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釐米水位養的金魚,放到70釐米深的水缸裡,它不翻肚了

2020-12-24 養魚老道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

最近養魚老道確實遇到了一些比較稀奇的事,倒也不是解釋不通,無外乎一個道法自然的事,但是,在很多新魚友的眼裡,可能這件事就有點奇怪了。

為什麼本來飼養在還不到30釐米水位高的蝶尾金魚,把它們扔到高達70釐米的水深中,它們也不會失漂呢?

可恨的黑蝶尾,本來想要把它放棄

問題最終還是出在那條黑色蝶尾金魚的身上,前一陣子的白點病,就是它率先患上的,之後又出現了白蒙的現象,也是唯獨就它自己,好不容易都恢復了。

前天,我又發現這傢伙在魚缸裡翻肚了,而且是在魚缸的底部,我就知道壞事了,有可能是炸鱗,結果一看,果不其然,只是情況還不算太嚴重。

那麼,對於這樣一條翻來覆去患病的金魚,又處在我頻繁進魚的時間段,我哪有時間去管它?沒給它直接淘汰掉,它就應該感謝我了,於是乎,我就把它隨意扔到了那個蝦缸裡,反正裡面有很多黑殼蝦,自己看著療養、吃去吧。

結果今天我發現,這哥們的炸鱗竟然自己好了,自己纏在絲藻叢中出不來了,於是,本來預備困水的一個大水缸,倒成了它的單間。

驚奇的發現,它根本不失漂了,這麼高的水位也沒事

然後,我滿以為這傢伙進入到這個高達70釐米的水缸之後,肯定又會漂浮在水缸表面上繼續翻肚了,結果超出了我的預料,它自己在裡面不但遊的很好,到處找吃的,而且還時不時地來到水面上看看藍天、白雲,然後迅速潛入水底。

由於它黑乎乎的,確實很難拍照,改天可以拍個視頻給大家看看它的尊容。

不過在突然之間,我明白了很多問題:

原來金魚的失漂或者說翻肚,未必就是水位高低造成的,真正的問題,或許不在這裡。

但是,如果有其他條件的不配合,那麼水位如果再高點,金魚就會翻肚、失漂了。

不太相信,又拿其他蝶尾金魚做實驗,結果還是一樣,不過失蹤了一條

但是,我還是不太相信,就把家裡的所有蝶尾全部拿到了這個水缸裡,把水位加到最滿,這個水缸的水體很大,它們也不會缺氧,即使有問題,也可以加個小過濾。

反正它們在那個大魚缸裡,萬一有病了,就要受到鎏金金魚的欺負,還不如乾脆點,讓它們出來吃點活魚蟲,見點陽光、雨露為好呢。

經過短暫的觀察,它們也沒有任何翻肚、失漂的現象發生,這可是70釐米深啊。

然後,我就給其他觀賞魚餵食去了,就忘了水位太高、院子裡有野貓這回事,本來是想要看一下,最高水位飼養它們會是個什麼結果的,然後就給這個水缸立刻抽底換水,降低水位,最後忘了。

等到吃完午飯、睡完午覺,想起來回頭再看的時候,怎麼數,水缸裡都是少了一條魚,好像是個紅色的蝶尾吧,反正那條殘疾的小丑魚還在,總共是八條魚,肯定沒有錯的,我家裡的貓應該是不吃魚的,至少我沒親眼看到,但是近期院子裡一直有野貓出沒,這個事情就不好說了。

目前我把這個水缸的水位降低了不到50釐米,這樣貓應該夠不到了,估計這些蝶尾如果適應了水缸環境,應該也會躲藏的,可能就是初入水缸,迷迷糊糊來到水面,被貓叼去了吧?我再想不出其他原因了,肯定是沒了,難道還會有什麼神秘生物出沒?

無所謂了,該死的,怎麼也留不住,這是老鄒大叔近期養魚的感悟。要不明天再降十釐米吧,保險點。

為什麼它們不會失漂、翻肚了,原因到底在哪裡?

