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雖是多事之年,但國產網劇市場卻逆勢而上,懸疑推理劇《隱秘的角落》成功出圈,《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完美復刻90後青春。恰逢高考季,《非處方青春》的上檔貼心的為00後奉上一本「大學生活圖鑑」,醫學新生的青春大戲,趕緊過來補課。
一提到國產校園青春劇,估計好多人會因為這個名號勸退,之前盛行的青春劇三件套已經讓觀眾看得頭大,說是表現大學生生活,演出來卻脫離實際,「我們才沒有這樣亂七八糟的青春」讓大家對青春劇越來越反感。但《非處方青春》一上檔完成了國產青春劇正名的目標。
《非處方》以醫學新生為藍本,集中展示的也是 校園生活中學生們拼搏進取、奮發圖強的「搞事業」日常,沒有狗血的墮胎多角戀、沒有三觀不正的一言不合就撕逼,劇中每位學生的形象都陽光積極,電視劇開播就從一次搶救演習,展示當代大學生的成熟。
第一集中,伍玥、高一揚這兩位男女主角都是這屆學生的佼佼者,一同參加搶救演習,之前一直很順利卻在最後一個環節功虧一簣,這對事事順遂的醫學學霸可是個打擊,但兩人沒有推卸責任、沒有相互指責,而是趁其他同學洗漱休息時,重回到演習現場,尋找自己失敗的原因。
開局定基調,《非處方青春》用真實細節來區別於偶像劇,沒有囉裡囉唆又浪漫到不現實的偶遇,只有艱苦奮鬥的熱血時光。《非處方青春》簡直是本「大學生活圖鑑」,你將來在大學中遇到的問題,這裡可都有。
兩個主角通過一次演習展示了各自個性,他們背後的人物關係也順勢展開。以假小子伍玥為核心的女生宿舍是當代女大學生宿舍生活的縮影。
女主伍玥是宿舍的「男友力」擔當,剛開學,差不多安頓好了的伍玥主動幫舍友搬東西、收拾房間,勞動雖苦但在短時間內也與其他女生建立了友誼。
女生多的地方是非多,這話聽著有點歧視,但確實是事實,女生天生善於感知情緒,敏感而多思,會體貼別人也容易因小事而產生嫌隙。舍友都是隨機安排,從陌生人到一同吃住往往在一天內完成,這就需要新生有快速融入、與對方拉近距離的能力,主動幫助別人,就是一個好機會,雖然累點,但收穫友誼,穩定後方,相當值得。
伍玥的寢室,有校花童雨時、鬼馬少女藍七星以及內斂的王文靜,她們性格不一、各有特點,卻在互相幫助中融合,和而不同卻十分互補,要知道,大學四年,健康的寢室關係比什麼都重要。
12年寒窗苦讀,只為一朝高考,到大學就能放鬆了嗎?no~no~no,高考不是終點,而是起點。《非專業處方》中的醫學新生,從開學就面臨各種挑戰。
醫學題材向來在電視劇中很少見,因為專業要求太高了,相比語言、音樂等學科來說,醫學校園題材庫真如大海撈針,但在《非專業處方》中編劇熟練掌握「膀胱充盈」和用收縮「口輪匝肌」來代表「閉嘴」的醫學常識和醫學梗,我有理由懷疑編劇學醫出身。
從初次接觸解剖課的食不下咽到嘔吐後暴食再到淡定討論著福馬林吃飯的轉變,是醫學生的獨家記憶,編劇從細節出發,引來觀眾共鳴。
雖說醫學生與其他系別大學生有很大差異,但在學習上總體方向不變。經歷過選拔性考試的大一新生們,在進入校園的那天起就與過去告別,進入大學就是在為畢業工作做準備,學習沒了監督,卻多了一份責任,你可以透支現在,也可以選擇擼起袖子加油幹,為未來充電。
大學宿舍總有幾個學霸默默啃書,也有普通人刷劇過癮,奉勸新生們選擇延遲滿足,學習皆苦,但苦不過社會上的毒打,為了以後少走彎路,認真完成專業課任務、拓展個人興趣、增加知識面、參與社會實踐,給自己多準備一條路,這樣的大學生活才充裕愉快。
《非處方青春》雖不是戀愛腦的甜寵劇,專注於大學生為未來奮鬥的同時,也兼顧年輕人的感情生活。青春年少,在最美好的年紀結識最適合的人,是人生的饋贈。《非處方》在大學生感情描寫上,多了幾分專業知識碰撞出的冷幽默,這股獨特的愛情佐料恰如其分的增加著戀愛的甜度。
學霸在圖書館探討著「男女生理差異」,專業理智的探討中仍有我們這些外行get到的甜點,男主在學習和相處中多了對醫生敬畏,而女主也從橫衝直撞中慢慢懂得如何成為更優秀的醫生,這樣以學習為主,以相互促進為目的的愛情「任是無情也動人」,建立在信仰上的感情,多了幾分鄭重,更容易讓觀眾接受。
心動是愛情的指標,可要追求長久則需共同的價值觀。大學生雖已成年,但價值觀和信仰還在尋求的路上,愛情使人盲目,校園愛情雖相對純粹也容易讓人誤入歧途,為了愛捨棄一切固然偉大,但因愛堅定自己,讓自己成為更有價值的人更重要,所以在愛情選擇上要慎重,別因一時荷爾蒙而放棄自己,迷失在愛情中。
《非處方青春》是國產校園青春劇的一次嘗試,脫離無腦狗血的戀愛,聚焦大學生真實生活才是青春劇應該有的模樣,我們青春無敵但對未來和愛情也慎重執著。年輕演員在人物刻畫上還有疏漏但這部劇仍是不可多得的青春群像,希望即將進入大學的00後收下這份賀禮,要知道,現實雖不美輪美奐但卻有血有肉,這才是青春,這才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