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T療法(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 therapy,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療法)是一種目前廣泛用於某些復發/難治性血液系統癌症的有效治療方法。它通過體外改造腫瘤患者的T細胞,使其具有精準靶向癌細胞並清除它們的能力,之後再回輸入患者體內即可幫助病人高效治療惡性腫瘤。CAR-T效果顯著,但臨床應用上也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CAR-T療法仍在不斷的發展中。
金斯瑞子公司傳奇生物科技研發的Cilta-cel (西達基奧侖賽,LCARB38M CAR-T細胞製劑)就是一種在結構上與傳統CAR-T有差異的一種新型CAR-T細胞療法,主要用於治療復發或難治性多發性骨髓瘤(RRMM)成人患者。它是我國首個納入突破性治療藥物認定的產品。Cilta-cel的特點在於,它含有雙重BCMA表位結合部分,因此親和性高,療效也更好。
同時,張王剛教授團隊等人在國際期刊Journal of Hematology & Oncology上報導的LCAR-B38M也向我們展示了這項新的CAR-T療法驚人的效果。多發性骨髓瘤一直是一個難以治癒的疾病,並且容易復發。在化療、藥物治療等方法都無效的情況下,我們只能將希望寄託於最新研究成果:自身免疫治療——CAR-T中。
該團隊對57名18~80歲之間的復發或難治性多發性骨髓瘤(RRMM)患者進行了該療法。首先,通過白細胞分離術,實驗人員得到了每位患者的外周血單個核細胞,並從中成功純化出相應的T細胞。然後,用LCAR-B38M慢病毒載體轉導CD3+T細胞,以表達抗BCMA-CAR。 工程化後的T細胞在白介素2刺激下進一步離體擴增。 在對患者進行淋巴切除化療後的第5天,研究團隊開始向其輸注工程改造的LCAR-B38M CAR-T細胞。LCAR-B38M CAR-T細胞的劑量根據每位患者體重嚴格調整(約為0.5×106個細胞/ kg),並且在7天內分3次輸注(佔總劑量的20%,30%和50%)。
通過長達25個月的隨訪觀察,研究團隊得到結果:在57位患者中,有50位患者表現出療效,其中39例完全緩解,11例部分緩解,其中3例部分緩解得非常好。具體報告我們可以從下圖看出來:
同時,從表型上看,患者恢復得非常好。例如:下圖中這位表現出髓外骨髓瘤和廣泛皮下轉移的患者在LCAR-B38M CAR T細胞輸注後第1天,第19天和第84天的檢查可明顯觀察到皮下轉移的消退狀。
並且,另一名在胸椎旁有嚴重的胸腔積液的髓外病變患者輸注LCAR-B38M CAR T細胞後第3周和第8周時,CT掃描結果同樣使人倍受鼓舞。第一張CT掃描圖顯示患者胸腔積液嚴重,第二張圖顯示3周後病情極速好轉,第三張圖表明8周後幾乎完全好轉。值得一提的是,患者在CAR T治療之後沒有進行任何胸腔穿刺術或接收胸腔內注射藥物。
這項研究為Cilta-cel療法提供了初步的理論證明,即:結合雙表位的LCAR-B38M CAR T細胞可能是復發或難治性多發性骨髓瘤患者的一種高效療法。 並且,LCAR-B38M也顯示出與其已知作用機制一致的安全性。但是,這些結果都是I期臨床數據,我們仍然需要更多的II期、III期臨床試驗來評估Cilta-cel的安全性和最終療效,它的前景無限!
參考文獻:
Zhao WH, Liu J, Wang BY, et al. A phase 1, open-label study of LCAR-B38M, a 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 therapy directed against B cell maturation antigen, in patients with relapsed or refractory multiple myeloma. J Hematol Oncol. 2018;11(1):141.