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月齡的寶寶,眼中的世界原來是這樣的,太有意思了~

2020-12-12 父母世界Parents

可能你都想像不到,小嬰兒眼中的世界,竟然是這樣...

剛出生的寶寶,視力發育還未成熟,並不能看清事物。

1歲以前嬰兒眼中的世界

下面這張圖片,我們都能清晰看到,左邊是玩具,右邊是蝴蝶。如果給0到6個月寶寶看,他們看到的,會是怎樣呢?

▼我們看到的樣子

左邊玩具,右邊蝴蝶

▼一歲以內不同月齡嬰兒看到的樣子

左邊玩具,右邊蝴蝶

嬰兒視力發育發展過程

國外眼科醫生ROMESH ANGUNAWELA曾經發表過一篇文章,他用一系列圖片展示了嬰兒從出生到12個月的視力發展情況,看完讓人大吃一驚。

▉ 新生兒

剛從媽媽肚子裡出來的那幾天,寶寶對外界還是陌生的,儘管耳朵可以聽到聲音,但是眼睛看到的東西還不能夠通過大腦來處理這些視覺信息。

所以在一段時間內,寶寶看到的東西都是模糊的,可以說是一個「近視大色盲」

這個世界渾濁一片,他只能憑藉耳朵去尋找媽媽的聲音。

剛出生的寶寶視力極差,只有光感,但不容易識別光影變化,簡單的說就是看到差不多接近乳房大小的形狀和物體,這就很好地解釋了為啥產後媽媽乳房顏色變深,就是為了讓小BABY找奶吃,好神奇不是麼?

▉ 0—1個月

出生一周,寶寶視力趨向於近視,會把視力集中在8-15釐米的物體上,會用眼睛追隨移動的物體,比如媽媽把糖果放在寶寶眼前晃動,孩子會眨眼睛,但還是模糊的。

出月的寶寶視力好一點,可以看到15-30釐米的物體,但還是二維影像,能注視物體,會用眼追隨移動的物體,但是兩隻眼睛的運動還不夠協調,還需要多多鍛鍊。

在歐緹蔓,早教師會給寶寶們制定一系列早教課程,其中就包括視覺訓練,用黑白或者彩色的卡片在距離寶寶睛正上方30-40釐米左右移動,刺激寶寶的視覺發育,以及眼球運動的靈活性和協調性。

▉ 2個月

2個月寶寶眼睛的各部分比之前配合更協調,目光開始能夠追隨近處的物體,差不多相當於近視600度以上。寶寶視力更加集中,喜歡看活動的物體,會注視抱他的人。

▉ 3個月

3個月,寶寶能固定視線,基本能像成人一樣聚焦,對顏色很敏感,能夠區分紅綠色,尤其是紅色,如果在寶寶前面放置多個顏色的小玩具,紅色會更加吸引寶寶的注意力。

這時候寶寶注視的時間也更長了,還會開始用手去觸摸視野之內的東西,視線還能跟隨移動的物體而移動。

▉4個月

這時期寶寶視力發育比較完善了,看得比較清晰,手眼協調能力更好,能夠用手去摸看到的東西,也喜歡看顏色鮮豔的的物體,能由近看遠,再由遠看近。

▉ 5個月

5個月開始,寶寶已經可以感受到3D的世界了,眼睛和身體,眼和嘴巴之間可以更有效的互相配合。

寶寶能辨別的顏色也越來越多,媽媽可以看得清楚,玩具也清晰可見! 眨眼次數變多。如果將手搖鈴掛在嬰兒床邊,當寶寶不小心碰到手搖鈴時,寶寶會因為聲音注意到這個東西。

▉ 6個月

這時候寶寶能夠更好感知色譜,看到的清晰度和色彩跟成人差不多,目光可向上向下跟隨物體轉動90度,能夠注視較遠距離的物體,比如路上的人和車。

手眼協調也更為熟練,你不信拿個小物件給他抓,他會給你驚喜的哦。

▉ 7個月

到7個月,寶寶眼中的世界已經越來越豐富了,但還是喜歡伸手去抓近處的東西。

他已經能夠辨別物體的遠近和空間,看到的範圍更廣了,距離也加強了,也能看到細節。如果物品放得太遠或者消失,寶寶還會大叫尋求幫忙。

▉ 8個月

寶寶對空間的認知更近一步,看到喜歡的東西就會自己爬過去拿,還會用眼睛判斷親人的長相。棒棒噠!

