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練,為什麼用新學的跑姿比之前累?」

2020-12-25 騰訊網

我現階段的職業是教練,主要教學跑步,教學「跑步姿勢」佔有一定比例。學員在剛學習跑步技巧(姿勢)的初期,常常會提出一個問題:為什麼用新學的跑姿比之前跑得還累?

跑步技能在身體形成的過程需要一定的沉澱,從「腦海初具動作模型」概念,到原理學習,從而「認可技巧」是高效的,再到「拆分動作並掌握」,進而「無縫連接拆分的動作」,融會貫通並帶有自身的感悟,最後培養一定的體能與力量,能夠在各種強度下「維持跑姿(技巧)較長時間」,便算掌握了。

學員提出上述問題往往在「拆分動作並掌握」的階段,但是,若是到「融會貫通」的時候便如楊過化指成劍,讓跑者如虎添翼更進一步。

那我們就來歸納一下產生「比之前累」的感受的原因。

正確跑姿需要的肌群力量

VS

不夠完善的跑姿的肌群力量

>>>> 肌肉力量不平衡

厲害的跑者小腿後側、大腿後側、臀部、下背部等後表鏈都比較發達,跑步時會有一種被從背後被「推」著跑得感覺。

專業點說,就是:用肌力去維持良好的身體姿態,促進重心(注釋:臀部附近)前傾,以及加強轉換支撐(簡單注釋:左腳換右腳,右腳換左腳)的效率;

例如,大跨步跑(錯誤動作)需要大腿前側發力去向前伸腿或是前擺,而正確的跑姿中的"上拉"環節是主要靠大腿後側肌群主動把腳掌豎直向上拉起,這便是大腿前側與大腿後側肌群力量不平衡導致的"矛盾"。

聽我這樣解釋後多同學會開始下意識的糾正自己跑姿,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改變原有的錯誤跑姿也非朝夕之功。

所以在學習姿勢跑法的初期,要先理解原理,反覆練習,讓身體形成肌肉記憶,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知覺。

>>>> 稍不注意,就很容易跑到原本"舒適"的方式

在改善跑姿的過程中,跑量一定要循序漸進。 通常在跑姿的初期,我不會讓學員單次跑步超過400米,而是跑多次400米來慢慢累積,通過每組間的調整不斷地找回正確動作,再進行下一組。 請記住,跑步的動作每一步都要求很嚴格,跑步動作的往復性太高了,如果動作稍微有一點點偏差,大多數人跑5千米需要5000步左右,這"一點點偏差"便要乘以5000,比起更優秀跑姿的人就太吃虧了。

>>>> 舒適跑鞋帶來的"慢性毒藥"

跑鞋常常有柔軟的中底,幫助緩衝落地的衝擊,但就是因為太柔軟了,讓人腳底的敏銳度大幅下降。

用誇張的對比,一個人穿著柔軟的跑鞋,用相同的配速跑上一段距離,第一次用"墊著腳"跑,第二次用"腳後跟先落地"的方式跑,體重不變、配速不變,落地的衝擊應該也是不變的,但是帶來的感受卻是第一次腿部更累,第二次卻更為輕鬆。

明明落地的衝擊不變怎麼會有這樣的差別呢?

區別就在於第一種方式雖然刻意,但是都是腿部肌肉(尤其小腿)去緩衝落地的衝擊,第二種雖然鞋底幫助緩衝的一定的衝擊,但是還有另一部分衝擊分擔到了各個關節:腳踝、膝蓋、髖關節、下背部上,骨頭是不太容易感受到"累"的,但是也耐不住"水滴石穿"的衝擊。

正確的跑姿並非指"前腳掌先落地",而是在於"落在身體正下方"。

原地跑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原地跑的時候我們就是落在身體下方,很自然便是前腳掌先落地。而學習跑姿初期覺得比較累的原因之一也在於此,學會正確動作後,每次落地都接近身體正下方,對於小腿的緩衝壓力會比以前用關節承擔衝擊來的大,所以會有"比之前累"的感覺,但是小腿本就是紅肌(耐力)纖維比較多,一段時間的適應後也就好了。

所以,掌握正確技術之後,再加上柔軟的鞋子是添磚加瓦,而不正確的跑姿只是加強對與"慢性毒藥"的依賴。

對於正確跑姿的熟練度

在練習跑姿的初期,我往往要求學員把動作的幅度做誇張。因為大幅度能更準確得做到跑步中正確技巧,加深正確動作的印象,提升對正確跑姿的熟練度。

不過跑姿的動作並非越大越誇張比較好,我之所以這樣要求是因為跑姿學習初期,跑步速度越慢、動作幅度越小,越是需要更精細的控制,因為幅度小速度慢的原因,更是難以查覺和錯誤動作的偏差。

