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一種動物,皇帝聽到它的名字就嚇怕,如今卻滅絕了

2021-01-11 諸葛品歷史

三歲小孩都知道,皇帝是古代權力最大的人,再牛的大臣也不敢得罪皇帝,否則分分鐘身首異處。每個人都有恐懼心理,天不怕地不怕幾乎是不可能的,貴為天子的皇帝亦是如此,有的皇帝害怕遭天譴,有的則擔心將軍謀反,而晉朝的皇帝就相當奇葩了,居然害怕一種動物,甚至聽到它的名字都瑟瑟發抖。

這種動物就是傳說中的鴆鳥,之所以稱之為傳說,因為現在已經滅絕了。眾人對「飲鴆止渴」這一成語應該不陌生,此處的「鴆」指的是用鴆鳥羽毛泡過的毒酒,哪怕只喝一口,很快就會斃命,幾乎是無藥可解,鶴頂紅在它面前估計只是小兒科。

《晉書》中有許多關於鴆鳥的記載,當時朝廷不但禁止使用鴆毒,而且不許鴆鳥飛進京城,可見皇帝對鴆鳥有多麼畏懼。有一次,將軍石崇外出打獵,捉到一隻剛出生沒多久的小鴆鳥,帶回府上讓部下餵養,並讓他嚴格保密。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石崇偷偷餵養鴆鳥的事情被大臣傅詆知曉,傅詆連夜入宮面見皇帝,並將石崇的行為告發。晉惠帝勃然大怒,準備將石崇革職查辦吧,卻因石崇與皇后賈南風的外甥賈謐關係好,賈南風出面為他說情,石崇並未受到懲罰,但府上的那隻鴆鳥被皇帝下令當眾燒死。

東晉時期,大臣王饒從商人手中買來一隻鴆鳥,明知朝廷有明確的禁令,居然要把鴆鳥獻給皇帝,估計他十有八九是吃錯藥了,要麼是腦袋被驢踢了。晉穆帝差點氣的翻白眼,派人把王饒痛打一頓,並且把鴆鳥帶到京城最繁華的街上燒死。

皇帝為何如此畏懼鴆鳥呢?其實,從本質上來說,是害怕有人利用鴆鳥的劇毒將他們毒殺。古籍《五經異義》中提到,鴆鳥是南嶺一帶的一種毒鳥,體格比鷹還大一些,擁有驚人的力量,但最讓人聞之色變的不是它們的力量,而是觸之即死的毒液。

別的鳥基本都是以蟲子為食,而鴆鳥的口味很獨特,專吃那些毒蛇,而且從不搞偷襲,會大搖大擺地出現在毒蛇面前,毒蛇見到鴆鳥立馬嚇得一動不動。鴆鳥身上最毒的地方是羽毛,大部分鴆鳥的羽毛為紫色,看起來有種神秘的美,卻能殺人於無形。據說,只要用鴆鳥的羽毛划過普通的一杯酒,即可變成無色無味的毒酒,想想都十分可怕。

《唐律疏議》寫道:「鴆,鳥名也。此鳥能食蛇,故聚諸毒在其身,如將此鳥之翅攪酒,飲此酒者必死。」宋代的一些文獻,也有鴆鳥的文字,但宋之後的史料中,再也沒有鴆鳥的影子,也就是說,鴆鳥從宋朝就滅絕了,究竟是為何呢?沒有人知道。也有人提出,鴆鳥是古人虛構的,壓根就沒存在過,更談不上滅絕,你對此有何看法?