這時期寶寶特別喜歡玩躲貓貓,會把臉藏起來,再露出來,你會看到他們笑得很開心,玩得停不下來。因為這時候他們可以辨認親人的臉,看到認識的人就會很高興。

▉ 9—10個月

寶寶的視線發育更加好,會喜歡到處爬,視線會隨著移動的物體上下左右移動,會追隨掉落的物品,對物體的大小、形狀和速度也有一定的認知。這個時候就可以給寶寶看一些幾何形狀的圖片。

▉ 11—12個月

這時候寶寶的視力已經發育完全,跟成人水平一樣了。12個月,寶寶視力已經到了非常棒的地步了,能夠看清楚眼前的一切。

試想一下,小寶寶從模糊的黑白世界到繽紛的五彩世界,從只能聽到聲音到可以清晰認清媽媽的臉,是多麼值得感動的記錄!

寶寶視力就是這樣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從黑白到彩色,慢慢的成長,慢慢的認識到更多的色彩,然後對世界滿懷好奇和希望。有時候真的想寶寶慢點長大!

在照顧寶寶時,有些錯誤我們往往注意不到,但眼尖的專業人士,一下就挑出毛病。就請專家為我們做了一次更正吧。

1、父母常犯的錯:寶寶睡覺或外出時,用紗巾、毛巾等遮蓋他的眼睛

有些人在白天午睡的時候,喜歡用眼罩罩著眼睛,避免強光進入眼睛而難以入睡。沒有經驗的媽媽,以為這樣子對待寶寶,可以讓寶寶的眼睛也免受強光的傷害。有些媽媽帶寶寶外出時,還會用毛巾遮蓋住寶寶的眼睛。嬰兒期是視覺發育最敏感的時期,如果有一隻眼睛經常被遮擋甚至遮蓋好幾天時間,就有可能造成永久性的視力異常。

改正過來吧:夏天外出時,如果怕陽光太強,可以打開嬰兒車的遮陽篷,也可以臨時用紗巾遮蓋一下,以避免強光刺激寶寶的眼睛。

2、父母常犯的錯:沒有定時帶寶寶檢查視力

寶寶的視力也需要日常的保健,就像寶寶要定期去做體檢、口腔檢查一樣。定期帶寶寶檢查視力,可以幫你及早發現寶寶的視力異常問題。

改正過來吧:每半年一次視力檢查是必不可少的。

6~12個月,第一次視覺篩查。視覺篩查可以檢查寶寶是否有先天性眼睛疾病,比如白內障、晶狀體脫落等,還能篩查寶寶眼睛的屈光度是否有問題,有沒有出現弱視的風險。視覺篩查要在保健科做,建議之後每半年帶寶寶做一次。如果寶寶因為生病沒能在6個月時做檢查,也可以延期,但不要超過1歲。如果視覺篩查結果有異常,通常需要3個月後再來複查一次,如果複查結果仍然不理想,就要帶寶寶去專業兒童眼科確認是哪方面的問題。檢查的時候沒有疼痛感,也不會帶來創傷。

4 ~6歲,第一次視力表檢查。這個年齡段的寶寶可以不用做視力篩查,而直接使用圖形視力表來測視力。幼兒園的定期保健都會包括視力檢查,或者你也可以直接帶寶寶去保健科檢查。帶寶寶接受檢查前,最好先教會他認識視力檢查表,懂得如何看。

3、父母常犯的錯:沒有控制地讓寶寶看電子產品

現在的寶寶,玩電子遊戲,耍電子產品的本領比成人還要高,一臺小遊戲機,到他們面前,不到半個小時,已經操作熟練了。但是這種色彩鮮豔,畫面閃動迅速的電子 電視看,而長時間看電視,不要說小寶寶了,連大人也容易產生疲勞,特別是對於3歲以內的寶寶,視力還沒有發育成熟,很容易造成近視、閃光等視力問題。