所以在學習跑姿的初期,很多同學會因為這樣「誇張化」的訓練而感到很累。

這麼累為啥還非要改善跑姿

技巧的本質是知覺,厲害的跑者是能夠感知到自身動作在空間中的細微變化,初學者這樣的敏銳度本就不夠,有些動作其實並不精準他們還認為自己做的很對。

而錯誤的動作勢必會降低跑步經濟性,這也是很多同學在學習姿勢跑法中喊累的原因之一。

但,對於跑者而言,學習正確的跑姿只要克服短暫的「累」,往往會有更重要的收穫。

>>>> 天花板

人的體能和肌肉力量有限,但是技巧是無限的,通過學習技巧可以獲得更大的提升。人類不像汽車,燃油用完了加上油繼續開,跑步體能使用完了就必須要休息一定的時間才得以恢復。所以對於跑步的人來說,如何節省體能,用更經濟的跑姿去奔跑是尤其重要的事,如此才可以有機會去觸碰到自身跑步的天花板。

>>>> 安全

無論任何時候,身體健康都是最重要的。

好的跑姿是用肌肉去緩衝落地的衝擊,而不良的跑姿常常會讓下肢各個關節疼痛,不是髂脛束,就是髕骨疼……當然,也有人用錯誤的跑姿不出現任何傷痛的,這是每個人自身的"材質"不同,有些人的腿是"鋼筋腿",有些人的腿是"木棍腿",用石頭去砸的時候,木棍容易斷裂出現"傷病",鋼筋可能並不會有什麼變化。

這個比喻雖然誇張,但是有些人確實有這樣的天賦(身邊不少),但是我們人類都是血肉之軀,不論你是鋼筋還是木棍,都請好好愛惜,安全健康是最重要的;所以我建議都要改善跑姿,還是不要用石頭去砸我們的骨頭、韌帶等。

>>>> 正確的跑步理念:不以犧牲健康為代價的突破

人生在世,笑傲江湖,只求問心無愧,坦蕩於天地之間。看到很多功成名就之人,馬雲說:我對錢不感興趣、科比致力於曼巴學院的教育、楊過小龍女隱匿江湖……

馬雲是不愛財嗎,科比是不在追求冠軍了嗎,楊過為何不在過問江湖,他們都已經登上了"山巔",一覽眾山小而產生了新的心境。

我還沒有到那樣的境界,在我跑步的初期,我非常看重跑步的成績,一心只為突破更好的成績,若是有一天我也走到全馬230那樣的境界的時候,我或許也會感慨:轉瞬萬變的時空,或許當年追求馬拉松跑進3小時也不過云云。

一部分人在"攀登"的過程中,會以犧牲健康為代價,以獲得自身的追求,我覺得這太不值當了!

"慢慢"跑,不要讓熱情燃燒的太快,用正確的技巧、心態去持續突破,快樂會更持久;犧牲肯定會有,不論是家人的陪伴上,或者朋友們聚會的時光……

但我希望是在健康基礎上,平衡好自己的生活,用科學的方式方法去突破,常跑常有!

