3-4年,移動數據流量預計將增長8倍。

  在這些數據中,有45%將在邊緣進行存儲、分析和處理,同時,移動大數據的爆發,也將推動邊緣應用的爆發。例如,未來,邊緣計算將應用在智能汽車和許多其他設備中。

  採取邊緣解決方案,對企業來說則要思考,避免使用不一致的邊緣標準,確保應用程式是雲原生和容器化的,同時警惕預先配置的邊緣解決方案。如何在邊緣創造新價值?這個答案也許可以通過戴爾邊緣技術解決方案和SD-WAN解決方案來尋找。

  

  戴爾易安信SD-WAN為WAN現代化提供了一站式的簡便性——結合了VMware SD-WAN軟體,該軟體可在現代且具有成本效益的設備上以靈活的訂購方式運行,所有這些均由戴爾易安信提供支持,供應鏈和服務。

  第三,移動的智能終端已經是一種生活和工作的常態。

  幾年前,戴爾科技委託進行了一項有關未來勞動力的研究,其中71%的受訪者表示,智能空間使他們的工作效率更高;但另一份數據則顯示95%的安全漏洞源自員工的這些智能終端。

  面對這樣的雙刃劍,要求企業做到改變部署方式、部署無縫的端點安全、重新考慮端點管理和支持。戴爾科技一直是這個領域的專家,戴爾科技不僅有遠程辦公解決方案,還有戴爾科技統一工作空間(Unified Workspace)可以提高每個用戶的工作效率,相當於使其多工作18到27天,還有VDI解決方案等等。

  

  戴爾科技統一工作空間由VMware Workspace ONE為核心,是業界最全面的解決方案之一,可幫助IT部門從雲端部署、保護、管理和支持幾乎所有設備其統一的終端管理技術,無論何種作業系統、設備或是雲環境,同時賦能員工,幫助客戶實現生產力轉型。

  最後,可循環科技正在變成保護我們生存的地球家園的一種必然選擇。

  根據United Nations University的一項研究顯示:全世界所有國家/地區的電子垃圾重量達到驚人的4900萬噸。所以任何企業都應該將可循環科技作為企業社會責任的一個組成部分。

  不僅要在購買資產時就做好轉售、回收和捐贈的規劃,還要保護敏感信息,以及確保企業持有已處置資產的清晰報告。戴爾科技始終關注可持續發展的可循環科技,例如,戴爾科技從技術方面促進世界的可持續的發展,第五代存儲技術,能夠最高節省用電65%。此外,戴爾從產品的設計開始,包裝、回收,實現可循環利用,僅電子垃圾一項,就已經回收了90萬噸之多。

  

  2020年10月22日,由公眾環境研究中心(IPE)和世界自然資源保護協會(NRDC)共同開發的綠色供應鏈CITI指數年度排行榜揭曉,戴爾科技集團繼2019榮登榜首之後再更進一步,問鼎CITI卓異品牌!

  歸根結底,每一項戰略的根本都在於如何正確的、安全的、高效的發揮數據的價值,在未來十年以正確的方式走向數據驅動,並為未來百年的智慧之路打下基礎。

  