回歸正題,養魚老道依稀記得自己小時候飼養金魚,也是在這樣高度的水缸裡,那時候還分不清什麼蝶尾和龍睛呢,但是肯定有這種尾型的金魚,就算是龍睛金魚,尾巴也很大,但是幾乎看不到一條金魚會經常性的出現什麼翻肚、失漂的問題。

那時候就是投餵的魚蟲或者小米之類的東西,蚊子、蒼蠅、螞蟻、蚯蚓偶爾也會投喂,就是沒有魚飼料,也根本買不到,這個東西,可能是導致它們腸胃不消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從而造成了它們各種各樣的失漂,當然個別體型不正的,可能也會沉頭。

除了這個原因以外,我還能想到的就是水流問題。

幾乎所有的飼養金魚的魚缸裡,都有水泵,而且一般的情況下,水流都很大。

我也仔細觀察過鎏金金魚,它們在魚缸裡遊動的時候,由於體型的原因,一有水流就會很費力,再加上吃的不消化,很快就會失漂,如果是在靜水環境,長期投餵活魚蟲的話,這個情況一定會有所改善。

當然了,這也可能與它們從小用藥或者人為體型改變過於嚴重,都有一定的關係,或者是長期投餵魚飼料的結果所致,我小時候飼養金魚,是沒有鎏金的,但是好像有珍珠、水泡、繡球之類的,大部分是以獅子頭、鶴頂紅和龍睛為主。

還是應該道法自然的飼養金魚,絕對沒有錯,只是現在的魚蟲也很難撈取了

所以說,綜合來看金魚的失漂問題,確實不能把它完全歸結於水位的高低。

我們比如說一些身形偏瘦的藍壽、宮鵝或者泰獅等品種,它們完全可以控制好自己的遊動姿勢和身形,即使水位再深點,也不會有任何的問題。

但是,只要投餵量過大、體型有很大的變化、過度肥胖,再加上湍急的水流,這些金魚對於自己的行動就會難以控制,如果水位再高點,一把魚飼料就可能造成它們的失漂了。

對於普通的傳統金魚品種,能夠道法自然的去飼養,絕對是有很多益處的。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相關焦點