相關焦點

  • 復旦和武大王牌辯論手:當今社會是男生累還是女生累
    像我們那些剛剛邁出大學校園的男同學們,他們自己都還沒有成長為一個男人的時候,要去面對這樣的壓力,所以我希望在座的各位可以好好的想一想這個問題,我還是覺得現在社會男人更累。謝謝! 武大(男方):對方辯友僅僅只站在剛剛離開校園的男生的一個極小的群體中,還得出一個比較錯誤的結論。為什麼,我們要看到底誰更累呢,首先要分個類。
  • 為什麼大家這麼討厭健身教練?
    健身這個話題也逐漸從小眾變大眾,人們討論健身的頻率越來越高,其中有一點就是關於健身教練的風評。從踏進健身房的第一刻起,註定會遇到健身教練。健身教練這個行業本身並沒有什麼問題,但商業模式、教練來源、商業性質不利於這個行業的發展。現在我們就這三個點來分析健身教練為什麼會遭人嫌棄?
  • 人為什麼叫人類,因為人活著就是累
    「每日限定,一罐歡喜」人為什麼叫人類,因為人活著就是累 1、把拼多多那心思用在我身上,你得到的何止100塊? 「每日限定,一罐歡喜」人為什麼叫人類,因為人活著就是累 5、一直找不到女朋友,今天趁著放假終於鼓起勇氣去整容醫院。
  • 勇士客場力克騎士,聽聽科爾教練賽後說了什麼
    北京時間6月7日,勇士客場110-102力克主場作戰的騎士隊,賽後科爾教練接受了採訪。記者:教練,談談伊戈達拉本場的表現科爾:今天他表現的很好,他跟很多的球員不太一樣,很多球員都需要節奏,但他缺席了兩周多,依然可以即插即用,,他的正負值 是+14.
  • 教練說到就到,孫穎莎的場外指導教練,輪換的真快
    今年女子世界盃結束之後,孫穎莎的球迷普遍達成了一個共識,為什麼孫穎莎的主管教練黃海誠,沒有隨隊參賽?其實在今年的德國公開賽、卡達公開賽期間,球迷就產生過這個疑問。只不過當時給出的說法是,黃海誠由於各種原因沒有出國隨隊指導孫穎莎訓練。
  • 《冰上的尤裡》中,維克託為什麼願意去當勇利的教練?
    《冰上的尤裡》中,維克託為什麼願意去當勇利的教練?因為命中注定我愛你啊!噗,別以為答主這麼說只是腐魂覺醒或者不負責任。其實,維克託和勇利之間確實可以說是互相成就了對方。從故事的一開始,我們目睹了勇利在決賽的慘敗,和維克託再次獲得桂冠。
  • 《灌籃高手》:魚柱為什麼總是愛犯規?田岡教練:其實都是我的錯
    那麼,魚柱純為什麼如此容易一而再再而三的犯規呢?田岡教練用赤木作為激勵魚柱努力訓練的目標,但也在魚柱的心裡留下了一個炸彈,總是時刻刺激著魚柱的自尊心。其實後來櫻木的出現才讓大家知道田岡教練不過是一個嗓門大一點的中年搞笑大叔,但之前是沒人敢對田岡教練的管教有異議的。福田甚至被逼到和教練動了手,這時候田岡教練也只是對福田改變說話風格,對別人特別是魚柱還是一樣沒有變,所以魚柱也把這種責罵轉化到了和對手的較勁上,造成犯規變多。
  • 用私家車代替教練車 教練學員雙雙受罰
    本網訊(王晨曦)隨著駕考越來越嚴格,考試科目也日益完善,為了能快速通過考試拿到駕駛證,部分教練和學員耍起小聰明,抱著僥倖心理利用改裝私家車上路「教」「練」,殊不知,這樣屬於違法行為,非常危險。日前,浦城縣公安局交警大隊接到群眾舉報,有人用私家車改裝成教練車教學員學車,民警立即趕往現場。在現場,民警發現該車駕駛員毛某是一名駕校學員,正在練習科目三,並無駕駛證,而坐在副駕駛的是駕校教練員李某。民警對李某和毛某進行了嚴厲的批評教育,並對李某處以扣留機動車、罰款1500元的處罰,對學員毛某處以1500元罰款。
  • 用目標教練的方式,激發高管的教練領導力
    CEO也需要讓每個高管意識到教練式領導力是每一個人的必修課。提升教練技能CEO要確認高管們是否受到過教練技巧的訓練。很多中國的高管都是靠自己個人奮鬥而獲得當前的成功,也普遍缺乏教練式領導的言傳身教,所以需要對教練的基本聆聽和質詢技巧進行訓練。
  • 駕校教練最討厭的4種行為,卻是很多人的通病,最後一種忍無可忍
    特別是駕校教練的責備,讓許多心理脆弱的人都受不了。有些學員不明白,駕校教練為什麼對自己那麼兇,自己不是花錢來學習的嗎?不是有一句話:顧客是上帝嗎?其實,駕校老師對你「區別對待」,很可能就是因為你觸及了教練的底線!駕校教練最討厭的4種行為,卻是很多人的通病,最後一種忍無可忍!1、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教練最討厭的一種行為,就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了。