改正過來吧:即使你不想讓寶寶的理解能力不落後於其他人,也不建議2歲以內的寶寶接觸電子產品。2~6歲以後,寶寶每天看電視、電腦、iPad等不要超過40分鐘。看電視時應該離電視畫面對角6~8倍距離。看電腦和iPad時,寶寶的眼睛與屏幕至少保持33釐米的距離。因為手機屏幕太小,不建議孩子使用。

另外,最重要的一點,看完電視或玩完電腦後,要讓寶寶的眼睛得到充分的休息。比如帶他到室外玩一會兒,或者讓他看看遠處。

4、父母常犯的錯:別總是看電視了,去畫畫吧

因為擔心寶寶看電視把視力毀了,所以很多父母常常對寶寶說:「別看電視了,去畫畫吧」或者「別看電視了,去玩積木吧」。你可知道,你的這句話,意味著寶寶要承受雙重用眼疲勞。在研究兒童期近視的形成原因時,我們發現,用眼過度、用眼疲勞是導致寶寶近視的主要原因。長時間看電視是讓眼睛過度疲勞的原因,另外,長時間畫畫、玩玩具,這些行為都需要寶寶雙眼長時間注目,也會導致用眼疲勞。所以,像玩積木、看書、玩芭比娃娃這些不能算是讓眼睛休息。

改正過來吧:看電視、玩玩具、看書,這些事情最好分布在一天中不同的時間去做,而且都要控制時間。想讓寶寶的眼睛放鬆,最好的方法是帶他出去,在大自然中,看看遠處的美景,這才是真正的讓眼睛休息。

5、父母常犯的錯:沒給寶寶的眼睛選對書

看書寫字,都是靠近距離的精細視覺完成的,主要依賴視覺錐體細胞。視覺細胞的過度疲勞,會帶來整個視覺系統的疲勞,眼肌、眼球等都會發生相應的病理性生理變化。多數寶寶的近視就是這麼產生的。

改正過來吧:又想讓寶寶多學知識,又想寶寶視力好,那麼你就要對很多細節多加留心。比如根據寶寶的眼睛發育選書,控制好時間,幫寶寶養成正確的看書寫字姿勢等等。

0~2歲:這時候的寶寶還沒有完全擺脫生理性遠視,所以他看近處的東西往往不是很清楚,或不能準確地聚焦。為這個年齡的寶寶選書,最好選擇顏色鮮豔,圖畫大又多的書。這樣不會讓他的眼睛覺得很疲勞。2~4歲:每天看書的時間最好不要超過40分鐘,而且中間要休息一次。選書最好是圖和字都比較大的,讓他更容易看到。

6、父母常犯的錯:1歲以內經常使用閃光燈照相

相機的閃光燈和浴霸、陽光中的紫外線一樣,屬於對寶寶視力有傷害的強光。1歲以內的寶寶常常有照紀念照的機會,偶爾一兩次用閃光燈還可以,但如果每次照相都使用,那必定會殺害寶寶的視力。

改正過來吧:小寶寶照滿月照、百天照,儘量使用自然光,寶寶到了1歲,拍周歲紀念照時,選擇室外場景會更好。

7、父母常犯的錯:6歲以內不能戴太陽鏡

夏季陽光照射能力強,對小寶寶來說,強光絕對是不利於視力正常發育的因素之一。其實寶寶6個月以後就可以戴適合他年齡的太陽鏡了,帶寶寶外出時給他戴太陽鏡是對眼睛的一種保護。

改正過來吧:夏季外出時,給寶寶準備一副小墨鏡。鏡片顏色一般以中等深度為好,如淡茶色、淡綠色等。寶寶的太陽鏡要選擇有「100%防紫外線」標誌的。如果寶寶不喜歡戴太陽鏡,那外出時,儘量避免讓他接觸強光,比如讓他在樹蔭下玩耍等。

8、父母常犯的錯:白熾燈照明更好

以往人們認為用暖色調的白熾燈照明有利於保護視力。但研究表明,適合於閱讀、書寫等要求較高的視覺光源,應該是照度為500lx以上的高色溫(5000k和6500k)冷色調螢光燈。這也是為什麼現在的學校都選用高色溫的冷色光源照明燈,而少用或不用低色溫的白熾燈。