相關焦點

  • 古代一種罕見動物,晉朝皇帝見一隻殺一隻,如今慘遭滅絕
    人心不可測,歷史上經常有刺殺皇帝的事情發生,而後來的皇帝們有了前車之鑑後,他們都變得十分聰明狡猾,出行時身邊往往都跟隨著一大票親信侍衛,這些人都是高手中的高手,所以刺殺皇帝變成了一件極其困難的事情。
  • 它的名字霸氣,出現三億年熬過了恐龍滅絕,如今卻成了人類寵物
    對於生物來說,繁衍後代保證種族的正常延續是首要目標,很多看似強大卻因為各種各樣原因滅絕的生物,從進化的角度來看並不成功。就像是六千五百萬年前的恐龍,雖然稱霸了地球,但是在小行星撞擊地球後快速滅絕,讓我們的祖先有了進化的空間。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動物,名字可以說十分的「霸氣」,並且它也是生物活化石之一。我們國家的「大熊貓」和「中華鱘」都是很好的例子。
  • 我國這五種動物瀕危,面臨滅絕危險!有一種只剩下不到1000隻了!
    我國這五種動物瀕危,面臨滅絕危險!有一種只剩下不到1000隻了!第一種,長江鰣魚,聽名字也知道,這是一種產於長江的魚,但是這種魚對溫度的要求也是很高的,一般只在二十到二十二攝氏度生存的,過高過低的溫度都會使它們斃命的,算是十分嬌貴的了,但是這也是個致命的缺點,而且這種生物都已經30年沒有見蹤影了,要是再過20年還沒有見到一隻的話,那就真的是已經滅絕了。
  • 曾經的確有一種動物長相類似玄武,可是它卻被人類吃光了
    在中國古代的神話中有一種靈獸,它的名字叫做玄武。玄武也被稱為玄冥,是水神,其外形是蛇和龜的合體,既有巨大堅硬的外殼和四條短腳,又有長脖子和尾巴。儘管玄武是虛構的,但是曾經的確有一種動物長相類似玄武,甚至更加炫酷,可是它卻被人類吃光了! 這種烏龜古怪的頭不能縮進它的殼,既因為大也因置於顱頂上的骨質針之故。尾呈棒狀並防衛得很好,能幫助保護其領土。生活在陸地上。由於在南美白堊紀晚期時出現過個近的屬,故有人認為其起源於此。
  • 一種瀕臨滅絕的動物。穿山甲:我還是活著的挖掘機呢,看我的速度
    導讀:一種瀕臨滅絕的動物。穿山甲:我還是活著的挖掘機呢,看我的速度如果沒有進行深入的研究,關於穿山甲這一物種我們根本知道的並不多,只是知道他是國家級保護動物。同時也是一種瀕臨滅絕的動物。因此,很多人都站出來呼籲保護穿山甲。今天我就帶領大家一起深入了解穿山甲。
  • 看一看在中國歷史上三個滅絕的珍貴野生動物
    最近幾個月可能我們每個人聽到最多的詞就是疫情還有野生動物,那麼我國幅員遼闊,地貌複雜,湖泊眾多,氣候多樣,豐富的自然地理環境孕育了無數的珍稀野生動物,使我國成為世界上野生動物種類最為豐富的國家之一。由於近代的捕殺狩獵,自然破壞等因素很多我國珍惜的野生動物都滅絕了,而這次疫情也是因為野生動物引起,其實與其說是野生動物引起,不如說是大自然的報復。
  • 古代皇帝做了個實驗,老虎直接跪地求饒
    獅子,草原之王,在中國古代,有一個單獨的名字"魁魁",如《水滸傳》中英雄鄧飛的綽號是"火眼魁魁";老虎,草原之王,在中國古代,有個別叫"大蟲"的,《水滸傳》中的英雄武松、李逵都打過老虎。在古代,皇帝對這個問題也很感興趣,為此還專門安排了實驗。做實驗的皇帝是北魏孝莊帝袁子友,《洛陽伽藍記》記載,孝莊帝看到這隻獅子是波斯的貢品,前面說過,獅子是外來的,在古代是很少見的。原來這頭獅子,在路上被叛軍首領搶了醜奴才。
  • 古代男人愛用的一個姓氏,聽上去後背發涼,如今已經滅絕
    通常我們都會以為「百家姓」就是有100個姓氏,但事實上,中國目前已知就有442個單姓,和61個複姓,也就是說一共至少就有503個姓氏,而在最近的一次調查之中,基本上能夠確定下來的姓氏大概有10129個,不得不說中國的姓氏實在是多的有點嚇人。不過,當你聽到下面這個姓氏時,就更加感到後背發涼了。
  • 我國近代有哪些動物滅絕了?為什麼?
    從地球上生命誕生之初到今天,動物滅絕就沒有停止過,僅僅是大的物種滅絕就有5次之多,時至今日,動物的滅絕依然在不斷的上演著。那麼,是什麼造成了動物的滅絕呢?在我國的近代又有哪些動物滅絕了呢?我們一起來盤點一下。
  • 最美的野生貓科動物,如今瀕臨滅絕,人類想救都難了
    與人類、黑猩猩情況相似的可能還有大型貓科動物以及小型貓科動物,前者最具代表性的恐怕是老虎、獅子,後則則是家貓。那麼是否存在著體型介於大型貓科動物與小型貓科動物之間的物種呢?答案是存在的,就在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脈一帶。下面要介紹的這種中等體型貓科動物名叫「安第斯山虎貓」,即使不看它的照片大多數讀者都能從它的名字上推測出這是一種綜合了貓和虎特點的動物。
