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顆和原始地球很像的星球,它就是土衛六,它能夠變為宜居星球?

2020-12-19 科學信仰孫晨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泰坦,是希臘神話中曾統治世界的神族,它們是天神烏拉諾斯和地神蓋亞的孩子,而在我們的宇宙之中,也有著一顆以「泰坦」命名的星球,它就是土星最大的衛星,土衛六。

土衛六不僅是土星最大的衛星,它也是整個太陽系中第二大的衛星,比它更大的衛星只有木星的衛星,木衛三。土衛六雖然只是太陽系中第二大的衛星,但卻是太陽系中最為獨特的一顆衛星,因為作為一顆衛星,它竟然擁有大氣層。是的,土衛六是太陽系之中唯一一顆擁有大氣層的衛星,而這一重要的特性使得土衛六呈現出顯著區別於其它衛星的自然條件。土衛六不僅有大氣,大氣之中還有雲層,在雲層之下,星球的表面存在著和地球相似的大面積海洋,只不過這些海洋液體的成分和地球上的海洋有著一定的區別罷了。

土衛六上不僅擁有大氣、雲層以及海洋,有的時候,在這顆星球上還會出現一種在地球上常見的天氣現象,那就是下雨。

土衛六上會下雨,只不過土衛六上所降下的雨水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水」,而是甲烷。從體積和質量上來講,金星是與地球最為相近的星球,也是距離地球最近的星球,但從內涵上來看,金星與地球可謂是風馬牛不相及,兩者的自然環境相差巨大,大土衛六就不同了,很多天文學家都認為,土衛六所呈現出的自然條件與原始地球有著很多的相似之處。

既然如此,一個問題就產生了,土衛六是否能夠發展成為一顆新的宜居星球呢?如果放任它不管,那麼土衛六是絕沒有可能自行變為一顆宜居星球的,因為首先一點,它根本不在太陽系的宜居帶之中,而且距離宜居帶還頗為遙遠。

要把土衛六變為一顆宜居星球,就必須進行人為幹預,也就是將土衛六推到太陽的宜居帶之中。

將一顆星球完好無損地移動到一個特定的位置,從科學角度來看,這還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不僅在現實之中無法完成,即使是在理論上也找不到方法。比如給星球撞上巨型發動機,首先星球表面不一定能夠承受如此巨大的壓力,就算是可以承受,發動機一旦啟動就會吹散星球上的大氣,大氣都沒有了,還費盡心力將一顆星球移動到宜居帶還有什麼意義呢?

如果將發動機造得高達數百公裡,那發動機本身又難以承受如此巨大的壓力,世界上也沒有絕對剛體可供我們製造如此巨大且能夠正常運行的發動機。又比如推動小型天體按照特定角度撞擊土衛六,來幫助它擺脫土星引力束縛也只是沒有意義的想像。

足以造成移動的天體撞擊會給被撞擊的星球帶來重大的災難,想要恢復如初,所需花費的時間恐怕是以十億年記的。

其實,關於土衛六,有一個重點問題被忽略了,那就是一顆遠離宜居帶,且質量和體積都與地球相差甚遠的衛星,為什麼會具有與原始地球高度相似的自然條件呢?一切事物必有原因,土衛六獨特的自然條件實際上與土衛六所處的位置是息息相關的,如果土衛六離開了現有的位置,並不意味著它會變得更加宜居,相反,它可能連現有的自然條件都會遭到破壞。

土衛六的自然條件得益於它的大氣環境,那麼一顆質量和體積都非常有限的衛星,為什麼會擁有大氣呢?這其實與土星密切相關。地球擁有大氣,因為地球磁場對大氣起到了保護的作用,而土衛六恰恰沒有磁場的存在。

是誰在保護土衛六的大氣呢?其實是土星的磁場。

土衛六與土星的距離很近,土衛六所運行的軌道,絕大部分都位於土星的磁場範圍之中,受到了土星磁場的保護。而土星本身作為一顆氣態行星,一些散逸氣體又被土衛六所捕獲,為土衛六濃厚的大氣添磚加瓦。如果土衛六離開了現有的位置,那麼也就等於失去了土星磁場的保護,那麼土衛六的大氣就會飄散,大氣的消失就意味著液態水的不保,土衛六上的海洋也將會隨之消失,等它真到了宜居帶,恐怕早已經成為一顆自然條件極為惡劣的小星球了,而我們移動土衛六的目的也將會隨之落空。