改正過來吧:對不需要長時間閱讀、寫字的小寶寶來說,只要保證室內光亮度足夠就可以。當寶寶想要畫畫或看書時,可以再為他添加一盞冷色光源的檯燈。

9、父母常犯的錯:「護眼燈」真護眼

「護眼燈」強調寶寶「無頻閃」的概念,因為,如果寶寶長時間在不斷閃爍的日光燈下學習,眼睛就會感到疲勞,長此以,往就容易導致近視。但是專家認為:頻快閃記憶體在於所有的交流光源中,比如白熾燈、日光燈、節能燈、LED等等,它不可能完全消除。

改正過來吧:很多「護眼燈」只是提高了燈光頻閃次數,讓人感覺不到燈光的閃爍。盲目依賴護眼燈,更容易傷眼,講究用眼衛生,才是保護寶寶視力的最好方法。

10、父母長犯的錯:在床欄上掛玩具

很多媽媽喜歡在寶寶的床欄中間系一根繩,上面懸掛一些可愛的小玩具。因為寶寶多是遠視眼,如果把玩具放得特別近,要使勁調節眼睛才能看得見,這樣時間久了,寶寶的眼睛較長時間向中間旋轉,就有可能發展成內斜視。

改正過來吧:正確的方法是把玩具懸掛在圍欄的周圍,並經常更換玩具的位置和方向。

11、父母常犯的錯:開燈睡覺

你會不會擔心寶寶怕黑或怕他醒來哭鬧而開著燈睡覺?研究表明,寶寶夜晚開燈睡覺,會造成寶寶眼睛疲勞,從而增加患近視眼的可能性。

改正過來吧:寶寶睡覺時最好把燈關閉。照顧小寶寶時,可能總要半夜起床給寶寶餵奶,這時先不要急著開亮燈,應該在床邊準備亮度較低的小檯燈,讓寶寶主動適應後再開亮燈。

12、父母常犯的錯:長期固定一個位置餵奶

有的媽媽習慣了自己的餵奶姿勢,感覺自己舒服了,就會給寶寶長期定在那個姿勢上餵奶,而寶寶會在吃奶的時候不斷地窺視周圍的光亮和物體,固定一個方向,很容易造成寶寶斜視。

改正過來吧:要不斷地變換餵奶姿勢,兩邊乳房換著吃。對媽媽的乳房有益,也保護了寶寶的視力。而且每次餵奶可以選擇不同的地方,讓寶寶適應不同的光亮。

13、父母常犯的錯:不把眼屎當回事兒

很多媽媽以為寶寶眼屎多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其實是非常錯誤的認識。新生兒眼屎多是個大問題,它可導致新生兒先天性淚囊炎等疾病,不及時治療,會影響到新生兒的視力發育。

改正過來吧:寶寶出生後,要特別注意觀察他的眼屎多少,有眼屎的時候,用消毒紗布蘸清水幫寶寶輕輕地擦拭,但不要擅自給寶寶塗抹藥膏。如果在月子期間,寶寶一直有眼屎,那出了滿月後要儘快帶寶寶去兒童眼科檢查。

14、父母常犯的錯:視力不好是因為遺傳

遺傳確實對寶寶的視力有影響,但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出現近視、散光等問題,而且其中有一半的寶寶並沒有受到遺傳因素的影響。我們發現,寶寶出現視力問題的另一大原因是不正確的用眼習慣。哪些視力問題可能遺傳給孩子?