相關焦點

  • 數據故事化:從數據感知到數據認知
    數據故事的展示過程中更多地採用報告演示的方式,傳統的報告演示形式是敘述者向受眾展示故事內容,同時對每一部分進行講解和敘述,讓受眾既能「看到」也能「聽到」。如今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及受眾對數據故事的需求增加,很多基於Web的數據故事只有創作者而沒有敘述者,受眾可以自行查看需要的信息。報告演示的形式可以分為靜態演示和動態演示。其中,靜態演示的數據故事形式通常分為文本形式和PPT形式兩種。
  • 建設數據中臺?先想想企業有沒有這個底子!
    最近數據中臺很火,接觸的很多企業都在提這個東西。然而,很多連數據基礎都沒有、仍然處在數據孤島階段的企業,上來就說我今年要做數據中臺項目,這實際上是因為大家都在追熱點,而沒有真正搞明白這個名詞的含義。那麼,數據中臺到底是什麼?它和數據倉庫、大數據平臺又有什麼區別呢?
  • AI數據服務行業進入「認知戰爭」,雲測數據憑什麼穩居行業TOP1?
    1、表面同質化服務下,數據精度推動數據標註企業獲得「差異化認知」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AI企業多根據自身項目需求為導向來選擇數據標註服務商,AI數據行業內並沒有太多嚴謹的規則。可以說,過去的數據標註,是一個有些缺乏「差異化認知」的行業,A企業和B企業到底怎麼區分,沒有明確的標準。
  • 《認知覺醒》:正確的認知能力,讓我們事半功倍
    周嶺先生的《認知覺醒》,給我對認知帶來了一個全新的認識,書中提到了很多普通人遇到的問題,那就是想勤奮卻總是敵不過惰性,想努力卻總是陷入低下的狀態,想精進卻總是彎路不斷,讀了很多書都忘了,付出很多努力都白費了,我們仿佛越使勁越困惑,越努力越迷茫,是不是很扎心?書中告訴我們,我們之所以覺得越使勁越困惑,越努力越迷茫,是因為我們的認知出現了問題,人與人為什麼會有那麼大的差異?
  • 元數據驅動的YonBIP:真正讓商業創新便捷高效
    「在雲原生環境下通常一個企業業務流程由多個微服務共同組成,比如商城、會員、訂貨、零售、基礎服務、OMS、API查詢等等。如果每一個微服務需要佔用8G內存,10個微服務就是80G,佔用的計算資源就太大了。」用友網絡YonBIP開發總監肖靜提到了一個很少見諸於媒體的技術名詞——「元數據驅動」。
  • 如何利用數據可視化講好一個數據故事
    除了以上對數據故事敘述的定義之外,數據故事的力量還在於我們對傳達信息的情節和敘述的自然親和力;通過使用正確的數據可視化工具,可以獲取定量的指標或信息,將其整理成邏輯格式,並創建簡化複雜信息的可視化敘述方式,以吸引特定目標受眾的方式進行呈現。數據講故事具有許多促進業務發展的好處。
  • 數據驅動創新 善診入選2020上海軟體企業核心競爭力榜單
    央廣網上海12月10日消息(記者吳善陽 通訊員劉宇舟)昨天舉行的2020上海軟體創新論壇發布了2020上海軟體企業核心競爭力評價結果,上海維躍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善診)憑藉在創新方面的突出表現入選榜單。主辦方介紹,上榜企業體現出三大特點:抗疫工作成績突出、科技創新有新突破,獲資本市場青睞。「上海軟體創新論壇」創辦於2009年,是一年一度的軟體業界盛會。本次論壇以 「創新·服務·高質量發展」為主題。論壇現場發布的2020上海軟體企業核心競爭力評價結果,旨在發揮骨幹企業的引領作用,推動本市軟體和信息服務業高質量發展。
  • 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肖可瓅:數據驅動的金融研究
    報告內容:報告通過對幾個數據驅動的金融研究課題的介紹,分享本人對數據科學與金融研究的結合如何獲得最大效用,傳統金融研究向數據驅動的金融研究方向轉變等問題的理解。數據驅動的金融研究不管是說數據科學和金融,還是人們說的AI+金融,描述的都是兩個跨度較大的學科研究。
  • 企業創始人戰略認知能力一人超越一個隊伍,構建領導者的認知體系
    在這樣一個急劇變化的時代,每一個行業的認知都在迅速更新迭代,跨界越來越普遍。創業大潮中的情況亦是如此,網際網路公司需要「跑得快」才能搶佔先機,「快」固然重要,但如何朝著正確的方向,快速滲透成長?這就需要認知的升級與管理——建立對整個行業的認知,將其運用於管理及戰略中去。
  • 西門子夏緯:數位化企業驅動工業物聯網