  • 八十釐米的魚缸可以養什麼熱帶魚,金魚、錦鯉可不可以?
    而密度較大的魚缸,一個是迷你鸚鵡魚的魚缸,現有72條,長度在三、四釐米的亞成魚苗,另一個魚缸,專門飼養小型魚的,可能有三、四十條斑馬魚、30條白雲金絲、30條黑尾大勾和20條藍眼燈,也是一百多條小魚了,不過它們的個體很小,再者水質穩定性很好,所以說,也不會有什麼問題。
  • 飼養傳統金魚,為什麼要選擇低水位飼養,多低的水位符合標準?
    最近連續接到很多魚友,詢問到關於飼養金魚的水位問題,我們比如說藍壽金魚,為什麼偏偏需要在低水位中飼養,多低的水位算低,多高的水位又算過分了呢?還有就是,藍壽金魚的投餵問題,和其他金魚有什麼不一樣?難道說,它不是金魚,因為起了個藍壽的名字,就和別的金魚在投餵上不一樣了?
  • 哪些金魚適合低水位飼養,哪些適合高水位?看大小、身型就該明白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和大家一起輕輕鬆鬆養水、寬寬鬆鬆養魚,敬請魚友們關注!關於飼養金魚的水位高低,經常有魚友前來諮詢,有些魚友是使用的圓柱形魚缸,或者水位很高的底濾魚缸,也就是說,先定缸,後定魚,這個問題就不太好辦。
  • 告訴我們飼養水位是否合適的,不是別人,是魚缸裡飼養的那群魚
    大致水位高低還是有個判斷標準的,這個標準,成品魚缸已經早就定出來了很多新魚友似乎都不明白,我們要根據魚缸的大小來選魚,其實這是個本來就應該考慮到的常識性問題。20釐米的羅漢魚不可能被飼養在30釐米長的魚缸裡,這是人盡皆知的道理。
  • 家裡養金魚,用地缸,水位如何控制?這裡有好建議
    現在好多朋友在家裡用地缸養金魚,有陶瓷的,有粗陶的,有改良釉陶的,還有用工業塑料盆的,還有用龍骨加防水布做的等等。不論用什麼材質的缸,大家肯定都注意過,水位有時候不好把握。因為涉及到換水量,曬水的空間及水量,還有就是樓板承重問題。
  • 40釐米的方缸能不能養金魚?能,還能養好,看你養多少條
    【前言】前幾天,有位魚友諮詢我:「40小缸能不能養金魚?聽說小缸養不好金魚?」,我問他:「方缸嗎?長寬高都是40釐米?」,在得到肯定回答以後,我給他說:「方缸是40釐米尺寸,不算小了,養金魚沒有問題,只要別養太多!」
  • 小魚缸就只能養小魚嗎?錯!40釐米小缸養金魚也沒有問題
    【前言】前幾天,有位魚友諮詢我:「40小缸能不能養金魚?聽說小缸養不好金魚?」,我問他:「方缸嗎?長寬高都是40釐米?」,在得到肯定回答以後,我給他說:「方缸是40釐米尺寸,不算小了,養金魚沒有問題,只要別養太多!」
  • 十大最好養的金魚排名(金魚的王者版)
    和金的耐溫差性能比較好,可以在室外飼養,是小水池,小水缸中代替錦鯉的一種很好的魚,又不像草金那樣普通,初入手可以考慮和金。在所有日系金魚品種中和金是最強壯的,它們的生命通常能夠達到十年或者更長,可以長到30釐米,是非常適合初學者飼養的品種。  3、彗星  在從日本引進的琉金中,美國華盛頓漁業協會發現了變異品種,並用這個品種和鯽魚雜交。 它被命名為彗星因為這種魚在遊動的時候它的尾巴有如彗星般快速流動般運動。彗星的各個魚鰭都很長,遊動起來非常飄逸。
  • 冬季稻蝦田肥水對水位有什麼要求?為什麼要求要在30釐米以上?
    冬季稻蝦田水位的重要性:1,水位標準:冬季稻蝦田上水我們一般堅持的都是滿水淹洞狀態,也就是說要將稻蝦田的內田埂全部淹沒。最低標註是水稻種植區域的水位至少要高於30釐米,這個標準也沒有什麼嚴格的理論標準,都是生活時間得來的。
  • 在飼養金魚的魚缸裡栽種水草有什麼意義,什麼水草適合金魚?
    古法養魚有很多種方式,未必都是裸缸、青苔水飼養大部分的老魚友,都比較喜歡使用古法養殖來飼養傳統金魚,最多能在飼養金魚的小水池或者水缸裡栽種一株睡蓮,水面上漂浮點金魚藻或者浮萍,那就相當不錯了。其實呢,在水池或者水缸中飼養金魚,栽種睡蓮,並不是多麼專業的飼養手法,那是三四十年前,金魚盛行的時候,普通庭院飼養小金魚的一種通用模式,並不能算是對於金魚的精養或者對其進行品種定向培育,但是那種飼養方式確實受到了當時的很多普通魚友的歡迎。
  • 發現自家金魚總是翻肚怎麼辦?找一找看是不是這幾個原因!