近視—如果父母雙方都是高度近視(600度以上),那寶寶被遺傳近視的機率幾乎為100%。如果父母中有一方為高度近視,那寶寶被遺傳近視的機率為30%~50%。

遠視—導致寶寶遠視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見的是眼睛發育異常,這個「禍根」很可能在懷孕的時候就埋下了。因此,專家建議,準媽媽在懷孕期間要保持營養均衡,按照醫生要求補充葉酸。

弱視—如果父母雙方或一方有弱視,那寶寶出現弱視的風險會很大。但導致弱視出現的最主要原因並不是遺傳,多數寶寶是因為已經出現了斜視或散光,使得兩隻眼睛使用不均衡而出現弱視。因此,儘早發現寶寶的視力異常,及時治療,對預防弱視很有幫助。

斜視—如果父母或祖父母患有斜視,那寶寶被遺傳的機率比較高。遠視等視力問題也可能引發斜視。

15、父母常犯的錯:經常給寶寶洗眼睛

在給寶寶洗臉的時候,為了乾淨無菌,媽媽幾乎是每個角落都給寶寶清洗一遍,還有的媽媽會費勁力氣把寶寶的眼睛也清洗乾淨。但是水的pH值和淚液不同,水裡有重金屬和細菌。水把淚液的油脂清洗掉,增加眼睛的乾澀,破壞眼睛的自淨功能,對於視力尚未發育完全的寶寶來說,經常深度洗眼睛可能會傷害到他的視力。

改正過來吧:在寶寶洗臉的時候,媽媽可以適當地用清水給寶寶清洗一下,但不需要把寶寶的眼睛扒開仔細清洗。

16、父母常犯的錯:洗澡時給寶寶開浴霸

浴霸的光線對寶寶的視力有傷害,這種強光不僅讓眼睛疲勞,還會影響視覺能力的發育。尤其是小寶寶,洗澡時的姿勢多是躺著,眼睛正好看到浴霸,長此以往,強光對寶寶視力造成的傷害是不能逆轉的。

改正過來吧:寶寶2歲以內時不建議使用浴霸,如果怕洗澡時凍到寶寶,可以事先用暖風機把浴室吹熱。

17、父母常犯的錯:當化學製劑進入寶寶眼睛後,不衝洗就帶寶寶去醫院

洗滌劑、清潔劑等化學物品會對寶寶的眼角膜有傷害,而且速度非常快。如果不先做一些緊急處理,等到寶寶到了醫院,很可能眼睛已經受傷了。

改正過來吧:立即用生理鹽水或自來水衝洗寶寶的眼睛(衝洗時用小手絹輕掩寶寶的鼻子,防止嗆水),用手指將眼皮撐開,愈大愈好。

如果寶寶能接受,甚至可將他的頭放在水龍頭下,讓水直接衝洗眼睛,至少持續15分鐘,同時儘可能讓孩子轉動眼球。衝洗後立刻送醫院救治。

18、父母常犯的錯:給寶寶鍛鍊咀嚼的機會少

經常給寶寶一些耐咀嚼的食物,增加咀嚼力度可以促進視力的發育。因為咀嚼時會增加面部肌肉包括眼部肌肉的力量,產生調節晶狀體的強大能力,從而降低近視眼的發生概率。

改正過來吧:添加輔食後,根據寶寶的牙齒發育和年齡,適當把食物做得硬一些。但同時也要注意寶寶的安全。

19、父母常犯的錯:寶寶發生磕碰後,沒有檢查他的視力

眼外傷雖然不是最常見的,但是對寶寶視力影響最大。當寶寶發生磕碰時,多數父母最先檢查的是有沒有磕破?頭有沒有受傷?卻沒有注意到寶寶的眼睛有沒有受傷,看東西有沒有異常。

改正過來吧:2歲以內寶寶的走路不太穩,急匆匆的,動作又快,所以你要特別注意家中在寶寶眼睛高度以下的物品及擺飾,對一些有稜有角的物品,最好加上軟墊或安全罩。如果寶寶的眼睛受傷,立即幫寶寶受傷的眼睛進行冰敷,大約15分鐘,這樣做可以減少疼痛及腫脹。如果寶寶的眼眶變黑或視力模糊,可能是眼球內出血或其他傷害,這時要立刻送他去醫院請眼科醫師檢查治療。

20、父母常犯的錯:寶寶多吃含維生素A的食物對眼睛好

適當補充維生素A可以減輕用眼疲勞,但是多吃沒用。胡蘿蔔、牛奶、蛋黃對寶寶眼睛都不錯,可以適量給寶寶吃,但一定注意不能只吃單一的食物,因為維生素A攝入過量會對身體有害。

