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泰坦,是希臘神話中曾統治世界的神族,它們是天神烏拉諾斯和地神蓋亞的孩子,而在我們的宇宙之中,也有著一顆以「泰坦」命名的星球,它就是土星最大的衛星,土衛六。
土衛六不僅是土星最大的衛星,它也是整個太陽系中第二大的衛星,比它更大的衛星只有木星的衛星,木衛三。土衛六雖然只是太陽系中第二大的衛星,但卻是太陽系中最為獨特的一顆衛星,因為作為一顆衛星,它竟然擁有大氣層。是的,土衛六是太陽系之中唯一一顆擁有大氣層的衛星,而這一重要的特性使得土衛六呈現出顯著區別於其它衛星的自然條件。土衛六不僅有大氣,大氣之中還有雲層,在雲層之下,星球的表面存在著和地球相似的大面積海洋,只不過這些海洋液體的成分和地球上的海洋有著一定的區別罷了。
土衛六上不僅擁有大氣、雲層以及海洋,有的時候,在這顆星球上還會出現一種在地球上常見的天氣現象,那就是下雨。
土衛六上會下雨,只不過土衛六上所降下的雨水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水」,而是甲烷。從體積和質量上來講,金星是與地球最為相近的星球,也是距離地球最近的星球,但從內涵上來看,金星與地球可謂是風馬牛不相及,兩者的自然環境相差巨大,大土衛六就不同了,很多天文學家都認為,土衛六所呈現出的自然條件與原始地球有著很多的相似之處。
既然如此,一個問題就產生了,土衛六是否能夠發展成為一顆新的宜居星球呢?如果放任它不管,那麼土衛六是絕沒有可能自行變為一顆宜居星球的,因為首先一點,它根本不在太陽系的宜居帶之中,而且距離宜居帶還頗為遙遠。
要把土衛六變為一顆宜居星球,就必須進行人為幹預,也就是將土衛六推到太陽的宜居帶之中。
將一顆星球完好無損地移動到一個特定的位置,從科學角度來看,這還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不僅在現實之中無法完成,即使是在理論上也找不到方法。比如給星球撞上巨型發動機,首先星球表面不一定能夠承受如此巨大的壓力,就算是可以承受,發動機一旦啟動就會吹散星球上的大氣,大氣都沒有了,還費盡心力將一顆星球移動到宜居帶還有什麼意義呢?
如果將發動機造得高達數百公裡,那發動機本身又難以承受如此巨大的壓力,世界上也沒有絕對剛體可供我們製造如此巨大且能夠正常運行的發動機。又比如推動小型天體按照特定角度撞擊土衛六,來幫助它擺脫土星引力束縛也只是沒有意義的想像。
足以造成移動的天體撞擊會給被撞擊的星球帶來重大的災難,想要恢復如初,所需花費的時間恐怕是以十億年記的。
其實,關於土衛六,有一個重點問題被忽略了,那就是一顆遠離宜居帶,且質量和體積都與地球相差甚遠的衛星,為什麼會具有與原始地球高度相似的自然條件呢?一切事物必有原因,土衛六獨特的自然條件實際上與土衛六所處的位置是息息相關的,如果土衛六離開了現有的位置,並不意味著它會變得更加宜居,相反,它可能連現有的自然條件都會遭到破壞。
土衛六的自然條件得益於它的大氣環境,那麼一顆質量和體積都非常有限的衛星,為什麼會擁有大氣呢?這其實與土星密切相關。地球擁有大氣,因為地球磁場對大氣起到了保護的作用,而土衛六恰恰沒有磁場的存在。
是誰在保護土衛六的大氣呢?其實是土星的磁場。
土衛六與土星的距離很近,土衛六所運行的軌道,絕大部分都位於土星的磁場範圍之中,受到了土星磁場的保護。而土星本身作為一顆氣態行星,一些散逸氣體又被土衛六所捕獲,為土衛六濃厚的大氣添磚加瓦。如果土衛六離開了現有的位置,那麼也就等於失去了土星磁場的保護,那麼土衛六的大氣就會飄散,大氣的消失就意味著液態水的不保,土衛六上的海洋也將會隨之消失,等它真到了宜居帶,恐怕早已經成為一顆自然條件極為惡劣的小星球了,而我們移動土衛六的目的也將會隨之落空。
其實像土衛六這樣具有宜居潛力的星球,在太陽系之中有不少,但要將它們真正變為一顆宜居星球,都是無比困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