  • 被教練假動作晃暈,搭檔用手接球累到扶地
    國羽世界冠軍組合、混雙二號主力王懿律/黃東萍的球迷會曬出了兩人的訓練視頻,黃東萍與王懿律都被教練進行網前接發球的特訓,一組訓練下來兩人都累得不輕。在王懿律黃東萍組合球迷會曬出的視頻中,黃東萍拿著球拍,正在進行網前小球的練習,其教練站在球網的另一邊,手裡拿著一筒羽毛球,隨意出手,把球扔過網,黃東萍要在第一時間反應過來,把球擊過網,這不僅考驗黃東萍的反應能,也考驗她的腳下步伐。
  • 這屆CBA教練,為什麼越來越愛罵人了?
    髮際線這個梗,他和浙江男籃的主教練,之前因為接受採訪時候一句「哼,X」而成為另類網紅的劉維偉,已經隔空鬧騰了許久。相差2歲的這兩位CBA少帥,都是遼寧來的東北漢子,顏值的差距大概不僅僅是髮際線的差異決定的。 從球員時代起就帥得不像實力派的楊鳴還打趣劉維偉說:「要長得像我這麼和藹,罵人還好看一點。
  • 人為什麼活的很累?句句扎心
    仔細想想,為什麼我們會感到這麼累呢?原因大概有四。01心太軟,不懂得拒絕。曾經看過這樣一段話,很是戳心:「世界上有兩種人,註定不快樂。一種是敏感的人,一種是心太軟的人。太敏感的人,一次次傷害自己。太心軟的人,別人一次次地傷害你。」心軟的人,總是禁不住別人央求,只要對方開口,再不情願都會點頭示好。
  • 林教練:毀滅吧,我累了,estarpro1:4季後賽一輪遊總結!
    可是在快要結束的時候,貓神被拉上舞臺,狀態嚴重下滑,四連敗收尾,在這裡我不免提出質疑,為什麼前面不給比賽而在隊伍基本沒有問題時換上去?就為了當初在粉絲面前的一個承諾? 下面是英凱對當時貓林事件的評價。
  • 灌籃高手:為什麼說安西教練是這的天花板,看看他的戰績就知道了
    灌籃高手:為什麼說安西教練是這的天花板,看看他的戰績就知道了《灌籃高手》這部動漫在很多朋友心中都有著很高的地位,甚至是很多人走向籃球場的啟蒙,對於裡面的諸多角色,大家也有自己的理解,尤其是球員的能力方面,大家基本上都會有不同的意見,但有一個人卻是一個例外
  • 灌籃高手:為什麼安西教練對三井不上心,對櫻木和流川格外看重
    三井是初中聯賽的MVP,當時得到過安西教練的鼓勵,對安西教練一直很尊重,為了安西教練,三井拒絕了陵南和海南的邀請,毅然決然地加入了湘北隊,但是因為膝傷錯失比賽而自暴自棄變成社會混混,在空白期安西教練卻沒有找過三井,後來三井回歸之後,安西教練也沒有將三井作為球隊核心,反而特別重視櫻木和流川。
  • 人為什麼活得很累?句句扎心
    仔細想想,為什麼我們會感到這麼累呢?原因大概有四。01心太軟,不懂得拒絕。有的時候,我們覺得很累,是因為習慣了偽裝堅強。成年人的世界,依靠自己的人很多,自己能依靠的卻太少。遇事無人幫忙,煩惱無人分憂,有難無人分擔,只能自己默默地扛。
  • 從全運會冠軍到娃娃教練:跨欄名將談春華
    聽起來有點誇張,但你想普通人這麼抬腳1000次都是挺累的,說明她素質是可以的。小時候在虹口水電路小學,班裡有語文中隊長、數學中隊長,我是班裡的體育中隊長,不過學習成績也很好的。小學我跑800米2分38秒,你算下,1分鐘能跑400多米的。 問:運動天賦是怎麼被教練發現的?
  • 為什麼我們會感到「累」?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01心太軟,不懂得拒絕。心累了,找個人聊聊天;人累了,找個地歇歇腳。難受委屈,想哭就哭,哭完洗把臉大睡一覺,醒來又是嶄新的一天。希望你,做最真實的自己,不掩飾自己的脆弱,就是最好的生活方式。聽過一句極為扎心的話:「這世上什麼都有用,錢有用,吃有用,衣服有用,唯獨一顆真心沒用。」感情裡,越認真,輸得就越慘;越在乎,傷得就越深。網上有這樣一段話,深有感觸:「在我們的一生之中,會遇到很多人。你和他們之間的關係,就像手中的沙子。
  • 灌籃高手:秋之國體神奈川突現神秘人,他的這項技能深受教練喜愛
    秋之國體神奈川突現神秘人,他的這項技能深受教練喜愛。井上老師在灌籃高手完結的若干年之後,出過一期插畫,畫中的內容描繪的是,全國大賽之後冬季選拔賽之前的秋之國體聯賽。從圖片中我們可以看出各個代表隊都選派出了自己的最強陣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