改正過來吧:想要寶寶視力好,飲食方面只有一個秘訣:均衡營養。在為寶寶準備食物時,可以根據他的年齡稍有側重。對小嬰兒來說,母乳就是最好的提供葉黃素最豐富的食物。吃輔食以後,可以給寶寶適當添加菠菜、青紅椒、玉米、菜花、蘆筍、南瓜、蛋黃、紅薯等,這些食物中均富含葉黃素。3歲以上的寶寶,只要保證均衡飲食就可以了。如果寶寶特別挑食,幾乎不吃綠葉蔬菜、胡蘿蔔等,那在每次體檢時,一定要多關注他的視力,平時想辦法讓他多吃黃綠色的食物。

不同階段寶寶正常視力的判斷標準

6~24個月的孩子視力:遠視100~250度屬於正常範圍。如果遠視在250~350度或遠視100度以下,或者近視50度以上,表明有屈光異常的危險,需要定期檢查。如果遠視超過350度,近視在50度以上,則屬於屈光異常,需要帶孩子去眼科會診。

2~3歲的孩子視力:遠視在100~150度屬於正常範圍。如果遠視在150~350度或遠視100度以下,或者近視50度以上,表明有屈光異常的危險,需要定期檢查。如果遠視超過350度,近視在50度以上,則屬於屈光異常,需要帶孩子去眼科會診。

3~4歲的孩子視力:遠視100~250度屬於正常範圍;如果遠視在250~300度或遠視100度以下,或者近視50度以上,表明有屈光異常的危險,需要定期檢查。如果遠視超過300度,近視在50度以上,則屬於屈光異常,需要帶孩子去眼科會診。

4~6歲的孩子視力:遠視50~175度屬於正常範圍;如果遠視在175~300度或遠視50度以下,或者近視50度以上,表明有屈光異常的危險,需要定期檢查。如果遠視超過300度,近視在50度以上,則屬於屈光異常,需要帶孩子去眼科會診。