    相信很多養金魚的主人總是會有這樣的疑問,那就是發現自家金魚怎麼經常翻肚。但是有的時候思考起來,他們好像並沒有經歷過非常大的身體不適,所以這就讓很多的主人們表示非常無奈。其實金魚翻肚只不過是因為他們所處的環境發生了變化才造成的,因為金魚本身就比較膽小,所以一旦發生這種變化,他們就會經常出現不適的狀況。如果自家金魚總是翻肚的話,那麼就找找是不是因為以下幾個原因?首先就是水內的氧氣不足,所以才會導致金魚翻肚,如果出現這樣的話,那麼一定要在水中加入進去一個供養機。因為金魚即使在水中要很多的氧氣,如果一旦氧氣供應不充分,那麼他們很可能會造成翻肚的現象。
  • 「食人魚」現小區池塘 滿嘴獠牙體長60釐米(組圖)
    小區池塘裡的金魚被它吃光華龍網訊(記者 王珏)近日,渝中區華宇渝州新都小區發生怪事:物管在小區觀賞池內放養的300尾金魚陸續消失,同時,居民看到一條怪魚在池塘裡出沒。「它的力量很大,躥入水中時水花濺得很高。」「魚的嘴巴扁扁的,長得很快。」另一些居民也稱,他們也看到過怪魚。池塘300條金魚只剩10條就在居民目擊怪魚的同時,物管也發現了異常。
  • 小金魚瘋長數倍還吃了好幾條同類,嚇得女主人立馬把它單獨養起來
    美國一名女子家近日發生了一件嚇人的怪事,她養的一條金魚體量暴漲後吃掉了浴缸裡好幾條同類,嚇得她重新買了一個魚缸,把這條「食肉」魚單獨養了起來。 據英國《鏡報》3月17日報導,家住美國芝加哥市的女子亞歷山德裡婭·米勒(Alexandria Miller)說,這條孔雀魚在不到兩年間從2英寸(約5釐米)瘋長到12英寸(約30.5
  • 金魚缸裡嬉遊,沒養幾天翻了白肚,到底該如何養殖它
    說到這個金魚,它遊動在水裡的嬉戲遊動的樣子,像是攜帶著什麼特別富貴的氣息一樣,可以說是在家裡養上一條,老人孩子都會很喜歡。小編小時候就特別喜歡它們遊動在水裡的樣子,可是養了沒多久就死掉了。這就讓小編特別好奇,一到咱們手裡就特別容易死,那養殖戶到底是如何把它們養的那麼好的?
  • 青海湖24小時水位快速上漲5釐米 近十幾年來罕見
    中新社西寧7月4日電 (孫睿)「監測顯示,7月3日,青海湖的水位高程為3195.27米,4日則上漲至3195.32米,24小時水位上漲了5釐米,已經超過去年最高水位3釐米。」青海省氣象科研所高級工程師劉寶康4日在西寧表示。資料圖:青海湖二郎劍景區。
  • 因為一隻眼睛不正常發育,蝶尾金魚註定要送命,金魚失漂千奇百怪
    於是乎,尾巴小,有點沉頭再加上一側眼睛過大,導致了這條小蝶尾不能在水中正確的掌握住自己的身體平衡了,然後就開始翻肚。為什麼說肯定是由於眼睛導致的呢?再者,我把它擺正姿勢以後,它首先就會朝向大眼睛的那一側開始側翻,而且每次都一樣,這就充分說明了這個問題,即使是水位再淺些,它也是這個德行,除非是水位剛剛沒過脊背,那樣飼養也未必它就能活得過來,攝食已經都成了難題,我也不能總去一口口地餵它吧?
  • 十孔閘門全開 兩小時降低水位20釐米
    本報訊 (記者唐佳美 通訊員蘇心)29日凌晨,多地短時強降水導致內河水位高漲。早上6點左右,市防指迅速啟動排水預案。
  • 養的金魚還漂亮!
    熱帶魚專賣店出售的水族箱,依用途的不同,大小、材質、設計、功能也各不相同,初到專賣店購買水族箱的人,看到各種各樣的水族箱,也許會眼花繚亂,不知買什麼樣的為好。根據所飼養的魚的數量多少,選擇的水族箱大小當然不同。一般來說,選擇60釐米的水族箱比較合適,所謂60釐米的水族箱, 就是寬60釐米x縱深30釐米x高36釐米的水族箱。
  • 降雨量比去年多,趵突泉水位為何同比低了36釐米?
    降雨量比去年多,趵突泉水位咋反而低了同比低36釐米,主要是因為泉域補給區雨下得少趵突泉地下水位擺脫預警線後,三股水噴湧的盛況吸引了不少遊客。入汛以來的幾場降雨讓泉水「喝飽」了,趵突泉的地下水位也擺脫了預警水位。然而,今年濟南市的降雨量比去年增多近三成,趵突泉的地下水位卻比去年低了36釐米。到底是咋回事呢?
  • 金魚這種普通疾病,很多魚友都把它當魚病來治,其實也可自愈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輕鬆養水,快樂養魚!其實不但是金魚,只要是牽扯到觀賞魚的自身身體不平衡問題,而導致的水面失漂或者沉頭等現象,大多數都不能算作是觀賞的疾病,當然問題尤為突出的還是各種金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