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電影宇宙?現在普遍比較認同的電影宇宙是指一種具有多維多次元的人物框架和劇情故事來共享或組建形成統一世界觀的電影概念。和一般的系列電影不同,電影宇宙強調的是多部獨立電影相互聯動,共同構建完整的宇宙觀。
舉個例子,如很早以前的《哈利波特》系列電影,主要是圍繞哈利波特展開故事,因此早前的8部哈利波特電影只能算作系列電影,在近幾年與哈利波特屬於同一世界觀的電影《神奇動物在哪裡》和《神奇動物:格林德沃之罪》推出以後,哈利波特電影宇宙才算正式確立。
近幾年來比較有代表性的電影宇宙有漫威電影宇宙、DC電影宇宙、怪物世界宇宙(金剛、哥斯拉等)、「星球大戰」電影宇宙等,這些電影宇宙無一例外不是由美國影視業構造的,那中國能否構建出自己的電影宇宙呢?
本土IP
作為構建電影宇宙所必須的擁有大量粉絲群體的大IP,其實中國是能夠找到的,中國的神話體系歷經幾千年的沉澱,在中國本土深深紮根。去年《哪吒》票房大賣,口碑不俗,而即將上映的《姜子牙》動畫電影也是由彩條屋打造,兩部電影屬於同一工作室,這也讓人期待兩部電影是否會有聯動,但是根據官方放出的海報,似乎兩部電影的申公豹不是同一個,這或許預示這兩部電影分屬於不同的世界觀。
其實根據中國神話故事改編的影視作品不少,但是多為獨立作品,如西遊記,封神演義等等,但大多數都是獨立作品,雖然西遊記中也有不少神仙的出場,但是這些神仙都是西遊記劇組打造的,並沒有和其他影視作品產生聯動。
除了神話系統,中國還擁有大量小說IP,如金庸武俠小說,這些都是中國擁有的IP資源,可以說要構建影視宇宙,中國是有足夠的素材選擇的。
文化沉積
為什麼中國擁有大量的神話IP,卻沒有人願意打造神話宇宙?
首先中國神話IP是公共資源,這與美國構築電影宇宙不同,以漫威為例,漫威可以放心大膽的構築自己的宇宙而不用擔心被別人摻一腳,因為這些英雄的版權在自己手裡,別人不能隨便用,因此漫威一類的電影公司可以慢慢構造自己的宇宙而不需要擔心別人盜用。但中國神話故事不同,你想要構築神話宇宙,當你第一部電影取得成功,馬上可能就有人複製你的模式,而這一類人物是沒有版權的,別人的做法沒有任何問題。
其次,神話屬於公眾資源,改編具有極大的風險性,一旦有不合適的改編很容易招來公眾的聲討,背上毀經典的罵名。
另外,構建電影宇宙想要成功,一定要有文化的持續輸出。美國的大IP能夠取得成功,都得益於幾十年持續的文化輸出。中國有大量神話人物,但是缺少文化的持續輸出,近幾十年來相關的影視作品不少,但是缺少資源的整合,形成良好矩陣。大量作品都是只做一部,影視之後的持續輸出能力薄弱。這一點相信很多影視公司都能意識到,但是中國尚未開啟這一類的商業模式,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就是在摸著石頭過河,一旦失敗就是費力不討好。
版權分散
除了神話人物等公用IP,我們也具有很多具有版權的IP,但是存在一個巨大的問題,國內作者為了獲取更多利潤,通常會把版權販賣給多家公司,如原作者為天下霸唱的《鬼吹燈》系列,版權同時分散在中影、萬達、影業、企鵝影視等手中,這就導致同一IP改編作品之間互為不同世界觀,無法連接起一個統一的影視宇宙。
製片人制度
國內電影採用「導演中心制」,反觀國外構建電影宇宙的成功案例,大多是採用製片人主導,有一個經驗豐富的製片人做主導,才能保證電影宇宙的風格統一,不至於混亂,如漫威電影,中途導演由喬斯·韋登改為羅素兄弟,但整個電影宇宙的風格還是一脈相承,這就是製片人凱文·費奇在其中的指導作用。
中國電影宇宙構建
在早前的採訪中,陳思成導演就表態過想要構建《唐探》宇宙的野心。兩部《唐探》系列電影的票房口碑大獲全勝,為電影宇宙的打造打下了群眾基礎,在去年《唐人街探案》劇集推出後,唐探宇宙也初見雛形,電影和劇集中的諸多謎團也預示著未來唐探宇宙的世界觀將進一步擴大。
其實中國是具備打造影視宇宙的條件,但是要打造多元化的電影宇宙,仍然不可操之過急,正視現有的問題並加以完善,才能為電影宇宙的創立鋪下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