其實像土衛六這樣具有宜居潛力的星球,在太陽系之中有不少,但要將它們真正變為一顆宜居星球,都是無比困難的事情。

相關焦點

  • 土衛六,太陽系裡和地球最為相似的一個星球
    我們很難理解,為什麼郝歇爾會把土星軌道上這顆不起眼的小小衛星命名為泰坦。不過我們現在來看,郝歇爾的命名似乎恰到好處,因為越來越多的科學研究表明,這顆星球很可能比火星更適宜於人類居住。2004年,美國宇航局的卡西尼號宇宙飛船長途旅行到土星,並進入環繞這顆環狀行星的軌道,這些儀器才最終到位,得以穿透土衛六的大氣層。在卡西尼號13年的土星任務中,它飛過土衛六127次,使用雷達和紅外儀器來穿透土衛六的迷霧,揭示土衛六表面的特徵。
  • 比地球更宜居!科學家找到24顆「超宜居星球」,上面會有生命嗎?
    人類搜尋地外宜居星球已經長達70年的時間,之所以要花如此長的時間去尋找宜居星球,是因為人類始終相信茫茫宇宙中應該還存在著和地球擁有類似自然環境的星球,科學家們將這類行星稱為「類地行星」。到目前為止,科學家已經在太陽系外發現了超過一千顆行星,那麼這些行星有哪些是適合居住的呢?
  • 科學家在這顆星球上有重大發現,知道後激動不已,這是為什麼?
    科學家想到了木星和土星的一些衛星,我們都知道,木星和木星作為行星的老大和老二,它們周圍的衛星數量是非常多的,在眾多的衛星當中,有一些衛星表面被厚厚的冰層覆蓋,而在冰層之下有可能存在液態海洋。其中就有可能存在生命,比如木衛二就是太陽系的巨大儲水庫,上面存在的水資源可能比地球還要多。
  • 太陽系除了地球之外,還有哪些星球可能存在生命或者生命遺蹟呢?
    火星從這個角度來看,太陽系內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就是「火星」,火星是距離太陽第四遠的行星,在地球軌道的外側,也勉強算是位於太陽系的「宜居帶」內,雖然火星距離太陽有一定距離,表面溫度大約為火星的條件遠遠優於另外兩顆類地行星「水星」和「金星」,而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作為氣態行星,幾乎不可能存在生命。所以,火星是太陽系內最有可能存在生命或者是存在生命遺蹟的星球,再或者在將來也是最有可能被改造為適宜人類居住的一個星球。
  • 除了地球之外擁有海洋的星球,不過那裡的海比較奇怪
    土衛六是由甲醛海洋組成的土星有62顆衛星,土衛六是土星衛星中最大的一個,它是太陽系中第二大衛星,它是太陽系唯一一個擁有濃厚大氣層的衛星。它有大氣層的保護,而且還有雨、季節和海洋,雖然和地球相似但那個不是水,它是液態天然氣,這裡的天然氣比我們地球的油氣儲量多幾百倍,土衛六的土壤中存在有機成分,但溫度極其寒冷,低到零下300度,即使有水的存在,也會像石頭一樣堅硬。在這樣的環境中,甲烷以液態的形式存在,甲醛就像地球上水,代表著這個星球獨特的存在。
  • 這顆星球和地球如同姊妹,現今卻如同地獄,但未來它或成物種天堂
    其實就太陽系各個星球的地表環境來看,除了地球之外,火星的條件算是最好的了,比如水星和金星的表面氣溫太高,水星的質量也小,上面幾乎沒有大氣層,而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都是氣態星球,根本沒有固態的陸地表面,而這些氣態行星的衛星如木衛三、土衛六、木衛二、木衛四、海衛一等等根本就不在太陽系的宜居帶中,而且溫度也太低,都不具備進行大規模移民的條件。那我們能向太陽系外移民嗎?
  • 滅霸老家「泰坦星」——土衛六的狀態和遠古地球十分相似
    這個地名其實很好記,那就是泰坦星。在太陽系中,也有一顆名叫泰坦星的星球存在,它就是土星周圍的一顆衛星,名叫土衛六。實際上,如果滅霸真的在「土衛六」上出生,我們也不用覺得奇怪。因為這顆衛星和遠古地球的狀態實在是太像了,很可能有生命存在。人類一直以來都想移民火星,但土衛六的發現讓人類已經「移情別戀」,可以說現在的土衛六,就是45億年前的地球。
  • 科學家發現24顆比地球更宜居星球!網友:請問多少錢可以搬家?
    美國和德國研究人員認為,地球不一定是全宇宙中最宜居星球,太陽系外有24顆行星可能比地球更適合生命體居住。新華社/美聯同時就職於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和德國柏林工業大學的教授德克·舒爾策-馬庫赫牽頭這項研究,與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太陽系研究所和美國維拉諾瓦大學天文學家合作,確定「超宜居」標準,例如行星年齡、質量、體積、表面溫度、是否有水、與恆星距離等。他們最終從4500顆已知地外行星中篩選出24顆「超宜居」行星。
  • 又有2顆宜居星球被發現,有承載生命體的能力,距地僅19光年!
