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你沒看過《遊戲王》的漫畫,或許也聽過《遊戲王》的卡牌。《遊戲王》主要講述了男主武藤遊戲以及夥伴開展的遊戲冒險故事,其漫畫自1996年至2004年在《周刊少年Jump》上進行連載,期間推出了一系列的動漫周邊作品。
而《遊戲王》的卡牌,更是在全世界十多個國家發售,早已刷新了集換式卡牌銷量的金氏世界紀錄。
這套以怪獸決鬥為主的卡牌遊戲,在整部《遊戲王》所塑造的眾多遊戲中一枝獨秀。但是縱觀《遊戲王》漫畫,其中還有很多類似的「實體化」遊戲,被淹沒在巨大的怪獸決鬥卡光環之下。
所以,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些有趣的「實體化」遊戲,回味一下這些精彩的遊戲設計。
曾經的80後小夥伴們,一定還記得風靡一時的「電子寵物」遊戲機。這屬於一種養成類的電子遊戲。電子寵物會模擬真實寵物的生命特性,需要遊戲機的主人進行飼養。
《遊戲王》很好的抓住了遊戲者的心理,將「電子寵物」實體化了。
根據漫畫中所述,電子寵物遊戲機可以進行對接,相互傳輸資料,促進電子寵物成長。寵物也有固定的壽命時長。漫畫中不僅設計了電子寵物的像素形態,也以遊戲機內的視角,展現了電子寵物的實體化形態,大大增強了觀感度。
當然,遊戲中缺少不了反派。另外一隻邪惡的電子寵物,專門以吞噬其它電子寵物為樂。男主遊戲的電子寵物叫做U2,在接受城之內的資料後進行了升級,最終擊敗了這個反派。
這又是一款超級有意思的棋類遊戲,漫畫中將怪獸棋子和地形實體化的展現,代入感非常強。
整個遊戲的規則也比較簡單:
1.由兩名玩家進行對戰;
2.玩家分別隨機選擇5隻扭蛋,扭蛋中暗藏著不同等級和特殊能力的怪獸;
3.將暗藏怪獸的扭蛋,放入地形棋盤中進行對戰,率先消滅對方全部怪獸者獲勝。
這個遊戲的樂趣就是未知的怪獸能力,通過掌握怪獸的等級和移動範圍,去策略性的消滅對方。而海馬弟弟,曾經就是這個遊戲的冠軍。
武藤遊戲和海馬弟弟主要進行過兩次怪獸棋的戰鬥,均取得勝利。在海馬集團的技術加持下,玩家在棋盤上的棋子和地形,都能從虛擬轉向實體化。各種有意思的怪獸造型和技能,也和怪獸決鬥卡牌相似。
玩家在排兵布陣後,決定陣型並釋放棋子中的怪獸。高等級的怪獸在戰鬥力上可以碾壓低等級的怪獸。
低等級的怪獸也不是坐以待斃,它們可以利用地形和特殊能力進行躲避。遊戲棋盤中,還設置了進化區,低等級的怪獸進入後可以提升三個等級。
精彩的實體化怪獸,在不同的地形棋盤上進行戰鬥,想必在每一個人的兒時都幻想過這樣的遊戲場景吧?同時策略和布局也是這個遊戲最有意思的地方。
怪獸格鬥槍,是一款雙人對戰格鬥遊戲玩具。也許你小時候也玩過類似的玩具,控制玩具進行格鬥,但是一定沒有《遊戲王》這麼精彩。
首先把自己的專屬怪獸,放在格鬥槍的底座上,然後通過操縱格鬥槍手柄上的按鈕,控制自己的怪獸進攻或者防守。
不同的怪獸擁有不同的屬性特點,有些力量強,有些是速度快。同時每個怪獸都有自己的弱點和必殺技。
在正式對戰前,玩家可以輸入必殺技的資料。在戰鬥中要諮詢觀察對手的動作,好好利用格鬥槍底座上的操控按鈕,控制怪獸使出拳擊、腳踢或者防禦等技能。如果能夠擊中對手的弱點,那麼對手就會產生短暫暈眩,這個時候使用必殺技就能把對手打出場外。