相關焦點

  • 寶寶不同月齡發育功能不同,想要寶寶健康成長,不要錯過好時機
    新手媽媽照顧寶寶找不到規律,每天忙的焦頭爛額結果寶寶還沒有照顧好。這時候恨不得寶寶一下子就長大,不再需要家長的照顧。等到寶寶長大一些又希望寶寶慢慢長,長大了就不會和自己這樣親近,不能隨時親親寶寶舉高高。所以說孩子出生後一直牽絆著父母的心。
  • 0~6月齡初哆咪寶寶鈣的來源
    根據不同的生長期,孩子每天都需要攝入一定量的鈣,補鈣可以促進孩子骨骼的發育。這其中也包括0~6月齡的寶寶,也是需要保證每天鈣的攝入,這個時期的孩子每天應該要補充多少鈣合適呢?世界衛生組織推薦鈣攝入標準:嬰幼兒0-6個月每天應攝入300毫克的鈣。
  • 7-24月齡寶寶奶量和輔食比例,怎樣合理安排?居民膳食指南這樣說
    給寶寶添加輔食後,母乳或配方奶一天應該餵多少?輔食和奶量要怎樣安排才能滿足各階段寶寶的生長發育所需?輔食吃得不錯,為什麼寶寶這個月的體重沒怎麼長……讓我們一起參考下權威機構的建議,看看我國居民膳食指南是如何建議的吧!對於7-24月齡嬰幼兒,母乳仍然是重要的營養來源,但單一的母乳餵養已經不能完全滿足其對能量以及營養素的需求,必須引人其他營養豐富的食物。
  • 這個月齡的寶寶,儘量不要坐嬰兒車,可能會對脊柱發育有影響
    這個月齡的寶寶,儘量不要坐嬰兒車,可能會對寶寶發育有影響這個月齡的寶寶,儘量不要坐嬰兒車,可能會對脊柱發育有影響雖然說嬰兒車方便,但是也有一些不利之處。王女士,懷孕之後一心撲在了小傢伙身上,孩子出生之後婆婆說要幫她帶。
  • 詳細輔食攻略:6~24月齡寶寶,奶量和輔食怎樣合理分配?
    從寶寶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我們就在學習怎麼照顧孩子,人類幼崽太脆弱了,我們在衣食住行所有的地方都要事無巨細。 今天小編來說說6~24月齡寶寶,輔食吃多少,奶喝多少?
  • 寶寶從這個月齡開始認生,意味著智力發育好,長大後往往更聰明
    小時候還「來者不拒」的小天使,到了一定月齡,突然變得警覺起來。等到孩子大一些,即使是見到長輩親戚,也總是條件反射般地躲到媽媽身後,這時候寶媽總是不好意思地說:「這孩子就是內向,快出來,跟阿姨打招呼!」寶寶們認生,多是從4~6月齡開始顯現,而這個時候認生,可不是內向的表現。
  • 寶寶到了這個月齡,多半會迎來人生「首次發燒」,家長準備好了嗎
    其實,這是因為孩子發燒多半是有月齡「要求」的,大多數寶寶到了這個月齡,就會迎來人生中的「首次發燒」,家長們可要準備好哦!通常到了6個月,寶寶會經歷第一次發燒有研究指出,大多數寶寶第一次發燒,是在6個月左右,而且他們不會無緣無故的發燒,大多都是有原因的。首先,新生兒從媽媽身體裡出生後,體內仍然帶著強大的免疫力,大家可以理解為這是母親給孩子的「見面禮」。
  • 小月齡寶寶到底需不需要喝水?
    我們經常會說水是生命之源,每天要喝X杯水身體才健康,但對於小月齡的寶寶來說他們需要喝水嗎? 經常翻閱育兒報導的寶媽可能都看到過這樣的說法:6個月之前純母乳餵養的寶寶,不需要多餵水!很多人一開始都搖頭不相信認為又是什麼「胡扯」、「偏方」、「謠言」,寶寶不喝水怎麼能行,那不是會上火嗎?
  • 這個日常小遊戲會讓寶寶越來越聰明!4月齡後,家長必須陪寶寶做
    在0~4月齡嬰兒的世界中,世界就是他所能看到的那個樣子。你把玩具藏在布底下或盒子裡,他就會覺得玩具徹底消失了,所以也不會去尋找。媽媽走開了,看不見媽媽了,媽媽消失了,所以他們會因此哭起來。但在4月齡以後,寶寶會開始意識到這個世界比他想像中更穩定:每天早上和他打招呼的是同一個人;媽媽藏起來的玩具並沒有消失;陪著他睡覺的小熊和昨晚的是同一個;......
  • 寶寶可以一直吃米粉嗎?別超過這個月齡,不然會有三大「跟不上」
    前幾天,蘇怡給大家看女兒吃飯的食譜,10個月大的寶寶特別可愛,尤其是兩個圓溜溜的眼睛,神似混血寶寶,辦公室的同事們都非常喜愛。突然,璐姐說:「蘇怡啊,你女兒這吃的是什麼啊?」蘇怡立馬回答:「孩子吃的是米粉,我聽別人說不能光吃奶,得加輔食。這樣吃對不對啊,璐姐?」
  • 7月齡寶寶水果大全,快來一起去看看吧!