    又有2顆宜居星球被發現,有承載生命體的能力,距地僅19光年!現在科學家們探索地外星球的目的,除了尋找地外資源之外,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尋找其他的可宜居的星球,雖然我們現在在地球上的生活比較安逸,其實地球早就已經不堪重負,傷痕累累。
  • 科學家研究發現,銀河系有數億顆潛在宜居星球,上面會有生命嗎?
    那麼,探索到今天,科學家們都有哪些新發現呢?研究者稱銀河系中有數億顆潛在宜居星球前段時間,來自美國《天文學雜誌》上的一篇研究報導,讓很多人都深感意外,因為根據研究顯示,在銀河系中,至少存在著3億顆潛在的宜居星球,這些星球中至少有4顆,和地球之間的距離不足30光年。
  • 盤點最適合人類居住的五大宜居星球,其中一個簡直就是地球的翻版
    我們地球的歷史已經接近四十億年了,很多跡象表明,人類不可能永遠在地球居住,因此科學家開始尋找宜居星球,這是為了人類未來的繁衍生息。因此今天美女小倩統計出最近幾年科學家發現的宜居星球,將最有可能的五大星球列舉出來,供大家品評。
  • 諾蘭《星際穿越》成真會怎樣 科學家發現24顆宜居星球
    #科學家發現24顆比地球更宜居星球華盛頓州立大學和德國柏林工業大學的教授德克·舒爾策-馬庫赫牽頭這項研究,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太陽系研究所和美國維拉諾瓦大學天文學家合作,確定「超宜居」標準,就行星的年齡、質量、體積、表面溫度、是否有水、與恆星距離等開始判斷。最終從4500顆已知地外行星中篩選出24顆「超宜居」行星。
  • 地球並不特殊!直徑20萬光年的銀河系,有多少宜居星球?
    上世紀90年代,以美國天文學家埃德溫.哈勃名字命名的哈勃望遠鏡升空後,人類才第一次深刻體會到了宇宙的廣闊,哈勃望遠鏡的觀測數據表明,可觀測宇宙內至少有兩萬億個星系,而每個星系都有上千億顆恆星。基於數據的龐大和太陽和地球普通,尤其是宇宙誕生已經138億年,而太陽和地球才誕生46億年這一事實,科學界普遍相信宇宙中還存在眾多和地球一樣,可以誕生生命並演化出智慧文明的星球。
  • 你想過逃離地球嗎?宜居星球陸續被發現,星球移民計劃或將實現
    逃離地球,前往那片未知的星域一探究竟,或是尋找第二顆宜居星球,拋開在地球上的一切,開展全新的生活,這是20世紀後期鬧得沸沸騰騰的星球移民計劃。在當時,星球移民是一個值得憧憬、帶著人類無限希望的詞語,然而到了今天,這似乎成了人類未來唯一尋求生存的途徑。
  • 土衛六的環境和地球相似?科學家公布了土衛六的最新照片
    由於地球的狀況變得越來越嚴重,人們一直希望在星際空間中找到一個與人類存在基本相符的星球,而人類一直認為火星是最有前途的星球。 但是,科學家們可能不相信比火星更遙遠的泰坦(也稱為泰坦)更符合人類的生存。 那麼,科學家的基礎是什麼?畢竟,泰坦的特殊場合是什麼?
  • 宇宙中最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盤點4個離地球最近的有水星球
    地球的大氣圈、水圈、巖石圈為生物圈提供了生命活動所需的全部原料,每一個地球生命都受到地球母親的滋養,身上都帶有濃厚的「地球味兒」。科學家探索外星生命時,首先會想到以地球生命活動的特徵為標杆來衡量其它星球,比如找尋一些特別的氣體。
  • 地球是太陽系唯一有海洋的星球?非也!這倆星球海洋比地球大千倍
    在我們地球上,海洋的面積佔了71%,在太空中以某些角度看地球,會發現地球其實很像一個水球,比如在太平洋中部上空看地球幾乎看不到陸地,這些都說明地球上的海洋面積是十分巨大的,地球上的水也是很多的。那麼太陽系中的其他星球是不是也是這樣呢?
  • 地球並非宇宙最美星球,它被認為是最美星球,卻又是一個地獄星球
    同為藍色的星球,海王星的藍色比地球還要明亮,地球上能夠孕育生命,那麼海王星上是否由生命存在呢?科學家對這個問題的答案持否定態度,因為即使海王星看起來是藍色的,也是因為其大氣層裡84%的氫氣造成的。而且海王星是距離太陽最遠的一顆行星,其星球表面溫度之冷可想而知。
  • 「宜居星球」「超級地球」到底是什麼?
    FGKM型主序星的宜居帶範圍    而「超級地球」也不過只是一個大小或者說質量上的限制——大小/質量是否和地球相當。    以前我們強調這些大小和溫度參數,強調「宜居行星」「超級地球」,是因為大個頭的「熱木星」更容易被發現,而早先滿足這些條件的小個頭行星則稀有得多。
  • 地球不再唯一?科學家發現24顆宜居行星,比地球更適合人類生存
    整個宇宙是一個聯邦,上帝和人類都是它的成員。——西塞羅宇宙一直讓大家非常嚮往,因為很多人都知道除了地球這顆人類居住的星球,宇宙上可能還存在著其他不為人知的可居住星球,所以一直以來各國都極盡其能的,對宇宙進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