  • 歷史上六位怕老婆的名人,不僅有民族英雄,還有開國皇帝
    如今在許多家庭中,妻子的地位都排在丈夫之上,丈夫會「怕」老婆,在四川,怕老婆的男人都被稱為「耙耳朵」。而在古代,男尊女卑的觀念很重,可仍然有怕老婆的現象存在,當時稱之為「懼內」。為什麼叫懼內呢?《辭海》中解釋得很清楚:「舊時妻有內子之稱,因謂怕妻子為『懼內』。」
  • 古代皇帝為何穿龍袍,有什麼說法嗎?
    不過穿龍袍的不一定都是皇帝,有的皇后也穿,太子皇子也穿。雖然皇室成員也穿龍袍,但說法很多,講究很多。雖然在影視劇可以亂穿,在古代如果亂穿就會有犯殺頭之罪。那麼古代皇帝為什麼穿龍袍,有什麼講究,今天我們就藉助史料,來看看古代幸福的皇帝最有代表性的服飾由來及穿著知識。
  • 寒武紀的千古第一霸,體型比別的動物大1000倍,滅絕原因成迷
    說到史前動物,很多人的第一反應都是恐龍,其實在恐龍出現之前,這個地球上也曾經存在過很多史前動物,恐龍生活的時代是白堊紀時期,就在白堊紀時期更早之前的寒武紀時期,地球上曾經出現過一種非常強大的海洋動物,這種海洋動物對於一些專門研究史前動物的專家來說可真的是跟恐龍有得一拼的,因為這種動物在當時的寒武紀時期是霸主般的存在
  • 貉,是一種什麼樣的動物?可千萬別把它和浣熊給搞混了!
    可見,早在漢朝,就有「貉」這種動物了。那麼貉,是一種什麼樣的動物呢?是古代一種已滅絕的動物?還是現今一種,已經更換了名字的動物?看到貉之後,可千萬別把它和浣熊給搞混了!1.「它,不是浣熊!」貉,是一種從古到今,都存在的動物,而且名字一直是這個。很多人第一次看到它們的時候,都會誤以為它們是浣熊。只不過……似乎吃得過於胖了一點而已。從臉型上看,貉確實和浣熊長得很像。
  • 呂宋島拍到世界最兇禽類,被譽為「鷹中之虎」,如今卻瀕臨滅絕
    而呂宋島除了風景之外,還生活著一種非常特別的動物,有攝影師就曾在呂宋島拍到世界最兇的禽類。這種禽類被譽為「鷹中之虎」,那就是食猿雕,相信很多人都曾經聽過這種禽類的名頭,而它最出名的點也正是它的名字由來。
  • 《山海經》中出現的「果然獸」是什麼動物?乾隆皇帝曾有過一隻?
    稱它為"果然",也是取其必然來追之義。山海經裡面一共描寫了大約有44隻異獸,其中比較出名的,也就是電視劇中經常被提到的,有窮奇、天狗、畢方、西王母、女媧以及六不像等等。這些異獸讓人在一定程度上,明白了古代的時候,生態環境和所處的社會詩人對一些不知名的事物的天馬行空的想像。
  • 6大瀕臨滅絕的珍稀動物,揚子鱷上榜,最後一種總數未過100!
    揚子鱷:或稱作鼉(tuó),是中國特有的一種鱷魚,是世界上最小的鱷魚品種之一。它既是古老的,又是現存數量非常稀少、世界上瀕臨滅絕的爬行動物。因其生活在長江流域,故稱「揚子鱷」。在揚子鱷身上,至今還可以找到早先恐龍類爬行動物的許多特徵。所以,被稱為「活化石」。
  • 長江魚王徹底滅絕,傳言可長到萬斤,人工無法養活,它還會再現嗎
    長江魚王徹底滅絕,傳言可長到萬斤,人工根本無法養活,它還會再現嗎?在許多人的印象中,千千萬萬噸甚至是大噸的「大魚」只存在於海洋中。事實上,長江中有驚人的「巨物」,如長江白鱘,民間俗稱「千公斤蠟(中華鱘),千公斤象」,其中「千公斤象」是指長江中最大的魚不過,傳說這條長到一萬斤的大魚的名字,可能是很多人第一次聽到它的訃告。今天,長江白鱘正式宣告滅絕,眾多媒體爭相報導這一消息,引起了眾多網友的關注。
  • 一種在中國瀕臨滅絕的動物,逃到俄羅斯,馬上就泛濫成災了!
    一種在中國瀕臨滅絕的動物,逃到俄羅斯,馬上就泛濫成災了!大自然生態系統中都有它的特有物種,這些物種可以在生物鏈中穩定的生存,但是現在在來生態環境遭到很大破壞,嚴重影響到了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幾年前,小龍蝦入侵我國開始泛濫成災,不過沒過多久就差點被人們吃到瀕臨滅絕,後來靠著人工養殖才得以延續,曾經還有一種動物也經常給我們帶來災難,經常鋪天蓋地傾巢出動,作到處處可為是無聲,讓各地農民叫苦連天,就是蝗蟲。
  • 5大未滅絕的「史前生物」,被稱作「活化石」,或許是恐龍後代?
    在地球存在的46億年間,地球上的生物都經過了非常激烈的自然鬥爭,只有極少數生存了下來,隨著自然界的演變逐步進化成了如今的姿態,而大多數都隨之滅絕。知道現在,我們看到的大部分動物都是經過重新進化的,與遠古時期的祖先相比有很大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