    今天我跟大家匯報一下我們的企業,在中國或者在全球的汽車行業裡面,在數位化大潮和智能化的研發、設計、製造這樣的背景下,我們能做一些什麼,然後能助力我們國內的企業,一起能做一些什麼。 我們西門子公司的創始人最早創始了很多的方向,汽車製造實際上就是其中之一,1836年德國戴姆勒奔馳第一輛車問世代表著我們汽車的問世,其實我們老西門子比這還早就開始嘗試造車。
  • 說一個被很多人認知為正確的謊言
    截止2020年8月數據統計,中國股民1.735億! 同花順活躍用戶數5000萬+ 2020年,盈利人數佔比:26.42% 我就按照同花順的活躍用戶算吧,至少有1321萬人在盈利吧!
  • 用戶畫像是如何用來數據驅動的?
    筆名:戲說貓狗 全文共5546字,閱讀需要10分鐘 ——BEGIN—— 只要談到數據,人人都在說用戶畫像,而用戶畫像從哪裡來?到哪裡去?如何進行數據驅動? 現在很多人困惑「我是誰?
  • 新智認知加碼智慧城市積累優勢 構建企業核心競爭力
    同時,新基建的發展也將帶來城市各領域數據規模的爆發,2020年4月9日發布的《中 共 中 央國務院關於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首次將"數據"與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等傳統要素並列為要素之一,提出要加快培育數據要素市場。公司以挖掘數據價值和行業認知應用的主營業務將迎來快速發展的新機遇。
  • Linkflow作為優秀數據驅動類產品經典案例入選艾瑞諮詢最新研究報告
    另外,艾瑞諮詢還邀請到Linkflow創始人&CEO盛馬丁,針對「如何以數據驅動營銷數位化轉型」進行深入解答,並分享「為什麼Linkflow會以「低代碼」為特點構建客戶數據中臺」。  下面,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本期報告的精華內容和盛馬丁的分享吧~  報告精華內容預覽
  • 中智關愛通籤約易觀方舟,數據驅動企業服務創新
    近日,一站式員工關愛解決方案供應商中智關愛通,正式籤約易觀方舟智能用戶運營平臺,通過數據驅動下的智能分析+智能運營,持續優化員工關愛解決方案,不斷提昇平臺服務創新及用戶體驗。中智關愛通此次籤約易觀方舟智能用戶運營平臺,將藉助易觀方舟在數據智能領域的技術實力和行業經驗,幫助關愛通持續優化員工關愛解決方案,利用數位化智能運營平臺,高效迭代優化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服務,從而更高效地幫助客戶建設企業文化,提升員工滿意度和忠誠度。
  • 百田公司攜手神策數據:如何用數據驅動持續打造億萬玩家的爆款遊
    遊戲行業的領航企業百田公司至今已成立11年,並連續2年入選中國網際網路百強。百田公司的致勝秘訣之一便是數據驅動,為進一步加強大數據能力,百田公司與神策數據建立長期合作,力求將數據驅動理念貫穿遊戲設計與測試的全流程,不斷迭代、創新玩家體驗。
  • 專訪中興力維副總裁曾濤:DT時代——力維雲數據驅動高效運營
    數據將影響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企業的IT運維也不例外。「過去傳統運維的模式沒有太多的檢測手段、工具和平臺。僅依靠管理者、領導的責任心,工程師技術和技能來做運維,但已遠不能應對當前綠色環保、安全高效節能的新要求。中興力維憑藉22年的動環、視頻維護經驗,結合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深度學習,推出了適用於一般政企、商業連鎖市場的力維雲服務,將被動運維變主動運維,幫助企業實現高效運營。」
  • 清華大學唐傑教授:認知圖譜是人工智慧的下一個瑰寶(附PPT下載)
    第一個從大數據的角度上做數據驅動,把所有的數據進行建模,並且學習數據之間的關聯關係,學習數據的記憶模型;第二個是要用知識渠道,構建知識圖譜。 不過,只這兩個方面還是遠遠不夠的。
  • 蔡海鵬:企業文化傳播的社交與故事認知
    企業文化在一個組織內部的傳播有兩個存在本質差異的渠道,一個是正式渠道,一個是非正式渠道。 正式渠道,是一切由組織層面刻意設計的進行文化理念本質上的單向傳輸,比如培訓、會議、活動、媒介等。
  • 讓煉丹師不再為數據集發愁,這家公司創建了一個AI公開數據集平臺
    近年來行業中不少企業和高校研究機構已經陸續發布公開數據集,將自身積累的優質、龐大數據公開出來,為認知層、感知層的 AI 技術提供學習驅動,把更多的數據、算力、技術匯集在一起,幫助各領域的數據釋放出其應有價值,為人工智慧的產業化落地提供關鍵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