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譜警察」為了能讓居民安心在家配合小區封閉管理,當起了「服務員」,近日,在江岸區新村街道社區,有這麼些警察紛紛讓居民點讚。
「你們太辛苦了,這麼晚還在工作」,3月18日22時許,龔奶奶拿著一袋活蹦亂跳的鯿魚,心情非常激動。這一幕發生在江岸區長湖地社區出入口,江岸分局新村所民警羅進協助社區工作人員發放「愛心魚」,維護髮放現場秩序。每一隻愛心魚大概有一斤半左右,是從鹹寧運輸過來的新鮮活魚。同步進行的還有民警譚秋、李敬,他們在各自值守的小區發放「愛心魚」,一直到深夜23時許,「愛心魚」才全部發放到群眾手中。
新村所民警譚秋協助社區工作人員發放「愛心魚」
發放完「愛心魚」社區民警李敬還堅守在小區,他正在統計今天的「菜譜」。自從在新村街為群社區開展疫情防控工作以來,李敬每天都要登記居民群眾的「菜譜」,看看轄區居民還有哪些「舌尖上的困難」沒有解決。在當天的「菜單」上,李敬寫著「今天社區發放了300份十元愛心菜,500份平價肉,160份愛心魚」,簡單純樸的暖言暖行堅定了轄區群眾抗疫情的信心和決心,李敬也被群眾親切地稱之為「菜譜警察」。
3月15日11時許,正在新村街為群社區例行巡邏的民警李敬接到通知,稱貴州習水社會愛心機構捐贈了1000斤蘿蔔和1000斤兒兒菜需要準備車輛取貨,可以分給居民群眾。李敬將情況上報請求支援,並前往社區開具相關證明。新村所教導員塗力軍帶著李敬駕駛著借來的小貨車趕到洪山體育館後面指定地點排隊領取「愛心菜」,排了一個小時總共領取了四大袋蘿蔔和四袋兒兒菜。儘管已經到了午餐時分,為了讓居家隔離的居民可以儘快領到「愛心菜」,塗力軍、李敬來不及吃午飯,又將「愛心菜」快速運送到社區。當天14時許,民警就和社區群幹、志願者在居民樓下設置臨時「發放點」,每家每戶派一名代表領取「愛心菜」。當天17時許,「愛心菜」才全部發放完畢。
新村所教導員塗力軍帶著社區民警李敬駕車取「愛心菜」
「一盞漁火,萬家燈火」。在疫情防控阻擊戰即將取得最終勝利的時候,人民警察始終和群眾保持血肉聯繫。「深夜食堂」進社區就是為了打通疫情防控的「最後一公裡」,解決群眾「舌尖上的困難」。「不到最終勝利時刻,絕不鳴鑼收兵」這是人民警察疫情防控的錚錚誓言,也是為民服務的莊重承諾。
責編:劉豔萍
融媒體記者:羅暉
通訊員:唐時傑 黃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