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診斷平臺龍頭企業「思路迪診斷」,近日宣布完成15億元人民幣新一輪股權交易,這也是思路迪診斷從思路迪集團分拆後的第二輪獨立融資。此前思路迪診斷已於2019年完成分拆後首輪2.8億人民幣融資,思路迪新藥也於日前完成了分拆後首輪1.4億美金募資。
思路迪診斷本輪融資由CPE領投,中金資本旗下基金、濟民可信、清松資本、浦東科創、海爾醫療、睿億投資、蘭尚資本跟投。老股東魯信創投、山東交通發展基金和仙瞳資本持續加碼。易凱資本擔任本輪融資獨家財務顧問。
思路迪診斷與思路迪醫藥於2018年從思路迪分拆獨立。思路迪診斷原為思路迪(36氪曾詳細報導)的精準診斷業務板塊,主要聚焦於腫瘤精準診斷;原公司的藥物研發業務,現已拆分為思路迪醫藥公司,專注於腫瘤藥物研發。
思路迪診斷的業務線主要分為兩大類 —— 第三方醫學檢驗服務、IVD設備與試劑。該公司布局了包括腫瘤(從早期診斷、伴隨診斷到動態監測)和微生物診斷領域的一系列產品研發管線,包括:
在腫瘤早期診斷領域:基於自主的外泌體標誌物開發平臺,研發出的卵巢癌早期診斷試劑盒已經進入註冊臨床試驗;
在腫瘤伴隨診斷和動態監測領域:在2018年實現了全自動化數據分析系統。緊接著在2019年,該公司研發的具備全自動化封閉式基因文庫製備功能的ANDiS400獲得中國藥監局上市許可。至今已經形成了一系列全自動化平臺研發管線,並建立了相應的伴隨診斷和動態監測自動化產品開發註冊管線。
關於本輪融資所得的用途,思路迪診斷董事長兼CEO熊磊表示:「融資資金將主要用於精準醫療領域設備及試劑產品的研發,包括全自動化NGS流水線設備以及其他分子診斷設備研發及註冊、多項精準診斷IVD產品的研發註冊、基於人工智慧的自動化診斷產品管線開發以及基於外泌體平臺的早期診斷IVD產品研發,同時還包括商業化團隊擴充及海外業務拓展。」
在此前的報導中,思路迪診斷公司曾表示,拆分成思路迪診斷與思路迪醫藥公司,主要是計劃未來二大業務板塊分別在不同資本市場上市。另一方面,診斷業務和藥物研發業務進展節奏不一,兩者對資本的需求體量發生了很大變化,拆分更有利於診斷業務更輕量地發展。
體外診斷(IVD)是醫療器械的第一大市場,據《中國醫藥健康藍皮書》數據,2019年其市場規模達723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高達18.7%。在體外診斷的四大類細分領域之中,思路迪診斷所瞄準的分子診斷,被稱為IVD的黃金賽道。
關於投資邏輯,領投方CPE表示:「隨著更多靶向藥物的獲批和新治療方式的不斷湧現,測序技術在腫瘤精準治療領域應用前景廣闊。作為腫瘤精準診斷行業的領先企業,思路迪在測序流程自動化領域提早進行了布局,為臨床提供全套基於測序技術的解決方案,有助於測序技術在臨床應用的拓展。」
作為本次交易的投行顧問,易凱資本合伙人李鋼表示:「思路迪深耕分子診斷領域多年,建立了自動化NGS平臺,外泌體檢測平臺,傳染病檢測平臺三大研發平臺,IVD產品和臨床檢測兩條業務線齊頭並進,是精準分子診斷領域的領軍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