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瓷,讓無數收藏家、柴瓷愛好者魂牽夢繞
其最大的,也是最廣為人知的特徵莫過於顏色「青如天」,然後「青如天」到底是什麼樣子?到底是什麼鬼。
在上個月由鄭州柴瓷文化研究會主辦的柴瓷「天青色」釋義討論會已經召開了一番談論,與會嘉賓對柴瓷的「青如天」之色進行了積極而有卓有成效的討論,藝功堂傾青見證。
會上,來自鈞瓷之都的禹州市鈞官窯研究所所長張義,對柴瓷的「青如天」之色進行了一番解讀,為大家進一步了解柴瓷,打開了一扇了「天青色」的窗戶。
一 青色是一種怎樣的顏色
關於青色,正如維基百科對青色的定義一樣,它並沒有統一規定成某一種單獨的顏色,所以只要介於藍色和綠色之間的顏色都可以叫為青色。這些青色包括:叢林綠、蒼、水色、湛藍、天藍、薄荷綠、藍綠色、綠松色、青色、海床綠。
從歷代的演變與表述,從基本的綠色,慢慢擴大了它的表述範圍。當青色將藍色、綠色都納入表達範圍之後,色譜中的冷色區就基本以「青」為代表了。在這樣的認知背景下,「青」通過各種途徑又與黑色發生關聯,最終將黑色納入表達範圍。
青色主要通過「青黑」等混合顏色的表述,從而喪失自己的獨立性。在「青黑」、「青黎」等表達中被聯想為一種黑色。比如:青黑的魚(稱為)——青魚;烏黑的頭髮——青發、青絲;而黑色的眼睛——青眸;黑色的衣服——青衫等等。
再看「青」與白色的關聯,因為蒼青同源。而「蒼」比「青」更偏向於白色,也就是說一開始與它可能與「天空」的主要修飾語有關。因天空主要是淡藍泛白,所以蒼慢慢將白色納入表達。「蒼天」也總是用來表現天空的悠遠迷茫。後來「蒼」更是用來描繪白髮,如「兩鬢蒼蒼」,這是邁向「白色」決定性的一步。
再後來,「蒼白」連用,蒼繼續受「白」影響,蒼本身的多意性越來越嚴重,於是自身的獨立性也慢慢喪失。
漢語中的青,根據出現時代的不同,對應了實際光譜中很多不同的顏色。總的來看,主要可以對應到:綠(green)、青(cyan)、藍(blue)、靛(indigo)、黑(black)。
綠(green):現代大多數語境下的青草,意為綠色的草(green grass)。
青(cyan):這個很直觀,英文 cyan 的直譯即為青。
藍(blue):青天即指藍天。
靛(indigo):典出「青出於藍,而青於藍」。意思就是一種名為「靛青」的染料,提取自植物「蓼藍」,但飽和度比「蓼藍」本身更高。
黑(black):青絲,即指烏黑的頭髮,青衫、青衣一般指黑色的衣服。
結果也就是說,青色涵蓋了或滲透了整個色譜中,冷色區和黑白色系。
二 汝官窯的釉色
在最早記載柴瓷的文獻是明代的《格古要論》及《新增格古要論》。《格古要論》最大的意義莫過於兩點:一是指出:「柴窯,出北地河南鄭州,世傳柴世宗時燒者,故謂之柴窯。天青色…… 」;二是指出:「汝窯器,出北地,宋時燒者。淡青色……」
最最重要的是,汝窯產於汝州是公認的事實,可見《格古要論》的含量金。提起柴瓷的顏色,不得不提一下汝官窯的顏色。畢竟前者是「青如天」,後者是「淡青色」。
1.汝官窯的顏色首先屬於青釉系。
2.汝窯的釉色實際上是豐富多彩的,從豆青、粉青、蛋青到天青、天藍等等應有盡有。
3.汝窯的釉色在通常情況下都不是單一的釉色而是一種複合色。一種藍色和綠色之間的疊加色,它們之間比率的不同,可使釉色向藍或向綠轉化。
天青為什麼是雨過天晴的顏色呢?平時的天空顏色由於空氣中許多雜質的影響並不是特別的藍,通過風雨的洗滌以後,這個顏色就顯得乾淨而清新,也就特別的藍。
瑞利散射規律是由英國物理學家瑞利(Lord Rayleigh)於1900年發現的。要符合瑞利散射的要求,微粒的直徑必須遠小於入射光的波長,通常上界大約是波長的1/10(1-300 nm),此時散射光線的強度與入射光線波長的四次方成反比,也就是說,波長愈短,散射愈強。
太陽光在穿過大氣層時,各種波長的光都要受到空氣的散射,其中波長較長的波散射較小,大部分傳播到地面上。而波長較短的藍、綠光,受到空氣散射較強,天空中的藍色正是這些散射光的顏色,因此天空會呈現藍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