這款遊戲其實就是基於市面上的某些類似玩具,但是漫畫中將怪獸們都實體化了,通過與反派的對戰、氣氛的渲染和格鬥技能的展現,看起來效果更非常好。怪獸們的必殺技也很有氣勢。
「龍牌」,可以看做是《遊戲王》怪獸決鬥卡牌的另一種表現形式。「龍牌」也是召喚怪獸的卡牌類遊戲,但是其遊戲規則卻和怪獸決鬥卡牌完全不同。
根據漫畫中所述,「龍牌」起源於中國古代。是很久遠之前,中國道教風水師們的最終測試工具。傳說從四千年前的中國黃帝時代,就開始利用風水的能量了,非常具有神秘感。
漫畫中,將「龍牌」和中國的傳統文化很好的結合在了一起。「龍牌」被封印是陰陽平衡,這貫徹了中國陰陽兩極的理念。
而一旦解開「龍牌」的封印,那麼在場的雙方就必須進行黑暗遊戲,否則就會從產生災難。而把「龍牌」重新封印起來的方法只有一個,就是把失敗者的心靈獻祭出去。武藤遊戲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被迫開始了這樣一場遊戲。
「龍牌」的規則,巧妙利用了五行(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剋的原理。具體遊戲規則如下:
1.牌上畫著五行的標誌,代表「龍」的屬性;
2.卡片上的數字1~5代表著「龍」的等級;
3.每個玩家輪流抽6張牌,可以保留自己需要的牌,捨棄自己不需要的牌。
4.總共有75張牌,其中一模一樣的牌各3張,一旦玩家集滿這三張同樣的牌就能召喚「龍」;
5.召喚出兩條「龍」後開始戰鬥,擊敗對方的「龍」獲勝。
五行屬性不同的「龍」之間,相生相剋;而五行屬性相同的「龍」之間,則等級越高越強。
雙方開始輪流抽牌後,玩家要好好利用自己抽到的手牌,收集並召喚出能夠克制對方屬性、且等級較高的「龍」,以獲得最終勝利。先召喚出兩條「龍」的玩家,不僅有先攻優勢,還能每一回合提升「龍」的等級。所以召喚出「龍」的時間也很關鍵。
「龍牌」中還有一條被隱藏的規則,就是可以利用對手的棄牌,和自己的手牌組成三張一樣的牌組來召喚「龍」。
召喚的「龍」,直接以實體出現在場上。每種「龍」的外形都有著自己的五行特點。
遊戲對戰設計也很精彩。比如,面對「水龍」的攻擊,武藤遊戲利用「土龍」阻擋了水流的攻擊,同時利用「土生金」的五行原理,給予「金龍」力量。
而對手也非常聰明,利用「水龍」去滋養自己的「木龍」,使「木龍」成長為大樹一般。
然後又利用「木克土」原理,讓成長的「木龍」去攻擊「土龍」。
最終武藤遊戲利用「金龍"斬斷了對方的「木龍」,獲得了勝利。戰鬥過程有來有回,相當精彩。
諸如上述的整個「龍牌」遊戲,較好的和中國傳統文化結合起來,五行相生相剋等特色在整場遊戲中非常直觀的體現了出來,讓人印象深刻。
不過這畢竟是個黑暗遊戲,失敗者的最終結果,就是獻祭出自己的心靈。
《遊戲王》最大精彩之處,就是讓想像力變成現實。早期的《遊戲王》其每一集都是單獨的故事單元,每個單元又有一個遊戲主題。直到後來才逐漸發展為以怪獸卡作為主線的遊戲。
在整部《遊戲王》中,作者高橋和希把現實中的很多流行遊戲都進行了改編創作,諸如:電子寵物、扭蛋怪獸棋、怪獸格鬥槍、龍牌、悠悠球、桌遊等等遊戲,真是變幻無窮、樂趣橫生。
如果大家有興趣,下一期我們還會看看其他幾個精彩的遊戲設定,比如獏良了的「桌面TRPG」黑暗遊戲、御伽龍兒的「龍門骰怪獸」遊戲等。希望大家能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