    適合7月齡寶寶吃的水果有哪些?對於已滿7月齡的小寶寶來說當然是可以適時且適量的選擇一些水果來做為輔食給他們添加了,而在選擇水果的過程中要注意並不是所有的水果都適合7個多月的寶寶食用哦!那麼究竟7月齡寶寶可以吃些什麼水果呢?在此之前先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家小寶7個多月時添加的都有哪些水果吧!1、蛇果。其實我家小寶最開始添加的是蘋果,可無奈寶寶不愛吃,所以就換成了內含大量可溶性膳食纖維、維生素C以及礦物質營養成分的蛇果,沒曾想寶寶還挺愛吃的。
  • 適合1-2歲寶寶的繪本,按照月齡走,不花冤枉錢
    作為一個在買繪本的路上停不下來的老母親,今天我將這一年多發現的所有好繪本,分享給大家,讓大家「按照月齡走,不花冤枉錢」。0-3個月這個階段小寶寶對於色彩的認知還在黑白辨認的階段,所以推薦大家去買黑白卡,開發智力應該從開發視覺做起。
  • 6月齡寶寶大變化:生長發育金標準、護理餵養全指南,爸媽看過來
    如果寶寶滿6個月或6月齡以後添加輔食,寶寶所需能量1/3-1/2來自輔食每日奶量保持600~800毫升,每天餵奶3~4次。 2.滿6月齡繼續母乳餵養嗎? 益處多多? 我國居民膳食指南指出: 嬰兒滿6月齡後仍然可以從繼續母乳餵養中獲得能量以及各種重要營養素,還有抗體、母乳低聚糖等各種免疫保護因子。
  • 寶寶到了這個月齡,輔食中就要開始添加肉了,不然可能營養不良
    我們都知道,寶寶6個月左右時,就可以添加輔食了。但是此時的孩子腸胃還很脆弱,消化系統發育的也不夠完善,所以只需要添加米粉、米糊即可,可以避免出現消化不良的情況。寶寶不同月齡,輔食中可以添加這些肉類:第一種,豬肉豬肉是日常生活中很常見的一種肉類,裡面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1,可以被身體很好的消化吸收,當寶寶7個多月時,家長就可以適當餵些豬肉給他們吃了。
  • 低於這個月齡的寶寶愛蹬腿,別光覺得可愛,可能是娃在「求救」
    在爸爸媽媽的眼裡,寶寶的一舉一動總是顯得那麼可愛。特別是小月齡的寶寶,有時候愛動腿,許多父母會很欣慰,覺得孩子說不準以後是個運動健將呢。但是要注意了,如果是太小的寶寶,在蹬腿的時候神色不是很愉悅,那有可能是腸胃不適的表現哦。
  • 寶寶骨骼發育黃金期:不同月齡運動大不同,家長千萬別大意
    然而有些家長不了解,不同年齡段的孩子適合不同的運動項目。運動帶來的益處雖然不勝枚舉,但是不恰當的運動反而會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家長在給孩子選擇運動方式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到孩子的年齡。鄰居小張家大寶今年三歲了,和其他孩子相比,這個娃娃的身高真是突出遠,比同齡人高。
  • 過早練習走路會給寶寶帶來多大危害?9月齡之前,三種行為要少做
    文 / 職場媽媽育兒路晚上吃飯時老媽跟我閒聊,鄰居家的小外孫才9個月就會走路了,聽得我一驚,老媽趕忙補充說:「他姥姥可開心了,說牽著孩子往前走娃就知道邁步,太聰明了!」要知道大多數寶寶都是在10月齡之後才開始學習走路,遲的甚至要一歲半才能學會。
  • 寶寶0~12月,哪月最好帶?厭奶、睡眠倒退、愛哭,不同階段咋帶?
    2月齡:寶寶愛哭鬧帶娃難點:娃老是哭、情緒敏感經歷了一個月的適應期,寶寶逐漸熟悉周圍的世界,感官也越來越敏感,很容易感到困惑和不安,變成一個「小哭包」。3月齡:睡眠倒退帶娃難點:哄睡困難、晝夜顛倒著睡3個月的寶寶通常容易出現睡眠倒退,常常晚上清醒不睡覺或是睡了一會就醒,需要爸媽們長時間的哄睡甚至奶睡。
  • 「奶睡容易戒掉難」,到了這個月齡還沒戒夜奶,可能對寶寶有害
    寶寶多大開始戒夜奶配方奶的消化時間比較慢,寶寶的吃奶間隔時間更長,可以更早地戒掉夜奶。一般在4月齡左右,喝配方奶的寶寶們,就可以戒掉夜奶了。寶寶開始吃輔食當寶寶2~3月齡的時候,夜奶還是非常有必要的,此時寶寶的胃容量還很小,過早地斷掉夜奶,可能會影響寶寶的發育
  • 不同月齡有講究
    小寶貝尤其是6月齡以內,骨骼發育不成熟,背部缺乏支撐力,如果長時間如此坐立,會導致孩子駝背或脊柱側彎!此時李先生恍然大悟,怪不得孩子每次做嬰兒車便會大哭,家長傻傻以為孩子是怕生,不願理出門,知道原因後家長悔恨不已,辛虧發現及時,還可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